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至少会有一次后悔自己当初的决定——这便是时间尽头的酒店存在的意义。
两年前,尹陆阴差阳错进入时间尽头的酒店,成为酒店员工,开始接待时间旅行者,后来他又做了酒店邀请函的派发人。酒店里除了有美艳动人的女上司,性格冰冷、刻薄的毒舌同事,还有一位从未露面,神秘莫测的酒店创始人。
每当有人带着邀请函来到酒店,旅行者的故事便会在时间之门背后上演。壮志未酬的青年导演、漂泊十年的流浪者、读《西游记》漫画长大的朋克和尚、怀愧疚无法释怀的朝圣者、为爱守身的钢管舞女郎、天赋异禀的情感咨询师、脾气暴躁的过气摇滚乐手……人生的酸甜苦辣,在时间旅行中流淌,百味横陈。
直到一位父亲的到来,打破了酒店的平静。酒店的存在陷入危机,创始人的身份也在此时显露……
作者简介
离鹿,1992年生。大学开始写小说,现就职于某旅游网站。
曾做过摇滚乐手,摄影师,客栈管家,支教教师,官媒编辑。
2015年独行印度,旅途中撰写笔记《流淌在刀锋上的印度》、《果阿,最后的嬉皮港》被评价为“冷静克制,文笔清澈”。
目录
楔子
第1话 造纸街16号
第2话 青年导演
第3话 假行僧
第4话 被逼婚的浪子
第5话 朋克和尚
第6话 族谱
第7话 爱是永恒的摇滚乐
第8话 朝圣者的噩梦
第9话 钢管舞女郎
第10话 红发安妮
第11话 男友改造计划
第12话 摇滚金手指
第13话 飞行员夹克
第14话 爵士沉迷
第15话 愤怒的安妮
第16话 镜中的文身师
第17话 霓虹小姐
第18话 师徒父子
第19话 时间之匣
第20话 浅野之怒
最终话 自由意志
尾声
精彩书摘
《时间尽头的酒店》:
第1话造纸街16号
:毫不在意地挥霍时间,无所事事四处游荡,等待奇迹发生在你身上。
001.
周五晚上,我正准备离开,有个女孩拖着行李箱闯进酒店。
女孩大概二十岁左右,一身观光客的打扮,似乎刚从某座海岛度假归来。她一头短发,画着眼影,相貌甜美可爱,身材娇小玲珑。虽然看上去有些疲惫,但是一举一动仍然隐藏着无穷活力。我别有意图地看着她,微笑着打声招呼。刚喝下的酒在血液中沸腾。
她环视四周,长出一口气,最终目光落在我身上。而我正等着和她四目交接的一刻。
“你好,欢迎来到时间尽头的酒店。”
她上下打量我,捂着嘴轻轻一笑:“你是谁呀?”
我请她出示邀请函,然后说出那句已经重复过上百遍的话。
“酒店服务于时间旅行者,本身游离在时间之外。”
她涂着梅色的唇彩,脖颈上缠绕着黑丝绒项圈。
“有意思。”
她从随身的包里掏出邀请函,上面写着名字:丽川。
“喂,你叫什么?”
“尹陆。”
“来这里多久了?”
“大概一年吧。”
她穿着牛仔短裤,两条腿搭上沙发扶手,麂皮短靴外侧垂着一串流苏。
我问她想要前往什么时代,说话的时候,眼睛忍不住滑向那两条腿。
“有意思。”她向酒店大堂里面张望,“好久没人问过这样的问题了。”
“你说什么?”
“我刚从法国回来。那些法国人就爱问各种各样古怪的问题。”
怪不得。我重新打量她。这姑娘简直像是莫迪亚诺小说里的女主角。
丽川说了句法语。我听不懂,问她什么意思。
“二十年代的巴黎,”她说,“我想回到二十年代的巴黎,向可可·香奈儿学习时装设计。”
又是一位想回到黄金时代巴黎的人。在酒店工作以来,我已经遇到好几位这样的客人。作家、舞者、摄影师,都是具有黄金时代情结的一类人。时至今日,巴黎仍具备吸引这些人的力量。
你永远不知道大多数人会选择回到什么时代,获得邀请函的毕竟是少数。这些幸运儿拥有生命中唯一一次时间旅行的机会。而我要做的,就是尊重他们的选择。
我问她准备什么时候出发。就在这时,走廊深处传来清脆的高跟鞋声响。
酒店的女王穿着黑白拼接上装,在吧台站定,两臂在胸前交叉,绽露微笑。
“让她歇歇吧,小陆,你没看出来她已经累坏了吗?”
阿曼达步履轻缓,走到丽川面前,“你好,我是酒店经理,阿曼达。”
两个女人握握手,相视一笑。阿曼达挑出一把钥匙:“房间在一层。”
丽川拖起行李箱,我要过去帮忙,却被阿曼达拦住了。
“平时帮我搬东西,怎么不见你这么主动。”
丽川回眸一笑,背影消失在走廊深处。
“很漂亮哦。”
阿曼达抿着嘴,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我突然想起一件事,内心蠢蠢欲动。
“前一阵子,你买的海鲜是不是还没吃完?”
“你想吃了?”
她望着龙头底的酒杯:“但是你该下班咯。”
我走到吧台,一口气喝干杯里的酒。曾经的我也是这样,不管什么酒,都敢一仰脖倒进喉咙,期盼酒精烧尽野草,驱散内心的躁动不安。
“好了好了,给你做还不行吗?但是,我必须问一个问题,”
女王将手轻搭在我的肩膀上:“我们是不是该邀请丽川哪?”
002.
我跟在阿曼达身后,走进地下餐厅,看着她拿出龙虾、螃蟹和那些奇奇怪怪的贝类。她把我推出厨房,叫我在餐厅等她,“别添乱了,乖乖等着。”
我拉过一把椅子,在空荡的餐厅坐下,稍过片刻便觉得枯燥无趣。我按下吊扇的按钮,拿过餐台上的烟灰缸,点了根烟,抬头呆望着扇叶不断旋转,逐渐化为一个圆点。
没过多久,阿曼达推开厨房的门,手里端着美味佳肴。我一声不吭地坐在那里,眼瞧着她把海鲜大餐—样样摆在我面前,直到铺满整张方桌。她冲我微微一笑,夺过我手里的烟,吸了一口,掐灭在烟灰缸里。
我站起身,想去叫丽川。
阿曼达拦住我,让我去吧台拿酒。
“还是我去叫吧。你这猴急的样子,说不定会吓到人家。”
从一开始,她就知道我在想什么。
听着高跟鞋上楼的声音,我冲回大堂。琳琅满目的洋酒摆在酒柜里,我一时挑花了眼,暗骂自己平时不讲究饮食,沉迷于一场又一场啤酒加羊肉串的聚会,现在连一瓶佐餐的酒也选不出。最后,我抄起两瓶最贵的威士忌,顺手拿了两根白色蜡烛,跑进地下餐厅。
酒摆好。蜡烛点燃。站在飘香的餐厅里,好像这一切都是我的杰作。
两位女士走进餐厅,见到这幅景象,都笑了。
……
《时间尽头的酒店》:一段穿越时空的迷人旅程 《时间尽头的酒店》并非一本简单的故事集,也不是一本严肃的学术著作。它更像是一个精心打磨的棱镜,折射出人类对时间、记忆、身份以及存在的永恒追问。这部作品巧妙地融合了多种叙事手法,以一种令人着迷的方式,将读者带入一个又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场景,引发深刻的思考。 一、 概念的宏大与创意的呈现 这部作品的核心概念围绕着“时间”这一抽象而又无处不在的元素展开。然而,作者并没有选择枯燥地阐述时间理论,而是将它具象化,赋予它实体,将其打造成一个神秘而引人入胜的“酒店”。这个“时间尽头的酒店”并非物理意义上的某个地点,它更像是一个精神的坐标,一个概念的交汇点。进入这里的,不仅仅是人,更是他们携带的过往、未来、遗憾、希望,以及那些被时间遗忘或铭记的瞬间。 作品的创意在于,它将时间视为一个可以被体验、被感知、甚至被探索的维度。在这个酒店里,时间不再是线性的流逝,而是可以被折叠、被重塑、被回溯的。读者会发现,故事中的人物并非简单地“来到”这个酒店,而是被一种无形的力量吸引,被某种不确定性牵引,最终在这里驻足。这种设定本身就极具吸引力,它挑战了我们对现实的固有认知,鼓励我们去想象那些超越日常经验的可能性。 二、 叙事的多样性与情感的深度 《时间尽头的酒店》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其叙事的丰富性。作品没有采用单一的叙述视角,而是通过不同人物的故事、不同的时空切片,展现了时间在不同生命轨迹中所扮演的角色。有的故事是温馨的回忆,有的则是沉重的反思;有的充满了奇幻的色彩,有的则描绘了现实的残酷。 作者在情感的刻画上同样深入人心。每一个故事都承载着复杂而真实的情感。有的是关于错过的爱人,有的是关于未能实现的梦想,有的是关于对童年纯真的怀念,有的是关于面对死亡的恐惧与释然。这些情感并非孤立存在,它们在“时间尽头的酒店”这个独特的背景下,被放大、被交织、被升华。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很容易与故事中的人物产生共鸣,感受到他们内心的挣扎、喜悦、悲伤与希望。 例如,作品中可能出现这样一个片段:一位年迈的艺术家,在酒店的某个房间里,重新触摸到了年轻时未完成的画作,指尖划过画布的纹理,仿佛能感受到那个曾经充满激情的自己。他并非是为了完成这幅画,而是为了与那个失落的自我对话,理解那些年岁所带来的改变与沉淀。这种对“过去”的追溯,并非简单的怀旧,而是对生命历程的审视与接纳。 又比如,另一位主人公可能在酒店的一个特殊区域,看到了自己某个尚未发生的未来。这个未来可能是辉煌的,也可能是黯淡的。看到未来并非带来解脱,而是更加深了当下的焦虑与思考:我是否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我是否有能力改变那个我所看到的未来?这种对“未来”的窥视,是一种警示,也是一种激励。 三、 意象的象征性与哲学的思辨 “时间尽头的酒店”本身就是一个强大的象征。它代表着一个临时的休憩之地,一个可以审视过去、反思现在、眺望未来的场所。酒店的每一个房间,每一件陈设,甚至每一个服务人员,都可能蕴含着深刻的象征意义。 例如,酒店的走廊可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蜿蜒曲折,通向未知。大堂可能是现实的入口,而更深处的房间则是对不同时间维度的探索。房间里的镜子,可能折射出的是不同年龄段的自己,或是平行世界的另一条人生轨迹。甚至酒店的服务员,可能代表着时间的引导者,他们不直接干预,却在关键时刻给予提示,或者只是静静地观察。 作品中充满了对存在意义的哲学思辨。当一个人能够在“时间尽头的酒店”里回溯过去,面对自己的选择与失误时,他会如何看待“命运”?当他能够窥视未来时,又如何理解“自由意志”?这些问题,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而非枯燥的说教,呈现在读者面前。作品引导读者思考:时间究竟是什么?记忆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我们如何定义“自我”? 四、 艺术的手法与读者的体验 《时间尽头的酒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同样可圈可点。作者可能运用了大量的意象,通过比喻、象征等手法,将抽象的时间概念具象化。语言的运用也极具匠心,时而细腻婉约,描绘情感的波澜;时而宏大磅礴,展现时空的浩渺。 作品的节奏把控也十分巧妙。有的故事节奏明快,引人入胜;有的故事则舒缓悠长,引人回味。这种节奏的变化,使得阅读体验更加丰富,也更能抓住读者的注意力。 更重要的是,这部作品并非试图提供一个标准答案。它提供的是一种可能性,一种思考的空间。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被邀请加入到这场关于时间的对话中来。每一个读者,都会根据自己的经历、认知和情感,对故事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感悟。这正是《时间尽头的酒店》的独特魅力所在——它触及了每个人内心深处对时间、对生命的疑问,并在读者的心中激起涟漪。 总结 《时间尽头的酒店》是一部充满想象力、情感深度和哲学思辨的杰作。它以“时间尽头的酒店”这一独特概念为载体,通过多样化的叙事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带领读者进行一次深刻的心灵探索。它不是关于某个具体事件的记录,也不是对某个特定理论的讲解,而是关于人类普遍情感和永恒追问的艺术化呈现。这部作品会让你在阅读后,久久沉浸其中,重新审视自己与时间的关系,以及生命本身的意义。它是一次静谧的旅行,一次对内在宇宙的探险,一次对“存在”本身的温柔叩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