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帝国史》一书全面梳理了自公元前3世纪至20世纪去殖民化时期结束的世界各主要帝国兴衰史。该书并非一部对帝国历史的单纯叙述,而是以帝国的统治方式为切入点,描绘了各种不同的帝国统治形式、策略与风格。在书中,读者既可领略深刻塑造欧洲帝国传统的罗马帝国、统治特点鲜明的欧亚地区诸帝国、自成一体的中华帝国、亦可感受近代殖民帝国对传统帝国统治方式带来的巨大震动,更可从中了解在全球历史发展中一以贯之的帝国传统,及其如何作为潜在因素对当今政治继续发挥作用。
本书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帝国统治史,始于公元前3世纪,绵延至20世纪中期。幅员广袤的世界诸帝国在这一时期纷纷登上历史舞台。影响深远的罗马帝国,勇武虔诚的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年寿不永的加洛林帝国,灵活务实的俄罗斯帝国、蒙古帝国、奥斯曼帝国,自成一体的中华帝国以及彻底开启全球化进程的西方诸帝国……它们各不相同的统治策略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轨迹。作者不仅关注它们如何崛起、竞争并形成其独特制度与统治实践,而且chao越对历史细节的泛泛叙述,将帝国作为一种统治形式加以分析考察。同时本书借助对各个帝国统治策略、施政传统的一系列对比,充分展示其内部的差异性、丰富性和复杂性,从而加深了我们对帝国统治史的理解。
简·伯班克(Jane Burbank),纽约大学历史学和俄罗斯与斯拉夫研究教授,著有《知识分子与革命》《法庭上的俄国农民》。
弗雷德里克·库珀(Frederick Cooper),纽约大学历史学教授,著有《去殖民化与非洲社会》《争论中的殖民主义》。
译者简介:柴彬,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博士,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甘肃政法学院法律翻译中心研究员,参与翻译《新编剑桥中世纪史》(第六卷)等。
这是我所能想到的阐述帝国与民族关系的zui佳著作。
——彭慕兰,《大分流》作者,芝加哥大学
本书是对于众多帝国研究著述的矫正,注定要成为一部经典:它处理了一个宏观且具有话题性的主题,论述简明扼要,从罗马帝国与汉王朝,直至晚近世界,涵盖广泛而布局均衡。这一成就令人惊叹。
——杰里米·阿德尔曼,《分分合合的世界》作者,普林斯顿大学
本书出版恰逢其时且十分重要,书中强调了帝国的持久性,其延续时间从古代世界跨越不同历史阶段直至当下。作者弱化了前现代与现代之间的界限,并且通过强调非西方帝国实践的重要性,来去除历史叙述中的欧洲中心论色彩。
——罗伯特·廷格诺尔,《分分合合的世界》作者,普林斯顿大学
【目录】
译者序
序言
第一章 帝国的轨迹
第二章 罗马和中国的帝国统御
第三章 罗马之后:帝国、基督教与伊斯兰教
第四章 欧亚大陆的枢纽:蒙古诸帝国
第五章 地中海之外: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西班牙帝国
第六章 海洋经济与殖民地社会:欧洲、亚洲和美洲
第七章 超越大草原:俄国与中国缔造帝国
第八章 革命年代的帝国、民族和公民权
第九章 横跨大陆的帝国:美国和俄国
第十章 帝国武库和近代殖民主义的神话
第十一章 统治权与帝国:19 世纪的欧洲及其邻国
第十二章 帝国世界中的战争与革命,1914 — 1945
第十三章 帝国的终结?
第十四章 帝国、国家与政治想象
推荐阅读与引述来源
索 引
帝国尚未让位于由一个民族国家构成的稳定而正运转着的世界。许多新近发生的血腥而打破安定的冲突,出自于寻找诸帝国政权的可行性替代者的屡次失败,这些冲突出现在卢旺达、伊拉克、以色列/巴勒斯坦、阿富汗、前南斯拉夫、斯里兰卡、刚果、高加索以及别处。在前殖民地地带上建立的诸多国家,并未实现在独立时所期盼的众多目标。大国们一面称颂一个由诸多不容侵犯的、平等的国家组成的世界,一面又调动经济与军事力量来削弱其他国家的主权。与此同时,政治领袖们与其他人试图组建若干超国家的机构来控制国家之间的冲突与合作。
诸帝国所选择的各条路径并不能预测未来,但它们有助于我们理解:将我们带到这个不确定的现在的种种条件、思想与行为。且让我们来回顾下诸帝国是如何在一段悠长的时间中让历史发生的。我们已经强调了这样一些方式,各帝国运用它们在各种扩张中的或收缩中的政体内玩弄关于相似与差异的种种策略花招。我们强调了诸帝国内部各种权力关系的垂直性,当帝国领袖们试图从他们自己的周围或从各类已合并的社团中募集大量代理人,以治理遥远的领土并确保可能的对于帝国统治的顺应。我们观察了诸帝国的下列交汇点——即若干新帝国在其他帝国的周边横空出世,由诸敌对帝国所导致的帝国扩张的挫败,以及帝国权力的种种影响与在彼此领土上实行民族自治的野心。我们没有按照静态的类别来将诸帝国加以分类,我们已经看到,统治精英们如何在远方将行使权力的不同方式结合在一起。若干不同的却又相互交错的帝国轨迹,在两千多年里反复地改变着世界。
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既有那种跨越数个世纪的宏大叙事所带来的历史厚重感,又不乏对关键历史瞬间的精准捕捉与戏剧化呈现。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复杂的历史事件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冷静的批判精神,他并没有简单地将历史人物脸谱化,而是努力去探究其行为背后的深层动因和时代制约。读起来的体验非常流畅,即使涉及到大量复杂的政治博弈和文化冲突,作者也总能找到一条清晰的脉络将读者引导,仿佛一位经验老到的导游,带领我们穿梭于不同的时空迷宫。尤其是在描述不同文明之间接触与碰撞时,那种既保持客观又充满人文关怀的笔调,让人深受启发,让我们意识到历史并非直线进步,而是充满了迂回与张力。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震撼的地方,在于其视角转换的惊人能力。作者似乎能够同时站在上帝的视角审视整个历史进程,又能瞬间沉入到某个特定时代的小人物的日常生活中去。这种多维度的观察,使得历史的画面变得异常丰满和真实。我特别留意到,作者在讨论不同帝国衰亡的原因时,并没有拘泥于单一的因素,而是将其归结为一系列相互作用的内部矛盾和外部压力,这种系统性的分析方法极大地拓宽了我的历史视野。对于那些热衷于探究历史规律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座宝库,它提供的分析框架和比较研究的案例,足以支撑起长久的思考和讨论。它不是在简单地讲述“发生了什么”,而是在孜孜不倦地追问“为什么会这样”。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对如此厚重的历史题材有些畏惧,担心会陷入枯燥的年代罗列和人名堆砌。然而,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预期。它仿佛是一部精心编排的交响乐,不同的主题和历史线索交织在一起,时而激昂,时而低沉,共同奏响了一曲关于人类组织形态的壮丽乐章。作者对权力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哲学思辨,并将其与具体的社会实践相结合,这种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使得书中的观点极具说服力和穿透力。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权力”这个抽象的概念有了更具象、更立体的理解,它不再是冷冰冰的政治术语,而是渗透在社会肌理中的一种无形力量。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够将深奥的学术思考转化为普通读者也能深刻感悟的阅读体验。
评分这是一本非常引人入胜的史诗巨著,它以一种宏大而又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人类文明史上那些辉煌与衰落的篇章。作者显然花费了大量心血进行研究,书中对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结构、经济基础以及权力运作机制的剖析,都达到了相当的深度。尤其是对于那些被传统史学常常忽略的边缘群体的命运,作者展现出了极大的同情与洞察力,使得整个叙事不仅仅停留在帝王将相的层面,而是充满了复杂的人性光辉与挣扎。阅读过程中,我时常被那些鲜活的人物形象所震撼,他们如何在历史的洪流中做出艰难抉择,如何构建或瓦解一个庞大的体系,这些都深深地触动了我。全书的论证逻辑严密,观点新颖,让人在合上书本之后,依然能感受到思想的余韵久久不散,无疑是为我们理解当代世界格局提供了一个极具价值的历史参照系。
评分这是一个充满洞见的文本,它成功地打破了许多陈旧的史学定论,以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方式重新审视了人类社会组织形态的演变历程。作者的文笔是极其考究的,用词精准,句式变化丰富,读起来有一种古典与现代交融的美感。他对于文化差异在构建和解构帝国过程中的作用的论述尤为精彩,清晰地展示了文化张力如何成为历史发展的关键变量。阅读此书的过程,与其说是获取知识,不如说是一场智力上的漫游,每一次翻页都可能带来一次“原来如此”的顿悟。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宏大叙事、深层结构分析以及对人类文明轨迹抱有终极好奇心的朋友们,它绝对值得被放在书架上反复品读。
评分论点精辟,看了几天还没看完
评分品相好,质量佳,不错
评分思想沉淀,提供长时段研究的视角分析
评分好书,很好的一部作品,虽然出版时间比较早了,但非常值得一看。
评分我觉得挺不错,很好看
评分域外一流大佬的書,我們國人要品鑒一下您有多優秀!
评分思想沉淀,提供长时段研究的视角分析
评分原书估计是不错的,但是翻译的实在糟糕透顶。读下来根本不是读中文的感觉。保留了很多英文的冗长复杂的从句结构,(甚至可以想见原文是如何行文组织语言的)翻译的时候简单粗暴。真是大失所望。
评分对帝国概念的历史深度解读,思之尤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