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根本上提升孩子的执行力,改善孩子的各种行为问题!
《不分心不拖延:高效能孩子的八项思维技能》针对“发起行动的能力、思维的灵活性、注意力、组织能力、制订计划、工作记忆、自我意识、情绪管理”这八项思维技能,提出了可损伤的策略与建议,帮助家长从根本上提升孩子的执行力,使孩子更加自信、积极,从而通往充满阳光的人生。
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执行力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技巧,它让孩子具有更强的专注力、主动性、记忆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是决定不同孩子之间发展差异的关键因素。孩子许多日常行为问题,从根本上讲也是执行力发展滞后导致的。执行力可以分解为相互关联的八项具体思维技能,这些思维技能包括:(1)主动性(2)思维的灵活性(3)专注力(4)计划性(5)组织能力(6)记忆力(7)自我意识(8)情绪管理。《不分心不拖延:高效能孩子的八项思维技能》从这个八个方面给出了具体的提升方法,帮助家长培养孩子的执行力,使孩子更加自信、积极,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
亚当.J.考克斯(Adam J. Cox)博士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临床心理医生,他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专门研究儿童的行为控制技巧,长期致力于帮助家庭和学校解密儿童和青少年的行为,根据数千小时的心理咨询经验写成本书。他的研究成果还被刊登在《纽约时报》《费城问讯者》《时代》等报刊杂志上。
王兴华,教育心理学博士,毕业于德国慕尼黑大学,现就职于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系)。从事儿童学习心理与儿童心理发展方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曾在中英文专业杂志上发表文章多篇。主持或参与编写、翻译了《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儿童生活中我是谁——学前教育导论》《儿童心理学手册》《透视处境不利儿童的心理发展》等多部专业著作。
周佶,教育心理学博士,毕业于德国慕尼黑大学,曾就职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目前就职于德国国际教育研究院。从事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评价方向的科研工作,曾在《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vch》《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of Educanon》等杂志上发表文章多篇。参与编写了《Creativity,Talent and Excellence》《Creativity: An Asian-Euro-Afro perspective》等多部专业著作。
前言
第一章 是什么让孩子的思维打结?
1.执行力是什么?
2.执行控制的八项技能
3.我们如何理解思维:一场变革
4.“接近”和“熟悉”:让微小的差异更明显
5.为什么没有人告诉我?
6.什么样的大脑更高效?
7.我们怎么评价孩子的执行力技能?
8.充满可能性的世界
第二章 执行力的八项基本技能
1.能力到底意味着什么?
2.有特殊需要儿童的共性
3.让我们着手工作吧
第三章 技能1发起行动:“预备”“各就各位”“跑”
1.反思自己的思维
2.高效训练元认知
3.先做最重要的事
4.时刻保持时间观念
5.成就感——培养自尊的秘密武器
第四章 技能2“变换跑道”与“改变速度”:思维的灵活性
1.思维灵活性可以被测量吗?
2.快点,慢点,快点,慢点……变化生活节奏的齿轮
3.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变速杆
4.嘿,在这儿呢,不,在那儿,在这儿……学会转换频道
5.在游戏中增强思维灵活性
6.对变化的恐惧
第五章 技能3专注力:高回报的技能
1.注意是执行力的重要部分
2.主动分心还是抑制困难?
3.专注会获得哪些回报?
4.什么是多动?
5.多动和冲动密不可分
6.焦虑会破坏注意力
第六章 技能4&5制订计划:有序、有组织地工作
1.管理时间(计划)和空间(组织)
2.有效计划的三个要素
3.计划促进社会性发展
4.阻碍有计划生活的情绪因素
5.过度执着于计划的孩子!
6.让年轻的头脑有组织性
第七章 技能6短时记忆的长远影响
1.组块记忆的优点
2.工作记忆促进社会技能的发展
3.别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4.请不要误解有工作记忆缺陷的孩子
5.有些信息更容易被记住
6.回溯和总结
7.找到优化工作记忆的方法
第八章 技能7自我意识:思维的镜子
1.词句、表情、身体姿势
2.思维的镜子——自我意识“照进”行动目标
3.我是谁?
4.别人怎么看我?
第九章 技能8情绪管理:自我控制的核心
1.传送到执行大脑的情绪
2.执行大脑的指挥协调
3.执行大脑无法应对的一些情绪问题
4.三个关键挑战
5.怎样为情绪调整“音量”?
6.镜子,镜子告诉我
7.学校中的情绪
第十章 如何向学校、家庭和儿童介绍执行力
1.与学校合作
2.一个家庭联盟
3.关于指挥家的解释
4.让和谐之音绕梁不息
如果我们去参观一个社区或者学校,假设我们有魔力可以看到所有孩子的生活,就会注意到某些孩子似乎注定会取得某种形式的成功。无论是在拥有较好的人际关系、“好的性格”,实现个人追求方面,还是在获得学业或职业成就方面,与其他孩子相比,这些孩子似乎找到了通往成功的捷径。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尤其是我们这一代人,都希望能弄清楚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对一个孩子人生旅途的影响。毕竟,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够塑造和管理孩子的人生。然而,如果有一双看不见的手——人们所知甚少的“执行力”在影响着幼儿的生活轨迹和成功前景的话,这个目标要如何达到?通常我们需要先了解“执行力”是什么,它到底是如何影响孩子的生活的。既然它会对孩子的未来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家长为什么会忽视孩子执行力的发展?有没有促进执行力发展的办法——使机会的天平朝着对孩子有利的方向倾斜?
这本书是写给家长、老师以及那些希望对儿童能力有更为深入理解,而不仅仅满足于用智商(IQ)、个性或者环境来描述儿童发展的成人。本书所要传达的重要信息是,儿童和青少年思维方式中非常细微的差别都会对他们未来的成功产生巨大的影响。在接下来的章节,你可能会发现书中所举的例子与你作为家长、老师或者指导者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很相似。最重要的是,你会在本书中找到帮助孩子变得更有能力、更自信的方法——只要孩子的机会之窗还开着,这些策略就一定能够帮助到他们。
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大脑差异出现在人生初期,通常在学步时期就可以观察到。在孩子接下来的学习、记忆以及解决问题过程中,几乎都能观察到这些差异的影响。不可避免地,接下来的讨论会带领我们深入到家庭,因为书中介绍的儿童思维技能的重大差异将首先影响到家庭,影响着家庭生活氛围。作为一名心理学家,我曾经帮助家庭、学校以及社区组织寻找诸如成就、自尊以及自我控制等孩子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同样,我也希望本书介绍的一些在家庭和学校中经过实践检验的观点和建议能够帮到大家。
执行力是什么?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很容易迷失在健康专业人士和新闻媒体发布的大量信息中,特别是当这些信息涉及像大脑一样复杂的事物时。然而,作为父母来说,了解某些信息,尤其是一些较高质量的神经科学研究结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教育和辅导自己的孩子。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我们在童年时期的曲折蜿蜒中自如穿行,就像是给开车迷路的我们一张从纽约到洛杉矶的地图,而不是简单地告诉我们一直朝西走。我的目的是强调目前科学在思维发展领域发现的一个重要方面——执行控制能力。弄清楚心理学家和科学家为什么使用这个术语,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个概念。执行控制是大脑前额皮质的功能,就是大脑额叶的前部(如果你想触摸你的前额皮质,请将你的手放在你的眼睛上方,你的手覆盖的地方及眼睛对应的脑部区域就是你的前额皮质,它是大脑中特别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塑造我们的现在和未来,或者说可以决定我们是什么人,会变成什么样)。尽管你不能确切地看到自己孩子的前额皮质,但是你却可以影响它。就像一些人可以通过做俯卧撑来加速心率一样,成人可以通过做各种事情来促进孩子执行控制能力的发展。当你读完这本书,就会拥有很多方法去完成这件事。
前额皮质就像大脑指挥家一样发挥着作用,就像一名管弦乐队的指挥家尽可能地指挥音乐家们演奏出最优美的音乐那样,前额皮质指挥大脑各部分的处理过程,尽可能创造最高效率的思维。
当大脑的指挥家不够活跃的时候,就好比一名管弦乐队的指挥失去焦点时所发生的现象——人们忘记了自己应该干什么,这会破坏乐队和谐完美的演奏。就像我们将要看到的案例一样,执行控制是完成重要脑力劳动(比如开始着手做一些事情,维持专注,记住关键信息以及监督自己的行为)的出发点,在决定孩子发展的速度和成就方面发挥着毋庸置疑的作用。尽管这些技能对所有年龄段的人来说都很重要,但是我们发现在儿童期个体之问的差异最大,因为执行控制技能还在动态的发展中,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必须考虑你现在,也就是在周全的养育还能够塑造有执行力的大脑的时候,可以做些什么。儿童大脑的先天固有能力和有策略的养育之间的协调是提升执行力的关键,同时也是不让心灵掉队的核心。本书的目的就是帮助你实现这种协调。
了解了执行大脑的功能,你就更能明白管理孩子每个成长阶段都需要做什么,以及成人世界的发展是如何深刻地改变我们对孩子的期望的。我们也会探索成人自身的心理需要是如何渗透进我们对孩子的期望中的。无论哪个时代,成人对儿童的期待和对理想儿童的观念都会影响到孩子的生活。尽管这些期待源于我们对孩子所抱有的希望,但我们依然应该了解父母的期待又是如何影响儿童自然发展的进程的。
因为我们的主要关注点是儿童,包括青少年,所以接下来我们会分享一些故事来解释一下执行控制能力(执行力)对孩子生活的巨大影响,以此来开始我们的探索。
……
大脑前额叶的执行功能在心理学、神经科学、精神病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都是一个尚未成熟但极具潜力的研究课题。接到本书的翻译邀约时恰逢我们的课题小组在做儿童执行功能方面的研究,于是欣然应允。对于许多读者来说,执行功能也许是个陌生又晦涩的词语,然而本书作者巧妙地将来自不同学科的研究发现与自身几千个小时的临床经验相结合,将抽象不可见的执行功能具体为八项关键的思维技能,它们是:
发起行动的能力
思维的灵活性
注意力
组织能力
制订计划
工作记忆
自我意识
情绪管理
这八项思维技能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来理解儿童那些让人担忧的行为背后的原因,这比简单地给儿童贴上“注意力障碍”或“学习困难”的标签更有助于儿童工作者积极地寻求改进策略,毕竟帮助儿童掌握一项技能比矫正一种障碍听起来要容易得多。本书作者针对每一项关键的思维技能提出了可操作的策略与建议,帮助那些关注儿童健康成长的人在轻松的氛围中提高儿童的执行力,为当下及未来的生活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本书在翻译过程中得到了课题小组成员舒曾、朱瑞玲、范蜜娇的大力支持,另外卜尚聪也积极参与了本书的翻译,在此表达我们诚挚的谢意!
王兴华 周佶
我一直以来都对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感到头疼,毕竟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想让孩子静下心来学习,简直是“蜀道难”。《不分心不拖延》这本书,恰恰抓住了我最关心的问题。它并没有简单地罗列“如何让孩子不分心”的技巧,而是深入剖析了“不分心”背后的思维模式。比如,书中提到“延迟满足”的概念,以及如何通过一些小练习来帮助孩子理解和实践。我尤其对书中关于“自我控制”的讨论印象深刻,它不是压抑,而是引导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冲动和欲望。而且,它还强调了“规划和组织”能力对提升专注力的作用。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方法,和我的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并且让他自己去执行,虽然过程中也有反复,但明显看到他在尝试和学习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书中还提到了“反思和复盘”的重要性,让孩子在完成任务后,能够回顾自己的过程,找出做得好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一点对我启发很大,因为我以前总是习惯性地去指点,而忽略了让孩子自己去思考。这本书就像一个循序渐进的教练,指导我如何一步步地引导孩子建立起内在的自律,而不是外在的强迫。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不再那么焦虑,而是对如何帮助孩子发展这些重要的思维技能有了更清晰的方向,也更有信心了。
评分这本《不分心不拖延》真的像是一本为家长们量身定做的宝藏,它没有那种空泛的理论,而是非常实在地提供了 actionable 的建议。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成长型思维”的阐释,它不仅仅是告诉孩子“你可以做到”,更是引导他们理解“我可以通过努力和学习来做到”。书中举例的那些小故事,比如一个孩子在面对难题时,从“我不会”变成“我现在不会,但我可以试试看”,这种转变的示范非常生动。而且,它还强调了“解决问题的思维”,不是简单地指出问题,而是教会孩子如何拆解问题,找到关键,并一步步去克服。我注意到书里提到了“设定目标”的重要性,但更重要的是它教孩子如何设定“可实现”的目标,并且在过程中学会调整和坚持。有时候,我们家长会觉得孩子不听话,或者学习效率不高,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是我们没有给孩子提供正确的工具和引导。它让我开始思考,是不是我太急于求成了,是不是我应该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去探索,去犯错,去学习。书中提出的“过程导向”的教育理念,让我眼前一亮,比起结果,关注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和投入,更能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总而言之,这本书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不再只是盯着孩子的成绩,而是更关注他们核心能力的培养,这对我来说,真的是一次启发。
评分这本书《不分心不拖延》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不是一本“说教”的书,而是充满了智慧和实践性。它从八个核心的思维技能入手,为家长们提供了一个非常清晰的框架,来理解和培养孩子。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目标设定”和“执行力”的结合。它不仅仅是让孩子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更重要的是教他们如何制定可行的计划,以及如何在执行过程中保持动力。书中提出的“小步快跑”的策略,让我觉得非常实用,可以帮助孩子克服对大型任务的畏难情绪。而且,它还强调了“复盘”的重要性,让孩子在完成任务后,能够回顾自己的过程,分析得失,从而不断优化自己的方法。这对于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有帮助。我注意到书中还提到了“情商”的培养,以及如何引导孩子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这一点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我发现,很多时候,孩子的问题,根源在于他们无法有效地处理自己的情绪。这本书就像一个全面的教练,不仅教孩子如何学习,如何做事,更教他们如何成为一个有智慧、有韧性的人。它提供的不仅是方法,更是一种教育的理念,一种对孩子未来发展的深远关怀。
评分我之前总觉得,孩子的拖延症是天生的,或者是懒惰,但读了《不分心不拖延》这本书后,我才意识到,很多时候是因为孩子缺乏必要的思维技能来应对任务。书中对“时间管理”的阐述,让我眼前一亮。它不仅仅是告诉孩子如何列待办事项,更是引导他们理解时间的价值,如何合理分配,如何克服“想做但迟迟不动手”的心理障碍。我尝试着运用书中的一些方法,比如将大任务分解成小步骤,让孩子更容易上手。而且,书中关于“应对挫折”的部分,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失败,如何帮助他们从中学习,而不是被击垮,这本书提供了非常实用的策略。我特别欣赏书中强调的“积极心态”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自我鼓励和积极的内部对话来战胜困难。这本书还提到了“自我反思”的重要性,让孩子学会从每次经历中汲取教训,不断进步。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家长只是看到孩子的表象问题,比如拖延、分心,但这本书帮助我看到了这些行为背后的根本原因,并且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来解决。它让我感觉,培养孩子的这些思维技能,并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而是可以通过日常的引导和实践来逐步实现的。
评分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独立自主,能够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事事依赖大人。《不分心不拖延》这本书,简直就像一本“育儿秘籍”,它提供的八项思维技能,涵盖了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关键的几个方面。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批判性思维”的讲解,它不是教孩子质疑一切,而是引导他们学会独立思考,辨别信息,形成自己的判断。书中通过一些生动的情景模拟,让我明白了如何引导孩子去提问,去分析,去得出自己的结论。同时,书中也强调了“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它不是让孩子成为艺术家,而是鼓励他们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寻找创新的解决方案。我常常觉得,在孩子的教育中,我们太过于强调“标准答案”,而忽略了鼓励他们发散思维,探索各种可能性。这本书让我反思,是不是应该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去尝试,去碰撞,去构建。此外,书中还提到了“合作与沟通”的能力,这在当今社会尤为重要。它不是简单地让孩子学会团队合作,而是教会他们如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何倾听他人的意见,如何与他人达成共识。这本书的内容,可以说覆盖了孩子未来走向成功所必需的核心素养,而且讲解得非常透彻,易于理解和实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