不会汇报工作,怎能脱颖而出

不会汇报工作,怎能脱颖而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武颖 著
图书标签:
  • 职场技能
  • 沟通技巧
  • 汇报技巧
  • 个人成长
  • 职场发展
  • 高效工作
  • 自我提升
  • 职场生存
  • 职场进阶
  • 时间管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ISBN:9787518033362
版次:1
商品编码:12125683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7-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272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作为员工不仅要努力工作,还需要将工作成果适时汇报给领导,通过这个途径让领导知晓你的能力、处世方式。一个再优秀的员工,倘若不善于汇报工作,也只能处于不温不火、得不到重用的状态,所以,努力拼职场,首先必须从汇报工作开始。
不会汇报工作,怎能脱颖而出从汇报工作入手,详尽地剖析汇报工作的方方面面,具体到需要向领导汇报什么内容、如何汇报、什么时候汇报等一系列问题,给予职场人有效的方法与技巧,助每一位有梦的职场人赢得事业好运。

目录

目 录
第01 章 汇报工作—不可轻视说得好 / 001
你的关注值是多少 / 003
别埋头苦干,要适时推销自己 / 005
汇报也是工作职责 / 006
职场新人,汇报工作才是王道 / 009
主动汇报胜于被动汇报 / 011
秀出你的口才,让领导刮目相看 / 013
第02 章 汇报前—工作做到位 / 017
你是否把工作做到位 / 019
你是否注意了全部的细节 / 021
工作必须今日事今日毕 / 023
不仅仅是完成,更需要高效率 / 024
既要勤奋做事,又要积极动脑 / 026
尽职尽责做好本分工作 / 028
第03 章 汇报态度—做好员工的本分 / 031
汇报工作,会听更要会记录 / 033
汇报工作,克服胆怯心态 / 034
相信自己,有意见大胆说 / 036
谨慎应对,勿挑战领导权威 / 038
摆正位置,不要与领导争辩 / 040
汇报时不要随意打断领导的话 / 042
第04 章 汇报时机—看准机会再说 / 045
主动及时汇报工作 / 047
何种情况下必须向领导汇报 / 049
四小时复命制:汇报要迅速 / 051
看准时机,帮领导说出他想说的话 / 053
关键时刻,妙语为领导解围 / 055
工作中需适时保持沉默 / 056
第05 章 汇报玄机—找准其中的密钥 / 059
言之有序,汇报工作要分清主次 / 061
工作汇报,内容要符合逻辑 / 062
当众汇报工作,语言有讲究 / 064
用事实和数据来说话 / 066
良好的表达能力更容易被领导认可 / 068
在领导面前,不能不懂装懂 / 070
避免越级汇报,应向直属领导汇报 / 071
第06 章 汇报礼仪—做好细节功夫 / 075
谦和有礼,给领导留下好的印象 / 077
领导说话时,做一个好的倾听者 / 078
多请教,把面子给领导 / 080
聆听领导教导,及时给予回馈 / 082
保持微笑,让领导产生好感 / 083
反应过度,会令领导不悦 / 085
提意见时,应委婉含蓄 / 087
第07 章 汇报分寸—谨慎开口勿说错 / 091
多听少说,深受领导好评 / 093
领导面前,说话不要太随意 / 094
自己的私事,少在领导面前说 / 096
性格直率,说话也要有分寸 / 098
和领导说话,不要想到哪里说到哪里 / 100
领导面前,不要谈论同事的事情 / 101
多看多做,不要妄加评论 / 103
有些话题是办公室闲聊禁区 / 104
第08 章 汇报重点— 一分钟让领导肯定你 / 107
忠诚之志,赢得领导信任 / 109
担当之言,展现工作态度 / 111
绝对服从,说到即要做到 / 112
汇报工作时避免抱怨 / 114
恪守本分,越位的话不能说 / 116
以退为进,让领导认可你的提案 / 118
适时赞美,才能与领导更亲近 / 119
第09 章 看透心思—领导话里有话 / 123
听透领导的话,才能高效完成工作 / 125
领导的话,不能从字面上理解 / 126
看领导眼神,体会话外之音 / 128
不同环境,领导的话有不同的理解 / 130
如何读懂领导的“批示” / 131
揣摩领导绕弯子的准确心理 / 133
领导提出看法的潜台词 / 135
不会汇报工作,怎能脱颖而出
第10 章 摸准脾性—领导都有想法 / 137
了解领导秉性,对症下药 / 139
通过秘书,更多地了解领导 / 140
解码领导性格,汇报更顺利 / 142
如何跟性子急的领导汇报工作 / 144
如何向细致型领导汇报 / 145
如何向喜欢挑剔的领导汇报工作 / 147
如何向喜欢吹嘘的领导汇报工作 / 148
第11 章 做好“报联相”—让他放心把工作交给你 / 151
做好汇报,工作更有导向性 / 153
优先听从直管领导的指令 / 154
对同事,不抱怨不争功 / 156
鼓励下属,肯定其工作业绩 / 158
如何与客户做有效的沟通 / 160
完善的售后服务是为了确认最后的工作 / 163
第12 章 养成“执行力”—做积极自主的员工 / 165
与领导及同事做好沟通,形成团队合力 / 167
甘当马前卒,为领导排忧解难 / 168
没有任何借口,做好本职工作 / 171
工作中学会与同事展开良好的合作 / 173
抱怨无法改变现状,唯有积极行动 / 175
努力工作,天道定能酬勤 / 177
第13 章 口头汇报—好口才为你加分 / 181
敢于说话是事业成功的砝码 / 183
思维清晰,语言表达更流畅 / 184
掌握向领导口头汇报的技巧 / 186
有理不在声高,时刻注意语气语态 / 188
口头汇报需要避免的八种语病 / 190
口头汇报,学会快速打草稿 / 193
第14 章 书面汇报—公文写作有技巧 / 195
工作总结的作用 / 197
工作总结的基本特征 / 198
认真组织材料 / 201
如何拟定工作总结 / 202
撰写讲稿的要求 / 204
工作总结词句的锤炼 / 206
第15 章 汇报技巧—牢记六大点 / 209
大方回应领导对工作的指正 / 211
报喜报忧有技巧 / 212
深思熟虑后再谈工作 / 214
汇报工作有诀窍 / 216
善于推功揽过,让领导更器重 / 217
让领导做选择题,而不是问答题 / 218
第16 章 接受批评—领导对事不对人 / 221
稍安勿躁,领导生气很正常 / 223
领导没偏见,只对事不对人 / 224
为什么领导当众批评人 / 226
领导私下批评人时的真实用意 / 228
参考文献 / 230

精彩书摘

第1 章汇报工作——不可轻视说得好
你的关注值是多少
一位哲人说:“绝对的光明与绝对的黑暗,对于一个人来说,结果是一样的—什么也看不见。”同样的道理,没有信息与拥有无限多的信息,结果也一样。在无限的信息中,一个人将无法或很难找到对自己真正有用的东西。而在信息时代,真正稀缺的资源是什么?是注意力。现代社会,不管是因特网,还是趋于流行的智能手机,这一切的背后都有一种力量在驱动着人们,目的就是为了吸引其注意力。哪怕在大自然,鸟儿也是用羽毛和歌声来吸引异性的注意,以获得繁殖后代的优先权,而在知识经济时代,注意力则成为商机的先导。在职场,同样会存在“注意力”。那么,你的关注值是多少呢?作为职场人,领导和同事对你有多少关注呢?你是处于角落里默默无闻的路人甲还是整天进出领导办公室的红人?如果你是属于前者,那么很遗憾地告诉你,你应该适时想办法提升自己的关注度了。
瑶瑶快30 岁了,职场之路平淡无奇,直到这个年纪仍是一位普通的职工,拿着稀少的薪水,过着不咸不淡的日子。不过,她常常跟朋友抱怨的是:“我觉得老板一点都不喜欢我,那天特意在公司大会上点了我的名字,还希望我能提升业务量,你说那么多同事,为什么偏偏提我的名字呢?而且比我业务差的人不在少数呢,干嘛是我?”……“你不知道,我们最近发工资了,但是我与同事之间差了整整700 元,我就知道老板偏心,好像我不招人待见一样,哎,亲爱的,看来我得想办法转行了……”当朋友询问:“你有经常跟老板沟通、汇报工作吗?”她却一脸摇头:“没有,我不喜欢与领导距离太近,如果我经常去找他,别的同事肯定还以为我在拍马屁,或想升职,总而言之,办公室又会多很多话,我不喜欢这样。”朋友不解:“可是,对于你正在做的工作进展情况,难道你不主动向领导汇报吗?不然,他怎么知道你一天在忙些什么呢?而且对于工作上有难度的地方,你也应该及时询问老板,多请教他,他才知道你在努力工作,想办法解决问题。”瑶瑶一脸单纯地回答:“可是,我只是单纯地做一个员工而已,我没想那么多。”所以呢,瑶瑶就永远受不到领导的关注,反而认为自己被忽略了。

前言/序言

前 言
身处职场,许多人总想得十分简单,认为只要自己努力工作就一定能升职加薪,赢得领导的青睐与肯定。事实真的这样吗?大量事实表明,有时并不是默默奉献就能够得到上级的赏识,也并非努力就有同等价值的回报。相反,那些平日里往领导办公室跑得最勤的、每天汇报工作的、与领导关系最熟络的员工却得到嘉奖,甚至他们的工作能力还不如默默无闻的自己。这就是职场,是否善于汇报工作,真的很重要。r在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默默无闻已经在不知不觉地埋没自己的文化。如果工作能力强,就不需要掩藏,而是将工作成绩、数据等如实汇报给领导,这样才能展露自己的才华。汇报工作,本身是一个连接上下级的纽带,领导需要它,员工同样需要它。当然,汇报也是工作的一部分,遗憾的是,大部分人已经把这个事实忽略掉了。所以,当他们在苦恼“为什么得不到领导重用”“为什么又是同事得到了奖金”“为什么工作那么多年依然是科员”的时候,浑然忘记这一切都源于“不善于汇报工作”的结果。
日常工作中,作为员工不仅要努力工作,而且还需要将工作成果适时汇报给领导,通过这个途径让领导知晓你的能力、处事方式,从而肯定你这个人。然而,这仅仅是汇报工作的目的之一。对于领导,他们需要随时掌控工作的动向、具体的数据、重要的事实,而汇报工作则给予了他们一个全方面了解工作的途径;对于员工,工作做得好,需要向领导汇报,若是工作出了差错,更需要及时地向领导汇报,以及时挽回不必要的损失。所以,汇报工作,对于领导和员工都是相当有利的。员工汇报工作,还要善于寻求汇报的技巧。选择合适的时机,向领导汇报;
002不会汇报工作,怎能脱颖而出
选择合适的措辞,向领导汇报;选择恰当的方式,向领导汇报。汇报到位,领导才会高兴。当然,汇报工作时,不仅仅是汇报,还需要注意领导的反馈以及提出的意见,这样利于以后的工作顺利进行。总而言之,汇报工作就是了解领导,也让领导了解自己的一个最佳途径。聪明的员工要善于把握机会,力求通过汇报工作来赢得职场的平步青云。
编著者   
2017 年4 月
职场晋升的隐形门槛:当你的贡献无人知晓 在日新月异的职场生态中,我们总在不懈地追求进步,渴望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赢得领导的赏识,获得晋升的机会。无数的汗水与智慧被倾注到工作中,我们努力完成每一个任务,力求卓越,期望用实绩说话。然而,我们是否曾停下来思考一个令人不安的现实:即使你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如果这些努力和成果如同被深埋的宝藏,无人知晓,那么你的职场天花板是否已经悄然降临? “不会汇报工作,怎能脱颖而出”——这句话并非在倡导虚浮的邀功,也不是鼓励夸大其词。它触及的是一个常常被忽视,却又至关重要的职场生存法则。我们常常将“把工作做好”视为终极目标,认为只要能力过硬,结果出色,自然会有人发现你的价值。然而,现实往往更加复杂。在一个团队、一个组织中,你的个人贡献需要被有效地传递和解读。而“汇报工作”正是这信息传递链条中最关键的一环,它扮演着连接你付出与他人认知之间的桥梁。 设想一下,你独立完成了一个棘手的项目,花费了无数个不眠之夜,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为公司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你内心充满成就感,觉得自己的价值得到了证明。然而,你的领导可能忙于更高层面的决策,对你项目的具体细节一无所知。即使项目成功了,他也可能将功劳归功于整个团队的努力,或者因为缺乏具体的信息,无法准确评估你在其中扮演的关键角色。久而久之,你的努力被“稀释”,你的价值被“低估”,而那些更善于“发声”的同事,即使在执行层面付出的努力与你相当,却因为清晰、有条理的汇报,让自己的贡献被看见,从而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和发展机会。 这绝非偶然。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信息透明度和沟通效率是衡量团队和个人绩效的重要指标。领导者需要清晰、及时地了解项目进展、潜在风险以及团队成员的贡献,以便做出更明智的决策。而员工的汇报工作,正是为领导者提供这些关键信息的主要途径。如果你无法有效地将你的工作内容、成果、挑战和思考清晰地传达给你的上级,那么即使你的工作再出色,也可能成为“隐形人”,错失本该属于你的机会。 “汇报工作”并非仅仅是简单的“报备”。它是一种艺术,一种策略,更是一种能力。它需要你具备以下几个核心要素: 一、清晰的认知:理解汇报的本质与目的 首先,你需要摆脱“汇报就是邀功”的误解。汇报的本质是信息共享与价值传递。其目的在于: 让领导了解你的工作状态: 让他们知道你在做什么,进展如何,遇到了哪些问题,以及你正在如何解决。 展现你的思考与价值: 不仅仅是陈述事实,更要表达你对问题的分析、解决方案的思考,以及你为团队或公司带来的实际价值。 争取支持与资源: 通过汇报,你可以让领导了解你可能面临的困难,从而获得必要的支持、指导或资源。 建立信任与专业形象: 一次次清晰、有条理的汇报,能够逐步建立领导对你的信任,塑造你专业、可靠的职业形象。 促进团队协作: 在跨部门或团队协作中,有效的汇报能够确保信息同步,避免重复劳动,提高整体效率。 二、精准的准备:让你的汇报有“料”可讲 一份出色的汇报,绝非临场发挥的结果,而是基于充分准备的。这包括: 明确汇报对象与场景: 不同的汇报对象(直线领导、跨部门负责人、高层管理者)对信息的需求不同。不同的汇报场景(例会、一对一沟通、项目总结)也需要不同的侧重点和形式。 梳理工作内容与成果: 回顾你的工作,提炼出最重要的任务、关键的行动和最终的成果。量化你的成果,用数据说话,例如“项目成功率提升了20%”、“成本节约了15%”等,远比模糊的描述更有说服力。 提炼关键信息: 领导的时间宝贵,他们更关心“为什么”、“是什么”、“结果如何”、“下一步是什么”。学会提炼核心信息,避免冗长无关的细节。 预判领导可能提出的问题: 提前思考领导可能会关心哪些方面,有哪些疑问,并准备好相应的答案。这能让你在汇报时更加从容,显得思考周全。 准备好支撑材料: 如有必要,准备好图表、数据报告、演示文稿等,以增强汇报的直观性和说服力。 三、精炼的表达:让你的汇报“听”得懂,“看”得清 汇报的语言和方式至关重要。你需要: 结构化思维: 采用清晰的逻辑结构,例如“背景-问题-方案-结果-建议”或者“STAR原则”(Situation, Task, Action, Result)。 语言简练,重点突出: 使用专业、准确的语言,避免口语化和含糊不清的表达。将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最前面。 数据可视化: 利用图表、曲线等方式呈现数据,比枯燥的数字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避免抱怨与推诿: 即使遇到了困难,也要将重点放在你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抱怨外部环境或他人。 选择合适的沟通渠道: 口头汇报、邮件、即时通讯工具、报告文档,根据情况选择最有效的沟通方式。 四、主动的沟通:让你的贡献“被看见” 职场并非真空,你的努力需要被团队和领导感知。主动沟通是关键: 定期汇报: 养成定期向领导汇报工作的好习惯,即使没有遇到什么大问题,也要进行阶段性汇报,让领导了解你的持续贡献。 及时沟通: 当遇到重要进展、关键决策点或潜在风险时,要及时与领导沟通,而不是等到问题发生后才告知。 寻求反馈: 主动向领导征求对你工作的反馈,这不仅能帮助你改进,也能让领导更关注你的表现。 参与讨论: 在团队会议或项目讨论中,积极发表你的看法和建议,让你的专业知识和思考被更多人了解。 展示你的“软技能”: 除了技术能力,你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展现出来。 “不会汇报工作,怎能脱颖而出”——这句话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可能忽视的职场盲点。它并非要我们变得世故圆滑,而是要我们理解信息在组织中的流动规律,学会以一种更有效的方式,将自己的价值传递出去。当你能够清晰、有条理、有策略地汇报你的工作,当你能够让你的付出被看见,被理解,被认可,你才能真正地在职场竞争中占据优势,一步步走向你所期望的“脱颖而出”。这是一种对自身价值的负责,也是一种对职业生涯的投资。掌握了汇报的艺术,你就掌握了在职场中“发光”的关键钥匙。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第一感觉是它可能讲授一些技巧性的方法,比如如何组织语言、如何制作PPT等等。但读了几章之后,我发现作者的视角更为深入和系统。它不仅仅是教你“怎么说”,更是引导你去思考“为什么”要汇报,以及汇报的本质是什么。书中提到,汇报不仅仅是为了让领导知道你做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让领导理解你的工作对团队和公司价值的贡献,以及你在这个过程中展现出的能力和潜力。这种从“完成任务”到“创造价值”的思维转变,是我之前从未仔细思考过的。

评分

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数据化汇报”的部分。我以前总觉得只要把事情做好了,说清楚细节就行了,没想到数据竟然是如此有力的工具。书中举了很多实际案例,说明如何用量化的指标来证明工作成果,如何通过数据分析来展示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过程。这让我意识到,以前我的汇报过于依赖于口头描述和主观感受,缺乏说服力。现在我开始尝试在日常工作中积累和记录关键数据,并思考如何将其呈现在汇报中,这让我感觉自己的汇报更加专业和有底气。

评分

这本书还让我重新审视了“脱颖而出”这个概念。我曾经以为脱颖而出就是做出多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作者指出,很多时候,精细化、系统化的工作方式,以及能够清晰地沟通自己的工作价值,本身就是一种“脱颖而出”。它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通过持续的努力和方法论的改进来实现。书中关于“主动性汇报”和“建立信任”的章节,也给了我很多启发。我不再是被动地等待被询问,而是开始主动地思考,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样的方式、向谁汇报什么内容,才能最大化地发挥汇报的效果。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人,“不会汇报工作,怎能脱颖而出”——这句话直击职场痛点,让我立刻产生了共鸣。我一直觉得自己的工作能力还不错,也确实付出了很多努力,但似乎总是在某些不经意的时刻,自己的贡献没有被有效看见,甚至有时会被误解。尤其是在一些集体汇报或者项目总结的场合,看着别人侃侃而谈,条理清晰地陈述自己的成果,而我却感觉脑袋一片空白,支支吾吾,最终只能黯然收场。这种感觉真的很令人沮丧。

评分

总的来说,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如何汇报工作”的书,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更好地展现自我价值”的职场指南。它帮助我打破了固有的思维模式,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策略和方法,让我能够更自信、更有效地在职场中发声。读完之后,我迫不及待地想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相信这会为我的职业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和实践的好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