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亲子课:如何培养2~5岁的孩子

蒙台梭利亲子课:如何培养2~5岁的孩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玛雅·皮塔麦 著,韩烨 译
图书标签:
  • 蒙台梭利
  • 亲子教育
  • 2-5岁
  • 幼儿教育
  • 早期教育
  • 家庭教育
  • 儿童发展
  • 育儿
  • 蒙台梭利教学
  • 亲子关系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ISBN:9787569913590
版次:1
商品编码:12138118
品牌:阳光博客(sunnbook)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3-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170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专为2~5岁儿童设计,蒙台梭利教育理论与教学实际有机结合;
  平衡发展孩子成长所需的生活技能、感官体验、语言开发、数学能力、科学素养等5大技能;
  78项互动游戏让亲子时光更充实有趣;
  原版畅销100000册,阐述蒙台梭利育儿理念的经典之作!

内容简介

  著名早教专家玛雅·皮塔麦针对2~5岁儿童,根据自身教育经验与蒙台梭利教育理论而创作的一本趣味亲子游戏书,英文原版在海外畅销100000册。内容涵盖了孩子成过程中所需的生活技能、语言开发、科学素养等5大技能,共78项活动练习。每项练习都有详细的步骤介绍与拓展建议,利用随处可见的生活用品,动静结合,循序渐进,让孩子在游戏中认知世界,变得更加乐观自信。书后附有配套活页练习,让活动更具科学性。

作者简介

  玛雅·皮塔麦(Maja Pitamic),英国早期教育专家,畅销书作家,拥有超过15年的教育经验, 对象包括不同年龄层以及不同背景的幼儿。皮塔麦拥有艺术史学位和蒙台梭利培训教师资格,专长为早期幼儿教育,擅长通过舞蹈、动作、游戏和体育等多种项目来开发儿童潜能。其所著的《蒙台梭利亲子课:如何培养2~5岁的孩子》(I CAN DO IT)和《蒙台梭利育儿课》(MINDFUL MAMA HAPPY BABY)各语言版本累计销量超过50万册,被英国《每日电讯报》认为是"阐述蒙台梭利育儿理念的经典之作"。

内页插图

目录

前 言 6
蒙台梭利其人 6
使用指南 7
常见问题解答 9
第一章 生活技能 001
洗手 002
清洁牙齿 004
梳头发 005
叠衣服 006
穿外衣 007
扣纽扣 008
穿鞋 010
擦鞋 012
学习“倒”的动作 014
学习转移动作 016
准备餐具 018
学习使用衣服夹 020
学习使用V形钳 022
开启和关闭物品 024
穿线 026
编纸条 028
缝纫卡 030
使用剪刀 032
第二章 感官体验 035
感受相反的质感 036
学习感知相反的触感 038
质地对比 040
菲利袋游戏 042
认识大小和形状 044
认识长度和高度 046
匹配平面图形 048
匹配立体图形 050
认识颜色 052
辨别声音 054
声音对比 056
音阶 058
区分不同的气味 060
识别味道 062
第三章 语言开发 065
学习爱护书籍 066
挑选图书 067
为孩子读书 068
文字游戏 070
学习字母发音 072
认识字母 074
匹配相同字母 075
拼读单词 076
图片辅助阅读 078
组建短语 080
造句 082
记日记 084
制作一本书 086
制作家谱树 088
制作图片诗 089
与孩子共同阅读 090
第四章 数学能力 093
分门别类 094
学习一到十 096
排成排,挂起来 098
学习阿拉伯数字1~10 100
强化练习 102
数量对应 104
杯子计数 106
单独的数字 108
数数 110
10以内的加法 112
学习加法等式 114
10以内的减法 116
认识钱币 118
数字顺口溜 120
第五章 科学素养 123
收集树叶 124
花朵拼图 126
栽种胡萝卜 128
种蚕豆 129
种植向日葵 130
种植窗台花箱 132
植物是如何“喝水”的 134
认识体积 136
漂浮和下沉 138
混合液体 140
感受天气 142
认识地球仪和地图 144
制作地貌模型 146
调色 148
烘焙水果玛芬 150
做姜饼人 152
活页练习1 154
活页练习2 156
活页练习3 158
活页练习4 159
活页练习5 160
活页练习6 162
活页练习7 164

前言/序言

  这是一本专为2~5岁儿童编写的、充满趣味性与实用性的亲子书籍。书中每一项活动都遵循蒙台梭利教育原理,力求帮助孩子掌握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开发孩子探索和认知周围世界的能力,助其赢在起跑线上。
  家长先做示范,然后指导孩子进行练习,从简单的穿衣吃饭到基本的科学素养,逐步帮助孩子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生存技能体系。家长并不需要具备特殊的专门知识。
  书中的每一项活动都分解成详细的步骤,还附加了进阶训练的建议。准备工作简单易操作,所需物品也均为日常用品。
  孩子不仅可以在游戏过程中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增加自信心、自豪感,同时家长也可以参与其中,亲身体验到孩子的进步。更棒的是,你可以教会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而培养他独立自主的个性。
  蒙台梭利其人
  玛利亚·蒙台梭利1870年生于罗马,是罗马大学史上首位女性医学生。曾任罗马国立启智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校长。1900年在罗马大学任人类学教授。
  1907年,蒙台梭利在罗马贫民区开设D1所“儿童之家”,专为贫困儿童提供教育。在此期间,她发展了后来举世闻名的教育理论。这所学校采用了具有革命性的蒙氏教育法,消息很快传播开来,不久,参观者便蜂拥而至。这使得蒙台梭利教育理论在世界范围内声名鹊起。
  可以说,蒙台梭利教育理论中更具革命性的观点是她对儿童学习环境的重视。她发现,要想让孩子建立自信、发挥潜能,就必须让他们在一个以儿童为中心的环境中学习。如今,不仅是蒙氏学校,几乎所有学校都认识到了学习环境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性。
  蒙台梭利常常强调自己并没有刻意提出一个理论,她的观点全部是在对儿童长期的、近距离的观察中得来的。由此,她总结了儿童的以下几个需求:
  ■在快乐中学习。
  ■对条理性的喜爱。
  ■独立的需求。
  ■尊重和倾听的需求。
  ■对现实和虚构的双重兴趣。
  蒙台梭利认为,不管儿童的国籍、性别、种族及背景如何,他们的这些需求都是相同的、普遍存在的。直到今天,蒙台梭利去世(1952年)已经半个多世纪了,这些需求依然没变,并且与它们在1909年首次被提出来时同样意义非凡。
  本书是我结合了自身多年的教育经验总结而来的,是我个人对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的理解和诠释。比起字面意义上的“蒙氏教育法”,我更加注重的是她所强调的精神内涵。
  使用指南
  虽然本书遵循的是蒙氏教育法“从实践中学习”的主要原理,但并不是要求家长们在家里建设一个蒙氏课堂。活动准备简单,物品常见。也许你担心自己没有专门的教育经验,不过不用担心!以下几点说明将从最基本的事项开始讲解,帮助你指导孩子进行每一项活动:
  为了避免重复,第三人称“她”和“他”交替使用。所有活动都没有性别之分,既适合男孩儿也适合女孩儿。
  检查室内环境。确保你和孩子可以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进行活动。
  让孩子坐在你的左边,确保她可以看清你的动作(如果她是左撇子则让她坐在你的右边)。
  练习你的右手操作直到动作连贯流畅(如果你的孩子是左撇子,则练习左手操作)。
  其中大部分活动都会在一个托盘中进行,这就限制了孩子的操作空间。所以请选择一个没有图案或花纹的托盘,以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事先做好准备工作。如果你的孩子通过活动能“认知”到的只有一点,那就是你缺东少西。
  教会孩子对自己所使用的工具负责,取用后要物归原处。这会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且专注于自己所做的事情。
  对每项活动的目的都要了然于心,每次都要事先通读相关内容。
  ……


探索0-3岁宝宝的感官世界:早期教育的关键与实践 亲爱的家长们,您是否曾被宝宝眼中那份纯粹的好奇与探索的渴望深深打动?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小小的生命便以最直接、最本真的方式感知着这个世界。0-3岁,这个被誉为“黄金时期”的阶段,是孩子大脑发育最迅速、可塑性最强的阶段。他们就像一块块海绵,贪婪地吸收着周遭的一切,为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然而,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阶段,许多家长常常感到迷茫:如何才能最有效地引导宝宝,让他们在这段宝贵的时光里充分发展潜能?市面上充斥着各种育儿理念和方法,究竟哪一种才适合我的宝宝?是应该提供丰富的玩具,还是尽量保持环境的简单?是应该积极互动,还是给宝宝更多的自由探索空间? 本书正是为了解答这些困惑而生,它将带您深入了解0-3岁婴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聚焦于他们独特的学习方式——感官探索。我们将一起揭开宝宝如何通过看、听、闻、尝、触这五种基本感官来理解世界、构建认知、发展运动技能、培养语言能力,甚至启蒙早期数学和科学思维。 感官发展:宝宝认识世界的基石 0-3岁的宝宝,其感官系统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成熟。他们的眼睛能够聚焦,耳朵能够分辨声音,皮肤能够感受温度和质地,鼻子和舌头也逐渐对气味和味道产生反应。这些感官的输入,是宝宝大脑进行信息处理、模式识别和概念形成的基础。 视觉的启蒙: 从模糊到清晰,从二维到三维,宝宝的视觉能力在不断发展。他们被高对比度的图案、鲜艳的色彩、以及移动的物体所吸引。早期提供适宜的视觉刺激,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视觉辨识能力,为日后的阅读和图形认知打下基础。 听觉的探索: 宝宝的听觉比我们想象的要敏锐得多。他们能够区分人声和环境音,对节奏和旋律有着天然的喜爱。通过倾听丰富的语言、音乐和各种自然声音,宝宝不仅能够发展听力,更能为语言的习得做好准备。 触觉的感知: 宝宝喜欢用手去抓握、去触摸、去揉捏。不同的材质、温度、湿度,都能带给他们丰富的信息。正是通过触觉,他们才开始理解物体的形状、大小、质地,并发展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 嗅觉与味觉的体验: 即使是新生儿,也对母乳的特殊气味有着天然的偏好。随着月龄的增长,宝宝开始探索食物的香甜、泥土的芬芳。这些气味和味道的体验,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情感连接和对环境安全感建立的重要途径。 本体感觉与前庭感觉: 除了五种基本感官,宝宝还通过本体感觉(身体在空间中的位置感)和前庭感觉(平衡感和空间方向感)来探索世界。翻滚、爬行、摇晃、蹦跳,这些看似“疯狂”的运动,都在帮助宝宝发展身体的协调性、平衡感,以及对重力和空间的认知。 感官教育:尊重宝宝的内在驱动力 本书的核心理念在于,我们应该尊重并引导宝宝内在的探索驱动力,而不是强加知识。感官教育并非是“填鸭式”地教宝宝认识颜色、形状,而是创造一个充满丰富、安全、有序的感官体验环境,让宝宝能够自主地去发现、去操作、去学习。 提供的“恰到好处”: 并非越多越好。过多的刺激反而会让宝宝感到困惑和不知所措。我们将探讨如何根据宝宝的不同发展阶段,提供既有吸引力又不至于过度刺激的感官材料。 安全是第一位的: 无论多么有趣的感官活动,安全始终是家长需要首要考虑的。我们将详细讲解如何选择安全无毒的材料,以及在活动过程中如何确保宝宝的安全。 环境的精心布置: 一个支持感官探索的环境,需要有其自身的秩序和规律。我们将提供关于如何在家中为宝宝打造一个“感官角”或“探索区”的建议,让宝宝能够独立地进行探索。 具体实践:丰富的感官活动 本书将为您提供大量具体、可操作的感官活动,涵盖宝宝生活的方方面面: 自然界的宝藏: 带着宝宝去户外,让他们触摸泥土、感受树叶的纹理、倾听鸟鸣虫叫。简单的户外探索,是连接宝宝与自然的最好方式。 厨房里的探索: 从揉面团、玩米粒,到尝试不同食物的质地和味道,厨房可以成为宝宝认识物质属性和发展精细动作的绝佳场所。 水与沙的魔力: 水的流动性、沙的可塑性,能够带给宝宝无限的乐趣和探索可能。我们将分享如何安全有效地进行水和沙的游戏。 声音的交响曲: 自制乐器、玩弄不同的发声玩具,让宝宝在节奏和旋律中感受声音的魅力,培养乐感。 色彩与光影的对话: 利用不同颜色的布料、彩色的积木、以及自然光影的变化,激发宝宝对色彩和视觉的感知。 穿衣与如厕的感官体验: 即使是日常的穿衣和如厕过程,也可以设计成宝宝锻炼独立性和感知身体发展的机会。 家长的心态:耐心、观察与等待 感官教育的成功,离不开家长的正确心态。本书将强调: 观察力: 学会细致地观察宝宝在进行感官活动时的反应,了解他们的兴趣点、偏好以及潜在的需求。 耐心: 宝宝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耐心等待他们自主地去探索和理解。 尊重: 尊重宝宝的学习节奏和方式,不急于求成,不与他人攀比。 跟随: 真正做到“跟随孩子”,提供他们真正感兴趣和需要的支持。 本书的价值 通过阅读本书,您将能够: 深刻理解0-3岁宝宝的感官发展规律。 掌握如何为宝宝创造一个支持感官探索的环境。 获得大量具体、易操作的感官活动建议。 培养耐心、细致的观察力,更好地理解宝宝的需求。 建立科学育儿的信心,陪伴宝宝度过意义非凡的早期时光。 这不仅仅是一本育儿指南,更是一次与宝宝一同探索世界的奇妙旅程。让我们一起,用爱与智慧,点亮宝宝感官世界的无限可能,为他们铺就一条通往美好未来的金色道路。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我本来对“蒙氏”这个概念有点敬而远之,总觉得那套教育体系听起来复杂又昂贵,不适合我们普通家庭。但是这本书完全打破了我的固有印象。它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讲解了如何在家中利用常见的、甚至可以说是“低科技”的材料,来满足孩子内在的成长需求。书中对“自我纠错”机制的探讨令我茅塞顿开。原来,很多我们着急去纠正的错误,在孩子自己找到解决方案后,学习效果反而更好。我记得有一个关于厨房安全感的章节,作者建议家长不要直接把热水从壶嘴倒出来给孩子看,而是教他们如何安全地使用小量杯转移液体,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既满足了好奇心,又兼顾了安全,太高明了。这本书的核心思想是赋权给孩子,让他们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它不是要求我们购买昂贵的教具,而是要求我们改变自己的思维定势,为孩子提供一个充满尊重和信任的环境,这种思想上的转变,比任何实物教具都珍贵得多。

评分

这本书的文字风格非常流畅自然,读起来有一种娓娓道来的亲切感,一点都没有传统教育书籍的刻板。我最喜欢它对“敏感期”这一概念的解读,不是简单地贴标签,而是配上了大量生动的场景描绘。比如,书中描述了孩子对“细节”的痴迷——如何用放大镜观察一片叶子的脉络,如何执着于把所有积木按颜色而非大小排列。这些都是我日常生活中观察到,但从未深思的现象。作者的语言充满了画面感,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惊奇的儿童世界中。她鼓励家长放下自己的“成人标准”,去欣赏孩子眼中那个微小而宏大的宇宙。通过阅读,我开始有意识地记录下孩子那些转瞬即逝的专注时刻,并尝试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去回应,而不是用成人的逻辑去打断。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把育儿从一项“任务”变成了一种“共同的生命体验”,让我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也能享受这种高质量的陪伴。

评分

这本育儿宝典简直是为我这种新手妈妈量身定做的,内容详实得让人惊叹。我特别喜欢它对婴幼儿动作发展阶段的细致描摹,那种观察入微的笔触,让我第一次真正理解了孩子为什么会热衷于抓挠、摇晃那些看似无意义的动作。书中不仅讲了“是什么”,更深入剖析了“为什么”,比如孩子对重复性行为的迷恋,原来是他们在构建内在秩序感的过程。我记得有一章专门讲如何布置一个“鼓励探索”的居家环境,那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以前总觉得家里要整洁得像样板间,现在才知道,整洁是给大人看的,而对孩子来说,触手可及的、允许他们自由取放的“工作区”才是最重要的。书中提供的那些实用小建议,比如如何选择合适的玩具材料,如何引导孩子进行“实际生活技能”的练习,我都立刻在家里实践了,效果立竿见影,孩子的专注力明显提高了。读完这部分,我不再那么焦虑于给孩子买昂贵的益智玩具,而是开始重视环境的设置和日常互动的质量。这本书真正教会我的,是如何退后一步,成为孩子成长的“协助者”,而不是事事代劳的“控制者”。

评分

我是一个追求效率和逻辑性的职场人士,对那些空泛的、充满温情口号的育儿书总是提不起兴趣。然而,这本书的结构和论述逻辑非常吸引我。它不是简单地罗列“你应该做什么”,而是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儿童心理发展模型,让你能够像解谜一样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驱动力。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意志力”培养的部分。作者没有使用说教的语气,而是通过分析孩子在尝试独立穿鞋、系扣子过程中表现出的挫败与坚持,阐述了“工作热情”是如何萌芽的。书中强调了“不打扰的自由”的价值,这对我这种习惯性想插手的家长来说,简直是一剂清醒剂。我开始学着用“等待”来替代“帮助”,虽然过程非常煎熬,但看到孩子最终凭借自己的力量完成任务时,那种成就感是任何物质奖励都无法比拟的。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关于人类早期行为科学的入门读物,严谨又不失温度,让我在育儿这件事上找到了坚实的理论支撑,极大地提升了我的育儿信心。

评分

我家里已经有一大堆育儿书了,但大部分都停留在理论层面或者只针对特定月龄。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极其注重“感官统合”与“心智发展”的关联性,并且用非常理性的笔触探讨了“情绪管理”的早期基础。书中关于孩子如何处理挫败感的论述,对我启发特别大。它强调,在孩子因为小事哭闹时,家长首先需要做的不是转移注意力或给予安抚,而是帮助他们识别并命名自己的情绪——“你现在很生气,因为积木倒了。”这种清晰的情感反馈,比任何哄骗都有效。我开始练习在对话中加入这样的“情绪标签”,惊喜地发现,孩子在情绪爆发的频率和强度上都有所下降,因为他们感觉自己的内心世界被看见了。这本书的深度远超一般的“如何做”指南,它更像是提供了一张人脑发育的地图,让我们知道在不同的路口,应该如何引导孩子平稳过渡,真正实现心智的健康成长,非常值得反复研读。

评分

女儿半岁,书慢慢看,女儿慢慢长大,也许成为不了最好的父亲,但是我会成为为女儿为了最努力的爸爸

评分

太爱了,京东活动太给力了,每年都购各种书籍。。。

评分

活动很给力,买书上京东又快又好售后有保障

评分

书的包装无破损,还没来得及拆封;

评分

京东图书优惠,满二百减五十六,培养男孩的三百个细节,很好。

评分

99元10本凑单,挺好的,要好好学学

评分

报名条件: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或助理工程师资格,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中从事精益六西格玛管理或质量改进相关工作。

评分

好大好厚的一本!但是纸张质量让我觉得像盗版,还好没有缺页空白页,可能是降低成本用的纸不好。先看了序言部分,还是有点道理的。偶尔会打骂孩子特别是作业那个粗心啊,字迹那个大大小小啊,容易上火,他说妈妈你看这本书的过程我要监督效果,看你有没有变化。

评分

书的内容挺多,挺厚实的。纸张粗糙一些,一分钱一分货嘛。关注内容就行。值得推荐。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