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你的孩子 露丝.科尔 以华德福教育的视角帮助家长引导孩子度过6-7岁转变期正版书

重新认识你的孩子 露丝.科尔 以华德福教育的视角帮助家长引导孩子度过6-7岁转变期正版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华德福教育
  • 儿童发展
  • 6-7岁
  • 转变期
  • 亲子关系
  • 教育心理学
  • 露丝·科尔
  • 小学入学准备
  • 行为发展
  • 家庭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悟空心灵花园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出版社
ISBN:9787550722156
商品编码:25472837357
品牌:悟空心灵花园

具体描述


★ 从华德福教育的视角帮助家长重新认识自己的孩子

★ 由华德福一线幼教专家共同编写、应对孩子的6—7岁转变期。

★ 在北美教育界引起强烈反响,成为华德福幼教领域经典著作。

★ 为孩子顺利过渡到小学作好准备,北美华德福幼教联盟重磅推荐!

★ 中国华德福幼儿教育论坛主席张俐老师倾情推荐。

《重新认识你的孩子》是在众多的华德福教育书籍中具有专业性、针对性和权威性的对“6岁之变”研究的经典著作。我相信这本书可以帮助家长和老师更智慧、更自信、更有效地陪伴孩子度过6—7岁转换期。

——张俐,中国华德福幼教论坛主席

我们希望本书能为教师的实际工作以及家长养育孩子提供有益的建议,并为成长中的孩子提供帮助。

——苏珊.霍华德,北美华德福幼教联盟协调人

处于6岁转变期的儿童,并不是简单地经历连续不断的线性的发育周期,而是经历很多不同层次的转变。

——琼.艾尔蒙,《一年级准备》作者

本书从华德福教育的视角帮助家长重新认识自己的孩子,是一本幼教领域的经典著作。本书所讲的6—7岁的转变期是孩子的一个特殊时期。他们的身体、情感、想法与交住方式都在变化。他们常常会拒绝被人掌控,但同时又缺乏能力自己去把控,这对父母、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都是十分具有挑战性的。

为应对这一挑战,北美华德福幼教联盟大孩子工作小组组织教师、医生和家长,专门针对6—7岁转换期写成本书。本书一经推出,便在北美教育界引起强烈反响,成为华德福幼教领域经典著作。

本书提供了大量的资源,既有在课堂上和工作中应用的方法,适合6—7岁孩子的故事、诗歌、游戏,也有深刻的见解、丰富的灵感和实用的例子,以帮助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重新认识孩子,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转换期。

露丝.科尔(Ruth Ker)

是北美华德福幼教联盟大孩子工作组特别会议的主要推动者,北美华德福幼教联盟的董事会成员,西海岸人智学学习机构幼教培训老师和指导老师。她在加拿大从事华德福早期教育工作30多年,现在带领幼儿园混龄班,班上有很多6岁的孩子。

编者简介  1

序一 陪伴孩子度过 6 ~7岁转变期  1

序二 为孩子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3

前言  7

第一部分6~ 7岁孩子的变化

6 岁孩子变化的观察  3

以太体的出生  19

齿系:儿童发展的一面镜子  29

看见孩子的完整性  39

我们的教育体系对孩子的专注力和学习困难有帮助吗?  48

第二部分遇见挑战——教师的角色

“老人麻烦”  53

在满足孩子中所起的作用  55

心的关爱  60

精油浴  79

《幼儿的工作与玩耍》摘录  92

2 - 重新认识你的孩子

第三部分构建混龄幼儿园的社交风格

你不能和我玩  99

混龄幼儿园里的 6 岁孩子  105

木筏  111

班里的小家伙  118

女孩和男孩——女性与男性  123

啤酒和粑粑糖  134

第四部分满足孩子的需求——班级工作建议

一个运转中的幼儿园  151

创造流畅的时间节奏  157

风雨无阻的航行  165

幼儿园大龄孩子们的日常福佑  172

运动之旅:引导大龄孩子做有意识的动作  199

手工的作用:培育技巧和满足幼儿园中大孩子的需求  204

小红帽——超越遗传和个体的诞生  211

第五部分课堂活动及其素材

鹅妈妈之旅  223

穿越风雪:冬天活动之旅  232

野玫瑰公主晨圈  239

小精灵们  245

星星钱币  250

远在天边的神奇之湖  254

3 目录-

南瓜姑娘  258

巴布施卡的故事  263

适合幼儿园里大孩子的一些活动  268

过渡游戏、诗歌和歌曲  275

跳绳韵文  288

第六部分家长是我们的伙伴

孩子和家长的华德福教育  293

与家长一起工作:关于家长会的一些想法  298

迷迭香幼儿园的愿望花束  313

如何与父母讨论“管教”的话题  316

与孩子们的意志力一起工作  323

不用说破嘴皮,孩子也能按你所想的去做  331

家长手册  334

本书其他参与者简介  353

参考书目  

前言

这不是一本告诉你在华德福幼儿园里应该做什么的书,而是一本由幼儿园孩子的教师、医生和家长所写的文章的合集。作者们提出建议的同时,也带来了自己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希望加强和拓宽我们对幼儿园里较大孩子的理解。本书同样面向父母,旨在加强家长与教师之间纽带的联结。我希望你通过本书找到与自己个人努力相关的理念并强化自身独特的艺术性。或许在你阅读的过程中,一些新的灵感会出现。

在20世纪80年代,许多专家、学者在各种研讨会上发表了他们关于如何处理某些早期童年问题的看法。当听众们聆听这些来自欧洲大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北美的同事的演说时,我们明显感受到对于我们承担的这项备受祝福的工作有很多不同的处理方法。一旦我们跨越了“没有操作手册”带给我们的冲击,我们就能欣然接受这个事实,即在华德福早期幼儿教育的基本原则下,保持灵活性和独特艺术性是允许的。

鲁道夫.斯坦纳不止一次地提到:老师应该是一名艺术家。而且,当我代表北美华德福幼教联盟董事会开始我的调研,去寻找他人与我一起着手开展幼儿园较大孩子项目时,我遇到的当然是艺术性。

这个调研的目标是寻找在幼儿园与较大孩子相处没有压力且愉快的成熟教师,并从中挑选出不同的教学方法,加深和拓宽对该年龄段儿童发展的理解。我很高兴见到马萨诸塞州、缅因州、华盛顿州和加利福尼亚、纽约这些地区的学校受益于该调研成果,却没想到自己所在的幼儿园也受到了强大的影响。当我写这些文字的时候,我对这些同事给我的,以及从我自己幼儿园里的孩子那里所学到的,产生了极大的感激之情。

解释一下为什么这个调研小组在第一时间成立是很重要的,它最初从北美幼儿园督导老师的不断观察中得出,许多老师与幼儿园里的较大孩子相处时面临挑战。2002年,北美华德福幼教联盟通过公布以及后来出版的关于这一主题的调研结果回应了教师的这些需求。北美华德福幼教联盟想知道老师们与较大孩子相处时是否经历了挫折,他们的挑战是什么,什么是进展顺利的问题,什么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与这相关的调研结果可以从北美华德福幼教联盟的出版物中获得,里面有很多北美的同事给出的敏锐的观察和建议。

随着调查的开展,我们越来越明显地感受到这有利于不断地深入该主题的研究。北美华德福幼教联盟董事会成员建议我从这个调查中寻找出谁是可以协助开展这项工作的合作伙伴。他们还找寻资金帮助我尽可能地拜访这些教师,并寻找合适的成员与我一起参与到北美华德福幼教联盟“幼儿园较大孩子”项目组中。这个小组通常被称为“6岁孩子工作小组”。

书名:《重新认识你的孩子》

定价:68.00

ISBN:9787550722156

出版社:海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1月

页数:384

开本:16


重塑亲子连接,解锁儿童内在潜能:一段关于成长、理解与爱的旅程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为人父母,我们常常感到迷茫和焦虑。面对孩子一天天成长的步伐,我们渴望给予他们最好的教育,却又常常在教育的洪流中失去方向。我们努力捕捉着教育的各种理论和方法,却可能忽略了最本质的东西——孩子内心的声音,以及我们与孩子之间最深刻的连接。 这本书,并非要提供一套僵化的育儿手册,也不是要推销某种神奇的教育魔法。它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向导,邀请我们放慢脚步,重新审视我们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理解孩子成长的独特韵律,并从中汲取智慧,为孩子铺就一条通往健康、快乐与充实人生的道路。 穿越童年的迷雾,看见孩子的真实世界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宇宙,拥有着各自的光芒和节奏。然而,在成人的世界里,我们常常习惯于用成人的标准去衡量孩子,用固有的模式去塑造他们。尤其当孩子进入6-7岁这个关键的过渡期,他们的内心世界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 在这个年龄段,孩子开始从更加感性的、依赖性的状态,逐渐转向更具思考能力、更渴望独立探索的阶段。他们不再仅仅是父母怀中的小宝贝,而是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也开始尝试着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期间,孩子可能会表现出一些让家长感到困惑的行为:比如,曾经乖巧的孩子突然变得有些叛逆,喜欢挑战权威;又或者,他们会变得更加敏感,容易受伤;他们的想象力变得更加丰富,但有时也难以区分现实与幻想。 这些看似“问题”的行为,其实是孩子内在成长信号的显现。它们是孩子正在努力探索自我、理解世界、建立身份认同的必然过程。当我们能够以一种更深的理解去接纳和回应这些信号时,我们就能看见孩子真实的世界,而非我们强加的滤镜。 华德福教育的智慧:尊重生命规律,滋养内在力量 这本书的核心,源自于一种被誉为“尊重生命规律”的教育哲学——华德福教育。华德福教育并非一套僵化的课程体系,而是一种深刻的人类学视角,它认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拥有内在的成长蓝图。教育的任务,不是去“填鸭式”地灌输知识,而是要像一位园丁一样,为生命提供最适宜的土壤、阳光和水分,让孩子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奏,自然而然地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在6-7岁的年龄段,华德福教育尤其强调对孩子感官世界的滋养,对想象力与创造力的保护,以及对孩子内在节奏的尊重。它认为,这个时期的孩子,他们的学习更多地是通过模仿、通过体验、通过故事和艺术来发生的。强求他们进行抽象的、理性的学习,反而会扼杀他们内在的活力。 因此,这本书将带领我们深入了解: 6-7岁儿童的内在发展特点: 为什么孩子在这个时期会表现出某些独特的行为?他们的感知能力、情感需求、意志力的发展有何特点?理解这些,是有效引导的前提。 感官世界的滋养: 如何通过丰富而有质感的感官体验,为孩子的大脑发育和身心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包括对自然、音乐、艺术、手工等活动的深入探讨。 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守护: 为什么在这个阶段,保护孩子的想象力至关重要?我们应该如何鼓励和引导孩子的创造力,而不是限制它? 意志力的萌发与引导: 孩子如何通过重复性的活动和有意义的劳动来锻炼意志力?家长又该如何适时地给予支持和引导? 艺术与活动的教育力量: 故事、音乐、绘画、舞蹈、游戏等,不仅仅是娱乐,它们是滋养孩子心灵、促进智力发展的强大工具。我们将探讨如何将这些元素融入日常生活。 亲子关系的重建:从“管教”到“陪伴”的转变 在很多家长的观念中,“教育”似乎等同于“管教”和“约束”。然而,当孩子进入6-7岁,他们渴望的不再是绝对的服从,而是被理解、被尊重、被引导。这本书将引领我们进行一次深刻的亲子关系反思: 看见孩子的需求,而非仅仅行为: 当孩子表现出“不听话”时,我们看到的仅仅是行为,还是行为背后隐藏的需求?学会倾听,学会同理,是建立信任的基石。 权威的重塑: 什么是真正的权威?是严厉的命令,还是以身作则的榜样?如何建立一种既有界限又不失温情的亲子关系? 情绪的理解与引导: 孩子的情绪就像天气一样多变,有时狂风暴雨,有时阳光明媚。如何帮助孩子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压抑它们? 界限的设定与尊重: 设定清晰的界限,是对孩子负责的表现,也是帮助他们学习自律的关键。但同时,我们也需要尊重孩子的独立意愿和探索空间。 家长的自我成长: 孩子的成长,也是家长的一次深刻修行。当我们在引导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地认识自己,学习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超越知识的传递,点亮生命的火花 这本书并非要将孩子塑造成某种特定模样的“成功人士”,而是要帮助他们发现和点亮自己内在的生命火花。它相信: 学习是一种生命的需求,而非任务: 当学习与孩子的内在兴趣相连接时,它将成为一种主动的探索,而非被动的接受。 技能的培养应服务于内在的成长: 无论是手工、绘画还是音乐,它们都不仅仅是技能的训练,更是培养专注力、耐心、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课堂: 如何将日常的家务、与自然的互动、家庭的聚会,都转化为孩子学习和成长的宝贵机会? 培养孩子的内在驱动力: 帮助孩子找到他们真正热爱的事物,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让他们成为自己学习和生活的主人。 这是一场心灵的旅程,一次爱的再发现 阅读这本书,就像踏上了一场心灵的旅程。你将有机会: 重新认识你的孩子: 褪去成人的视角,看见孩子眼中纯粹的世界,理解他们内心的渴望和困惑。 重新认识你自己: 在引导孩子的过程中,你也将发现自己未曾意识到的潜能和需要成长的空间。 重新认识爱与教育的真谛: 爱不是占有,而是放手;教育不是灌输,而是唤醒。 这本书将陪伴你,在孩子6-7岁这个充满挑战又无比珍贵的时期,用一份温柔的理解、一份深刻的智慧,与孩子一同穿越迷雾,看见彩虹。它不是一套工具,而是一种信念,一种对生命潜能的信任,一种对亲子之间无限可能的探索。让我们一起,用爱和智慧,守护孩子纯真的童年,点亮他们生命中的璀璨星光。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透着一股温暖人心的力量,那种柔和的色调和手绘风格的插图,一下子就把人带入了一种宁静平和的氛围中。我之所以会选择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下正处于孩子一个关键的成长期,很多时候感觉自己像是在雾里行舟,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才能不伤害到他那颗敏感又充满好奇的心。市面上关于育儿的书籍汗牛充栋,但大多偏向于说教或者提供一套僵硬的规则,读起来总觉得少了点人情味。我更期待的是一种能够真正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视角,一种能让我学会如何“看见”孩子正在经历的内在变化的方法。这本书的副标题明确指出了它关注的焦点——那个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看似微不足道却对孩子一生发展至关重要的“六七岁”阶段。我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可以立即实践的、贴近生活的建议,而不是空洞的理论。比如,当孩子突然变得爱发脾气,或者开始对某些事情表现出强烈的抗拒时,我希望能知道这背后是不是有什么更深层次的需求没有被满足。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在我迷茫的时候,指引我看到孩子成长过程中那些微妙的信号,并提供富有智慧的回应方式。这本书的出现,对于焦急的家长来说,无疑是一盏及时点亮的灯火,让人感觉终于找到了可以信赖的依靠。

评分

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也许在于它传递出一种深深的希望感——即我们有能力与孩子共同度过这些看似混乱的过渡期,并且从中收获共同成长的喜悦。它没有回避这个年龄段孩子可能出现的挑战,比如对分离的恐惧、对规则的试探,但它提供的解决方案总是充满着对孩子内在力量的信任。我感受到了作者对童年的珍视,她笔下的孩子不是有待修理的“小大人”,而是正在积极构建自己世界的探索者。我期待这本书能帮助我建立起一套更具弹性的应对机制,不再因为孩子的小小“反抗”而感到挫败或愤怒,而是能够将其视为孩子自我主张正在萌芽的信号。这种思维模式的转变,远比任何具体的技巧都来得珍贵。这本书仿佛在告诉我:慢下来,蹲下来,用孩子的高度去看待这个世界,你就能找到正确的方向。它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书,每一次重读,想必都能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给予我新的领悟和力量。

评分

这本书的哲学基础显然是建立在对儿童发展深刻的尊重之上,这与我一直以来秉持的育儿理念不谋而合——即孩子本身就携带着成长的蓝图。我注意到作者在讨论具体问题时,总是倾向于回归到“孩子需要什么才能健康地发展他的意志力、情感和思维”这个核心命题。这让我感到非常受用,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的大脑会自动跳到“如何纠正错误行为”的模式,而忽略了行为背后的动机。例如,书中关于想象力与现实界限模糊的处理方式,提供了一种极富同理心的框架,让我明白了为何孩子会在某个阶段沉溺于幻想,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巧妙地引导他们逐步拥抱更清晰的现实逻辑,而不是粗暴地打断他们的内在体验。这种温和而坚定的引导艺术,正是当前许多家庭教育中缺失的一环。我渴望从这本书中学习到如何构建一个充满安全感和好奇心的家庭环境,一个允许孩子犯错、允许他们慢下来的庇护所。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培育生命力”的指南,而不是一本“如何管理问题儿童”的操作手册,这种定位上的差异,决定了它的价值深度。

评分

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开始注意到作者在不同主题之间的过渡是多么自然流畅,这绝不是简单地将各种育儿技巧堆砌在一起。比如,当讨论到感官统合问题时,她会立刻联系到艺术活动的重要性;而谈到社交能力发展时,她又会回归到家庭节奏和仪式感对孩子内心秩序的建立作用。这种整体性的视角,让我开始意识到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复杂系统。我尤其想深入研究书中关于“劳动与学习”关系的部分,因为在数字化时代,让孩子保有对真实劳作的热情似乎越来越难。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富有创造力的家庭活动建议,那些既能满足孩子动手操作的欲望,又能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责任感和专注力的活动。这本书的语言虽然专业,但绝不晦涩难懂,作者成功地将深奥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家长日常可以理解和操作的实践步骤,这极大地增强了我的信心。它让我看到,正确的引导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存在于我们与孩子日常相处的每一个细微瞬间中,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拥有正确的“观察工具”。

评分

初读这本书的章节安排,我就感受到了作者深厚的洞察力和条理清晰的叙述方式。它并没有急于给出“标准答案”,而是首先花费了大量的篇幅来描绘这个年龄段孩子精神世界和身体发展的具体图景。作者似乎非常擅长用细腻的笔触去捕捉那些容易被我们这些“忙碌的成年人”忽略掉的细节,比如孩子对韵律和重复的痴迷,他们对手工制作的热情,以及他们与自然界那种近乎本能的连接感。这种扎实的描述,让我对“转变期”有了更立体和全面的认识,不再仅仅将其视为一个行为上的挑战,而是一个深层的生命过程。我特别欣赏书中那种尊重个体差异的态度,它提醒我们每个孩子的步伐都是独一无二的,强行将他们塞入统一的模具中只会扼杀他们的天性。我正在寻找的,正是一种能够帮助我放慢脚步,真正去观察、去倾听的工具书,它应该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孩子未被察觉的努力和挣扎。这本书的文字风格很平静,像一位智者在耳边低语,没有高声疾呼的紧迫感,只有沉稳而坚定的引导,这种节奏感非常适合需要在育儿压力下寻求内心安宁的父母。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