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作人,中國新文學新文化史上一個巨大復雜的存在,他站在血腥飛舞、風雨迷茫的時代,親曆學術間的起落,深感曆史的殘酷。頗受爭議,卻難掩奪目風采。
2.周作人是新文化運動的傑齣代錶,是現代文學史的著名散文傢、文學理論傢、評論傢、詩人、翻譯傢、思想傢,中國民俗學開拓人。有不少評論傢認為,周作人的文學成就要高於魯迅。
3.周作人的散文,平淡如水、自然如風,展現齣平和、空靈的人生境界,是中國散文史上的一座高峰。魯迅晚年嚮斯諾夫人推薦周作人,認為他是中國ZUI優秀的散文傢。
周作人的文章屬於耐看的一類,聲名遠遠高於同代的作傢,學問力度毫不遜於魯迅。他將思想傢的意緒和藝術傢的靈感匯於一身,以小品文的麵目齣現,敘天下經緯,議紅塵舊事,形成瞭獨立的文風。本書收入周作人《自己的園地》《苦雨》《烏篷船》等多篇經典散文、隨筆,雜談,篇篇精到,讓讀書觀字之你我,隨其恬淡之語感其情調之綫,在枯燥的文學和曆史中,找尋一點點光亮。
周作人(1885—1967),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著名散文傢、文學理論傢、評論傢、詩人、翻譯傢、思想傢,中國民俗學開拓人,新文化運動的傑齣代錶。是魯迅(周樹人)之弟,周建人之兄。又名啓明、啓孟、起孟,筆名遐壽、豈明,號知堂、藥堂等。曆任國立北京大學教授、東方文學係主任,燕京大學新文學係主任、客座教授。新文化運動中是《新青年》的重要同人作者,並曾任“新潮社”主任編輯。“五四運動”之後,與鄭振鐸、瀋雁冰、葉紹鈞、許地山等人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並與魯迅、林語堂、孫伏園等創辦《語絲》周刊,任主編和主要撰稿人。
001 北京的茶食
005 蒼蠅
009 鳥聲
013 故鄉的野菜
017 破腳骨
022 苦雨
027 若子的病
032 初戀
036 山中雜信
053 賣汽水的人
059 喝茶
064 濟南道中
068 笠翁與兼好法師
072 日本的人情美
076 結緣豆
082 劉香女
090 老人的鬍鬧
095 誌摩紀念
100 金魚
106 兩株樹
113 水裏的東西
119 啞吧禮贊
124 村裏的戲班子
129 南北的點心
137 泥孩兒
140 不倒翁
143 希臘神話
146 喜劇的價值
149 踏槳船
152 誇父追日
156 北平的春天
161 關於紙
165 螟蛉與螢火
173 買墨小記
178 安徒生的四篇童話
188 日本管窺之三
202 女人的禁忌
210 雨的感想
216 《男人與女人》
223 談混堂
229 談搔癢
235 自己所能做的
242 女人罵街
248 談酒
254 炒栗子
259 烏篷船
263 夜光珠
266 中鞦的月亮
270 俺的春天
275 北大的支路
280 風的話
286 紅樓中的名人
291 苦口甘口
298 武者先生和我
303 遇狼的故事
309 關於捉同性戀愛
313 《蛙》的教訓
317 貓打架
北京的茶食
刊一九二四年三月十八日《晨報副刊》
署名陶然
收《雨天的書》《澤瀉集》和《知堂文集》
在東安市場的舊書攤上買到一本日本文章傢五十嵐力的《我的書翰》,中間說起東京的茶食店的點心都不好吃瞭,隻有幾傢如上野山下[1]的空也還做得好點心,吃起來餡和糖及果實渾然融閤,在舌頭上分不齣各自的味來。想起德川時代江戶的二百五十年的繁華,當然有這一種享樂的流風餘韻留傳到今日,雖然比起京都來自然有點不及。北京建都已有五百餘年之久,論理於衣食住方麵應有多少精微的造就,但實際似乎並不如此,即以茶食而論,就不曾知道什麼特殊的有滋味的東西。固然我們對於北京情形不甚熟悉,隻是隨便撞進一傢餑餑鋪裏去買一點來吃,但是就撞過的經驗來說,總沒有很好吃的點心買到過。難道北京竟是沒有好的茶食,還是有而我們不知道呢?這也未必全是為貪口腹之欲,總覺得住在古老的京城裏吃不到包含曆史的精煉的或頹廢的點心是一個很大的缺陷。北京的朋友們,能夠告訴我兩三傢做得上好點心的餑餑鋪麼?
我對於二十世紀的中國貨色,有點不大喜歡,粗惡的模仿品,美其名曰國貨,要賣得比外國貨更貴些。新房子裏賣的東西,便不免都有點懷疑,雖然這樣說好像遺老的口吻,但總之關於風流享樂的事我是頗迷信傳統的。
我在西四牌樓以南走過,望著異馥齋的丈許高的獨木招牌,不禁神往,因為這不但錶示他是義和團以前的老店,那模糊陰暗的字跡又引起我一種焚香靜坐的安閑而豐腴的生活的幻想。我不曾焚過什麼香,卻對於這件事很有趣味,然而終於不敢進香店去,因為怕他們在香盒上已放著花露水與日光皂瞭。
我們於日用必需的東西以外,必須還有一點無用的遊戲與享樂,生活纔覺得有意思。我們看夕陽,看鞦河,看花,聽雨,聞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飽的點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雖然是無用的裝點,而且是愈精煉愈好。
可憐現在的中國生活,卻是極端地乾燥粗鄙,彆的不說,我在北京彷徨瞭十年,終未曾吃到好點心。
我被這本散文集所呈現的生命哲學深深吸引。作者以一種極其平和、內斂的方式,錶達瞭他對生命、對時間、對衰老的看法。那些關於“花前月下”的青春迴憶,與“青絲白發”的人生沉澱,在文字中交織,形成瞭一種獨特的韻味。他並沒有迴避時間的流逝和生命的無常,反而以一種坦然接受的態度,去擁抱這些必然的進程。在他的筆下,青春的稚嫩與年老的智慧,並非截然對立,而是生命不同階段的自然延續,都具有其獨特的價值和美感。這種豁達的人生態度,在當今社會尤為難得。我們常常沉溺於對青春的眷戀,對衰老的恐懼,而作者卻能夠超脫這一切,用一種超然的視角去審視生命的每一個階段。他的文字,就像是一種心靈的按摩,能夠撫平我們內心的焦慮和不安,讓我們重新審視生命的意義,找到內心的寜靜。每一次閱讀,都像是在與一位智者對話,從他的智慧中汲取養分,讓自己變得更加成熟和從容。
評分這是一部能夠洗滌心靈的散文集。作者的文字,有一種返璞歸真的力量,能夠帶領讀者迴到最純粹的心靈狀態。他筆下的生活,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驚人的事件,但卻充滿瞭最真摯的情感和最深刻的思考。他對過往的迴憶,對故人的懷念,對童年的追溯,都帶著一種淡淡的憂傷,卻又充滿瞭溫情。他用最樸實的語言,講述著最深刻的人生道理,讓我們在平凡中發現不平凡,在細微處體味永恒。尤其讓我感動的是,他對待生活的那種不懈追求和那份對美的敏感。即使是在逆境中,他也能從中找到一絲光明,一份慰藉。這種精神力量,對於身處浮躁時代的我們來說,無疑是一種寶貴的財富。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的生活,發現原來平凡的生活也可以如此豐富多彩,如此充滿意義。它不僅僅是一本消遣讀物的,更是一本能夠滋養靈魂的書籍,值得反復品讀,細細咀嚼。
評分一本令人沉醉的散文集,讀來仿佛置身於一個煙雨朦朧的江南小巷,又像是漫步在古樸的庭院,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檀香和茶香。作者的文字,如同陳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他筆下的日常瑣事,尋常百姓的悲歡離閤,都經過瞭時間的沉澱和藝術的提煉,化為一幅幅生動的畫麵,觸動人心最柔軟的角落。讀他的散文,不是為瞭汲取什麼宏大的道理,也不是為瞭尋求什麼驚世駭俗的觀點,而是一種迴歸,一種與內心深處的自己對話。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我們常常被外界的喧囂所裹挾,迷失瞭方嚮,遺忘瞭那些生命中最本真的情感和感悟。而這本散文集,恰似一位慈祥的長者,用溫柔的語調,引導我們慢下來,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去品味人生的況味。那些細緻入微的觀察,那些意蘊悠長的比喻,都展現瞭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和獨特的生活智慧。每一次翻閱,都能從中獲得新的啓示,發現新的樂趣。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位無聲的朋友,在每一個孤寂的時刻,給予我們溫暖的慰藉。
評分這本散文集帶來的閱讀體驗,與其說是一次文字的旅程,不如說是一場精神的洗禮。作者的文字有一種魔力,能夠輕易地將讀者帶入他所描繪的世界。他敘述往事,娓娓道來,沒有絲毫的矯揉造作,卻字字珠璣,句句敲打在心坎上。我尤其喜歡他筆下對自然景物的描繪,那些花鳥蟲魚,那些風霜雨雪,都被賦予瞭生命,仿佛在眼前栩栩如生。然而,這些景物並非孤立的存在,而是與作者的情感,與他對人生、對社會的思考融為一體,構成瞭一個和諧而又深刻的整體。他對於人情世故的洞察,更是入木三分,卻又帶著一種超然的淡然。他不會激烈地批判,也不會過分地感慨,隻是不動聲色地將那些世間的無奈與美好,都收入筆端,留給讀者去慢慢體味。讀完之後,總會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仿佛還有許多未盡的意味,需要自己去挖掘。這是一種非常高級的藝術,它不直接給齣答案,而是拋齣問題,引發思考,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也在不斷地完善自我,認識世界。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在一個寜靜的午後,端坐在一張古樸的木椅上,麵前擺放著一杯清茶,旁邊是透過窗戶灑進來的斑駁陽光。作者的文字,就是那份恰到好處的溫暖,那份悠遠的迴響。他描繪的許多生活場景,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可能忽略的細節,但經過他的一番點撥,瞬間就充滿瞭詩意和哲理。比如,他對一隻貓的觀察,對一株草的描寫,都充滿瞭深情和智慧,讓我們看到瞭尋常事物背後隱藏的生命力。更重要的是,他通過這些細節,摺射齣他對人生的理解,對世事的感悟。他寫親情,寫友情,寫那些模糊而又深刻的情感,總能觸及我們內心深處最柔軟的部分。讀他的文章,不會覺得有壓力,也不會覺得沉重,反而會有一種輕鬆愉悅的感受,仿佛卸下瞭所有的負擔,隻是單純地享受文字帶來的美好。它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浸潤,在不經意間,改變瞭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
評分周作人的譯作精選,以日本的短篇為主,完全憑著他的愛好來選擇,一如既往的直譯,但很耐咀嚼。
評分還不錯
評分感覺挺好的。物流快。書挺好看的
評分初高中的時候最討厭去圖書館看散文,現在工作瞭看看覺得還挺有意思的
評分給孩子買個暑假要讀的書,京東的摺扣力度大,給力
評分放購物車很久瞭,就等六一八清空呢。
評分每次京東搞活動我都能囤一堆,留著慢慢看。
評分東西不錯,感謝京東提供這麼好的平颱。送貨的小哥服務也不錯,又快又及時。
評分東西不錯,感謝京東提供這麼好的平颱。送貨的小哥服務也不錯,又快又及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