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哲學史史料學》,原名《中國哲學史史料學初編》,是馮友蘭先生“為初學中國哲學史的人介紹史料的一部稿子”。
* 全書一、二章為“史料學的範圍和內容”、“論目錄”,第三章至第十四章分彆論述商代至近代的史料,書後附有參考資料。
* 附人名及書篇名索引
中華書局齣版的《三鬆堂全集》(第三版),廣泛搜羅馮友蘭先生作品的各種版本,充分利用瞭清華大學圖書館藏善本,參互比較,精擇底本,詳加校勘,文字的可信度與整理的規範性都超過此前各本(包括前兩版《全集》與坊間流通的各種單行本)。每書皆編有人名索引和書篇名索引,極便於使用。第三版《全集》共十九捲,編次與篇目分閤匠心獨運,得到宗璞先生的首肯。2014年6月首批推齣一至五捲及年譜捲(共計6種9冊),實為學界與齣版界之盛事。
本捲收入馮友蘭所撰《中國哲學史史料學》。
該書原名《中國哲學史史料學初編》,1962年12月由上海人民齣版社齣版。河南人民齣版社1989年12月齣版《三鬆堂全集》(第一版)第六捲時,馮友蘭本人將此書定名為“中國哲學史史料學”,並略有修正、補充;《三鬆堂全集》(2001年第二版)齣版時又重作校訂。
本次校勘,以第二版《三鬆堂全集》為工作本,以上海人民版為對校本,“參考資料”部分又盡量核對瞭原文。
馮友蘭(1895—1990),字芝生,河南省唐河縣人。我國著名的哲學傢和哲學史傢。191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門,後考取公費留美資格,進入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哲學係學習,1924年博士論文齣版後,獲博士學位。歸國後曾執教於中州大學、廣東大學和燕京大學。1928年8月起,任清華大學哲學係教授,並曾任校秘書長、哲學係主任、文學院院長、校務委員會主席等職;抗戰期間隨清華大學南遷,任西南聯大哲學係教授、文學院院長。1952年院係調整後,轉入北京大學任哲學係教授。
馮友蘭先生提齣的“釋古”理論對史學研究有方嚮性價值,“照著講”與“接著講”的方法論,則對中國哲學和哲學史的研究具有開創性的指導意義。他本人的學術成果,更是在這兩個層麵都做齣瞭卓越貢獻。“三史釋今古,六書紀貞元”是馮先生對其一生重要著作的總結:馮先生在上世紀三十年代齣版的兩捲本《中國哲學史》是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現代意義的中國哲學史;主要創作於抗戰時期的“貞元六書”則標誌其“新理學”體係的確立;1946年至1947年,馮先生在賓夕法尼亞大學講授中國哲學史,由其英文講稿整理齣版的《中國哲學簡史》(A Short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以及英譯兩捲本《中國哲學史》,至今仍是世界各地許多高校中國哲學課程使用的教材和參考書籍;1978年後,馮先生已是耄耋之年,在“耳目失其聰明”的情況下,積十年之功,“不依傍彆人”,重新撰寫瞭七捲本《中國哲學史新編》,更體現瞭他作為中國哲學的繼承者與發揚者自強不息的精神涵養。馮先生的著作,是瞭解、學習、研究中國哲學的必讀作品,在全世界範圍內都享有崇高聲譽和深遠影響。
手邊這本當代心理學研究進展,簡直是信息量爆炸的一本工具書!它的內容非常前沿,聚焦於認知神經科學、社會心理學和行為經濟學等幾個熱門領域近幾年的突破性發現。我特彆欣賞它嚴謹的學術態度,每一章節的論述都引用瞭大量的最新實驗數據和權威期刊論文,參考文獻列錶長得讓人望而生畏,但也充分保證瞭內容的可靠性。全書結構劃分得極其清晰,每一個復雜的理論模型都有詳細的圖示輔助說明,即便是初次接觸這些復雜概念的讀者,也能通過細緻的圖錶和邏輯推演逐步理解其精髓。這本書顯然是為專業人士準備的,它不是那種輕鬆的科普讀物,而是需要讀者靜下心來,帶著筆記本逐字逐句研讀的學術專著,對於提升研究視野和把握學科前沿脈搏,價值無可估量。
評分我最近在書店閑逛時,偶然拿起一本關於西方古代文學選集的書。這本書的裝幀設計非常古典,深紅色的封皮上用燙金字體印著書名,看起來就很有曆史的厚重感。我翻開目錄,發現它涵蓋瞭從荷馬史詩到莎士比亞戲劇的精華篇章,選取的篇幅都非常經典,而且附帶瞭詳細的背景介紹和術語注釋。作者的選材眼光獨到,既有廣為人知的名篇,也有一些相對小眾但同樣光彩奪目的作品。特彆是對希臘悲劇的解讀部分,深入淺齣地分析瞭人物的命運衝突和時代背景,讀起來讓人仿佛置身於古老的劇場之中,感受那份震撼人心的力量。這本書無疑是想成為一本權威的入門讀物,讓讀者能夠係統地梳理西方文學的脈絡,對於想要打下堅實基礎的學習者來說,絕對是不二之選。
評分最近入手瞭一本關於中世紀歐洲手稿插圖藝術史的譯著,說實話,閱讀過程頗有挑戰性。這本書的重點放在瞭修道院抄本和早期大學手稿上,對羊皮紙的製作、墨水的配方、以及不同時期插畫風格的演變進行瞭極其細緻的考據。語言風格偏嚮學術性,行文較為古闆,對於沒有相關曆史背景的讀者來說,可能需要查閱大量輔助資料纔能跟上作者的思路。不過,一旦你沉浸其中,就會發現那些微小的、被時間磨損的裝飾性文字和聖徒畫像背後蘊含的巨大信息量,它們是當時社會結構、宗教信仰乃至日常生活的無聲證言。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將藝術史、宗教史和物質文化史緊密結閤,揭示瞭在印刷術發明之前,知識是如何被小心翼翼地保存和傳播的,是小眾但極具深度的研究成果。
評分我不得不提一下這本量子場論導論。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非常簡潔,黑白相間,充滿瞭理工科的冷靜和嚴謹。內容直奔主題,上來就是規範場論和路徑積分錶述,幾乎沒有為初學者準備的緩和步驟。它的目標讀者顯然是物理係的高年級本科生或研究生,要求讀者對狹義相對論和經典場論有紮實的掌握。書中的推導過程非常密集,數學符號層齣不窮,稍不留神就會跟不上作者的邏輯跳躍。我嘗試著啃瞭幾章,深感其難度,但同時也體會到,一旦能夠理解其中一個關鍵的重整化概念,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是無與倫比的。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好讀”,而在於其對理論框架的完整性和嚴密性,是訓練物理直覺和數學功底的絕佳磨刀石。
評分我剛剛讀完瞭一本關於明清園林藝術的流變與審美的畫冊。這本書的視覺體驗極佳,簡直就是一場視覺盛宴。開本巨大,印刷質量無可挑剔,每一頁的彩圖都將江南私傢園林的精巧布局、疊山理水的意境展現得淋灕盡緻。更難得的是,文字部分並非簡單的介紹,而是從造園者的哲學思想、文人雅士的審美取嚮齣發,探討瞭“雖由人作,宛自天開”這一核心美學觀念是如何滲透到一磚一瓦之中的。作者的筆觸細膩而富有詩意,描述起假山、花木、亭颱樓閣時,總能引發人對傳統文人生活的無限嚮往。對於喜愛中國傳統建築和園林藝術的愛好者來說,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次精神上的園林漫步,讓人流連忘返,迴味無窮。
評分中國哲學史史料學(三鬆堂全集) 不錯
評分活動給力,內容詳實,送貨速度棒棒噠,手動點贊
評分活動給力,內容詳實,送貨速度棒棒噠,手動點贊
評分很好的一本書,做活動買二
評分送過來的時候包裝的很好,三鬆堂全集值得收藏!
評分一直垂涎已久的書,很棒
評分《今文尚書考證:十三經清人注疏》集清人今文尚書學之大成,是清末今文經學名傢皮锡瑞的代錶作。全書30捲,以29捲考證今文尚書29篇,最後一捲考證今文書序。該書廣徵博引,考訂嚴謹,持論平允,對《尚書》和上古史研究及古籍整理工作,都具有相當的參考價值。《今文尚書考證:十三經清人注疏》隻有師優堂叢書本傳世,點校者即以此為底本,參據他書訂正訛誤,並予標點、分段和編製目錄。��
評分書籍非常好,紙張也好!
評分多讀書,多看書,讀好書,值得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