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七章,簡要介紹瞭係統性紅斑狼瘡的曆史及流行病學、病因及發病機製、臨床錶現、輔助檢查、診斷與鑒彆診斷、係統性紅斑狼瘡的相關臨床問題、治療等方麵的內容.在診斷和治療方麵,結閤近年來相關文獻做瞭較詳細的介紹,並設有專篇介紹中醫藥對係統性紅斑狼瘡的認識和辨證治療.本書內容豐富,重點突齣,注重臨床實用,反映瞭係統性紅斑狼瘡的診療成果,可供臨床醫師及相關醫務人員閱讀參考。
金勁鬆,醫學博士,湖北省中醫院腎病專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國傢優秀中醫臨床人纔,全國名老中醫學術繼承人,國傢中醫藥管理局科普巡講專傢。任中華中醫藥學會腎病分會常務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名醫學術分會常務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亞健康分會常務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藥膳分會委員,湖北省中醫藥學會名醫學術分會、腎病分會、武漢市中西醫結閤腎病分會、武漢市中醫腎病分會常務委員,湖北省中西醫結閤學會腎病分會委員,湖北省藥膳食療研究會常務理事。擅長中西醫結閤治療腎病及中醫養生保健、藥膳調理。
第1章 係統性紅斑狼瘡的曆史及流行病學 (1)
第一節 曆史與命名 (1)
第二節 流行病學 (8)
第三節 不同地區、種族發病情況 (22)
第2章 病因及發病機製 (29)
第一節 係統性紅斑狼瘡的病因 (29)
第二節 係統性紅斑狼瘡的遺傳學研究 (36)
第三節 體液免疫在係統性紅斑狼瘡中的作用 (47)
第四節 細胞免疫在係統性紅斑狼瘡中的作用 (55)
第五節 細胞因子與係統性紅斑狼瘡 (63)
第六節 補體係統 (72)
第七節 組織器官損傷機製 (80)
第八節 病理學改變 (88)
第九節 中醫學對係統性紅斑狼瘡發病機製的認識 (101)
第3章 臨床錶現 (109)
第一節 全身錶現 (109)
第二節 皮膚錶現 (111)
第三節 關節、肌肉錶現 (122)
第四節 腎髒錶現 (133)
第五節 心血管係統錶現 (137)
第六節 消化係統錶現 (144)
第七節 呼吸係統錶現 (151)
第八節 血液係統錶現 (156)
第九節 神經係統錶現 (164)
第十節 其他錶現 (171)
第十一節 特殊人群中的錶現 (178)
第4章 輔助檢查 (188)
第一節 一般檢查 (188)
第二節 免疫學檢查 (193)
第三節 影像學檢查 (201)
第5章 診斷及鑒彆診斷 (214)
第一節 診斷及分類標準 (214)
第二節 診斷要點 (221)
第三節 疾病活動性判斷及預後評價 (225)
第四節 和其他多係統損害疾病的鑒彆 (236)
第6章 係統性紅斑狼瘡的相關臨床問題 (245)
第一節 係統性紅斑狼瘡與感染 (245)
第二節 係統性紅斑狼瘡的遠期並發癥 (253)
第三節 係統性紅斑狼瘡與手術 (262)
第四節 係統性紅斑狼瘡與妊娠 (270)
第五節 藥物的使用及影響 (280)
第六節 預防接種 (285)
第七節 護理及健康教育 (289)
第7章 治療 (296)
第一節 治療原則 (296)
第二節 一般治療 (302)
第三節 藥物治療 (309)
第四節 特殊治療 (318)
第五節 中醫藥治療 (324)
第六節 特殊髒器損害的治療 (332)
係統性紅斑狼瘡是一種多因素參與、多係統和多髒器受損的自身免疫性結締組織病,病因尚不明確,其發病率為10/10萬~80/10萬,我國係統性紅斑狼瘡的患病率約為40/10萬,患病人群總數超過百萬,嚴重危害著人們的身心健康,尤其對育齡女性危害更大,重癥往往危及生命.20世紀50年代,發病兩年的病死率高達80%,隨著腎上腺皮質激素及免疫抑製藥等聯閤應用,以及對其診斷、治療水平的不斷提高,係統性紅斑狼瘡的病死率在逐年下降,生存率已大幅度提高,近一項迴顧性研究顯示,國人係統性紅斑狼瘡25年生存率達到78.44%。
由於係統性紅斑狼瘡病因未明,仍無根治的方法,患者一旦發病需終身治療,其診斷、治療上還存在不少問題,如能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根據患者的不同特點,采取正確閤理的治療方法,可使患者的預後明顯改善.係統性紅斑狼瘡除對皮膚、關節、肌肉等損害外,還可纍及腎、心血管係統、消化係統、呼吸係統、血液係統、神經係統等多係統,導緻多髒器損害,臨床錶現錯綜復雜,早期癥狀往往不典型,容易誤診為其他疾病而延誤治療,對係統性紅斑狼瘡早期診治,要求臨床醫師對該病有較全麵的認識;同時,近年來,對係統性紅斑狼瘡的發病機製、臨床診療進行瞭大量的研究,取得瞭一定進展,臨床醫師對這方麵的知識需求也在增加。有鑒於此,我們組織相關專傢編寫瞭此書,以我們的微薄之力為係統性紅斑狼瘡的臨床發展做一點貢獻。
本書對係統性紅斑狼瘡的流行病學、病因、發病機製,臨床錶現的多樣性及診斷治療進行瞭較係統的闡述,尤其對係統性紅斑狼瘡涉及的一些臨床問題(如感染、手術、妊娠等),就其近年的研究進展結閤臨床實踐進行瞭詳盡的敘述,對於臨床醫師的臨床實踐及科研工作有一定指導作用.同時,臨床實踐證明,中西醫結閤治療能提高係統性紅斑狼瘡的療效,減輕藥物治療的不良反應,是我國治療係統性紅斑狼瘡的特色醫療.本書特設專篇,介紹瞭中醫學對該病的認識、辨證治療及護理,以期中西醫優勢互補,為今後應用中西醫結閤治療係統性紅斑狼瘡提供一些藉鑒。
在編寫過程中,我們參閱瞭大量文獻資料,參考瞭國內外的研究成果,圍繞臨床實踐,突齣臨床重點問題,反映近年研究進展,以期對臨床診療有所裨益.部分文獻可能在不同章節有重復,為保持各章節相對獨立,未作刪減.由於學識、水平有限,作者經驗和理解的欠缺,書中若有不足之處,敬請讀者給予批評指正。
金勁鬆
2017年6月
這本書的標題《係統性紅斑狼瘡的診斷與治療/名醫世紀傳媒》,就自帶一種專業、嚴謹的氣場。我一直以來都對醫學的進步和人類對抗疾病的努力非常感興趣,尤其是像紅斑狼瘡這樣,名字聽起來就帶點神秘感,而且聽說比較復雜的疾病。雖然我不是醫生,但我常常會主動去瞭解一些重大疾病的知識,覺得這是一種對生命的尊重,也是一種潛在的自我保護。這本書的“名醫世紀傳媒”這幾個字,讓我覺得它不像是市麵上那些泛泛而談的科普讀物,而是可能深入到瞭醫學研究的最前沿,或者匯聚瞭經驗豐富的臨床醫生的獨到見解。我特彆想知道,在這些“名醫”的眼裏,診斷紅斑狼瘡這個看似疑難的疾病,究竟有哪些關鍵點?他們是如何通過細緻的觀察和專業的判斷,來識彆這個疾病的?而治療的部分,我想肯定不僅僅是技術的堆砌,更是對患者病情、體質、心理等全方位的考量,充滿瞭人性化的關懷。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讓人一看就覺得分量很重,《係統性紅斑狼瘡的診斷與治療/名醫世紀傳媒》。我一直以來對這種比較復雜的疾病都保持著一種敬畏和好奇,特彆是像紅斑狼瘡這樣,名字聽起來就有些神秘,而且據說發病原因和癥狀都比較多變。我本身並不是醫學專業人士,但對一些重大疾病的科普知識抱有濃厚的興趣,總覺得多瞭解一些,萬一身邊有人遇到相關情況,也能多一份理解和支持。這本書的副標題“名醫世紀傳媒”更是增添瞭一份權威感,讓人覺得裏麵一定匯聚瞭當下最前沿的醫學智慧和臨床經驗。我常常在想,那些在醫學領域奮鬥多年的名醫們,他們麵對疑難雜癥時的思考過程是怎樣的?他們是如何一步步接近真相,最終找到治療方案的?這本書或許能為我揭開這層神秘的麵紗,讓我能夠窺探到醫學的深度和廣度。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將復雜的醫學知識娓娓道來,讓我這個普通讀者也能有所收獲,不再對這個疾病感到束手無策。
評分拿到這本《係統性紅斑狼瘡的診斷與治療/名醫世紀傳媒》,我最先是被它厚實的質感和沉靜的封麵設計所吸引。作為一個長期關注健康生活方式的普通讀者,我一直認為,瞭解我們身體可能麵臨的挑戰,是積極生活的前提。紅斑狼瘡,這個名字我在新聞報道和一些科普文章中零星接觸過,總覺得它像一個潛伏的“敵人”,診斷和治療都充滿挑戰。這本書的名字直接點明瞭主題,而且“名醫世紀傳媒”這樣的標簽,讓我隱約感覺到它並非簡單的教科書,而更像是一部凝結瞭無數臨床實踐智慧的著作。我尤其好奇,在“名醫”的視角下,診斷這個疾病會涉及哪些細微之處?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癥狀,在經驗豐富的醫生眼中,又會有怎樣的解讀?治療的篇章,我想更是充滿瞭智慧和希望,肯定不隻是簡單地羅列藥物和療法,而是包含瞭對患者個體差異的考量,以及對未來康復的長期規劃。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領我,以一種更加宏觀和深入的視角,去理解這個疾病的來龍去脈,以及醫學界是如何與它搏鬥的。
評分對於《係統性紅斑狼瘡的診斷與治療/名醫世紀傳媒》這本書,我的期待更多地集中在它所傳達的“希望”和“理解”層麵。我身邊有朋友曾經提起過身邊有人患有紅斑狼瘡,當時就覺得這個病聽起來很復雜,而且對患者的生活影響很大。我並非醫學專業人士,但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對這類疾病總是抱有一種同情和想要瞭解的心態。這本書的名字很直觀,指嚮瞭核心內容,而“名醫世紀傳媒”這個後綴,則給我一種它匯聚瞭頂尖專傢經驗的預感。我希望這本書能用一種比較容易理解的語言,介紹紅斑狼瘡到底是什麼,它是如何發生的,以及最重要的,如何去診斷和治療。我希望它能幫助我,甚至幫助更多的普通讀者,消除對這個疾病的一些誤解和恐懼,更理性地看待它。同時,我也希望書中能有一些關於患者生活護理、心理支持方麵的內容,畢竟疾病的治療不僅僅是醫學上的,更是對一個人整體生活的考驗。
評分對於《係統性紅斑狼瘡的診斷與治療/名醫世紀傳媒》這本書,我的直觀感受是它的專業性和權威性。我一直對人類健康領域的一些重大挑戰抱有濃厚的好奇心,尤其是像係統性紅斑狼瘡這樣,名字本身就帶著一些復雜和挑戰性的感覺。我並非醫學專業齣身,但齣於對生命的尊重和對醫學探索的興趣,我樂於去瞭解一些疾病的科普知識。這本書的名字非常清晰地指明瞭其核心內容,而“名醫世紀傳媒”的後綴,更是讓我預感到這是一部匯聚瞭醫學界頂尖智慧的著作。我很好奇,在這些“名醫”的眼中,診斷紅斑狼瘡這樣一個多變的疾病,究竟需要具備怎樣的洞察力?他們是如何從紛繁復雜的癥狀中抽絲剝繭,找到病竈的?而對於治療,我深信書中一定不僅僅是羅列瞭各種療法,而是會包含對患者個體差異的細緻分析,以及如何根據病情發展,製定齣最優化的治療策略。我期待這本書能以一種嚴謹又不失溫度的方式,為我揭示這個疾病的全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