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超声

乳腺超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俄] 亚历山大 著,罗葆明,主 译
图书标签:
  • 乳腺超声
  • 超声检查
  • 乳腺疾病
  • 医学影像
  • 诊断学
  • 妇科
  • 临床医学
  • 医学科普
  • 乳腺健康
  • 超声医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ISBN:9787543336896
版次:1
商品编码:12234068
包装:精装
开本: 16开
出版时间:2017-07-01
用纸:铜版纸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乳腺超声》是一本阐述现代超声技术在乳腺疾病诊断中应用方法的理想手册。本书对现代超声成像技术进行了全面概述,总结了不同超声成像手段的优缺点。重点关注乳腺癌,指导其鉴别诊断,展示其术前和术后的超声表现。同时描述了常见的乳腺良性疾病,仔细分析了在儿童及成人中所见的乳腺疾病及其与年龄相关的特点,并有独立章节讲述男性乳腺疾病。另外,本书还详细回顾了淋巴结的表现,特别关注了超声在评估淋巴结状态中的作用。此外,对超声引导下的乳腺介入和乳腺假体成像也进行了深入讨论。

目录

第1章 乳腺癌的诊断:现状 1

第2章 乳腺超声检查技术 22

第3章 正常乳房的超声表现 25

3.1 乳房的超声解剖学 25

3.2 正常乳房的超声图像类型 27

3.3 乳房超声检查的难点与误区 37

第4章 乳腺癌的超声诊断 46

4.1 灰阶成像 47

4.2 组织谐波成像 59

4.3 自适应彩图 60

4.4 彩色及能量多普勒成像 61

4.5 脉冲多普勒成像 70

4.6 三维成像(3D成像)78

4.7 超声弹性成像 78

4.8 其他超声成像技术 109

第5章 乳腺肿瘤的分类 119

5.1 分类方法 119

5.2 乳腺肿瘤的BI-RADS分类 122

第6章 不同类型乳腺癌的声学特征 126

第7章 乳腺疾病的鉴别诊断 136

7.1 良性肿瘤 136

7.2 非肿瘤性疾病 142

第8章与年龄相关的乳腺结构改变:儿童和青春期的乳腺超声 166

第9章 男性乳腺疾病 171

第10章 区域淋巴结的超声检查 185

10.1 正常淋巴结及良性淋巴结 185

10.2 乳腺癌患者的淋巴结超声检查 191

10.3 乳腺癌远处转移的超声诊断 216

第11章 乳腺手术后的超声检查 225

第12章 复发性乳腺癌 237

结论 247

参考文献 248

索引 252


前言/序言

  中文版前言

  乳腺癌是目前威胁女性身体健康的“头号杀手”。乳腺癌的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且疾病尚未有预防的方法。因此,早期检出、早期治疗对于预后尤为重要。鉴于我国女性乳腺相对致密的特点,超声检查成为早期筛查的首选。超声技术在过去的20年里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书循序渐进,首先对乳腺疾病的现状和基本检查方式进行概述,随后讲述了乳腺超声检查的基本要点。“熟悉正常,发现异常”是影像诊断的基础。通过讲述正常乳腺超声的表现,使读者对此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对于疾病的描述,首先是详述乳腺癌的超声诊断,然后进一步对乳腺肿瘤进行分类,并分析不同类型恶性肿瘤的特点。通过对乳腺疾病的鉴别诊断,有利于进一步掌握乳腺疾病的特点。对于特殊年龄(儿童、青春期)和性别(男性)乳腺的结构描述和疾病分析,有利于对于这部分人群的了解,弥补了常规情况下只侧重于描述育龄女性乳腺情况的不足。对区域淋巴结的描述,有利于超声工作者对相关情况进行评估。最后是对乳腺术后复查和复发性乳腺癌的讲述,这也是在临床工作中常遇到的难点。如何正确鉴别术后瘢痕和复发病灶,对于患者的后续处理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本书层次清晰,深入浅出,密切结合超声工作者的实际工作,全方位讲述了乳腺超声。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想要进一步精进技术的医师,都可以通过阅读本书有所获益,更好地将知识运用到乳腺超声诊断工作中。鉴于水平所限,翻译中可能有不足之处,请广大同行不吝指正。

  罗葆明



《解密宇宙的脉搏:从量子泡沫到星系交响》 一部关于宇宙起源、演化与终极命运的宏伟史诗,一场跨越时空的思想盛宴。 内容梗概: 本书将带领读者踏上一场前所未有的宇宙探索之旅,从那个几乎难以想象的“无”——量子泡沫的跃迁——开始,层层剥开宇宙诞生的神秘面纱。我们将深入了解宇宙诞生之初那极端炽热、致密的奇点状态,以及随后发生的宇宙大爆炸,如同一次创世的呼吸,将时间和空间推向无限。本书将严谨地追溯从基本粒子相互作用到质子、中子的形成,再到早期原子核的核聚变,直至第一批恒星和星系的诞生。 我们将探访宇宙早期的黑暗时代,理解为何在第一缕光芒出现之前,宇宙处于一片混沌之中。随后,我们将见证第一代恒星如何在引力的召唤下汇聚,点燃核聚变之火,并释放出创造重元素的能量,为后续的宇宙演化奠定物质基础。本书将详细阐述恒星的生命周期,从年轻的星云到壮丽的超新星爆发,以及黑洞和中子星这些宇宙中最极端天体的形成机制。 随着宇宙的不断膨胀和冷却,星系开始形成并相互作用,本书将描绘星系碰撞与合并的宏大图景,以及它们如何演变成我们今天所见的千姿百态。我们将探索各种类型的星系,包括旋涡星系、椭圆星系和不规则星系,并深入了解它们内部的恒星形成区域、星际尘埃以及神秘的暗物质和暗能量扮演的角色。 本书还将深入研究宇宙学中的关键理论和观测证据,包括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的发现及其对早期宇宙的深刻启示,以及宇宙加速膨胀的观测事实,这引出了暗能量的概念,并为理解宇宙的未来命运提供了重要线索。我们将探讨大尺度结构的形成,如宇宙网状结构,以及它们如何揭示宇宙演化的基本规律。 此外,本书将跨越物理学的边界,触及宇宙学与哲学、数学、甚至生命科学的交叉领域。我们将审视宇宙定律的普适性,思考宇宙是否有边界,以及我们是否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命。我们将探讨宇宙的终极命运,从大撕裂、大冻结到大挤压等各种可能性,并分析每种情景的理论依据和观测限制。 本书的语言力求通俗易懂,同时又不失严谨的科学性。作者将运用丰富的类比、生动的描绘和精美的插图(此处为概念描述,实际书籍可能包含),将那些抽象而复杂的宇宙概念转化为读者能够理解和感悟的画面。无论您是宇宙学领域的初学者,还是对宇宙充满好奇的探索者,本书都将为您打开一扇通往宇宙深邃奥秘的大门,让您在惊叹与思考中,重新认识我们所处的这个宏伟而神秘的宇宙。 详细内容阐述: 第一部分:创世之初——从虚无到物质 量子泡沫的涌动: 宇宙并非凭空出现,而是可能源自于量子涨落,即空间中能量的微小波动。本书将解析量子场论的基本概念,解释为何在极短的时间内,这些微小的波动能够被放大,从而为宇宙的诞生提供最初的“种子”。我们将探讨真空的“非空”本质,以及虚粒子对的产生与湮灭。 宇宙大爆炸的黎明: 深入解读宇宙大爆炸理论,揭示宇宙诞生时极端高温、高密度的奇点状态。我们将详细描述暴胀理论,解释宇宙如何在诞生后的极短时间内,以指数级的速度膨胀,解决了早期宇宙不均匀性以及视界问题。 粒子物理的狂欢: 宇宙从一个能量场开始,随着温度的下降,基本粒子纷纷“凝结”而出。本书将追溯夸克、轻子、光子、胶子等基本粒子的产生过程,以及强核力、弱核力和电磁力的相互作用,如何一步步构建起物质世界的基石。我们将理解质子和中子的形成,为后续原子核的诞生铺平道路。 元素的诞生: 在大爆炸后的几分钟内,宇宙经历了核合成的第一个高峰。本书将详尽介绍早期宇宙核合成理论,解释氢、氦以及少量锂元素的生成过程。我们将分析为何宇宙中重元素的比例如此之少,并为后续恒星的创造埋下伏笔。 第二部分:星光璀璨——恒星的生命与死亡 黑暗时代与第一缕曙光: 在原子形成并冷却后,宇宙曾经历一段漫长的黑暗时代,直到第一批恒星的出现。本书将描绘这个时期的宇宙图景,以及引力如何逐渐聚集起气体和尘埃,形成第一代恒星。 恒星的引擎: 深入剖析恒星的核心——核聚变反应。我们将解释氢聚变成氦的过程,以及能量如何在恒星内部传递。本书将介绍不同质量的恒星,它们的温度、颜色和寿命有何不同。 元素的炼金术士: 恒星不仅仅是发光的球体,更是宇宙中重元素的“炼金炉”。本书将详细阐述恒星在生命周期中如何通过氦聚变、碳聚变等过程,合成出比铁更重的元素,并将它们释放到宇宙空间中。 超新星的壮丽告别: 质量较大的恒星在生命末期会发生剧烈的超新星爆发,释放出惊人的能量,并将绝大部分重元素抛撒到星际空间。本书将解析不同类型的超新星爆发机制,以及它们对宇宙化学演化的重要贡献。 宇宙中最极端的产物: 超新星爆发的残骸可能形成黑洞或中子星。我们将深入探讨黑洞的引力奇点、视界以及霍金辐射等概念。同时,也将解析中子星的密度、磁场以及脉冲星等奇异现象。 第三部分:星系的交响——从混沌到秩序 暗物质的幽灵: 现代宇宙学研究发现,我们可见的物质只占宇宙总质量和能量的一小部分,而大部分是由神秘的暗物质和暗能量构成的。本书将详尽介绍暗物质的存在证据,例如星系旋转曲线、引力透镜效应等,并探讨目前主流的暗物质候选粒子。 星系的诞生与演化: 引力是塑造星系的根本力量。本书将描绘星系如何从早期宇宙中的微小密度涨落中逐渐汇聚,形成我们今天看到的各种形态的星系,包括旋涡星系、椭圆星系和不规则星系。 星系碰撞与融合: 星系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生活在复杂的引力环境中。本书将描绘星系碰撞与合并的壮观景象,以及这些事件如何改变星系的形态、恒星形成率以及暗物质分布。我们将以我们自身的银河系为例,讲述它与仙女座星系的未来碰撞。 宇宙网状结构: 在大尺度上,星系并非均匀分布,而是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蜘蛛网状的结构,即宇宙网状结构。本书将解释这个结构的形成机制,以及它如何揭示早期宇宙的物质分布和引力演化。 第四部分:宇宙的未来——无尽的猜想与可能的终结 暗能量的谜团: 令人费解的是,宇宙的膨胀正在加速。本书将详细阐述暗能量的观测证据,以及它在宇宙演化中的关键作用。我们将探讨暗能量的各种理论模型,例如宇宙常数、标量场等。 宇宙的终极命运: 基于我们对宇宙膨胀速率和暗能量性质的理解,科学家们提出了几种关于宇宙终极命运的猜想。本书将深入探讨“大冻结”(热寂)、“大撕裂”和“大挤压”等情景,分析它们的理论基础、支持证据以及可能的时间尺度。 多重宇宙的遐想: 在探索宇宙边界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面对一些更具哲学性的问题。本书将简要介绍多重宇宙的理论概念,探讨平行宇宙存在的可能性,以及它们是否可能与我们所在的宇宙相互影响。 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 面对浩瀚的宇宙,我们将反思人类的起源和存在的意义。本书将引导读者思考宇宙定律的普适性,以及生命在宇宙中的独特性。我们将探讨寻找地外生命的挑战与希望,以及我们作为宇宙一部分的独特视角。 本书特色: 叙事性强: 以时间为线索,将复杂的宇宙学理论和观测发现编织成引人入胜的故事。 概念清晰: 运用大量生动形象的比喻和类比,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变得易于理解。 科学严谨: 基于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准确阐述宇宙学的原理和模型。 视野宏大: 涵盖宇宙从诞生到终结的各个阶段,展现宇宙演化的壮丽画卷。 激发思考: 在介绍科学知识的同时,引发读者对宇宙、生命和人类存在的深刻思考。 《解密宇宙的脉搏:从量子泡沫到星系交响》将是一次令人难忘的宇宙之旅,它将满足您对宇宙最深邃的好奇心,让您在理解宇宙的过程中,也理解我们自身。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而专业,乳白色的背景上,一幅写实风格的乳腺超声图像占据了中心位置,线条流畅,细节丰富,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其主题的专业性和严谨性。书名“乳腺超声”以一种沉静而有力的字体呈现,字体颜色选用的是一种偏深的灰色,与背景色形成鲜明对比,既不显得张扬,又透着一股医学书籍特有的稳重感。我拿到书的那一刻,就被它低调而又极具吸引力的设计所打动。翻开书页,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厚实而富有弹性,散发着淡淡的书墨香,这对于一个长期与书籍打交道的读者来说,是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书的整体排版布局也让人赏心悦目,文字清晰,配图的位置恰到好处,阅读起来不会感到拥挤或凌乱。即使只是初步的翻阅,也能感受到出版方在细节上的用心,这让我对书中内容的期待值又高了几分。我尤其喜欢封面设计中对超声图像的呈现方式,它不仅仅是一张图片,更像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传递着关于生命、关于健康的讯息。这种视觉上的冲击和专业感,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专业知识世界的大门。

评分

当我开始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立刻被它引人入胜的叙事方式所吸引。作者并没有一开始就陷入枯燥的技术术语堆砌,而是以一种更加平易近人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进入乳腺超声的世界。他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着我一步步探索,从最基础的原理讲起,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将那些原本复杂的概念变得容易理解。我尤其欣赏其中对一些典型病例的分析,作者不仅仅列举了影像学的表现,更深入地探讨了这些表现背后的生理机制和临床意义,让我觉得不仅仅是在学习技术,更是在学习如何思考,如何做出临床判断。读到一些关键章节时,我甚至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超声室,亲眼见证着屏幕上那些细微的变化,感受着诊断过程中的每一次权衡与抉择。书中穿插的案例分析,让我对理论知识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让我对未来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有了心理准备。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讲述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我学习的积极性,让我觉得每一页都充满了价值和启发。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本关于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乳腺超声医生的指南。书中强调的不仅仅是掌握各种操作技巧和影像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临床思维,学会如何将理论知识灵活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作者在探讨每一个病灶时,都强调了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以及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这种“整体观”的理念让我受益匪浅。他还鼓励我们要不断学习,紧跟医学发展的步伐,保持对新技术的敏感性。书中关于如何处理一些棘手情况的建议,也让我感到非常实用,为我未来的临床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我感觉自己不只是在阅读一本书,更像是在与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进行长期的学习和指导。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乎我的想象,它将成为我职业生涯中一本常读常新的重要参考书。

评分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更像是一次与一位博学多识的长者进行深度交流。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他既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又不失人文关怀。在讲解技术细节的同时,他还会穿插一些关于医学伦理、医患沟通的小故事,让我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医学的温度。他对于一些争议性问题的探讨,也展现了他深刻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这让我对某些问题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我尤其喜欢他在章节结尾处的总结,他总是能够提纲挈领地概括本章的重点,并给出一些发人深省的思考题,这让我能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并引导我进行更深入的探究。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一种对医学事业的敬畏和热爱。作者的文字,如同他的医学理念一样,充满着智慧和力量,读来令人心潮澎湃,也让人对未来充满信心。

评分

这本书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并没有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探讨了乳腺超声的每一个关键环节,从设备的选择和操作技巧,到各种病灶的鉴别诊断,再到最新的技术进展,几乎涵盖了该领域的所有重要方面。作者在解释复杂的影像学特征时,运用了大量的图文并茂的示例,这些示例清晰、准确,让我能够毫不费力地将文字描述与实际图像联系起来。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涉及到一些关于人工智能在乳腺超声诊断中的应用,以及一些新兴的成像技术,这让我看到了这个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也感受到了医学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读完一些关于疑难病例的分析部分,我感到受益匪浅,这些案例的讨论让我对某些难以区分的病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学到了如何运用更全面的思维去进行诊断。这本书的专业性毋庸置疑,但同时又不失可读性,对于想要深入了解乳腺超声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宝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