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儿童脑功能四部曲:理论与操作》提升脑功能的方法,就如植物需要水分和阳光一样简单,人人可以做到,只需在生活习惯上稍作改变,便可以见效。至于昂贵的补脑食品或课程,只能起辅助作用而已。——陈瑞燕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心理系
香港中文大学心理系脑智能研究室的研究人员用多年时间收集了近200份国际科研资料,并立足于中国人传统文化和实践研究,提出了帮助学龄儿童提升脑功能的“食”、“动”、“用”、“静”四要素理论。研究人员除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这些观念的内涵,更为老师及家长提供了各种简单有趣的学习方法及活动.藉此希望教导儿童一些提升脑功能的方法,并鼓励他们将之实践于日常生活之中。
《提升儿童脑功能四部曲:理论与操作(附光盘1张)》同时配有研究人员开发的“儿童身心定静运动”的详细图解和相应光碟,可供学生实际操作。期望能够帮助学龄儿童充分发挥脑功能.更加有效和愉快地学习。
陈瑞燕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曾先后获得美国密歇根大学学士,心理学硕士及社会工作学硕士学位,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临床脑功能心理学博士学位,是国际知名的脑功能科学家及临床心理学家。
陈教授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曾服务于美国军人医院、合氏康复中心及雅氏痴呆症研究中心。她于2003年在香港中文大学创办脑智能研究室和心智综合复康中心,积极地将科研成果实践于临床工作上,研发有助于提升脑功能的方法,先后为多种脑异常病患者,如自闭症、专注力不足、过度活跃症、发展迟缓、痴呆症等,提供治疗服务。
陈教授的工作受到学术界和社会人士的广泛认同,研究报告更曾刊登于国际学术期刊,包括Natuture、Neuropsycholog)、Archives of Neurology等杂志。BBC、ABC及New York Times曾专门报导其科研成果。2004年,陈教授获得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早期成就奖,以表彰她对脑科学研究及发展的贡献。她更于2003年获选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以表彰其在学术及公益事务方面的成就。
序/1
导言/1
理论篇
“静出智慧”的理论背景/16
松弛对孩子的重要性/17
压力反应的负面影响/17
长期承受压力会导致记忆力受损/18
松弛反应的要素/21
脑的松弛状态是怎样测量出来的呢?/25
“用出智慧”的理论背景/26
岂能只用脑的十分之一?/28
额叶是脑功能的总指挥/30
额叶的五大重要功能,30
额叶功能备受忽视/32
脑部发育的黄金时期/33
“食出智慧”的理论背景/34
饮食习惯与脑健康有何关系?/35
均衡饮食——便宜而有效的补脑法/35
健康饮食金字塔/35
健脑营养素/37
吃早餐与脑功能有何关系?/49
美国“学校早餐计划”/51
“动出智慧”的理论背景/56
运动提升脑细胞活动能力/57
运动能促进心理健康/57
运动有助于改善认知功能/58
适合儿童的运动/59
身心运动有助促进身心健康/60
身心运动源于中国/60
老师篇
提升儿童脑功能四部曲活动程序及内客/65
家长篇
“食出智慧”/85
“用出智慧”/89
“动出智慧”/94
“静出智慧”/96
简简单箪减压法/99
附录一 儿童身心定静运动(十三式)/101
儿童身心定静运动(十三式)简介/102
儿童身心定静运动(十三式)动作示范/103
附录二 提升儿童脑功能四部曲CD曲目索引/157
附录三 食物图卡/158
参考资料/181
吸取足够水分使纤维素发挥作用
要使纤维素发挥作用,必须有充足水分让其吸收。人体差不多70%是水,而血液中更有超过80%属水分。水是我们身体极其重要的“运输系统”,一方面把营养物质传送到脑和身体其他部位,另一方面又协助将废物排出体外,可想而知水对我们脑的重要性。每人每天需要的饮水量会因天气和个人的运动量而改变,一般而言,我们每天应喝8杯水。而除了饮水外,我们还可通过进食水果和蔬菜等食物补充水分。与此同时,我们亦应注意避免饮用容易使身体脱水的饮料,如咖啡、茶和酒精等。多肉少蔬果的饮食有损脑健康现代人的饮食模式有时偏向多肉少蔬果,加上生活节奏紧张,很容易出现消化系统毛病,继而影响脑的运作。改善消化系统毛病,就是改善脑健康的重要一环。多吃高纤维食品,缩短经消化后的食物渣滓残留在体内的时间,能有效避免有害物质囤积体内。
根据哈佛公共健康学院的建议,超过两岁的小孩应进食最少等同于其年龄再加5克分量的纤维素,以一个4岁小朋友为例,他每日所需纤维素便为9克或以上。全谷麦、豆类、种子及新鲜蔬果等均为高纤食品,我们每天只需进食蔬菜及水果各2-3份(约1碗半分量),便能摄取足够的纤维素。
谁不希望变得更聪明?谁不希望工作效率更高?谁不希望成绩更好?然而有很多人,不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往往学习或做事感到力不从心,虽然自己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成果都不理想。其实,我们常常有一个误解,认为将越长的时间用在工作上,或学习越多的新事物,成绩便会变得越好,但忽略了过分操劳正是我们失败的原因,因为这样的工作习惯或学习模式并不符合脑运作的原理。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包括学习、记忆、言语、手脚之运作等功能都是由脑控制的。若脑运作得不好,我们的认知能力便会受到负面影响,例如记忆力减弱、语言失准、学习障碍,甚至出现情绪问题。相反,假如脑能以其最佳状态运作,发挥最高水平的认知功能,学习及工作效率自然会提升。
怎样才能确保脑以最佳的状态运作呢?这个问题是现今科学及教育界一个热门的课题。有很多入曾问我,要提升脑的功能,是否需要吃山珍奇药,还是参加精修速成的课程呢?还不时有朋友或同事拿来这样那样的一些保健产品,以及一些昂贵的培训课程询问我的意见。
针对这些疑问,我和一些同事愿以教育工作者身份,从科学的角度,提出见解。我们将从科学研究结果中寻找答案;从脑基本的机能去探究提升脑功能的方法。本书提出的方法可能简单得没有人会相信,因为很多人认为只有深奥的道理或花上不少金钱换来的东西才是好的。事实却不然。让我们作一个比喻:就像种植一盆茁壮的植物,你只需定时浇水并给予充足的阳光,中间补给些肥料即可。水及阳光这些基本的元素,根本不用花很多的金钱,但你需要付出一份恒久的耐心及工夫。也许会有人游说你买下他制造的“神奇花盆”,只需把花种下,不需要水分和阳光,植物自然会生长。这样无疑会省下你很多工夫,但世界上并没有这样不需要水分和阳光也能令植物生长的花盆。
初为人母,面对孩子如海绵般吸收世界的模样,总有些手足无措,担心自己教育方式的偏差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偶然的机会了解到这本书,它就像及时雨,给了我极大的信心和方向。我特别欣赏书中强调的“全人教育”理念,不仅仅关注孩子的智力发展,更注重情感、社交、运动等各个方面能力的均衡培养。书中的“情绪管理”章节让我受益匪浅,它教会我如何识别孩子的情绪信号,并用恰当的方式引导他们处理负面情绪,这对于建立孩子健康的心理模式至关重要。而“专注力训练”的部分,更是解决了我一直以来对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焦虑。那些简单易行的训练方法,比如“找不同”、“听指令游戏”,不仅孩子喜欢玩,而且我能明显看到他玩完之后,在做其他事情时,专注的时间有所延长。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没有枯燥的学术术语,读起来轻松愉快,让我能够真正理解和吸收其中的知识。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将书中的方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期待看到我的孩子在快乐中茁壮成长。
评分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提升教学质量、更科学地引导幼儿发展的专业书籍。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带来了巨大的启发。它系统地阐述了儿童大脑发育的各个关键阶段,并针对不同阶段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培养策略。我尤其赞赏书中关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它提醒我们要关注孩子身上不同潜能的开发,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学术成绩。书中的“感官探索”课程设计,提供了许多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活动,能够有效地刺激孩子的感官发展,促进大脑神经元的连接。例如,利用自然材料进行的“触觉游戏”,不仅锻炼了孩子的触觉辨别能力,还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此外,书中还探讨了如何通过营造积极的家庭和学校环境来支持儿童大脑的发育,这对于我们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非常有帮助。这本书不仅为我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更让我对儿童教育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这本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对儿童大脑发育的奥秘充满好奇,尤其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科学地引导孩子的大脑健康成长,已经成为我们家长最为关注的课题之一。这本书从多个维度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儿童脑功能提升的科学原理,让我对大脑的可塑性、神经连接的形成、以及不同年龄段大脑发育的关键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它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大量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那些亲子互动游戏、感觉统合训练、以及如何通过日常饮食和睡眠来优化大脑环境的建议,都非常有操作性。我最喜欢的是其中关于“游戏化学习”的部分,它让我意识到,原来那些孩子在玩耍中看似无意的行为,其实都在悄悄地锻炼着他们的认知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书中的案例分析也非常生动,让我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培养方式。总而言之,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益友,为我打开了儿童脑功能发展的新视角,也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指导。
评分我是一名二胎妈妈,第一个孩子已经上小学,在教育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困惑,希望二宝能够避免同样的“弯路”。这本书简直是我的“救星”!它非常贴近实际生活,提出的建议操作性极强。我最看重的是它关于“培养孩子独立性”的论述,书中提供了许多循序渐进的方法,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自己动手,培养责任感,这对我来说太重要了。还有“阅读启蒙”的部分,书里不仅推荐了适合不同年龄段的绘本,还分享了如何通过有趣的故事引导孩子爱上阅读,这比单纯的识字重要太多了。我发现,很多我过去认为很难的事情,通过书中的方法,都变得简单易行。比如,如何引导孩子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书里的具体步骤和话术让我豁然开朗。它让我明白,教育孩子不是一味地“管”和“教”,而是要学会“引导”和“陪伴”。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育儿视野,也让我对未来的育儿之路充满了信心。
评分我是一名对教育研究抱有浓厚兴趣的家长,也读过不少关于儿童发展的书籍,但这本书的视角和深度让我耳目一新。它并没有停留在表面的技巧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儿童脑功能提升背后的科学机理,比如神经科学、心理学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书中所提到的“大脑的‘可塑性’”,让我意识到,孩子的潜能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关键在于如何科学地引导和激发。作者对“早期教育”的理解也相当独到,强调了兴趣驱动和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性,这与当前一些填鸭式、模式化的教育方式形成了鲜明对比。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创造力培养”的章节,它提供了一系列方法,帮助家长和孩子一起跳出思维定势,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本书让我对“教育”这个词有了更宏观和深刻的理解,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孩子心智成熟的全面呵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