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居家安全(适合3-6岁的幼儿)/儿童安全教育亲子画册系列

幼儿居家安全(适合3-6岁的幼儿)/儿童安全教育亲子画册系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春荣(小不点姐姐) 著
图书标签:
  • 幼儿安全
  • 儿童安全
  • 居家安全
  • 安全教育
  • 亲子教育
  • 绘本
  • 画册
  • 3-6岁
  • 预防
  • 家庭安全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0644530
版次:1
商品编码:12219672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儿童安全教育亲子画册系列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5-01
用纸:胶版纸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儿童安全教育亲子画册系列》主要针对3~6岁的低龄儿童,书中运用卡通形象帮助幼儿了解生活中的安全危机,加强幼儿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本系列画册图文并茂,通过儿歌形式促进亲子阅读与交流,其内容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幼儿自身安全、幼儿入园安全、幼儿居家安全、幼儿外出安全。

作者简介

  张春荣(小不点姐姐),新概念·小不点姐姐工作室(业务范围包括幼教VI系统设计、园所环创指导、绘本阅读推广及培训、相关教育类课程研发、绘本创编设计等)创始人,曾担任西安电视二台《全能宝贝》儿童节目主持人。从事教育事业多年,在幼儿绘画心理、幼儿阅读研究及创新美术教育研究方面成果突出。从事幼儿教材、儿童文学作品的研发及创作。编辑出版书籍《儿童学习与发展实操彩色绘本》,手绘《幼儿校园游戏》插画等,能够从儿童的视角探索幼儿教育的方法,擅长手绘创作,绘本作品独树一帜。

目录

不爬窗户与窗台
电视暴力要远离
抽屉推拉要注意
不在屋内蒙眼睛
洗衣机内不能进
不摸电熨斗
插板不能玩
干燥剂不食用
“Qs”标识要认清
食品期限要知道
废旧电池要归类
远离厨房和炉灶
报警电话要记牢
浴室防滑要做好
浴室用品要放好
喷雾剂不乱玩
化妆品不乱用
冰冷食品不贪吃
药品不是小糖豆
正确挪动小椅子
玩具正确玩
不光脚乱跑
打火机不乱碰
安全知识测查
《幼儿居家安全:守护成长小天使》 给父母的贴心指南,为孩子绘制安全无忧的童年 家,是我们最温暖的港湾,是孩子们探索世界的起点。然而,在这个充满爱与欢笑的空间里,潜藏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对于3-6岁的活泼好动的小宝贝们,他们的好奇心如同无尽的宝藏,但也意味着他们更容易被新奇事物吸引,从而忽略潜在的危险。 《幼儿居家安全:守护成长小天使》亲子画册系列,正是为回应这份父母的殷切期盼而精心创作。我们深知,安全教育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融入日常的点滴,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习,在互动中成长。这套画册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一份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承诺,一份与家长携手共筑安全堡垒的指南。 为什么选择《幼儿居家安全》? 3-6岁是孩子们认知能力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独立思考,模仿能力强,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探索欲。此时,如果缺乏有效的安全引导,一些看似微小的疏忽,都可能给孩子带来无法挽回的伤害。我们看到的,是无数家庭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因为缺乏针对性的安全教育而产生的焦虑与不安。我们希望通过这套画册,将抽象的安全知识,转化为孩子们能够理解、能够记住、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具体行为。 画册内容详解: 这套画册系列,将居家安全问题分解为若干个贴近幼儿生活的主题,以图文并茂、故事性强的方式呈现。每一册都聚焦一个核心的安全领域,并以孩子最容易接受的绘本形式展开。 第一册:《电器安全小卫士》 主题聚焦: 电器安全,包括插座、电线、电器使用等。 故事梗概: 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名叫“乐乐”的小男孩,他非常喜欢观察家里的各种电器。他会好奇地盯着电视机,想知道它为什么会发出声音;他会想把手指伸进插座的小孔,看看里面有什么。通过乐乐的视角,我们带孩子进入一个充满“电”的奇妙世界。 内容呈现: 认识家里的“电”: 用形象的比喻,告诉孩子电就像一条看不见的小河,在家里的“轨道”(电线)里流动。 插座的“大嘴巴”: 将插座比喻成一个有“嘴巴”的电器“家”,但这个“嘴巴”很危险,不能随意触碰,更不能用手指、玩具、金属等东西去“喂”它。画册会生动地展示,当乐乐试图将小积木塞进插座时,会发生什么(以安全、非惊吓的方式,比如“冒烟”的小动画,或是“嘟嘟”警告的声音)。 电线的“辫子”: 告诉孩子电线就像电器的小辫子,不能随意拉扯、啃咬。如果电线坏了,可能会有“小虫子”(漏电)跑出来。 电器“发烧”了: 讲解电器长时间使用会发热,不能用手直接触摸,更不能用湿手去按按钮,以免触电。 安全用电小窍门: 引导孩子记住“看到插座,不要碰!”、“电器使用中,要小心!”、“电器坏了,要告诉大人!”等简单易记的口诀。 互动环节: 设计“找出家里的危险插座”、“给电器盖上安全‘被子’(插座保护盖)”等小游戏,让孩子在实践中巩固知识。 第二册:《厨房里的“小心火”》 主题聚焦: 厨房安全,包括明火、热水、刀具、清洁剂等。 故事梗概: 故事围绕着小女孩“琪琪”展开。琪琪是个好奇宝宝,她对厨房里热气腾腾的锅,闪着光的刀,以及各种色彩鲜艳的瓶瓶罐罐充满了兴趣。 内容呈现: 炉灶的“火龙”: 将炉灶上的火焰比喻成一条“火龙”,它很烫很危险,不能靠近,更不能玩火。画册会用温和的图画展示,当琪琪靠近炉灶时,会有“烫!”的提示。 热水的“蒸汽怪兽”: 讲解热水会冒出看不见的“蒸汽怪兽”,它会把皮肤烫伤。不能自己去够水壶,不能玩水龙头里出来的热水。 刀具的“锋利牙齿”: 告诉孩子刀具就像有“锋利牙齿”的怪兽,非常危险,不能随意触碰。吃饭时,要听爸爸妈妈的话,使用儿童餐具。 清洁剂的“彩色毒药”: 强调放在橱柜里的清洁剂、洗涤剂,尽管颜色鲜艳,但对人体有害,不能像饮料一样饮用,也不能随意打开玩耍。 厨房安全小贴士: 引导孩子记住“厨房热气大,宝宝要躲开!”、“别玩刀具,危险!”、“清洁剂,不能尝!”等。 亲子互动: 设计“给厨房电器穿上安全‘外套’(推拉门锁)”、“分辨哪些是厨房的‘宝贝’,哪些是‘危险品’”等游戏。 第三册:《窗户边的“小飞侠”》 主题聚焦: 窗户、阳台安全,高处坠落防护。 故事梗概: 小男孩“豆豆”喜欢爬高,喜欢从窗户向外眺望,他觉得自己在窗户边就像一个准备起飞的小飞侠。 内容呈现: 窗户的“魔法陷阱”: 解释窗户虽然能看到外面的世界,但如果防护不到位,它可能变成一个“魔法陷阱”,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去。 阳台的“危险边缘”: 强调阳台是家里最高的地方之一,上面有很多栏杆缝隙,小宝宝的头或者身体很容易卡住,甚至掉下去。 “不要爬”的约定: 引导孩子明白,不可以爬到窗户上、阳台栏杆上,更不能在窗户边玩耍打闹。 安全防护措施: 用图画展示,如何在窗户上安装防护栏,如何给阳台加高围栏,以及如何将孩子常玩的玩具放在远离窗户的地方。 窗户安全小口诀: “窗户外面风景好,但要小心别摔倒。”、“阳台栏杆缝隙大,宝宝安全要顾家。” 亲子体验: 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检查家里的窗户和阳台,讨论如何让它们变得更安全,比如安装防护网,收起容易攀爬的家具。 第四册:《小小的“吞吞怪”和“危险品”》 主题聚焦: 吞咽危险、药物安全、小物件安全。 故事梗概: 小女孩“果果”对什么都充满好奇,她喜欢把小东西放进嘴里尝一尝,她觉得家里很多小东西都像“小玩具”。 内容呈现: “吞吞怪”的秘密: 讲解很多小物件,如硬币、纽扣、小零件、小玩具、坚果等,如果被孩子吞下去,会堵住喉咙,非常危险,就像被“吞吞怪”抓住了。 药物的“伪装”: 强调所有药品,无论是成人药还是儿童药,都不能随意摆放。药品可能看起来像糖果,但千万不能模仿大人去吃,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由大人喂食。 “危险”的垃圾桶: 讲解家里的垃圾桶,尤其是有尖锐物品或化学物品残渣的垃圾桶,不能随意翻动,里面也可能藏着“吞吞怪”。 安全收纳小技巧: 教导家长如何将小物件、药品、电池等危险品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并用安全锁进行防护。 安全提示: “小东西,不入口,小心‘吞吞怪’把你留!”、“药品像糖果,吃错会生病,找医生!” 家庭游戏: 设计“为小物件找到安全‘家’”、“分辨哪些东西可以玩,哪些东西不能碰”等活动。 第五册:《浴室里的“水怪”和“滑梯”》 主题聚焦: 浴室安全,包括溺水、滑倒、烫伤等。 故事梗概: 小男孩“洋洋”喜欢在浴室玩水,他觉得水是一个有趣的“伙伴”,但有时这个“伙伴”也会变得很“调皮”。 内容呈现: “水怪”的诱惑: 强调浴缸、水盆、马桶里的水,即使水位很浅,对小宝宝来说也可能非常危险,容易发生溺水。洗澡时,家长必须时刻陪伴。 “滑梯”的挑战: 讲解浴室地面湿滑,容易滑倒。鼓励孩子使用防滑垫,行走时要小心。 热水器的“秘密”: 讲解热水器可能会放出过烫的水,洗澡前必须先试好水温,以免烫伤。 浴室安全小原则: “浴室水多多,切记要看护。”、“地面滑溜溜,小心慢行走。”、“水温要试好,安全又舒服。” 亲子实践: 和孩子一起铺设防滑垫,讨论洗澡时的安全注意事项,比如不要把玩具扔进马桶。 第六册:《开门“小心”,陌生人“别理”》 主题聚焦: 陌生人识别,防拐骗,居家防盗。 故事梗概: 小女孩“莉莉”很友善,她见到谁都想打招呼,但有时候,热情的“莉莉”可能会遇到不怀好意的人。 内容呈现: “陌生人”的概念: 用简单的图画和语言,解释“陌生人”就是不认识的人,即使他们看起来很友善,也不能轻易相信。 “不给开门”的指令: 强调门是家里的“保护墙”,不能随便给陌生人开门,即使对方说认识爸爸妈妈。 “不跟陌生人走”的原则: 告诉孩子,如果有人要带她去玩,或者送她礼物,而对方是陌生人的话,一定要拒绝,并立刻告诉大人。 “求救信号”: 教导孩子记住家长的电话号码,以及在遇到危险时,可以向警察叔叔、保安叔叔求助。 “我的家,我做主”: 鼓励孩子建立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认识到自己的安全比什么都重要。 安全提示: “门外有人敲,不认识不回答。”、“陌生人给礼物,不收也不要走。” 角色扮演: 和孩子一起进行“模拟陌生人敲门”的游戏,引导孩子学习如何应对,以及如何寻求帮助。 《幼儿居家安全:守护成长小天使》的独特优势: 专业性与趣味性的完美结合: 我们邀请了儿童教育专家和心理学家参与内容设计,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同时,由经验丰富的儿童绘本画家操刀,用鲜艳的色彩、生动的形象、有趣的故事,将枯燥的安全知识变得引人入胜。 贴近幼儿生活场景: 画册中的每一个故事,每一个场景,都来源于幼儿真实的居家生活。孩子们能够轻松地将画册中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强调亲子互动: 每册画册都设计有“亲子互动”环节,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讨论、游戏,在互动中加深孩子的安全意识,也增进亲子关系。我们相信,安全教育是家庭共同的责任。 积极引导,而非恐吓: 我们避免使用过于惊悚的画面和语言来吓唬孩子,而是通过积极、正面的引导,让孩子认识到危险,并学会如何避免。我们的目标是让孩子拥有安全感,而不是恐惧感。 高质量的印刷和材质: 采用环保安全的印刷材料,圆角设计,让孩子翻阅时更加安全。精美的插画,色彩鲜艳,符合儿童的审美需求。 循序渐进,系统全面: 整个系列涵盖了幼儿居家安全的大部分重要方面,让孩子在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中学习安全知识。 给家长的建议: 这套画册是您教育孩子安全知识的得力助手,但它并非孤立的工具。我们鼓励家长: 1. 以身作则: 您的行为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并示范安全行为。 2. 耐心沟通: 抽出时间与孩子一起阅读,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解释安全知识,并耐心解答他们的疑问。 3. 反复强调: 安全教育需要反复进行,将安全知识融入日常的谈话和活动中。 4. 营造安全环境: 根据画册的建议,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无隐患的居家环境。 《幼儿居家安全:守护成长小天使》系列,将陪伴您的孩子度过一个安全、快乐、健康的童年。让我们携手,为孩子构筑一道坚实的成长屏障!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必须强调一下这套书在“情绪与安全”这一复杂主题上的处理能力,这常常是很多安全教育读物忽略的盲区。三到六岁的孩子,在感到焦虑、害怕或者生气的时候,行为往往会失控,这恰恰是发生意外的高峰期。这本书中有一个章节专门讨论了“当自己独处害怕时怎么办”,它教导孩子不是去躲藏或者大喊大叫,而是应该找到一个“安全角落”(比如铺着柔软垫子的角落),并学习做几次深呼吸。这个“深呼吸”的技巧,简直是点睛之笔!它将心理调适和环境安全结合了起来。我的孩子正是那种情绪波动比较大的类型,以前发生矛盾时,他会乱跑乱摔。自从读了这部分,现在他生气时,会自己跑到沙发角落,学着书里说的“慢慢呼气”,虽然动作还很稚嫩,但那个意图已经建立起来了。这说明这套书的编撰者不仅仅是关注了物理上的碰撞和烫伤,更深入到了儿童行为心理学的层面,提供了一套更加全面、更有温度的安全保护体系。它教会孩子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从而避免因情绪失控引发的安全事故,这种深度是其他简单绘本无法比拟的。

评分

我一直认为,最有效的安全教育,是建立在“理解”而非“恐惧”之上的。很多时候,我们告诉孩子“不要爬高”,但孩子不明白为什么,他们只知道这是大人的命令。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处理堪称典范。比如,在讲解“阳台和窗户安全”时,它没有简单粗暴地画出“危险”的场景,而是通过一个场景对比:一个孩子在阳台玩球,球滚到了栏杆外,另一个孩子尝试去够,结果重心不稳。然后,它立刻引出“为什么栏杆要有一定的高度”,用一种接近科普的方式解释了重心和跌落的原理(当然是用最简单的拟人化语言)。这种“解释为什么”的教育方法,极大地满足了学龄前儿童的好奇心和逻辑探索欲。我发觉,当孩子明白了背后的逻辑,他们对规则的遵守意愿会大大增强,因为这不是“规定”,而是“保护自己的科学方法”。我们家那位原本是个喜欢爬高探险的小家伙,在读了这几页后,对楼梯扶手的正确抓握方式都变得特别讲究,甚至还会提醒我扶好。这套画册成功地将安全意识内化成了孩子自主行为的一部分,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评分

这本关于儿童居家安全的绘本,确实是育儿书架上的一个宝藏。我一直很头疼怎么用孩子能听懂、并且不觉得枯燥的方式来教导他们家里的潜在危险,特别是三到六岁这个阶段,好奇心强又缺乏判断力。这本书的切入点非常巧妙,它没有用那种严肃的、说教式的语言,而是将每一个安全知识点都融入到了生动有趣的故事场景中。比如,关于电源插座和电线的危险,书中是通过一个叫“小豆丁”的角色,因为好奇心差点把手指伸进去,然后被一个拟人化的“安全小卫士”及时制止并解释的。整个过程充满了童趣,孩子在跟着小豆丁的冒险故事时,不知不觉就记住了“不能碰电”这个重要的规则。更让我欣赏的是,它不仅仅停留在“不能做这个”的告诫上,而是教会孩子“应该怎么做”。比如,如果玩耍时不小心打翻了热水杯,书里会教导他们第一时间大声呼救,而不是自己去拿冰敷,这种正确的应急反应指导,远比单纯的禁止有效得多。我发现,自从和孩子一起读完关于厨房安全的几页后,他现在自己去厨房拿零食时,都会下意识地绕开正在使用的燃气灶,这种习惯的养成,对我这个家长来说,是最好的回报。这本书在细节处理上非常到位,色彩鲜明,图画质量很高,完全符合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视觉偏好。

评分

说实话,市面上太多所谓的“安全教育”书籍,要么内容过于浅显,翻两页就完了,要么就是堆砌文字,家长读起来都觉得累,更别提让学龄前儿童去理解那些复杂的安全术语了。但这一套亲子画册系列,给我的感觉是真正用心去研究了3到6岁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它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好,每一页的画面信息量不会太大,确保孩子能专注于当前讨论的安全主题。我尤其喜欢它处理“陌生人来访”这个环节的方式。它没有使用那些让人感到恐惧的“坏人”形象,而是强调了“保护自己的身体界限”以及“不轻易相信陌生人提供的零食或邀请”。这种积极的、赋权式的教育方法,让孩子感到自己是安全的主导者,而不是被动地等待成人保护。我的女儿,她现在学会了如果有人敲门,她应该先询问“爸爸妈妈是否认识你”,而不是直接开门。这种细微但关键的进步,完全归功于这本书的引导。而且,这套书的设计,非常适合亲子共读,每幅图画旁边都留有空白或者提问的小设计,引导家长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向孩子提问互动,让学习过程变成一场充满乐趣的探索游戏,而不是单向的知识灌输。

评分

从一个更侧重于家庭环境设计的角度来看,这套亲子画册系列对家长的指导价值也非常高,简直就是一份隐形的居家安全自检清单。虽然这本书主要是面向孩子的,但它展示的安全隐患点,往往能瞬间点醒还在“装修后遗症”中放松警惕的父母。比如,书中提到“家具固定”的重要性,通过一个孩子不小心拉倒了没有固定在墙上的矮柜子,里面的玩具散落一地的画面,直观地展示了倾倒的危险。这个场景让我立刻联想到了我家客厅里那个还没来得及用防倾倒带固定的书架。我赶紧停下阅读,当天下午就去采购了固定件。这种“寓教于乐”的设计,让安全教育不再是单向的对孩子说教,而是变成了一场全家参与的“安全升级”行动。此外,它对于“浴室防滑”和“急救包放置”的讲解也非常细致,提供的解决方案都是日常生活中容易实施的,而不是要求家长去做什么高难度的改造。这使得家长能够非常轻松地将书中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为孩子打造一个真正安全的成长空间。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