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医之临床实践经验,乃中医学术精华之重要部分。《古今名医临证金鉴》丛书,旨在选取古今名医临床家于中医临证确有脾益之经验,以资当今中医临床医生借鉴。 本书为《臌胀卷》,是对古今名医有关臌胀临床经验、医案、医论之精华汇编。适合中医临床工作者,中西医临床工作者学习参考。
李东垣..中满腹胀论…………………………………………………………6
严用和..积聚论…………………………………………………………………8
朱丹溪..臌胀心法……………………………………………………………10
虞.抟..师法丹溪,肿胀正传………………………………………………13
王.纶..臌胀识标本先后,临证别肺证脾证……………………………21
孙一奎..温补下元,化气消鼓………………………………………………22
龚廷贤..臌胀保元……………………………………………………………24
张景岳..肿胀论证……………………………………………………………29
赵献可..气虚中满论…………………………………………………………33
李中梓..攻积论…………………………………………………………………36
喻嘉言..胀病论…………………………………………………………………38
张.璐..论治臌胀……………………………………………………………40
陈士铎..臌胀大法,扶正祛邪………………………………………………47
尤在泾..胀满方治……………………………………………………………50
叶天士..胀满案绎……………………………………………………………57
叶天士..积聚案绎……………………………………………………………69
曹仁伯..臌胀两案……………………………………………………………77
蒋宝素..附子理中、金匮肾气合用治疗阳虚臌胀案…………………78
王旭高..疏通水道、泄木和中、活络化瘀治疗臌胀…………………80
怀抱奇..肿胀论彻……………………………………………………………82
王孟英..泄肺宣肝、畅达气机治疗臌胀案………………………………86
马培之..化浊通温、肃肺分消治疗臌胀…………………………………88
费绳甫..臌胀医案……………………………………………………………90
曹沧洲..臌胀医案选辑………………………………………………………93
贺季衡..健脾助运治腹胀案………………………………………………100
张锡纯..气臌,血臌治法大要……………………………………………103
关幼波..血虚阴伤阳微,气虚是主重益气
.....毒郁热伏湿滞,瘀血为甚必化瘀……………………………107
胡建华..利尿兼化瘀,水液方下行……………………………………115
顾丕荣..补脾以开塞,逐水兼化瘀……………………………………118
陈继明..养正消瘀,燮理肝脾肾
.....补下启中,达变治奇经…………………………………………125
姜春华..血瘀为先,攻补兼施……………………………………………133
张耀卿..中焦虚寒肝气郁,温通脾肾求桂附…………………………139
刘仕昌..虚实夹杂攻补兼施,培土解郁祛湿养阴…………………141
李介鸣..清化湿热瘀,调补肝肾脾……………………………………145
邹良材..臌胀析四证,久验积效方……………………………………148
章真如..三脏俱病肝脾肾,瘀壅不解气血水…………………………156
奚凤霖..胆汁性肝硬化,肝豆状核变性治疗经验谈………………161
王鸿士..郁结为害,补利兼施……………………………………………167
李丹初..久瘀入络常法无功,养血搜剔延寿有方…………………170
刘渡舟..臌胀虚实辨治纲要………………………………………………173
陈道隆..虚实同治,养阴逐水……………………………………………182
史沛棠..水气互滞疏肝健脾,血臌消瘀行气利水…………………189
魏长春..见臌休治臌,首要运大气……………………………………192
魏长春..血臌治疗经验……………………………………………………194
邢锡波..臌胀案析…………………………………………………………198
吕承全..培本温脾肾,逐邪行水瘀……………………………………204
刘献琳..调补为主,慎用攻破……………………………………………206
王文彦..三段调治气血水,贵在疏利重扶脾…………………………208
韩哲仙..逐水七法须有度,理气为伍总相宜…………………………212
沙一鸥..攻补兼施明法度,循规辨证拟效方…………………………217
张志秋..先行攻邪切勿过,调气化滞辨虚实…………………………221
郑荪谋..升清降浊,柔肝软坚……………………………………………225
徐恕甫..疏木扶土,宽中化滞,活络软坚……………………………229
刘树农..阴伤每为主,化瘀必占先……………………………………235
范中林..大承气并大陷胸治疗阳明证臌胀……………………………238
章次公..导滞化瘀通为主…………………………………………………240
颜德馨..臌胀禹余粮,行水有效方……………………………………242
俞岳真..寒湿禹余粮,湿热小温中……………………………………245
李.可..少腹鼓凸,益气升陷……………………………………………248
李昌源..逐水消胀唯辨证,妥为培补方收功…………………………250
季汉源..利水消肿必佐化瘀,己椒苈黄加味功殊…………………254
俞长荣..洋参十枣,攻补兼施……………………………………………256
吴圣农..泻肺补中,化瘀利水……………………………………………258
陈耀堂..化瘀养阴为大法,逐水益气亦佐之…………………………260
李子玉..终属邪实需涤荡,臌证丸方起沉疴…………………………262
康良石..腹水治疗方………………………………………………………267
裘沛然..虚中求实,补泻互寓……………………………………………270
周信有..化瘀行气,补脾利水……………………………………………273
朱良春..复肝丸治疗早期肝硬化的体会………………………………275
李克绍..腐泔猪胆方治疗肝硬化…………………………………………278
张.琪..审时度势,攻补兼施……………………………………………280
胡希恕..益气淡渗,祛瘀保肝……………………………………………286
黄星楼..臌胀临证识见……………………………………………………289
熊继柏..布加综合征与肝硬化臌胀案…………………………………293
万友生..自拟鳖蒜汤治疗臌胀……………………………………………296
吴佩衡..重用附子治臌胀…………………………………………………302
张泽生..疏木培土,理气化瘀寻常法
.....宿疾咳喘,温肺化饮小青龙…………………………………304
许玉山..温补脾肾轻可去实,湿热蕴结清利导滞…………………312
李今庸..水臌峻逐十枣汤,气臌下气鸡矢醴…………………………316
何炎
..久郁成癥积,二甲调肝汤……………………………………320
张明学..自拟疏肝消水汤加减治疗臌胀………………………………322
王临轩..家传秘方肝回春方的临床应用………………………………325
王玉润..痼疾肝硬化,达药唯桃仁……………………………………328
颜亦鲁..脾虚肝旺禹余粮,降气导滞荞麦方…………………………333
张震夏..痼疾有良方,蟾皮愈臌胀……………………………………335
吴安庆..臌胀案说…………………………………………………………336
黄.煌..臌胀沉疴,求助经方……………………………………………340
拿到《臌胀卷(重订古今名医临证金鉴)》这本书,我最先被吸引的是它精美的装帧和严谨的编排。翻开目录,就能感受到这是一部体系完整、内容丰富的医学典籍。它不仅仅是针对“臌胀”这个病症的专著,更是将该病症置于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框架下进行阐释。书中对于臌胀的病因、病机、病位、病性都有细致的论述,并且结合了阴阳、寒热、虚实等中医基本理论进行分析,让人能够从根本上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不同时期、不同流派医家对臌胀的认识和治疗方法的比较,这极大地拓展了我的视野,让我看到了中医发展演变的轨迹,也学会了如何批判性地继承和运用前人的经验。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既有文言的古朴典雅,又不失现代医学的逻辑清晰,阅读起来既是一种享受,又是一种学习。对于一些复杂的病症,书中给出的方剂,配伍精巧,剂量精确,并且附有详细的临证提示,让读者能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部集理论性、实践性、学术性于一体的优秀著作,对于中医爱好者和临床工作者来说,都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评分我最近读了一本关于臌胀病症的书,叫做《臌胀卷(重订古今名医临证金鉴)》。这本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厚重感”,无论是从内容体量还是学术深度上,都让人觉得它是一部值得反复品读的著作。它不像市面上一些医书,只是浅尝辄止地介绍一些症状和方药,而是真正地将古今的医学智慧融会贯通。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臌胀”这一病症的溯源和发展脉络的梳理,它不仅仅是停留于表象,而是深入探究其背后的病理机制,从湿、热、瘀、痰、食等多个角度进行剖析,让我对这个复杂病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书中列举的医案,更是精选了历代名家之手,每一个案例都详略得当,既有详细的病史、症候描述,也有精准的辨证论治和方药分析。我尤其关注那些对疑难杂症的论述,书中提出的独到见解和治疗方案,往往能给人带来眼前一亮的感觉,也为我解决临床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这本书就像一部医学史的缩影,又是一本临床实践的宝典,它鼓励我不断学习,不断思考,去追求更高的医学境界。
评分《臌胀卷(重订古今名医临证金鉴)》这本书,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其“融会贯通”的特点。它并非仅仅停留在对某一种疾病的孤立研究,而是将其置于整个中医理论体系之中进行阐释。书中对于臌胀病症的发生,从体质、外感、内伤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溯源,并且将其与肝、脾、肾等脏腑的功能以及气、血、津液的运行密切联系起来。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湿”的认识,它不仅仅将湿视为一种病因,更将其看作是多种病因病机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且,书中在论述治疗方药时,非常注重药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这让读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方剂的组成意图和临床疗效。书中收录的医案,更是亮点中的亮点,这些医案来自于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医家,风格各异,但都体现了高超的临床技艺和深刻的医学洞察力。我尤其关注那些对疑难杂症的论述,它为我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借鉴。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医学专著,更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启迪的经典,它引导我去思考,去探索,去不断提升自己的医学水平。
评分我最近正在深入研读《臌胀卷(重订古今名医临证金鉴)》这本书,它带给我的震撼远不止于知识的获取,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革新。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其“金鉴”的意义,它不仅仅是汇集了历代名医的临证经验,更是对这些经验进行了一番“重订”和“鉴别”。这种“重订”体现在对医案的精选、对辨证的深化、对治法的创新,它不是简单地照搬照抄,而是有选择、有侧重地呈现。我特别喜欢书中对臌胀的认识,它并没有将臌胀局限于某一类症状,而是将其看作是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不畅的综合表现。从肝、脾、肾的亏虚,到湿、热、瘀、痰的积聚,书中都给出了详尽的分析。而且,书中对于辨证的细致程度,让我惊叹。比如,对于湿热互结型的臌胀,书中列举了多种不同的证候表现,以及相应的方药加减,这使得读者在面对具体患者时,能够更加精准地辨证施治。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老道的老师傅,循循善诱地教导我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如何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地运用中医的智慧。
评分这本《臌胀卷(重订古今名医临证金鉴)》我入手有一段时间了,每天都会翻阅一番,尤其在遇到临床上的疑难杂症时,更是少不了它。这本书的编纂实在是用心良苦,将历代名家的经验汇集一堂,而且还进行了重订,这可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有条理、有鉴别地整理,让读者能从中领略到不同学派、不同时代的诊疗思路。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每个病症的辨证分型,分析得鞭辟入里,不仅仅是列举几个症状,而是深入剖析病因病机,从宏观到微观,层层递进,让人豁然开朗。尤其是对一些常见病,比如水肿、腹水,书中给出的方剂组方严谨,药物配伍讲究,并且附有详细的临证加减变化,这对于我们临床医生来说,太重要了!很多时候,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如果不能和实际的临证相结合,就显得空洞。但这本书做到了,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在你的耳边娓娓道来,告诉你如何去观察、去辨别、去施治。每次读完,我都能从中获得新的启发,对一些似是而非的病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本书不仅是案头的参考书,更是我临床实践中的一位良师益友。
评分不错的一套书 值得一读
评分心脏不好,看看古代医生的论述,保健养生,感恩前人,修养身心
评分中医的可取之处在于有迹可循。
评分本来以为简单,看过后发现非常实用!超级好的书!质量非常好!是正版!京东快递就是路快!能开阔视野!
评分外包装有破损,书没有损坏,不错。
评分价廉物美,值得购买收藏。
评分中医的可取之处在于有迹可循。
评分书籍是最新版本的,里面的内容还是有点详情,还没有详看
评分正版好书。值得推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