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奇法(中华兵书经典丛书)

百战奇法(中华兵书经典丛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永海 评注 注
图书标签:
  • 兵书
  • 军事
  • 历史
  • 中国古代军事
  • 战略
  • 战术
  • 军事思想
  • 中华文化
  • 古典文献
  • 百战奇法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26716
版次:1
商品编码:12155373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华兵书经典丛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07
字数:2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左传》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中国古代的兵书卷帙浩繁,内容也非常丰富,以《孙子兵法》为首的“武经七书”,以及《百战奇法》、《纪效新书》等经典之作更是代不乏陈。中国古代兵书不仅讲论战争指导原则、战法战术、军队管理、军事训练、兵器技击等军事内容,更涉及经济、外交、文化治国方略,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反映出古人卓越的智慧,具有深厚的军事价值、史学价值甚至文学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华兵书经典”书系,介绍中国古代经典兵书,意在使当代读者正确认识中国军事思想与技术的渊源、成就与影响。

内容简介

  《百战奇法》,又名《百战奇略》。约成于北宋末,清人伪托明人刘基著,是“中国古代十大兵书”之一。本书以《武经七书》等古代兵法为依据,以五代前的战例相印证,将战争诸方面概括归纳为100个题目,分条论述战法。指出“用兵之道,以计为首”,对军事斗争中的对立统一关系,诸如强与弱、众与寡、攻与守、进与退、胜与败、安与危、利与害等,分篇立论,对比分析,说明相反相成的道理,具有朴素的辩证思想。该书简明扼要,事理结合地论述用兵之道,颇具特色。

精彩书评

  可谓极用兵之妙,在兵家视之,若无余策矣。

  握兵者平时能熟于心,若将有事而精神筹度之,及夫临敌,又能相机而应之以变通之术。

  其能究心乎此,以将大众捍大敌,而成凯奏之功。

                      ——明李赞《武经总要附刻百战奇法序》


  殊足以启发后人,而战道略备矣。

                      ——明王鸣鹤《登坛必究`辑百战说》


  以此书教战于昔人,用兵之妙思过半矣。

                      ——明邹复《韬略世法`新编百战百胜合法引证`百战胜法小引》


  启发神智,或不无所补。

                      ——清麟桂《水陆攻守战略秘书七种`百战奇略题词》

目录

第一卷
1.计战
2.谋战
3.间战
4.选战
5.步战
6.骑战
7.舟战
8.车战
9.信战
10.教战

第二卷
11.众战
12.寡战
13.爱战
14.威战
15.赏战
16.罚战
17.主战
18.客战
19.强战
20.弱战

第三卷
21.骄战
22.交战
23.形战
24.势战
25.昼战
26.夜战
27.备战
28.粮战
29.导战
30.知战

第四卷
31.斥战
32.泽战
33.争战
34.地战
35.山战
36.谷战
37.攻战
38.守战
39.先战
40.后战

第五卷
41.奇战
42.正战
43.虚战
44.实战
45.轻战
46.重战
47.利战
48.害战
49.安战
50.危战

第六卷
51.死战
52.生战
53.饥战
54.饱战
55.劳战
56.佚战
57.胜战
58.败战
59.进战
60.退战

第七卷
61.挑战
62.致战
63.远战
64.近战
65.水战
66.火战
67.缓战
68.速战
69.整战
70.乱战

第八卷
71.分战
72.合战
73.怒战
74.气战
75.逐战
76.归战
77.不战
78.必战
79.避战
80.围战

第九卷
81.声战
82.和战
83.受战
84.降战
85.天战
86.人战
87.难战
88.易战
89.离战
90.饵战

第十卷
91.疑战
92.穷战
93.风战
94.雪战
95.养战
96.畏战
97.书战
98.变战
99.好战
100.忘战

精彩书摘

  《百战奇法(中华兵书经典丛书)》:
  后汉将军关羽屯兵江陵,吴国以吕蒙接替鲁肃驻守陆口。吕蒙初到,对外倍加修行恩德,与关羽结为厚友。后来吕蒙偷袭,收复公安、南郡,蜀军守将傅士仁、糜芳都投降了吕蒙。吕蒙进据两城,接收关羽及其他将士家属,都一一安抚慰问,严令部队不得干扰侵犯民家,索取百姓。吕蒙手下有一士卒,与吕蒙同为汝南人,擅自拿民家一顶斗笠,用来遮盖官家铠甲,虽是为公,吕蒙还是认为违犯了军令,不能因为是同乡人就废弃军法,便流着眼泪杀了他。于是,全军震动,路不拾遗。吕蒙早晚都派亲信慰问救济老人,询问缺少什么,生病的人请医送药,饥寒的人发放衣服粮食。关羽回军途中,多次派人探问情况,吕蒙总是厚待使者,让他周游全城,每家都致以问候,有的家属写信托使者带给家人。关羽的使者回到军营,将士们私下互相询问,都庆幸自己家中平安无事,受到待遇超过平时,因此,关羽的士卒都失去了斗志。又赶上孙权来到这里,关羽自知势孤力穷,败走麦城,向西逃至漳乡,部众都投降,关羽被杀。
  98.变战
  篇题之“变”,是因敌而变的意思。兵家的精髓即在于此,《孙子·虚实篇》所谓“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意谓能依据敌情的变化而取胜的,就称得上用兵如神了。本篇以《变战》为题,旨在阐述“兵家之法,要在应变”的道理,著者指出:“敌无变动,则待之”“乘其有变,随而应之”,可谓深得兵家要旨。史例出于《旧五代史·梁书·刘寻传》。五代初期的魏州之战,梁军即败于没能随机应变。诸如此类的战例在军事史上不胜枚举,症结便在于违背了“要在应变”的军事原则。
  ……
《百战奇法》这部军事著作,作为中华兵书经典丛书中的一员,其价值与意义不容小觑。它所蕴含的智慧,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深厚的历史实践与哲学思辨之上。本书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其系统性的军事理论构建。不同于零散的战术技巧集合,《百战奇法》力求从战争的本质出发,探究制胜的根本规律。它不仅仅是一部教导如何打仗的书,更是一部阐述“何为战争”、“为何而战”以及“如何避免不必要的战争”的哲学著作。 从内容上讲,《百战奇法》涉猎广泛,其理论框架涵盖了军事战略、战役战术、军队建设、后勤保障、情报侦察、心理战等多个维度。作者并非孤立地看待这些要素,而是将它们置于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整体中进行阐释。例如,在战略层面,本书深入剖析了“形”与“势”的关系,强调了占据有利地形、创造有利态势对于全局的重要性。它告诫读者,战前对敌我双方态势的精准判断,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第一步。战略的制定,并非凭空想象,而是建立在对现实条件的深刻认识之上。这一点,书中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和哲理阐述,得以充分体现。 在战役战术层面,《百战奇法》同样展现出其独到之处。它并非单纯地罗列具体的阵法或兵器使用方法,而是提炼出适用于不同情境的通用原则。例如,关于“奇正相生”的阐述,揭示了在作战中如何灵活运用正面作战与迂回包抄、出奇制胜等多种手段,以达到出敌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书中对“避实击虚”原则的强调,更是将兵法的精髓提炼得淋漓尽致。它教导读者,要善于发现敌人的薄弱环节,集中优势兵力,一举突破,从而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胜利。这种对战场主动权的把握,对敌人心理的洞察,以及对自身力量的合理运用,构成了《百战奇法》战术思想的核心。 军队建设方面,《百战奇法》同样提出了深刻的见解。它认识到,一支强大的军队,绝不仅仅是武器装备的精良,更是士气高昂、纪律严明、训练有素的有机整体。书中关于“赏罚分明”、“驭众之道”等内容的论述,为如何有效管理和激励军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它强调了将帅的品格与能力对军队命运的决定性影响,认为一个有智慧、有德行的将帅,能够凝聚人心,激发士气,从而在逆境中也能扭转乾坤。 情报侦察在《百战奇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者深刻认识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的真谛。书中对情报的获取、分析与运用有着详细的论述,强调了“用间”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多种获取情报的渠道和方法。这种对信息的重视,反映了作者对战争复杂性的深刻理解,认为任何决策都不能脱离对敌情、地形、天气等信息的充分掌握。 心理战也是《百战奇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书中阐述了如何通过心理攻势瓦解敌人的斗志,如何运用宣传、谣言等手段影响敌方军心民心。这种对战争中非物质因素的重视,显示了其思想的超前性。在古代,能够认识到心理战的巨大作用,实属难能可贵。 《百战奇法》的另一大价值在于其哲学底蕴。本书的许多论述,都渗透着深刻的哲学思考,如辩证法、道家思想等。例如,书中对“虚实”的探讨,不仅仅是对军事概念的解释,更是一种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辩证认识。虚实相生,力量的运用要讲究策略,时机与形式的把握至关重要。又如,“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体现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即通过智慧和策略,避免不必要的流血冲突,以最小的成本达成目标,甚至达到不战而胜的效果。这种对战争的更高层次的思考,超越了单纯的暴力对抗,将军事学提升到了更高的哲学境界。 本书的语言风格同样值得称道。作者运用简洁、精炼的语言,辅以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使得原本枯燥的军事理论变得鲜活易懂。即便是在描述激烈的战争场面,也处处透露出一种冷静的思考和洞察力。这种独特的文风,不仅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也使其思想更具传播力。 总而言之,《百战奇法》并非一部过时的古代兵书,而是一部历久弥新的智慧宝典。它所阐述的军事思想,不仅对中国古代的军事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当今的商业竞争、国际关系乃至个人成长等诸多领域,都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阅读《百战奇法》,不仅能够了解古代的战争智慧,更能从中汲取应对复杂局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自身的战略思维和决策水平。它所代表的,是一种古老而又永恒的智慧,一种对成功和生存之道的不懈追求。

用户评价

评分

深入阅读后,我发现这本书最引人入胜之处在于其对“变通”思想的强调。它并非提供一套僵硬的公式,而是反复论证在瞬息万变的战场环境下,任何既定原则都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的重要性。书中对于“因地制宜”、“知彼知己”的探讨极为深刻,尤其是在论述情报获取与信息战的早期形态时,观点极具前瞻性。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不拘泥于一格”的论述,它打破了传统兵书的窠臼,强调了将领的创新能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才是决定战局的关键。这种强调主观能动性的论调,在今天看来,对于任何领域的决策者依然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评分

从整体结构来看,这本书的编排逻辑是层层递进、井然有序的。它从最基础的“形”与“势”的构建开始,逐步深入到作战的“心法”与“诡道”,最后落脚于战略层面的宏观布局。这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结构设计,使得读者的心智和认知能够跟随作者的步伐同步提升。阅读体验非常扎实,每读完一个章节,都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知识体系也变得更加完整。它不是那种零散的技巧汇编,而是一部系统性的思想集成,让人感受到一种完整的、自洽的军事哲学体系的魅力,读完之后,对世界的理解似乎也多了一层运筹帷幄的深度。

评分

这本书的行文风格非常独特,它没有采用那种枯燥的理论说教,而是融入了大量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战例进行阐释。作者在分析具体的战术原则时,常常会引用古代名将的实际操作案例,使得原本抽象的军事思想变得具体可感、鲜活生动。比如,在讲解“奇正相生”的辩证关系时,书中穿插了对赤壁之战中周瑜如何以少胜多的精彩剖析,那种逻辑的严密性和叙事的流畅性,让人读来酣畅淋漓,仿佛亲临战场一般。这种“以史证论,以例助理”的写作手法,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让即便是对古代兵法研究不深的普通读者,也能轻松把握其精髓,实在是高明之举。

评分

这本书的翻译或者说注释部分,做得相当到位,极大地弥补了古代汉语的理解障碍。很多古代兵书中的特定术语和晦涩的文言表达,都被清晰地标注了现代的解释,并且配上了详尽的注解。这些注解并非简单的词语替换,而是结合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军事文化进行深入解读,使得我们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作者的原意。如果没有这些详尽的注释,很多关键的战略思想可能就会因为语言隔阂而被误读或忽略。可以说,这套注释是通往理解这部经典著作的“桥梁”,让原本高高在上的古代智慧,真正走入了现代读者的视野。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上就能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封面采用的仿古宣纸质感,配上苍劲有力的字体,仿佛能让人瞬间穿越回那个金戈铁马的年代。内页的纸张也选得很考究,触感细腻,油墨印刷清晰锐利,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视觉疲劳。我尤其欣赏它在细节上的处理,比如扉页上印制的古代兵器插图,线条流畅,比例精准,看得出出版方在校对和设计上的用心。这样的实体书,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摆在书架上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它让人在翻阅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在获取知识,更是在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体验,这对于我这种追求阅读仪式感的读者来说,无疑是加分项。

评分

快递很快,书很好,师傅人很好。

评分

没有写战例分析

评分

京东购物挺好的,正品保障,买得放心。发货快,自有物流超级给力。

评分

活动很给力

评分

凑了一套 没仔细看 先评价

评分

是正品,纸张质量不错,内容丰富翔实,值得购买。非常愉快的一次购物。

评分

很不错的一本书

评分

活动很给力

评分

书挺好的,服务也不错,满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