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 ◎影响休谟、康德的启蒙经典,经验主义认识论奠基之作
◎七版本校勘全新译本,呈现洛克的天才、谦逊与审慎
内容简介
《论人类的认识》(即《人类理解论》)是西方哲学史,尤其是近代哲学认识论传统中举足轻重的一部著作。它是英国经验主义认识论传统的开创之作。
自1689年首次出版以来,洛克对此书进行了反复修改。于是《论人类的认识》早期陆续出版了七个英文版本,不同版本之间,在语词上有着颇多不同。而后尼迪奇对此书的七个版本进行了比较与考察,并参考法文、拉丁文译本等版本,编定了迄今为止《论人类的认识》的全面校勘本,中译本首次引进。它以全方位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洛克在此书的写作与之后的修改过程中的细微的思想变化与表述的差别,读者可以在阅读中对照《论人类的认识》不同版本的内容,更为详尽地了解洛克的哲学思想。对于洛克哲学思想的专业研究,此书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1704),英国著名哲学家,毕业于牛津大学,1688年成为皇家学会会员。曾任政府部长等职。他与贝克莱、休谟并列为英国经验主义认识论传统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反对以笛卡尔、斯宾诺莎等人为代表的唯理论传统,提出了“白板说”,为经验主义认识论奠定了基础。另外,他在社会契约理论上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是西方自由主义和民主政治理论的创始人。主要著作有《政府论》《论人类的认识》(即《人类理解论》)等。
胡景钊,1951年毕业于广州岭南大学历史政治系(历史专业),后到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大学进修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西方哲学史。1960年中山大学复办哲学系后,一直在该系从事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西方哲学史教学工作,并曾兼任该系西哲史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和主任等行政工作。出版专著有《十七世纪英国哲学》(与余丽嫦合著,商务印书馆,2006年)。
精彩书评
对我们的认识能力为了从个别的知觉上升到普遍的概念所做的*初努力进行这样一种探究,毫无疑问有其巨大的好处,而且人们应当感谢著名的洛克,是他率先为此开辟了道路。
——康德
洛克是首位对人类心灵的范围和限度进行了一种全面详尽的探究的人。
——斯通普夫
洛克的《人类理解论》(1690)具有一种惊人强大的、未曾被伤害过、被阴影遮蔽过的理智力量——这一点在德国古典哲学以及现代科学兴起之后诸多知识领域对健全理智不再透明的时代已经难以获得了。
——江绪林
目录
几点说明
献 辞
致读者
第一卷 论天赋意念
第一章 序言
第二章 心灵中没有天赋的原则
第三章 没有天赋的实践原则
第四章 关于思辨的和实践的两种天赋原则的其他一些思考
第二卷 论观念
第一章 概论观念及其起源
第二章 简单观念
第三章 一个感官的观念
第四章 充实性
第五章 几种不同感官的简单观念
第六章 反省的简单观念
第七章 感觉和反省二者的简单观念
第八章 对我们的简单观念的进一步考察
第九章 知觉
第十章 保持
第十一章 辨别 和心灵的其他运作
第十二章 复杂观念
第十三章 空间及其简单样式
第十四章 延绵
第十五章 一起考察延绵和伸延
第十六章 数目
第十七章 无限性
第十八章 其他简单样式
第十九章 思维的各种样式
第二十章 快乐和痛苦的种种样式
第二十一章 能力
第二十二章 混合的样式
第二十三章 我们的复杂实体观念
第二十四章 各种实体的集合观念
第二十五章 关系
第二十六章 原因和结果,以及其他的一些关系
第二十七章 同一性和差别性
第二十八章 其他的一些关系
第二十九章 清楚的和模糊的,明晰的和混淆的观念
第三十章 实在的和幻想的观念
第三十一章 相称的和不相称的观念
第三十二章 真实的和虚假的观念
第三十三章 观念的联结
第三卷 论词
第一章 概论词或语言
第二章 词的意义
第三章 概括的名词
第四章 简单观念的名称
第五章 混合样式的名称和关系的名称
第六章 各种实体的名称
第七章 虚词
第八章 抽象的和具体的名词
第九章 词的缺点
第十章 词的滥用
第十一章 前述各种缺点和滥用的改正方法
第四卷 知识和意见
第一章 概论一般
第二章 我们知识的各种等级
第三章 人类知识的范围
第四章 我们的知识的实在性
第五章 概论真理
第六章 普遍的命题及其真理性和确实性
第七章 公理
第八章 无价值的命题
第九章 我们关于存在的知识
第十章 我们关于上帝存在的知识
第十一章 我们对其他事物存在的知识
第十二章 我们知识的改进
第十三章 对知识的进一步思考
第十四章 判断
第十五章 或然性
第十六章 同意的各种程度
第十七章 理性
第十八章 信仰和理性及其各自的范围
第十九章 狂热
第二十章 不正确的同意,或谬误
第二十一章 科学的分类
章节内容摘要
索 引
精彩书摘
第一卷
论天赋意念
第一章序言
【1.探索理智是愉快的和有用的】因为正是理智使人超出其余有感觉的生物,给人以凌驾它们的优势和统治地位;所以它是值得我们花功夫去探索的题目,即使就它的高贵性来说也是如此。理智如同眼睛,使我们看见和知觉别的一切事物,却不注意它自己:需要技巧和费心把它放到一定的距离之外,使它成为自己的对象。但是在这条探索的道路上不论有什么困难,有什么会使我们深陷黑暗当中;我确信我们能让光亮透入我们的心灵;我们对自己理智的全部认识不仅是十分愉快的;而且在探寻别的事物时,也会对指导我们的思想给我们带来莫大的好处。
【2.计划】由于我的目的在于探索人类知识的起源,确实性和范围;以及信仰,意见和同意的各种根据和程度;所以我现在不涉及人心在肉体方面的考虑;不费神考察它的本质是什么,或凭借元精的什么运动或身体的什么变化我们通过感官获得一些感觉或理智获得一些观念;以及那些观念在形成时是否有一些或全部依赖于物质。这些思辨虽然奇异和有趣,因为是在我的方向之外,不在我现在进行的计划之内。研究人应用在他们处理对象时的分辨能力,这就足以满足我现在的目的:如果用这种历史的平易的方法,我能够稍为说明我们的理智终于得到我们具有的那些事物的意念的途径,能够制定我们知识的确实性的一些标准,或者说明在人们当中看到的如此分岐和完全对立的那些信仰的根据,那么我想这次我完全不会误用我的思想;然而在别的地方我还十分自信地断言,只须看看人类的种种意见,观察他们的对立,同时研究他们用以抱有各种意见的轻信和虔诚;用以坚持各种意见的决心和热情,也许有理由怀疑,或者完全没有真理这样的东西;或者人类没有足够的手段达到真理的确实知识。
【3.方法】因此很值得找出意见和知识的界限;考察用什么准则于我们还没有确实知识的事物,节制我们的同意,减轻我们的信仰。为了达到这目的,我遵循以下方法。第一,我要探索人观察到的和在他心中意识到的那些观念,意念(或你喜欢叫它们作什么)的起源;以及它们通过什么途径提供给理智。
第二,我要努力指出,理智凭那些观念拥有什么知识;以及这种知识的确实性,证据和范围。
第三,我要对信仰或意见的性质和根据进行一些探索:据此我所说的同意是指我们把一些命题视为真的然而对其真理我们还没有确实的知识:在这里我们有机会审查同意的各种理由和程度。
【4.知道我们认识力的范围是有用的】如果通过对理智的性质的探索,我们能发现它的种种能力;它们能达到多远;它们和〔什么〕事物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适合的;在什么地方它们无助于我们,我想这种探索有下述的用处,劝说忙碌的人心对涉及超出它的认识能力的事物要更加谨慎;停步于它的范围的极限;安坐在对经考察发现是我们的能力达不到的事物的沉默无知之中。这样我们也许不会为了装作具有完备的知识而放肆地提出各种问题,争辨那些不适合我们的理智的事物来烦扰我们自己和别人;对这些事物我们心中不能构成清楚或明晰的知觉,或者我们完全不能有一点意念(这也许是太经常发生的)。如果我们能发现我们的理智的视野能扩展多远;它具有达到确实性的能力有多大;在什么情形下它只能裁决和猜想,那么我们便会安于在这种状况中我们可以达到的。
【5.我们的能力适合我们的状况和利益】我们的理智的认识力虽然远比不上事物浩瀚的领域;可是我们仍然有充分的理由赞美我们的慷慨的造物主,因为他给了我们的那一部分和程度的知识超越这个星宿所有其余的居住者。人有理由十分满足于上帝认为适合他们的东西,因为他已经给了他们(如同圣彼得所说的)πáυταпρòsξω?υкαìε?σ?βеιαυ,方便生活必需的东西和德行的信息;并使他们能发现〔现世生活舒适的生活必需品〕和引导到更美好的来生的途径。无论他们怎样缺乏认识一切的普遍的或完备的知识,他们有充足的光亮引导他们获得有关他们的创造主的知识,〔看到〕自己的职责,所以对他们仍有重大的利益。如果人不冒失地埋怨他们的身体素质,不因为手不够大抓住一切事物而抛弃手中的幸福,他们可以找到充分的材料使头脑忙碌起来,并且多样地,愉快地,和满意地运用他们的双手。如果我们只把心灵用于对我们有用的东西,我们便没有多少理由抱怨它们的短浅狭窄;因为在这方面它们是很有能力的:如果因为有些事物不能达到而低估我们的知识带来的利益,忽视改进知识以达到上帝把它赐给我们的目的,那是不可原谅的和幼稚的暴躁脾气。一个懒惰和不听话的仆人以没有明朗的阳光为理由不用烛光料理他的事务是不能宽恕的。在我们心中点燃的蜡烛已够明亮可以达到我们的全部目的。我们用这烛光获得的发现应该使我们满意:因此我们应正确运用我们的理智以合乎我们的能力的方式和比例接受一切对象;基于那些理由它们可以推荐给我们;而在只有或然性而且它足以支配我们的利益的地方,就不要专横地或狂妄地需要解证和要求确实性。如果我们因为不能确知全部事物便不相信一切;那就跟一个人因为没有翅膀飞翔而不使用他的腿光是坐以待毙同样聪明。
【6.对我们的智能的知识是治疗怀疑主义和懒惰的良药】我们如果知道我们自己的力量,我们就较好地知道从事什么会有成功的希望:我们如果适当地考察了我们心灵的各种能力,很好地估量能期待从它们获得什么,我们便不会倾向于因无望知道任何事物而静坐不动,完全不用心于工作;另一方面亦不会因不理解某些事物而怀疑一切,放弃一切知识。水手知道他的测量线的长度还是有很大用处的,虽然他不能用它测量海洋的所有深度。他只要知道,在需要指引他的航程的地方测量线的长度能达到海底,让他小心不驶进会毁灭他的浅滩上,
这就够了。在这里,我们的本分不是要知道一切事物,而是要知道那些有关我们的行为的事物。如果我们能找出那些衡量的尺度,使理性动物借此置于现世的人的处境,可以和应当支配他的意见以及依赖这些意见的行动,我们便不会因其他某些事物逸出我们知识的范围而烦
恼。
【7.这篇论文的缘起】这就是最初引起这部论认识的原因。因为我想,要满足人心十分适合投身其中的各种研究,第一步应当是观察我们自己的理智,考查我们自己的能力,看看它们适合于什么事物。在做到这一点之前,我怀疑我们是从错误的一端开始,当我们放任我们的思想进入存在的浩翰海洋,似乎无边无际的领域都是我们理智自然的无可怀疑的占有物,其中没有什么东西不受它的裁决或逃过它的理解,而这只是徒劳地追求在平稳〔可靠〕地掌握我们最关心的真理中得到满足。因此人若把他们的研究扩展到他们的智能以外,让他们的思想误入他们找不到可靠立足点的深处;这样也就毫不奇怪,他们提出永远得不到清晰结论的问题和多方面的争论,而这只会不断和增加他们的怀疑,最后向他们确证完全的怀疑主义。如果很好地考察我们理智的智能,一旦发现我们知识的范围,找到区分光明和黑暗事物的地平线;找到区分什么是我们能理解和不能理解的地平线,人们也许会毫不迟疑默然同意承认对一类事物的无知,而运用他们的思想和议论于另类事物以带来较多的利益和满足。
【8.观念代表什么】关于人类认识的这种研究的缘起我想要说的就是这么多,在开始进入我对这个题目具有的思想之前,在这开始的地方我得请求读者原谅我常常使用观念一词(这在下文将会看到)。这个名词我想最能用来表示一个人在思想时理智的任何对象,我用它表达意指影像,意念,形象的任何东西,或人心在思想中所能运用的任何东西;而我不可避免经常使用它。我猜想人们会容易地同意我,承认在人的心灵中是有这样的观念的;每一个人都意识到自身中的这些观念,而人的言行将会使他确信别人也有这些观念。因此我们第一步的研究是它们是怎样进入心灵的。
……
前言/序言
几点说明
洛克的经典之作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国内学界一般译为“人类理解(或理智)论”,然而这种译法容易使人联系到运用思想的理性认识,但洛克的著作却是探讨发端于感觉的从感性到理性的整个人类认识过程,所以译为“论人类的认识”较为名副其实。
历史上没有几个哲学家像洛克那样,生前对自己的著作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如此细致反复的修改,因此作为近代经验论经典之作的《论人类的认识》(以下简称《论认识》),一直没有一个公认的权威的校勘版本。有鉴于此,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哲学系主任尼迪奇(P. H.Nidditch),花了十年工夫,对此书各早期版本以及有关的书信等资料,进行了分析比较,编成了这本当今公认的最权威的《论认识》的比对本,1975 年由克伦登出版社出版,1979 年出版修订版。
尼迪奇编辑本书的主要特点,是力图从内容到形式再现洛克写作的思考历程。译者亦努力使译文达到同样的目的。由于洛克的改动是在英语的框架内进行的,为了表明改动前后的不同,在翻译方法上略为侧重于直译,当然也要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同时尽量不用译者的说明或解释,以求忠实表述洛克的原意。
尼迪奇认为,《论认识》的第4 版最接近洛克的最后思想,所以在本书的编辑方法上,正文基本上但非绝对以第4 版为基础。他把其他版本的差异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思想的实质上的改动,另一类只是词法形式上的变动。后者多达千余条,编者按正文的页码将之记录下来,作为本书的附录。而前者则在正文的脚注中说明。译者参照编者的意图,为免累赘,形式上的不同全部从略,而把关于思想的实质上的改动放在正文的脚注中。
洛克很重视著作形式上的完善,全书各节都有内容提要,在第1 版中是和章节的目录合在一起的。经友人的建议,从第2 版起,改放在每节开头的页旁空白。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译本则以之作为各节的第一句。尼迪奇考虑到洛克的意见,把提要放在和正文隔一行的脚注中,用小一号的斜体字排出,并用横线与其他脚注分隔开来。本书则放在各节开始的方括号中。
洛克对古代作品的引用很少注明出处,有的编者已予补上,没补上的译者已设法补上。洛克引用的外文多为拉丁文,而且多数在正文中已译为英文。未经翻译的少数单词和短句,编者多已译成英语附于书后。这些译者都按编者的英译译出。个别编者未翻译的,连同个别的希腊文和希伯来文,则是译者请教内行译出的。
洛克对标点符号的使用十分讲究,译文的标点符号基本上完全按照洛克的用法。但是要注意两点:一是17 世纪英语的标点符号中没有顿号(“,”),今天用顿号的地方一律用逗号(“,”),所以在许多用逗号的地方,其实应该用顿号;另一是冒号(“:”)的用法,洛克的一种用法和今天相同,用来提示下文,另一种用法是今天没有的,表示一个句子中的间断性大于分号(“;”)而小于句号(“。”)的情况。此外,洛克用斜体字表示着重,译文则一律用楷体字来表示。
编者所说的《论认识》的早期版本,指的是第1 版(1690),第2版(1694), 第3 版(1695), 第4 版(1700), 第5 版(1706), 第6版(1710),以及收进《洛克选集》(第1 版)的《论认识》(1714),科斯特的法译本(1700),伯里奇的拉丁文译本(1710)。法译本和拉丁文译本与正文不同的改动,因语种不同,本书从略。
各版本的差异表明如下:凡与正文不同,有改动之处,括在六角括号(“〔〕”)内,六角括号内的行文又有改动的,括在方括号(“[]”)内,方括号内行文又有改动的,则括在尖括号(“< >”)内。至于如何改动及其出处则在脚注中说明。脚注序号后用阿拉伯数字标明被改动的行文出自哪一版本,“1”为第1 版,“2”为第2 版,依此类推。收进《洛克选集》第一卷的用英文字母“W”表示,蒂勒尔第一卷勘误页手稿增补的用“1T. er”表示。被改动行文出处之后,用一竖直线(“│”)把出处和修改的行文分隔开。修改行文之后则以阿拉伯数字注明其出处。例如,第一卷第一章中有这样一句:
……并使他们能发现〔现世生活舒适的生活必需品〕[2]和引导到更美好的来生的途径。
其中,六角括号内的行文为有改动的地方。如何改动及其出处,则在脚注[2]中说明。脚注[2]为:“〔〕2—5 │维持现世生活并使之愉快的生活必需品/ 1”。“〔〕2—5”表示改动的行文出自《论认识》第2—5 版,“│”后为修改变动的行文,正斜杠后的“1”表示其出自《论认识》的第1 版。
因译者水平有限,工作量又繁复浩大,错漏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本书为多版本对照本,编辑工作极其繁锁,责任编辑李頔女士为此付出大量心血,有必要表示万分的谢意!
译者
二○一一年一月
论人类的认识 : 校勘全译本(套装上下册)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论人类的认识 : 校勘全译本(套装上下册)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