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原名《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初编》,是冯友兰先生“为初学中国哲学史的人介绍史料的一部稿子”。
* 全书一、二章为“史料学的范围和内容”、“论目录”,第三章至第十四章分别论述商代至近代的史料,书后附有参考资料。
* 附人名及书篇名索引
中华书局出版的《三松堂全集》(第三版),广泛搜罗冯友兰先生作品的各种版本,充分利用了清华大学图书馆藏善本,参互比较,精择底本,详加校勘,文字的可信度与整理的规范性都超过此前各本(包括前两版《全集》与坊间流通的各种单行本)。每书皆编有人名索引和书篇名索引,极便于使用。第三版《全集》共十九卷,编次与篇目分合匠心独运,得到宗璞先生的首肯。2014年6月首批推出一至五卷及年谱卷(共计6种9册),实为学界与出版界之盛事。
本卷收入冯友兰所撰《中国哲学史史料学》。
该书原名《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初编》,1962年12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出版《三松堂全集》(第一版)第六卷时,冯友兰本人将此书定名为“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并略有修正、补充;《三松堂全集》(2001年第二版)出版时又重作校订。
本次校勘,以第二版《三松堂全集》为工作本,以上海人民版为对校本,“参考资料”部分又尽量核对了原文。
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省唐河县人。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和哲学史家。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门,后考取公费留美资格,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哲学系学习,1924年博士论文出版后,获博士学位。归国后曾执教于中州大学、广东大学和燕京大学。1928年8月起,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并曾任校秘书长、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校务委员会主席等职;抗战期间随清华大学南迁,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文学院院长。1952年院系调整后,转入北京大学任哲学系教授。
冯友兰先生提出的“释古”理论对史学研究有方向性价值,“照着讲”与“接着讲”的方法论,则对中国哲学和哲学史的研究具有开创性的指导意义。他本人的学术成果,更是在这两个层面都做出了卓越贡献。“三史释今古,六书纪贞元”是冯先生对其一生重要著作的总结:冯先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版的两卷本《中国哲学史》是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主要创作于抗战时期的“贞元六书”则标志其“新理学”体系的确立;1946年至1947年,冯先生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由其英文讲稿整理出版的《中国哲学简史》(A Short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以及英译两卷本《中国哲学史》,至今仍是世界各地许多高校中国哲学课程使用的教材和参考书籍;1978年后,冯先生已是耄耋之年,在“耳目失其聪明”的情况下,积十年之功,“不依傍别人”,重新撰写了七卷本《中国哲学史新编》,更体现了他作为中国哲学的继承者与发扬者自强不息的精神涵养。冯先生的著作,是了解、学习、研究中国哲学的必读作品,在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崇高声誉和深远影响。
我不得不提一下这本量子场论导论。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简洁,黑白相间,充满了理工科的冷静和严谨。内容直奔主题,上来就是规范场论和路径积分表述,几乎没有为初学者准备的缓和步骤。它的目标读者显然是物理系的高年级本科生或研究生,要求读者对狭义相对论和经典场论有扎实的掌握。书中的推导过程非常密集,数学符号层出不穷,稍不留神就会跟不上作者的逻辑跳跃。我尝试着啃了几章,深感其难度,但同时也体会到,一旦能够理解其中一个关键的重整化概念,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是无与伦比的。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好读”,而在于其对理论框架的完整性和严密性,是训练物理直觉和数学功底的绝佳磨刀石。
评分手边这本当代心理学研究进展,简直是信息量爆炸的一本工具书!它的内容非常前沿,聚焦于认知神经科学、社会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等几个热门领域近几年的突破性发现。我特别欣赏它严谨的学术态度,每一章节的论述都引用了大量的最新实验数据和权威期刊论文,参考文献列表长得让人望而生畏,但也充分保证了内容的可靠性。全书结构划分得极其清晰,每一个复杂的理论模型都有详细的图示辅助说明,即便是初次接触这些复杂概念的读者,也能通过细致的图表和逻辑推演逐步理解其精髓。这本书显然是为专业人士准备的,它不是那种轻松的科普读物,而是需要读者静下心来,带着笔记本逐字逐句研读的学术专著,对于提升研究视野和把握学科前沿脉搏,价值无可估量。
评分最近入手了一本关于中世纪欧洲手稿插图艺术史的译著,说实话,阅读过程颇有挑战性。这本书的重点放在了修道院抄本和早期大学手稿上,对羊皮纸的制作、墨水的配方、以及不同时期插画风格的演变进行了极其细致的考据。语言风格偏向学术性,行文较为古板,对于没有相关历史背景的读者来说,可能需要查阅大量辅助资料才能跟上作者的思路。不过,一旦你沉浸其中,就会发现那些微小的、被时间磨损的装饰性文字和圣徒画像背后蕴含的巨大信息量,它们是当时社会结构、宗教信仰乃至日常生活的无声证言。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艺术史、宗教史和物质文化史紧密结合,揭示了在印刷术发明之前,知识是如何被小心翼翼地保存和传播的,是小众但极具深度的研究成果。
评分我刚刚读完了一本关于明清园林艺术的流变与审美的画册。这本书的视觉体验极佳,简直就是一场视觉盛宴。开本巨大,印刷质量无可挑剔,每一页的彩图都将江南私家园林的精巧布局、叠山理水的意境展现得淋漓尽致。更难得的是,文字部分并非简单的介绍,而是从造园者的哲学思想、文人雅士的审美取向出发,探讨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一核心美学观念是如何渗透到一砖一瓦之中的。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诗意,描述起假山、花木、亭台楼阁时,总能引发人对传统文人生活的无限向往。对于喜爱中国传统建筑和园林艺术的爱好者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次精神上的园林漫步,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评分我最近在书店闲逛时,偶然拿起一本关于西方古代文学选集的书。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古典,深红色的封皮上用烫金字体印着书名,看起来就很有历史的厚重感。我翻开目录,发现它涵盖了从荷马史诗到莎士比亚戏剧的精华篇章,选取的篇幅都非常经典,而且附带了详细的背景介绍和术语注释。作者的选材眼光独到,既有广为人知的名篇,也有一些相对小众但同样光彩夺目的作品。特别是对希腊悲剧的解读部分,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人物的命运冲突和时代背景,读起来让人仿佛置身于古老的剧场之中,感受那份震撼人心的力量。这本书无疑是想成为一本权威的入门读物,让读者能够系统地梳理西方文学的脉络,对于想要打下坚实基础的学习者来说,绝对是不二之选。
评分精美好书,大品牌,送货很快
评分商品已收到,正在试用中。。。。。。
评分送过来的时候包装的很好,三松堂全集值得收藏!
评分书的质量是不错的,推荐!
评分618价格很好,帮朋友购入。
评分书籍非常好,纸张也好!
评分很好很满意的一次网络购物
评分一般吧
评分618价格很好,帮朋友购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