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并发症是外科诊疗手术的“孪生兄弟”。其发生的原因与术者的经验、人体解剖变异和病情的发展程度等多种因素相关。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外科治疗越来越依赖更为先进的手术设备器械,外科诊疗术所发生的并发症的种类和防治的手段与十年前大不相同。为了提高初中级医生对现代手术并发症的认识,减少由于经验和准备不足造成的并发症,特组织国内专家编写了《普通外科诊疗术后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第2版)》。《普通外科诊疗术后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第2版)》以总结作者自己的临床经验为主,参考国内外新文献,系统阐述了普通外科手术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检查、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全书共15章,包括外科手术后一般并发症及基本治疗,乳腺、胃、肠、肝、胆、脾、胰、阑尾等各器官手术并发症,疝修补、门脉高压症手术并发症,以及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等。内容丰富、新颖,紧密结合临床,对普通外科医师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亦可供基层外科医师和医学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卢云,1969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医学博士,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教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普外科主任医师,现任三级学科普通外科副主任,四级学科黄岛院区普通外科主任。美国德克萨斯大学休斯顿医学中心高级访问学者,美国普通外科医师学会会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学组委员,山东省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青大附院优秀学科带头人,青岛市医学会外科学专科分会委员兼秘书,青岛市医学会器官移植专科分会委员兼秘书。
专长于胃肠道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尤其在微创外科学手术领域,积累了大量的结直肠外科手术经验,同时在胃癌个体化综合治疗、乳腺癌根治及胃肠道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等诸多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独立完成胰腺与十二指肠切除等重大疑难手术,已独立完成腹腔镜手术近千例。不断学习国内外本专业先进技术与经验,2005年作为医院中青年业务骨干,被选派至韩国延世大学进行微创外科的专项学习,2010年被山东省卫生厅选派至美国德克萨斯大学休斯顿医学中心进行腹腔镜及胃肠道手术等外科技术的专项学习。在国内外核心医学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10余篇被SCI收录。曾获2007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作为研究生导师,近10年培养了硕士研究生10人,成为外科学事业发展的技术骨干与后备力量。先后被授予“2011年度青医附院特殊贡献奖”、“青医附院中青年学术骨干”和“青医附院优秀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腹部外科诊疗术后一般并发症
第一节 感染相关并发症
一、腹腔感染
二、感染性休克
第二节 切口相关并发症
一、切口感染
二、切口裂开
三、切口疝
四、切口脂肪液化
五、切口瘢痕骨化
第三节 出血
一、切口出血
二、腹腔出血
三、凝血障碍性出血
四、DIC
第四节 引流管相关并发症
一、引流管折断
二、引流管源性肠梗阻
第五节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一、术后高血压病
二、术后心肌梗死
三、术后急性心力衰竭
第六节 呼吸系统并发症
一、术后肺不张及肺感染
二、术后肺水肿
三、术后肺栓塞
第七节 消化系统并发症
一、急性胃扩张
二、腹胀
三、应激性溃疡
第八节 泌尿系统并发症
一、术后急性尿潴留
二、术后尿路感染
三、肾盂肾炎
第九节 神经系统并发症
一、术后精神异常
二、术后脑血管意外
第二章 疝手术的并发症及处理
第一节 术后切口感染
第二节 手术相关并发症
一、神经损伤
二、肠管损伤
三、膀胱损伤
四、精索损伤
五、血管损伤
第三节 切口血肿
第四节 阴囊积血、积液
第五节 术后疝复发
第六节 慢性腹股沟痛
第三章 乳腺手术的并发症及处理
第一节 乳房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并发症
一、乳瘘
二、切口血肿
三、引流不畅
第二节 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并发症
一、创面出血
二、切口感染
三、皮下积液
四、皮瓣坏死
五、腋窝血管损伤
六、腋窝神经损伤
七、腋窝淋巴管损伤
八、上肢水肿
九、上肢活动障碍
十、气胸
第三节 乳腺癌扩大根治切除术后并发症
一、胸腔积液
二、肺不张
……
第四章 胃十二指肠手术的并发症及处理
第五章 小肠手术的并发症及处理
第六章 结直肠手术的并发症及处理
第七章 阑尾手术的并发症及处理
第八章 腹部肿瘤射频治疗的并发症及处理
第九章 肝脏手术的并发症及处理
第十章 肝移植相关并发症
第十一章 胆道手术并发症
第十二章 门脉高压症手术并发症
第十三章 胰腺手术的并发症及处理
第十四章 脾脏手术并发症及处理
第十五章 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及处理
前言/序言
任何一种手术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常常和术中及术后有无并发症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腹部外科手术是普通外科最常做的手术,而且不少种手术甚为复杂或情况多变,更容易出现并发症,影响病人的康复,甚至危及生命。
医疗卫生事业在发展,每年都有一批青年医师参加外科临床第一线的工作和学习。应该说,我们的医师培训和考核制度丢掉过不少好的东西,存在一些缺陷。比如培训时间比较短、专科医师考核严格以及片面强调研究学位等,这些因素影响了他们的全面成长。显然,强调外科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知识,外科各专业临床医师注意并发症的发生,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对提高外科医疗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书由普通外科学专家集体编著,作者以总结自己的临床经验为主,参考国内外最新文献,系统阐述了普通外科手术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检查、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由于本书上一版出版距今已经有11年,大部分知识内容已经不能指导现代外科的临床工作,因此本次修订进行了全面的改写。全书共15章,包括外科手术后一般并发症及基本治疗,乳腺、胃、肠、肝、胆、脾、胰、阑尾等各器官手术并发症,疝修补、门脉高压症手术并发症,以及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等。内容丰富、新颖,紧密结合临床,对普通外科医师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亦可供基层外科医师和医学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在本书付梓之际,谨向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的领导、科教部及普外科老前辈、同仁表示感谢,向支持过我们工作的各医院普外科同仁表示感谢。是他们的帮助,才使本书得以顺利出版。
由于编者水平和经验有限,难免有疏漏、错误之处,敬请谅解和指正。
《普通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与管理》 本书是一部全面探讨普通外科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与管理实践的专著,旨在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系统、规范、实用的理论指导与操作规范。全书紧密围绕患者在接受普通外科手术前、术中及术后整个过程中的护理需求展开,涵盖了从术前评估、术中配合到术后康复、并发症防治等各个环节的关键要素。 核心内容概述: 第一部分:普通外科术前护理与管理 本部分详尽阐述了术前护理的重要性及其具体内容。重点包括: 术前评估与健康宣教: 强调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的分析,以及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体化的健康宣教,包括手术的必要性、过程、预期效果、潜在风险以及术后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建立信心,减轻焦虑。 术前准备: 详细介绍了禁食水、皮肤准备、肠道准备、生命体征监测、静脉通路建立、药物准备(如抗生素、止血药物、镇静剂等)以及患者携带物品的整理等。特别强调了对特殊人群(如老年、儿童、有基础疾病者)的术前准备要点。 术前心理护理: 深入分析了手术可能引起的患者心理变化,如恐惧、焦虑、抑郁等,并提供了有效的心理干预策略,包括倾听、疏导、支持性沟通、放松技巧指导等,帮助患者建立积极乐观的手术心态。 手术风险评估与管理: 结合最新的医学指南和临床实践,对普通外科手术常见的风险进行归纳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第二部分:普通外科术中护理与管理 本部分聚焦于手术过程中的护理配合与监测,确保手术安全与顺利进行。内容涵盖: 手术室环境与器械准备: 介绍了无菌技术在手术室的应用,以及各种手术器械、敷料、耗材的规范化准备与管理。 术中生命体征监测与评估: 详细阐述了术中对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体温等生命体征的连续监测,以及出现异常情况时的及时判断与报告。 体位摆放与皮肤保护: 强调根据手术部位和术式,科学、准确地摆放患者体位,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皮肤,预防压疮、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无菌操作与感染控制: 详细讲解了手术配合中的无菌原则,包括术者、助手、器械护士、巡回护士的无菌操作要求,以及术中感染的早期识别与处理。 出血与液体管理: 术中出血的监测、评估与处理,以及术中输液、输血的精确管理,维持患者循环稳定。 药物管理与给药: 术中常用药物(如麻醉药物、血管活性药物、抗生素等)的准确配制、剂量计算与静脉滴注。 手术标本的处理: 规范化手术标本的采集、固定、标记和送检流程。 特殊术式配合要点: 针对普外科常见的复杂术式(如腹腔镜手术、胃肠道肿瘤手术、肝胆胰手术等),详细介绍了术中护理配合的特殊要求和技巧。 第三部分:普通外科术后护理与管理 本部分是本书的重点,旨在指导护理人员如何有效管理术后患者,促进康复,预防和处理术后并发症。详细内容包括: 术后早期生命体征监测与管理: 强调术后对患者生命体征的严密监测,包括意识、呼吸、循环、体温、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等,并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疼痛管理: 阐述了术后疼痛的评估方法,以及非药物性(如体位调整、心理支持、分散注意力)和药物性(如镇痛泵、口服止痛药、静脉镇痛)的综合疼痛管理策略,确保患者舒适,促进康复。 伤口护理与引流管管理: 详细介绍了伤口的观察、换药、敷料更换,以及各种引流管(如腹腔引流管、胸腔引流管、尿管等)的护理要点,包括引流液的性质、量、颜色监测,以及引流管的通畅性维护。 呼吸系统护理: 术后早期进行有效的呼吸道管理,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深呼吸、体位引流和雾化吸入,预防肺部感染和肺不张。 循环系统护理: 监测患者的循环功能,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指导患者进行早期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消化系统护理: 关注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指导患者逐渐进食,监测排气、排便情况,预防腹胀、便秘等。 泌尿系统护理: 监测患者的尿量和尿液性状,指导患者自主排尿,预防尿潴留和泌尿系感染。 营养支持: 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支持方案,包括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的管理,促进患者组织修复和能量储备。 活动与康复指导: 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进行功能锻炼,促进肌肉力量恢复,预防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心理支持与健康教育: 持续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情感支持,并对其进行出院后的居家护理指导、饮食建议、运动计划以及随访注意事项的教育。 第四部分:普通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识别与处理 本部分为本书的核心亮点之一,对普通外科术后发生的各种常见并发症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详细阐述,重点在于早期识别、及时干预和规范处理。 出血与血肿: 识别术后出血的迹象(如血压下降、脉搏加快、伤口渗血、腹腔引流管引血等),以及血肿的形成和影响,并指导相应的止血、引流或手术干预措施。 感染: 详细阐述了伤口感染、切口感染、腹腔感染、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等常见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抗感染治疗原则。 吻合口瘘: 重点分析了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早期症状(如腹痛、腹胀、发热、引流液异常等)的识别,以及保守治疗与手术干预的时机和方法。 肠梗阻: 区分术后早期麻痹性肠梗阻和机械性肠梗阻,介绍其临床特点、诊断手段(如X线、CT)和治疗原则(如禁食、胃肠减压、电解质平衡、手术探查等)。 肺部并发症: 包括肺不张、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强调早期肺部护理的重要性,以及对症支持治疗。 静脉血栓栓塞(VTE): 介绍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的风险因素、临床表现、预防措施(如抗凝、弹力袜、早期活动)以及急救处理。 腹胀与恶心呕吐: 分析术后腹胀和恶心呕吐的常见原因,以及相应的保守治疗和药物治疗。 电解质紊乱与水电失衡: 术后常见电解质紊乱(如低钠血症、高钠血症、低钾血症等)的识别、原因分析和纠正措施。 麻醉相关并发症: 简述了麻醉苏醒期可能出现的恶心呕吐、喉头水肿、呼吸抑制等,以及护理要点。 其他并发症: 包括切口裂开、腹壁疝、胆瘘、胰瘘等,并提供相应的护理和管理指导。 本书的特色: 内容全面,结构清晰: 覆盖普通外科手术围手术期护理的各个层面,逻辑严谨,易于查阅。 紧贴临床实践: 理论结合实践,提供了大量临床上可操作的护理措施和管理方案。 强调并发症防治: 对术后并发症的识别和处理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旨在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图文并茂(此处为假设,如实际内容有配图,可强调): (若本书配有图例,可在此说明)图文并茂的展示,有助于直观理解。 面向广大护理人员: 适合各级护理人员,特别是普外科护士、护理教育者和相关研究人员。 本书的出版,将为提升普通外科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供有力的理论与实践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