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行走的人生

俞敏洪:行走的人生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俞敏洪 著
圖書標籤:
  • 俞敏洪
  • 自傳
  • 教育
  • 勵誌
  • 人生感悟
  • 創業
  • 新東方
  • 成長
  • 思考
  • 迴憶錄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ISBN:9787807682059
版次:1
商品編碼:12227758
包裝:精裝
叢書名: 老俞閑話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7-08-01
用紙:輕型紙
頁數:344
字數:25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親筆撰寫個人隨筆《行走的人生》,展現55年來的沉澱人生智慧。旅行、讀書、生活小事、生命感悟、教育思考、社會問題,閑話私語,質樸而厚重。

俞敏洪說,人生就是活在過程當中,不要害怕失敗和艱苦,做自己ZUI想做的事情,成為自己ZUI想成為的人,過自己ZUI想要的生活。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負重前行的過程,俞敏洪親筆書寫自己行走的人生,不是告訴你應該怎麼做,而是讓你自己感受前行力量之所在。

本書是俞敏洪個人相當滿意的作品,文字質樸、語言幽默、經曆有趣、觀點犀利,還有數幅俞老師拍攝的照片,身臨文字的現場。

三聯生活書店齣品,品質過硬,裝幀精美大氣,收藏、贈送佳品。

隨書附贈特製俞老師旅行明信片。


內容簡介

  生活中的俞敏洪愛讀書、旅行、運動,也愛思考和寫作。本書集結瞭俞敏洪新近創作的散文隨筆,質樸的語言中展現著生活與生命的智慧。商場上,他攻堅剋難,激情澎湃;生活中,他沉靜細膩,滿懷詩意。瞭解俞敏洪之所以成為俞敏洪的原因,或許比閱讀單純的勵誌經曆更有價值。

  全書分為旅行遊記、讀書筆記、生活感悟、人生經曆、談教育、談文化發展等六章,雖是“閑話”,卻可讀齣“小呆萌”和“大智慧”。旅途他鄉遇故知,初識大冰相見恨晚,病臥床頭思考不輟,迴首往事感悟人生,遇社會問題仍赤心不改。俞敏洪的人生印證瞭那句話,為君子行萬裏路,而不忘初衷。

兩種腰封,隨機發貨!

作者簡介

  俞敏洪,新東方創始人。1980 年考入北京大學西語係,畢業後留校任教,1991 年從北大辭職,1993年創辦北京新東方學校,2006 年帶領新東方在美國紐約證交所上市,2012 年被評為“中國具有影響力的50 位商界領袖”。

  生活中的俞敏洪愛讀書、旅行、運動,也愛思考和寫作,齣版《從絕望中尋找希望》《夢在青春在》《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願你的青春不負夢想》等個人作品。


目錄

自序 做最想做的事情


第一章 拓展生命的版圖

002 探尋西西裏島之旅

013 死海漂浮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015 歐洲的小村鎮為何與中國不同?

019 五漁村:安靜美好的“世外桃源”

021 人生一定要有一次這樣的旅行

023 卡倫莊園的美麗與哀愁

028 歐洲十日:無目的的享受之旅

033 盧瓦爾河榖邊的美麗夢想

039 聖米歇爾山:靈魂之上與塵囂之下

044 生命的毀滅與尊嚴—記奧斯威辛之行

047 喀什之行

051 謝爾蓋:以凡人的刻苦步入聖人的境界

055 古城徜徉:品味摩洛哥之旅

076 喀納斯之行


第二章 閱讀是我平生一大樂事

086 看曆史從眼前流過,凝聚成永恒

089 紅葉相逢瞬間的詩意與暖意

092 書中窺人:他們讓我感動,讓我憐惜

096 有挑戰就有人類新文明的誕生

098 因為信仰所以勇敢

103 孤獨的作者絢爛的故事

106 時空交錯的瞬間與永恒

108 在放不下中選擇放下

111 迴憶和嚮往都在遠方

113 在渴望與無奈間交替的愛情

116 一本好的曆史書是什麼樣子?

119 “莊周夢蝶”的謙卑與智慧

121 變革從突破自己開始

124 一部日本人寫的中國曆史

127 在書頁間感受帝國興亡

130 催生屬於這個時代的偉大人物


第三章 人生就是活在過程當中

135 錢要怎麼花纔算幸福?

138 人生的路過

146 如何治療糾結的毛病?

148 人生不就是活在過程中嗎?

150 其實我也會犯“拖延癥”

154 希望也許是最好的東西

157 彆讓物質追求成為唯一信仰

160 卡洛斯的奮鬥

162 論“人定勝天”碑的倒掉

164 骨摺的那些日子

168 計劃的人生不一定收獲更多

171 讓恐懼成為再次飛翔的翅膀

174 我的軍人情結

176 夏日停頓

184 快樂是會傳染的

187 積纍好的勢運

189 誰是我們的老闆?

191 我是一個相信命運的人

194 人的本性是什麼?


第四章 滋潤生命的小事

200 那些滋潤我生命的小事兒

202 像蟬一樣,至少讓生命放聲歌唱一迴

205 那條小溪

209 四季輪迴的時光之歌

212 一場讓我潸然淚下的電影

216 那一片燦爛的格桑花

219 活齣彆樣的輝煌與燦爛

221 春天、星光和狗:在溫哥華的日子

230 做一株狂風中堅挺的樹

231 蝸牛

233 花為誰開

236 沙塵暴後,必有澄明

238 這棵老桃樹

241 生命和季節相應,雲飛花開


第五章 教養比富有更重要

244 讓孩子於課堂外自由行走

248 探訪伊頓公學:這裏有真正的貴族精神

264 想受人尊重,教養比富有更重要

268 我們來談談情商的問題

271 “過度修剪”的教育導緻“殘廢”人生

274 讓孩子迴歸快樂真實的天性

277 慕課,一場人人受益的教育革命

282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大學?


第六章 我們所生活的時代

292 為人性最深處的追求而戰

296 製度與共識

299 如何看待我們所生活的時代?

302 災難頻發,政府與民間都應反思

304 創新未必破舊

307 可怕的“正確臆想癥”

309 透視極端行為背後的社會問題

312 滄桑的臉,孩子的眼:

說說喬布斯最崇拜的那個天纔

314 我為什麼願意穿越迴春鞦戰國和宋朝?

316 法治不需要下跪

320 願美好生活永不通過戰爭實現


後記 伴季節悲喜 隨歲月精彩


精彩書摘

  探尋西西裏島“教父”小鎮

  西西裏島很美麗,自然風景和文化遺産交相輝映,但中國人去的並不多。去意大利,人們首先想到的是羅馬、威尼斯、佛羅倫薩等地,通常要深度遊的人纔會去西西裏島。另外一個不去西西裏島的原因,是大傢覺得那裏是黑手黨的老巢,怕齣現安全問題。

  說起黑手黨,大傢就會想起電影《教父》。電影中的幾個傢族為瞭利益和控製權互相仇殺,給大傢留下瞭深刻印象。這些在美國的黑手黨,大部分都是從西西裏島過去的。西西裏島人去美國的特彆多,所以這麼個小島每天都有直飛紐約的航班。黑手黨曾在西西裏島幾乎占據統治地位,那時,從老百姓到政府官員,隻要有損他們利益的,他們一個都不放過。

  今天西西裏島的首府巴勒莫,機場名稱叫AeroportodiPalermo“FalconeeBorsellino”(巴勒莫機場-法爾科內和博爾塞利諾),就是用兩個法官的名字命名的。Falcone和Borsellino是兩個被黑手黨暗殺的法官。GiovanniFalcone,漢譯喬瓦尼?法爾科內,意大利大法官,前司法部刑法司長,反對黑手黨的旗幟人物,1992年5月23日於返傢途中被遙控炸彈暗殺。PaoloBorsellino,漢譯保羅?博爾塞利諾,另一個反對黑手黨的領導人物,法爾科內的好友兼戰友,於同年7月19日死於汽車炸彈。

  今天的西西裏島,盡管黑手黨欺負老百姓的事情還存在,但已經比較少見,控製政府更是基本不可能瞭。黑手黨也明白,做低級生意,和政府對著乾,既不“高大上”,也沒好結果,所以開始轉嚮瞭做“高大上”的生意,以閤法的方式進入金融、地産、能源等行業。說起來有個意想不到的結果,由於很長一段時間要和黑手黨較量,意大利擁有瞭一支強有力的警察隊伍,這支警察隊伍在當今的反恐活動中發揮瞭重要作用。很有意思的是,在反恐這件事情上,黑手黨和警察居然成瞭一條戰壕裏的戰友。據說黑手黨老大曾經找到恐怖分子的負責人,告訴他們如果在意大利發生恐怖襲擊,黑手黨會把相關人員斬盡殺絕。

  黑手黨的態度,加上警察力量,使意大利較少遭受嚴重的恐怖襲擊。

  《教父》係列電影,尤其是第一部,是永不褪色的經典影片。1972年公映,1973年這部電影獲得瞭第45屆奧斯卡奬最佳電影、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編劇本等多項大奬;此外還獲得瞭第30屆美國金球奬最佳電影、最佳導演等奬項。2007年美國電影協會評選“百年百佳影片”,《教父》排名第二。馬龍?白蘭度和阿爾?帕西諾的齣色演齣,直到今天看來仍然充滿魅力。因為要去西西裏,電影中有西西裏的場景(邁剋逃到瞭西西裏,在那裏娶瞭美麗的阿波蘿妮亞為妻,過著田園詩般的生活,但最後被保鏢齣賣,阿波蘿妮亞被炸死),我又重新看瞭一遍《教父》。第一次看是20世紀80年代瞭,時光飛逝啊。

  一場電影、一本小說或者一首歌,常常能讓一個本來名不見經傳的地方變成一個旅遊勝地。薩沃卡就是這樣一個小鎮。在電影《教父》之前,薩沃卡隻是一個處在半山腰的意大利普通小鎮,總共也就幾十戶人傢,這樣的小鎮在西西裏島到處都是。但《教父》這部電影讓這個離曆史名城陶爾米納不遠的小鎮變成瞭很多旅行者朝聖的地方。因為就在這個地方,邁剋遇見瞭美麗的阿波蘿妮亞並一見鍾情,電影中大傢最熟悉的鏇律SpeakSoftlyLove(《柔聲輕訴》)就在這個時候響起。

  幾十年來,這一鏇律一直經久不衰,到今天依然感動著一代代人。我們在大學學的第一首英文歌麯就是這首歌:

  Speaksoftly,loveandholdmewarmagainstyourheartIfeelyourwords,thetendertremblingmomentsstartWe’reinaworld,ourveryownSharingalovethatonlyfewhaveeverknownWine-coloreddayswarmedbythesunDeepvelvetnightswhenweareoneSpeaksoftly,lovesonoonehearsusbuttheskyThevowsoflovewemakewillliveuntilwedieMylifeisyoursandallbecauseYoucameintomyworldwithlovesosoftlylove娓娓情聲愛語,擁我入懷,於你溫馨的心上。

  感觸你的心語,柔情的顫抖,陣陣湧起。

  我們處在一個世界,一個沒有他人的世界,享受著愛,無人知曉。

  太陽烘暖紅彤彤天,夜晚我們融閤為一,天鵝絨中深深沉湎。

  娓娓情聲愛語,愛意濃濃,無人耳聞,唯蒼天聆聽。

  相敬相愛的誓言,愛到生命的極限。

  你中有我,一切因為,你懷著纏綿的愛踏入瞭我的世界。

  在這個小鎮上,大傢主要看兩個地方,一個是邁剋喝酒以及和女孩父親見麵的BarVitelli酒吧,一個就是邁剋和阿波蘿妮亞結婚的小教堂。旅遊者很多,但小鎮很安靜。小鎮的風貌已經和電影中不大一樣,但酒吧和教堂還在,大傢漫步其間,更多的是來體會一種說不齣的感覺:懷舊?感傷?追憶似水年華?每個人也許都曾經有過純真的愛情,而那愛情也終將離去,最後化成心中一縷不能釋懷的雲煙,忽隱忽現地飄浮在生命的旅途上。

  開在埃特納火山灰上的花

  隻要到過西西裏島的旅遊者一般都會去埃特納火山。中國人對於埃特納火山知道得不多,但在歐洲幾乎無人不知,因為這是歐洲最高的活火山。

  埃特納火山位於西西裏島東岸,海拔3300多米。因為是活火山,高度處在不斷變化中,低榖的地方隻要有一次噴發,就有可能變成頂峰,和一般火山不同,埃特納火山有幾十個噴發口。

  作為世界上最活躍的火山之一,有記錄之後埃特納火山已經噴發瞭幾百次(公元前1500年就有瞭噴發記錄),也因此死傷瞭很多人,但人們還是比較密集地居住在火山周圍,形成瞭很多村莊城鎮。原因之一是火山灰覆蓋的土地特彆肥沃,幾乎種什麼都豐收。民以食為天,待在這裏總比到彆的地方挨餓強一些(尤其是古代農業社會)。而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盡管埃特納火山噴發瞭幾百次,但破壞特彆嚴重的並不多,所以人們不是很擔心火山噴發會一下引發滅頂之災。和對岸意大利本土的維蘇威火山相比,這裏顯得更安全。

  維蘇威火山不如埃特納火山活躍,兩韆多年隻噴發瞭十幾次,但大多數時候噴發都會帶來嚴重後果,比如公元79年的噴發,把整個龐貝城連同幾萬人都埋在瞭火山灰裏。這就像人的脾氣一樣,有脾氣時時發齣的人不太會有毀滅性行為,而平時一直把脾氣悶著的人很容易做齣不可挽迴的極端行為來。

  我們上埃特納火山的時候運氣不好,雲霧繚繞,結果除瞭若隱若現的各個火山口和腳下黑色的火山熔渣,什麼也沒有看到,還得擔心一不小心掉到火山口裏去。如果運氣好,天氣晴朗,可以在火山口看裏麵紅色的岩漿翻滾。這次我們隻能感受到腳下的熱氣蒸騰而齣,想象著腳下如果爆炸,自己會不會被衝上幾百米的高空,然後連骨頭渣都找不到,頓生齣自我渺小到無形的恐懼感。

  火山上一開始寸草不生,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生命就會不請自來。

  幾年前曾經滾燙的岩漿掃蕩一切植物和房屋,最後留下一片黑色岩漿,猶如火星錶麵,但現在已經星星點點長齣瞭野草和野花。可以預料再過幾十年,這黑色的錶麵一定也會被綠草和野花覆蓋。

  這就是生命力!隻要是生命,就會聲張自己的存在,不知不覺,不急不慢,用一棵草一朵花,來告訴你生命無處不在。生命就這樣輕輕地來瞭,但不會輕易地走。

  卑微如草花,依然能夠如此生存,並且開花、播種。人沒有理由不更好地活著,即使處於卑微之中,也當開花、播種,為天地留下一點美麗。就如火山灰上開齣的小黃花,依然拼盡自己的力量,孤獨而輝煌地綻放。

  五漁村:安靜美好的“世外桃源”

  意大利有個著名的景點,叫CinqueTerre,翻譯成中文叫“五漁村”。Cinque是“五”的意思,但Terre不是“漁村”的意思,而是“土地、颱地”的意思,指的是四周有陡崖的、直立於鄰近低地、頂麵基本平坦似颱狀的地貌。這五個村莊坐落在地中海邊的山崖上或海灣裏,在古代與世隔絕,山上沒路進不去,海上想要上岸也不容易,要爬上幾十米高的懸崖,一條路徑,道路一封鎖,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這一已經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産的景點風景絕佳,充滿瞭浪漫色彩和迷人的地中海韻味。風景我就不具體描述瞭,大傢隻需上網看看照片就行,任何語言都是多餘的。五個村莊連成一串,互相間隔一到兩公裏,原來隻有海上船隻能到,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村莊之間有瞭小徑相連(現在在小徑徒步依然很時髦)。19世紀這裏通瞭鐵路,名聲外傳,結果歐洲人蜂擁而至,這裏成瞭大傢的旅遊和休閑之地,著名詩人雪萊也來過這裏。現在鐵路、公路都相通,村莊上的老百姓傢傢都經營著和旅遊相關的産業,飯店、酒吧、服裝店、紀念品商店等鱗次櫛比。

  這些村民的先民們搬到這裏時,絕對不是為瞭看風景。他們其實是逃難來到這裏的—最為久遠的時候是躲避戰亂和遊牧民族的殺戮,後來是為瞭躲避海盜的襲擊,所以選擇這樣四麵都是絕地的場所。敵人從山上過來不容易,從海裏過來也要費盡周摺。先民們遷移到這裏後,以入海打魚為生,同時開山闢地,在村莊周圍建起一層層的梯田。

  據說所有梯田的石牆加起來的長度近7000公裏,真是一項浩大工程,是上韆年祖祖輩輩不斷努力的結晶。這也是CinqueTerre的由來,就是五塊土地的意思。村民在梯田上種植橄欖、葡萄、檸檬和蔬菜等,也釀齣瞭很有地方特色的葡萄酒。這些水果、時蔬和魚結閤起來,構成瞭當地居民營養平衡的餐飲。由於這地方易守難攻,真成瞭像中國傳說中的桃花源一樣的地方。

  這些先民們為瞭生存,艱苦卓絕開闢這麼一個地方,可能連做夢都沒有想過,會為今天的子孫留下如此一塊福地,被全世界矚目,真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這也給瞭我們一個啓示,我們現在做任何事情都想得很大,好像隻有涉及全人類福祉的大事情纔值得做。其實我們隻要像這些先民一樣,實實在在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好,就為子孫後代留下瞭很好的福祉和餘蔭,至於其他的一切,就讓老天決定和安排好瞭。

  五漁村怎麼去?自己到網上去查吧,我也是這樣走到五漁村的,很是捨不得離去。盡管這裏的村民沒有和我說“不足為外人道也”,但世界上這樣安靜美好的地方不多,真怕一旦齣去,會“不復得路”。

  紅葉相逢瞬間的詩意與暖意

  這兩天重讀大冰的《乖,摸摸頭》,也重新翻閱瞭一下他的另外兩本書,《他們最幸福》和《阿彌陀佛麼麼噠》。在讀他的書之前,我並不知道大冰,他主持的節目我沒有看過,他流浪歌手的民謠我沒有聽過。大概是在2013年底的時候,我在機場偶然看到《他們最幸福》,隨便翻翻,被故事吸引,一路讀過就難以放下,從此記住瞭大冰。然後上網搜他自己作詞譜麯彈唱的民謠,聽《陪我到可可西裏去看海》:

  “誰說做個男人注定要蹉跎,誰說你的心裏荒涼而麯摺,誰說流浪歌手注定要漂泊,誰說可可西裏沒有海。”聽《如果我老瞭》:“如果我老瞭,山都不能爬,你還會攙扶我嗎?如果我老瞭,掉光瞭頭發,你還會覺得我帥嗎?陪我到卡瓦格博去曬曬太陽,一起跪下磕個長頭吧。

  數你的皺紋,數我的白發,一生一世這樣過去啦!”聽得心一揪一揪的,同時又感到很溫暖,某種孤獨漂泊中的溫暖。

  2014年看到他又寫齣瞭《乖,摸摸頭》,依然是寫自己身邊朋友的故事,依然是在平凡的人生中寫齣溫暖,文字比上一本書更圓潤瞭些,更深入到人的內心瞭。2015年他又寫齣《阿彌陀佛麼麼噠》,繼續寫自己身邊的朋友,有前兩本書裏朋友故事的續集,也有新朋友的故事。

  我讀瞭不少寫人的書,能夠把自己周圍的朋友寫得這麼動人的,隻有大冰一個。故事流暢、情感鮮活、語言簡潔煽情,講真人故事猶如寫短篇小說,似短篇小說卻是真人故事。所有的故事都可以用大冰自己的話來總結:“沒有什麼過不去,隻是再也迴不去!”其實是可以迴去的。也許人沒有辦法再迴去體驗一次自己走過的路,就算走在過去的路上,心路曆程也已然不同。但心確實可以迴去,不光自己和當事人可以迴去,通過故事的敘述,也可以把彆人的心一起帶迴去。讀過大冰書的人,或多或少都會被勾起對自己生命的迴味和悵然。

  2015年鞦天,野夫邀請我去《1980年代的愛情》的電影首映式,電影是根據他的同名小說改編的。在被邀請的嘉賓名單中,我看到瞭大冰的名字,結果那天大冰沒有到。我一直想認識一下大冰,就嚮野夫要瞭大冰的微信。互相聯係後,沒想到他也想和我見麵,因為他看到我在某個場閤推薦過他的書(我自己都忘瞭是在微博還是在演講中),而且也知道我很能喝酒。他的三本書中,描寫最多的場景就是朋友們喝酒唱歌,俠肝義膽,浪跡天涯。

  快入鼕的時候,好像第一場雪之後,大冰剛好來北京,就約瞭我一起見麵喝酒。本來我想訂一個地方請他,結果是他訂瞭一個地方請我。在見大冰之前,我想他一定是個飽經風霜、張牙舞爪的人,見麵後纔發現他其實外錶很文氣,麵容清秀,講話甚至還帶有一點靦腆。

  他帶來另外一個朋友,就是《阿彌陀佛麼麼噠》中講到的王繼陽,一個在苦澀中長大卻總是笑眯眯的孩子。那天就我們仨喝酒,我很開心,就多喝瞭點。他們也開心,就拿起吉他唱歌,王繼陽彈著吉他唱,大冰打著手鼓唱。具體唱的哪些歌我忘瞭,一首接著一首,我心裏就那麼被感動著,差點哭齣來,但臉上卻掛著笑容。

  我和歌手打交道不多,此前被弄哭過兩次。一次是很多年前和王強在橘子洲頭喝酒,來瞭一個12歲的小姑娘,要給我們唱歌,問瞭一下是安徽流浪過來的,於是就讓她唱,結果把我和王強唱哭瞭。另外一次是在江西吉安,我帶著一幫朋友吃夜宵,一對父女來唱歌,也把我唱得一邊大口喝酒一邊流淚不止。

  那天結束的時候,大冰送給我一個手鼓。大冰在登山時手嚴重受傷,所以不能彈吉他,隻能打手鼓。可我怎麼也敲不齣他輕易就能夠打擊齣的美妙節奏來。現在這個手鼓就掛在我書房,本來能夠發齣優美節奏的鼓隻能委屈著,像啞巴一樣陪著我。今天重新翻閱《阿彌陀佛麼麼噠》,書中突然掉齣兩片紅葉,纔想起來去年讀這本書的時候,楓葉正紅,隨手撿起兩片夾在瞭書裏。本來是兩片各自飄零的樹葉,現在被收藏在瞭同一本書裏,也許正寓意著兩個各自天涯的人在某一時刻相遇,緣聚緣散,哪怕隻有一瞬間,也能留下一點詩意和暖意。

  大冰是一個給世界留下暖意的人。

  生命的路過

  人生的路過擠藥膏的啓示

  有一次擠藥膏,由於前麵的口子開得太小,所以我就拼命擠,結果在擠壓之下藥膏沒有從口子處齣來,卻從屁股後麵一下子噴瞭齣來。由此聯想到,所有的東西如果不讓從正道齣來,內部壓力越來越大,就一定會從歪門邪道跑齣來。在一個社會或機構中,如果封住彆人的嘴巴,不讓人正常發錶自己的意見,人們把意見放在肚子裏,就會找彆的渠道發泄。不讓人堂堂正正講話,人們就會想辦法說“屁話”。一個健康的社會是敢於讓人們說任何話的社會,一個健康的企業是敢於讓員工發錶任何意見的企業,一個健康的領導是敢於讓人們提齣任何批評的領導,一個健康的人是敢於說任何話也能夠心平氣和聽任何話的人。

  由此可以得齣結論,不論在哪個地方,人們肚子裏的牢騷有正常的發泄渠道,人際關係就會變得簡單明瞭。也可以倒過來說,在一個人際關係烏煙瘴氣的地方,人們的意見一定沒有正常發泄的渠道。

  汽車的啓示

  一輛汽車是不是高質量不僅僅體現在它是否比彆的汽車跑得快上,還在於不管跑得多快是否能夠刹住車。隻有不管什麼速度都能在該刹車時穩穩當當刹住車的汽車纔是一輛真正的好汽車。

  做人的道理也一樣,一個人的能力和智慧並不僅僅體現在能夠把事情做到多大上,而是體現在不管事情做多大,該停止時就能停止,該放棄時就能放棄上。一個不知道如何控製自己的人就像一輛沒有刹車的汽車,跑得越快,危險越大。

  很多人就是因為不知道如何刹車,所以栽得很慘。對於財富和名聲的追求就像人身上的兩部發動機,推動著人們不顧一切嚮前飛跑,但很少有人能夠在飛跑之前先想一想,自己能否刹得住車,結果常常摔得粉身碎骨。

  所以對於那些沒有刹車係統的人,最安全的辦法就是寜可待在原地不動,遠離名利的發動機,這樣纔能確保平安。

  鞋帶的故事

  有一次我的鞋帶鬆瞭,我看到瞭,但並沒有彎下腰去把鞋帶係緊瞭再趕路,而是匆匆忙忙繼續往前走。結果走著走著,右腳踩到瞭左腳鬆開的鞋帶上,把自己狠狠地摔瞭一跤,大腿和膝蓋疼瞭半個月。

  很多嚴重後果的産生並不是來自很起眼的大事情。記得有一架波音757飛機的墜毀,隻是因為維修人員忘記把一張塑料紙從飛機的傳感器上撕下來,結果導緻晚上飛機飛上天空後傳感不到高度,最後掉到瞭海裏,但飛機的儀錶盤上還顯示著幾韆米的高度。

  我們生命中的很多嚴重事情和惡果也是如此,最初的起因都是小到可以忽略的。就像鞋帶鬆瞭並不影響你走路,也並不必然會使你摔跤,但要是不及時係上,早晚會被另外一隻腳踩住,然後就會被絆倒,狠狠地摔上一跤。很多大貪官最初的貪汙,數額都小得微不足道,但他們放鬆瞭警惕,讓道德像鞋帶一樣鬆弛瞭下來,最後的結果往往是狠狠地摔上一跤。

  小小的因通常會産生大大的果。就像一棵樹的種子很小,但最後可以長得很高很大。所以,種小的善因會得到大的善果,種小的惡因就會得到大的惡果,這就是為什麼要不因善小而不為,不因惡小而為之的道理。

  放心與不放心

  在企業管理上,我們常常討論到放心大膽、充分授權的問題。其實,你把一件事情放到彆人手裏之後,是不是放心讓他做,主要還是取決於做事情的人的錶現。如果他的行為和判斷使你越來越放心,你就會放心大膽讓他去做事情;如果他的行為讓你放心不下,你就會越來越不放心,越不放心就會乾涉越多。

  在這一點上我深有體會,當我坐上一輛齣租汽車後,我就會觀察司機的行為。當我發現司機開車沉著穩重,汽車行駛平穩,起步停車都讓我感到舒適時,我就不再觀察汽車前麵的路況,埋頭做自己的事情,或讀書,或聽音樂,或用電腦寫東西;但當我發現司機開車魯莽,忽衝忽停,弄得你前後左右搖晃不停,我就會緊張地看著司機的一舉一動,同時死盯著眼前的路況,嘴裏還不時地念叨著師傅小心,而對方由於我不斷的念叨變得更加心緒不寜,開車就更加惡劣。

  所以是否能夠放心大膽讓彆人去做事情,至少需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是否找到瞭恰當的人做恰當的事;是否通過觀察這個人的錶現對他做齣瞭閤理的判斷;如果不放心,是否果斷采取措施替換上讓你放心的人。

  最重要的是第一點,找恰當的人做恰當的事,這樣從一開始就不用擔心,就可以充分授權。但這件事並不容易做,需要有深刻的洞察力和判斷力,同時還需要有足夠的對人類本性的瞭解。中國有句老話叫“知人知麵不知心”,基本說齣瞭用人者的無奈和被用者的委屈。當然,還有同樣關鍵的一點,當你發現用的人不對頭,做事情使你不放心時,你有沒有勇氣把他及時替換掉,免得産生嚴重後果。

  在第二點上,我一直在爭取做到,這也是件需要勇氣的事情—用人容易辭人難,這是人力資源部門天天討論最難解決的問題。至少,我現在坐齣租車時,當我發現司機開車讓我嚴重不放心時,我不再無助地念叨著師傅小心,而是讓師傅靠邊我下車。我寜可步行,也不願意把小命交到一個我不信賴的人的手裏。

  沒有宗旨

  小時候,我最常聽我媽說的一句話就是說人“沒有宗旨”。

  如果我不知道每天努力,隻知道玩,我媽就會罵我沒有宗旨。

  如果我考試結束後成績不及格,我媽也會罵我沒有宗旨。

  如果我做瞭一件事情半途而廢,我媽還會罵我沒有宗旨。

  如果鄰居傢的媳婦沒有把傢裏打理好,不會管教孩子,不懂得孝順,不知道節約,我媽又會說她沒有宗旨。

  聽多瞭,就有點開始明白“沒有宗旨”是什麼意思,凡是做事情不靠譜、沒有規劃、沒有步驟,都可以說是“沒有宗旨”。現在分析起來,沒有宗旨就是沒有頭腦,沒有思路,沒有規劃,沒有長遠打算,做事沒有常識。一個沒有宗旨的母親培養不齣好的孩子,一個沒有宗旨的妻子或者丈夫不會持傢,也不會讓傢庭持續安寜興旺,一個沒有宗旨的管理者會把事情越管越亂。

  宗旨本來是指一個團隊、組織、政黨的目標和綱領,我媽不會懂得這個,所以從她嘴裏齣來一定是自古就是這樣用的,可以說是民間古漢語。“沒有宗旨”用在個人身上,指那些頭腦混亂、胸中無塊壘、做事沒思路的人,真是再恰當不過瞭。

  小事和大事

  有的時候,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如果不能及時處理好,就會變成一件麻煩事,甚至一次不可挽救的嚴重事故。

  前不久,我到美國齣差,去拜訪一個朋友,順便住在他傢裏。沒事一個人齣去散步,迴去的時候朋友剛好齣門瞭。朋友齣去的時候特意把後門給我留著,我就從他院子的側門進去,這樣可以進入後院再從後門進屋。北美的大部分人傢,一般進瞭院子還有一道門,把前院和後院分開,後院相對私密一些。一般這道門不會上鎖,供自己傢裏人在院子裏來往。我進後院時由於手裏拎著東西,所以就沒有把這道門關上。

  過會兒朋友迴來瞭,隨手就把傢裏的狗放到院子裏,小狗剛好是最愛玩的時候,看到院門開著就跑齣去瞭。由於門在側麵,朋友並不知道院門開著,而我腦子裏也沒有閃過狗會齣去的念頭,等到半小時後再到院子裏找狗,發現側門洞開,狗早就不見瞭。於是全傢齣動到處找狗,我們開著汽車,把整個社區方圓五公裏都找遍瞭,前後花瞭兩個小時,但哪裏還有狗的蹤影?垂頭喪氣迴到屋裏,我覺得自己犯瞭大罪一樣。朋友一傢很愛狗,丟瞭狗就像丟瞭孩子一樣,又不好對我大發脾氣,但是心裏的那種疙瘩一眼就能看齣來。本來朋友間其樂融融的氣氛變成瞭乾瞪眼不知道再說什麼好,我也在心裏和自己鬧彆扭,罵自己笨蛋。

  其實,我當時是起瞭關門的念頭的,隻是覺得不關也不會有大問題。關門和丟狗之間本來沒有因果關係,但最後就相關瞭。本來狗絕對不會影響我和朋友的關係,但是現在就影響瞭。關門本來隻是幾秒鍾的事情,最後卻花費我們好幾個小時,而且影響瞭大傢的心情甚至友誼。一件小事,由於沒有及時處理,變成瞭一件大事。

  所以當我們發現一件事情不妥的時候,一定要及時處理,否則真像我小時候常聽到的一句話一樣,在衣服破瞭的時候如果不補,那就是“小洞不補,大洞吃苦”瞭。

  幸虧第二天有人把狗給送瞭迴來,要不然真的不知道如何嚮朋友交代。

  ......


前言/序言

  序:做最想做的事情

  我的智商非常一般,就是比彆人勤奮。

  我的腦袋不屬於特彆笨的那種,但肯定也不是頂尖聰明的類型。在北大同班的50個同學當中,我的智商應該屬於中下水平,這說明我確實不是頂尖高智商。

  但我的勤奮一般人跟不上。我平均每天工作十六到十八個小時,如果沒有應酬,平均每日三頓飯的時間加起來不超過半個小時。

  我比較喜歡在傢裏工作,早上6點半起床,晚上12點睡覺。以前一般是深夜2點睡覺,早上8點起床,但發現這樣的作息對身體不好,不如早點睡覺,反正都是睡六個小時左右。

  每天早晨衝個澡對我來說是必需的,不管是熱水還是涼水,實在不方便的時候,就拿盆水澆一下,喚醒自己,讓整個神經係統活躍起來。我很注意保持身體健康,每天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跑一兩韆米,而且是以最快的速度跑完,所以每天都跑得大汗淋灕,特彆是在夏天。但我晚上一般不洗澡,因為洗瞭澡大腦容易興奮。

  鍛煉結束後,我一般從早上7點半開始,工作到中午12點。工作內容有郵件處理、工作布置、對新東方發展的思考等。另外,還對一些年輕人進行創業輔導,例如通過洪泰基金接觸的各種創業項目,因為我知道年輕人創業不容易。

  我的午飯90%的情況都是盒飯,有人來和我聊天,也是一人一份盒飯,最多加一瓶紅酒。但我也很注意身體,吃完飯會散步十分鍾。

  除瞭散步,我每個星期還會有一兩次遊泳、一兩次徒步。

  我和李開復都做創業導師指導青年創業,但我比李開復更注意休息。開復有段時間有點走火入魔,有人深夜2點鍾給他寫信,他非要即時迴復,以錶現自己比他們更勤奮、更年輕。我對他說,真沒必要,到晚上11點就把手機關機,外麵的事情就和自己沒有關係瞭,早上7點鍾打開手機,再來處理這些事情。我現在大概就是這樣的。

  我喜歡旅遊,每年會抽齣一兩個月的時間專門去旅遊。雖然年紀已經超過50歲,但因為用腦消耗太大,我不擔心自己會長胖。如果真胖瞭,去外麵徒步旅行十五天,也就瘦下來瞭。

  現在,想安靜特彆難。比如旅行時住在某個賓館,一吃飯就有很多人跑過來要閤影,這樣內心的安靜就被打亂瞭。所以我現在旅遊一般都會去幾乎沒有人的地方,比如大草原,自己開輛越野車,和一兩個人同行。他們很少說話,會給我一個安靜的私人空間。

  我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晚上在上班,有三分之一的晚上會迴傢吃飯,因為要迴傢陪孩子。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應酬,我每年有大約一百天都在外齣差。

  我到現在也不敢說我領悟瞭生命的本質,但是至少有瞭比許多年輕人更多的勤奮。我的勤奮能給我平時的思考和演講補充營養。以讀書為例,我平時讀書有意無意會寫一些新的觀點、新的想法。我翻書翻得挺多,但認真讀書有時很難。所謂的認真讀書就是一天或幾天精讀一本書,這樣算的話,我一年認真讀的書也有20?30本。所謂的不認真讀書就是一兩個小時就把一本書翻完瞭。如果把這些都算上,我一年能讀100多本書。

  坐飛機、坐汽車,這些都是我讀書的時間。從小到大,我坐汽車沒有暈過車。在特彆顛簸的路上我都可以用電腦工作,在汽車上看書、看視頻,用電腦十個小時,感覺就跟在辦公室一樣。所以,我在路上讀書、工作,絲毫不受影響。

  這一輩子,我對錢的多少沒有什麼感覺。在北大的時候,一個月60塊錢,我也很開心。現在有瞭這麼多錢,但自己平常月消費一般也就兩三韆塊錢,其中還包括買書。

  我在北大當瞭好幾年老師,但真正體會到當老師的成就感是在教書三四年之後。當老師最有成就感的一點,就是學生特彆喜歡你的課。

  這種成就感並不是一開始就能擁有的,而是需經過自己不斷的琢磨,每堂課都要有改進。

  剛開始教課時,有的學生開小差,有的上課上到一半背著書包就跑瞭。最後,教室裏的人越來越少,學生們都提前走瞭。前兩年教課時很有挫敗感,因為怎麼教都教不會,怎麼教都覺得自己知識不夠,還會羨慕教得好的老師,但怎麼模仿都模仿不瞭。後來我慢慢發現,竟然有其他班的同學來聽我上課瞭,而這花瞭三年左右的時間,這是一個過程。

  教學是一個理解知識以及融會貫通的過程,需要舉一反三,要有口纔,還要對學生瞭如指掌,懂得察言觀色,這是一種綜閤能力。所以我一直對大學生說,畢業以後不管在什麼地方,當個兩三年老師,對一輩子都有好處,你會變得有口纔,懂得怎樣錶達,還知道看麵前這群人是不是願意聽你講。

  和年輕人的勤奮不同,現在我的勤奮是另外一種方式—思考。

  我會經常寫一些筆記、感悟等。我現在的體會是:心在退,人在進。

  “心退”是讓天地更加廣闊,“身進”是因為知道“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道理。但是我不能和年輕人講這些東西,因為沒有一個人能把自己的經曆和體驗種植到其他人的身上。就好像剋隆,技術可以剋隆齣另一個俞敏洪齣來,但那個俞敏洪是一片空白,而這個俞敏洪卻呈現齣一種經曆過人生風雨後的豐碩狀態。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狀態,一個是空洞無物的皮囊,另一個卻是有精神支撐的靈魂存在。

  我常常說,年輕人就是要去闖、去奮鬥。隻要不做壞事,隻要保持良心,剩下的什麼事情都能做。年輕人不能太消極,不能因為知道生老病死不可避免,就放棄瞭對所有事物的追求,這沒有任何意義。

  所以我想對年輕人說,不要怕失敗,不要怕艱苦。去努力吧,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成為最想成為的人!

  後記:伴季節悲喜,隨歲月精彩

  我居然有四個生日,身份證上的日子一個,媽媽說的農曆生日一個,根據農曆查當年的陽曆,又是一個和身份證上不同的日子,再看百度上麵關於我的介紹,不知誰寫的,又是另外一個日子。

  一些朋友知道我前麵的三個生日,所以在這三個日子能夠收到三三兩兩的生日問候。

  但收到問候最多的日子居然是百度上的那個日子,但可以肯定那真的不是我的生日。

  我很少過生日,自己主動張羅生日的事情一次都沒有。倒是老媽媽,每年在我農曆齣生的日子,都會給我準備好一碗長壽麵,讓我認真吃完。如果我剛好齣差在外地,老媽媽依然會準備一碗麵條,自己認真吃完。

  孔子說過:“未知生,焉知死?”來到人間的日子也許還能夠弄清楚,但有多少人能夠預測自己離開世界的時間呢?人生有太多意外,我們每個人都有周圍的親朋好友突然離世的經曆,沒有人能夠擺脫生死輪迴。前幾個月,我的兩個朋友分彆因意外和疾病遠離瞭人世。不管什麼背景,我們的歸路隻有一條,而且每個人都是同樣的終點,或早或晚而已。

  對我來說,最重要的已經不是生死,而是在生死之間我應該做些什麼,能夠做些什麼。活著的過程纔是最重要的。我們不能像動物一樣活一天算一天,我們也不能不顧當下,想太遙遠的未來,因為那個未來可能終生也不一定能等到。最重要的還是如何把當下和未來結閤起來。

  我的人生度過瞭五十幾年,一路磕磕絆絆,經曆過無數風雨,甚至到過生死關口。老天厚愛,到今天還讓我活著,給我做事業的平颱,我的心裏隻有滿滿的感恩。我一生也犯瞭不少錯誤,惹瞭不少麻煩,得罪過人,傷害過人,也幫助過人。希望自己在餘下來的日子裏,多做好事,活好當下,也在閤理的範圍內規劃好未來。

  後半生,不管老天給我多少時間,我會一直努力去愛值得愛的人,做值得做的事。雲舒雲捲,花開花落,伴季節一起悲喜,隨歲月一起精彩。



俞敏洪:行走的人生 一、 遠行的起點——從貧瘠土地走齣的夢想 在廣袤的中國大地上,有一片土地,它或許沒有江南的溫婉,也沒有北國的雄渾,但它孕育瞭一種堅韌而樸實的生命力。故事,就從這片土地上的一個尋常村落開始。那裏,日齣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平淡卻也充滿瞭對未來的憧憬。 主人公,一個齣生在那個年代的普通少年,他和其他孩子一樣,在泥土中奔跑,在田埂上嬉戲,也在簡陋的學堂裏汲取著知識的養分。然而,與眾不同的是,他心中埋藏著一粒與眾不同的種子——對知識的渴望,對遠方的嚮往。在那個信息閉塞的年代,書籍是連接外部世界的窗口,也是點燃內心火焰的火種。他貪婪地閱讀著,從課本到閑書,從曆史到文學,每一個字句都像甘露一樣滋養著他日益豐盈的靈魂。 貧睏,是他成長道路上不可迴避的現實。傢庭的拮據,生活的艱辛,並沒有壓垮他,反而磨礪瞭他的意誌,讓他更加明白知識改變命運的深刻含義。他像一株倔強的小草,在貧瘠的土地上努力嚮上生長,不嚮命運低頭,不嚮睏境屈服。每一次考試的失利,每一次升學的壓力,都成為瞭他前進的動力。他一次又一次地從跌倒中爬起,擦乾眼淚,繼續奔跑。 高考,是那個時代許多農村孩子改變命運的唯一通道。為瞭抓住這根救命稻草,他付齣瞭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寒窗苦讀,挑燈夜戰,甚至在病痛的摺磨下,他依然咬牙堅持。他知道,這是他超越自身局限,走嚮更廣闊世界的唯一機會。最終,他憑藉著不懈的努力和堅定的信念,考上瞭心儀的大學。這不僅僅是一張錄取通知書,更是他人生旅途上一次意義非凡的遠行。 大學生活,為他打開瞭一個全新的世界。在這裏,他接觸到瞭更豐富的知識,更開闊的視野,也結識瞭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然而,大學的經曆並非一帆風順。初入象牙塔的青澀,麵對陌生環境的迷茫,以及學習上的挑戰,都讓他一度感到沮喪。但他沒有沉淪,而是繼續以他特有的韌性,一步一個腳印地去適應,去學習,去成長。他開始意識到,真正的學習不僅僅是知識的積纍,更是心智的成熟,是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 二、 蛻變的陣痛——從教育的追夢者到創業的先行者 畢業,意味著告彆校園,踏入社會。對於很多人來說,這既是夢想的開始,也是現實的考驗。他選擇瞭自己熱愛並為之奮鬥的教育事業,成為瞭一名人民教師。在三尺講颱上,他揮灑著青春,燃燒著熱情,用自己的知識和人格魅力,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學生。他熱愛這份工作,熱愛與學生們共同成長的過程,也看到瞭教育的力量。 然而,時代的浪潮滾滾嚮前,社會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他敏銳地捕捉到瞭教育領域中存在的巨大潛力與亟待解決的痛點。他看到,許多有誌於齣國深造的學子,在語言學習和申請過程中麵臨著巨大的睏難和信息不對稱。他看到瞭,將優質的教育資源帶給更多人的可能性。 這個想法,如同種子在他心中悄然萌發。他開始思考,是否能有一種方式,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經驗,通過一種更係統、更高效的平颱,傳遞給更廣泛的學生群體?這種思考,讓他夜不能寐,也讓他熱血沸騰。 創業的念頭一旦形成,就如同野火般在他心中蔓延。他知道,這會是一條充滿未知和挑戰的道路,甚至會與他當時穩定的工作産生衝突。但他骨子裏那股不服輸的勁兒,那股敢於嘗試的勇氣,讓他毅然決然地選擇瞭這條充滿荊棘的道路。 他開始瞭他的探索。初期的創業,是艱辛的。資源匱乏,經驗不足,團隊不完善,每一個環節都充滿瞭挑戰。他需要從零開始,搭建平颱,設計課程,尋找閤夥人。在這個過程中,他經曆瞭無數的質疑、挫摺和失敗。有人勸他放棄,有人嘲笑他的不自量力。但他沒有被這些聲音淹沒,而是將每一次的睏難都視為一次學習和成長的機會。 他像一個不知疲倦的探險傢,在未知的水域中摸索前行。他白天教書,晚上則投身於創業的籌碼之中。他常常工作到深夜,眼睛裏布滿瞭血絲,但心中卻充滿瞭燃燒的激情。他用自己的存款,用朋友的藉款,一點一滴地積纍著創業的資本。 閤夥人的選擇,團隊的組建,都至關重要。他相信“誌同道閤”的力量,他尋找那些和他一樣,對教育充滿熱愛,對未來充滿憧憬,並且願意為之付齣一切的人。他們一起,在簡陋的辦公室裏,在無數個不眠的夜晚,描繪著未來的藍圖。 他用自己的親身經曆,將一種全新的教育模式帶給瞭學生。他注重實用性,注重方法論,更注重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他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復雜的知識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習不再枯燥乏味。他相信,教育的本質是喚醒,是引導,是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那束光。 三、 徵途的風景——在跌宕起伏中見證成長 創業的道路,從來都不是一條直綫。它充滿瞭起伏,充滿瞭意想不到的挑戰。 隨著事業的發展,規模的擴大,新的問題接踵而至。如何管理一個日益龐大的團隊?如何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如何保持教育的初心與品質?這些都是擺在他麵前的難題。 他學習,他成長,他不斷地調整自己的策略和方法。他從一個單純的教師,逐漸成長為一個成熟的企業傢。他學會瞭如何凝聚人心,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如何在壓力之下做齣艱難的決策。 他見證瞭團隊的成長,也見證瞭無數學生因為他的教育而改變命運。看到學生們帶著自信的笑容,踏上遠赴重洋的求學之路,那種成就感,是任何物質財富都無法比擬的。他明白,他所做的,不僅僅是生意,更是對他人生命的積極影響。 然而,成功的光環背後,也隱藏著不為人知的辛酸。他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承受著公眾的審視,甚至經曆過一些誤解和非議。但他始終堅持著自己的原則,用行動去證明自己的價值。 他深知,教育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事業,不可能一蹴而就。他需要不斷地創新,不斷地適應時代的變化,纔能讓這份事業持續發展。他開始思考,如何將教育的理念延伸到更廣泛的領域,如何為社會做齣更大的貢獻。 他走訪世界各地,學習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吸收先進的經驗。他也在不斷地反思和總結,如何將這些寶貴的經驗融入到自己的教育體係中。 他的每一次演講,每一次分享,都充滿瞭真誠和激情。他用自己的故事,激勵著無數人去追求夢想,去挑戰自我。他成為瞭一個榜樣,一個勵誌的符號。 “行走的人生”,不僅僅是他個人的經曆,更是他對待生命的態度。他認為,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學習、不斷探索、不斷超越自我的過程。即使麵對睏難和挑戰,也要保持一顆積極樂觀的心,勇敢地嚮前走。 四、 遠方的地平綫——對未來的思考與擔當 如今,他已經走過瞭一條充滿傳奇色彩的道路。從貧瘠的土地走齣來,經曆過磨難,也收獲瞭成功。但他並沒有停下腳步。 他將目光投嚮瞭更遠的未來。他思考著教育的更深層次的意義,思考著如何讓更多人享受到公平而優質的教育。他關注著社會的發展,關注著國傢的需求,思考著如何用自己的力量,為社會做齣更大的貢獻。 他開始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公益事業中,支持貧睏地區的教育,幫助有夢想的孩子實現他們的目標。他相信,一個人的成功,最終體現在他能夠為他人帶來的價值。 他依然活躍在公眾的視野中,但他的言行舉止,都透露齣一種沉澱下來的從容與擔當。他不再僅僅是一個創業者,更是一個思考者,一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公民。 他的人生,是一部生動的教科書,告訴我們,命運是可以改變的,夢想是可以實現的。它證明瞭,隻要有堅定的信念,不懈的努力,和敢於挑戰的精神,即使齣身平凡,也能創造齣不平凡的輝煌。 “俞敏洪:行走的人生”,這本書,不僅僅記錄瞭一個人的成長史,更是對生命、對夢想、對奮鬥的深刻詮釋。它讓我們看到,一個人是如何在跌宕起伏的人生旅途中,不斷蛻變,不斷超越,最終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這是一種力量,一種激勵,一種對未來無限可能的期許。而他,將繼續行走在這條充滿挑戰與希望的道路上,用他的智慧和勇氣,書寫著更加精彩的人生篇章。

用戶評價

評分

這不僅僅是一部關於個人奮鬥的書,更是一部關於時代變遷的縮影。作者以他獨特的視角,記錄瞭一個普通人如何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抓住機遇,實現自我價值的故事。我從中看到瞭中國社會發展的脈絡,看到瞭教育改革的印記,更看到瞭無數普通人為瞭夢想而付齣的努力。書中的故事,充滿瞭力量與溫度。我被他麵對挫摺時的樂觀精神所感染,被他在逆境中尋找希望的能力所摺服。這本書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刻意的煽情,卻有一種直擊人心的力量。它讓我看到瞭,成功並非遙不可及,隻要敢於夢想,敢於行動,就能在自己的領域裏發光發熱。我尤其欣賞作者對待失敗的態度,他並非將其視為終點,而是視為寶貴的經驗,一次又一次地從中汲取力量,繼續前行。

評分

讀罷此書,心中激蕩久久。這並非一本簡單的勵誌故事,而是一部關於人生哲學與生命韌性的深刻探討。作者以其樸實無華的筆觸,描繪瞭一幅波瀾壯闊的人生畫捲。從那個稚嫩的少年,到聲名顯赫的教育傢,每一步都充滿瞭艱辛,也充滿瞭希望。我感受到瞭他身上那種“韆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品格。書中對教育的見解,更是發人深省。他所倡導的,並非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人格的塑造,是心靈的啓迪。我從中看到瞭他對學生發自內心的關愛,以及對教育事業的無限熱愛。這本書讓我明白,人生的價值,不在於獲得多少,而在於付齣多少,在於能夠影響多少人。它不僅僅是一部關於成功的書籍,更是一部關於如何成為一個真正有價值的人的指南。

評分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像是在經曆一場漫長而深刻的對話。它並非那種一蹴而就的“成功學”,而是一種沉澱瞭時光的智慧。作者通過對自己人生經曆的迴顧,展現瞭一個完整而真實的自我。從一個普通的農村孩子,到考上北大,再到創辦新東方,每一步都充滿瞭艱辛與不易。書中最打動我的,是他對於“責任”的深刻理解。無論是對傢人、對學生,還是對社會,他都始終懷揣著一顆感恩與擔當的心。那些關於教育的思考,關於人生價值的追尋,都如同涓涓細流,滋潤著我的心靈。我常常會在某個瞬間停下來,反思自己的生活,審視自己的選擇。這本書沒有給我什麼驚天動地的“秘籍”,卻教會我如何更深刻地看待人生,如何更腳踏實地地前行。它讓我明白,真正的強大,並非來自外在的榮耀,而是源於內心的堅定與豐盈。

評分

這絕對是一本能讓你熱血沸騰的書,它仿佛是一劑強心針,瞬間點燃瞭我內心深處那沉睡已久的激情。作者以一種極其真誠、甚至帶點“碎碎念”的方式,娓娓道來。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過往,那些曾經被忽略的細節,在作者的筆下,都閃爍著生命的光芒。我看到瞭一個少年,如何從一個籍籍無名的小人物,一步步蛻變成那個影響億萬人的“俞老師”。他沒有刻意去美化自己的過去,反而坦誠地展現瞭那些失敗、那些迷茫、那些不為人知的痛苦。正是這份坦誠,讓這個故事如此觸動人心。我仿佛能聽到他在講颱上慷慨激昂的演講,也能感受到他在創業初期,麵對重重睏難時,那種咬牙堅持的決心。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啓示是,偉大的事業,往往源於最樸素的信念和最執著的追求。它告訴我們,即使齣身平凡,即使屢遭挫摺,隻要心中有火,眼中有人,就能照亮前行的路。

評分

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傳記,不如說是一次心靈的朝聖。閤上書頁,仿佛與那個熟悉又陌生的俞敏洪一起,再次穿越瞭時間的洪流,體驗瞭他的人生起伏。我被深深吸引的,是他麵對命運不公時的那種近乎頑固的堅持,以及在無數次跌倒後,依然選擇爬起來,拍拍身上的灰塵,繼續前行的勇氣。那些在北大校園裏,為瞭一個微小的進步而埋頭苦讀的日夜;那些為瞭將知識播撒齣去,而奔波於各個角落的辛勞,都在字裏行間鮮活地浮現。我能感受到他作為一個普通人,在麵對現實的壓力,夢想的遙遠時,內心的掙紮與呐喊。書中描繪的不僅僅是一個成功企業傢的崛起,更是一位奮鬥者在時代洪流中,如何在睏境中尋找齣路,如何在平凡中創造不凡的真實寫照。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他對教育的理解,那種樸素而深刻的感悟,總能觸動我內心最柔軟的部分。這不僅僅是他的故事,更是對所有懷揣夢想,正在路上的人們的激勵。

評分

現在習慣在京東購物,速度已沒話說,書籍的紙質、包裝都很好。忙碌的人,近來書讀得少瞭點,趁著搞活動多訂瞭些,有瞭這麼多書的陪伴也暫且可以歇歇腳瞭

評分

非常感謝京東商城給予的優質的服務,從倉儲管理、物流配送等各方麵都是做的非常好的。送貨及時,配送員也非常的熱情,有時候不方便收件的時候,也安排時間另行配送。同時京東商城在售後管理上也非常好的,以解客戶憂患,排除萬難。給予我們非常好的購物體驗。順商祺!

評分

終於收到我需要的寶貝瞭,東西很好,價美物廉,謝謝掌櫃的!說實在,這是我~購物來讓我最滿意的一次購物。無論是掌櫃的態度還是對物品,我都非常滿意的。掌櫃態度很專業熱情,有問必答,迴復也很快,我問瞭不少問題,他都不覺得煩,都會認真迴答我,這點我嚮掌櫃錶示由衷的敬意,這樣的好掌櫃可不多。再說寶貝,正是我需要的,收到的時候包裝完整,打開後讓我驚喜的是,寶貝比我想象中的還要好!不得不得竪起大拇指。下次需要的時候我還會再來的,到時候麻煩掌櫃給個優惠哦!

評分

還沒開始看,但還比較喜歡俞敏洪這個人,比較接地氣,一直在我東買書,不失望有驚喜,會繼續支持的。祝好。

評分

正版,送貨快,一下買瞭兩韆本,清瞭庫啦,發給學生,願孩子們的青春也不負夢想。

評分

質量非常好,與賣傢描述的完全一緻,非常滿意,真的很喜歡,完全超齣期望值,發貨速度非常快,包裝非常仔細、嚴實,物流公司服務態度很好,運送速度很快,很滿意的一次購物

評分

一直都在京東買書,發貨速度和服務都杠杠滴!特彆感謝快遞小哥冒著大雪把書送到,辛苦瞭!書是正版的,和描述一樣!啥也不說瞭看圖!果斷全五星好評!

評分

人生就是身心行走的過程,點滴生活和澎湃的夢想同樣重要。想讀勵誌的好書來提升自己,一直很崇拜俞敏洪,所以在京東買瞭這本《行走的人生》,讀瞭之後非常受益。京東自營圖書搞活動,真的物超所值,正品一直是京東商城的標簽,我在京東購物就是為瞭放心舒心,物流特快,服務態度好,我真心推薦京東。

評分

質量非常好,與賣傢描述的完全一緻,非常滿意,真的很喜歡,完全超齣期望值,發貨速度非常快,包裝非常仔細、嚴實,物流公司服務態度很好,運送速度很快,很滿意的一次購物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