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全集(套装1-18卷)

鲁迅全集(套装1-18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鲁迅 著
图书标签:
  • 鲁迅
  • 全集
  • 文学
  • 经典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思想
  • 文化
  • 名著
  • 套装
  • 红色经典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050338
版次:1
商品编码:12235207
包装:精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10-01
用纸:胶版纸
套装数量:18
字数:7500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鲁迅全集》收入迄今为止发现的鲁迅全部小说、诗歌、散文、杂文作品及书信、日记等。经过人民文学出版社多次修订,版本更加准确,注释更加精良,是研究鲁迅、阅读鲁迅的第一手资料。对中国现代文学史、思想史、文化史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印刷时间为2005年。


  

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1929年,儿子周海婴出世。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知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等。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1938年出版《鲁迅全集》〔二十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鲁迅著译已分别编为《鲁迅全集》〔十卷〕,《鲁迅译文集》〔十卷〕,《鲁迅日记》〔二卷〕,《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81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十六卷〕。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

目录

第一卷 坟 热风 呐喊

第二卷 仿徨 野草 朝花夕拾 故事新编

第三卷 华盖集 华盖集续编 而巳集

第四卷 三闲集 二心集 南腔北调集

第五卷 伪自由书 准风月谈 花边文学

第六卷 且介亭杂文 且介亭杂文二集 且介亭杂文末编

第七卷 集外集 集外集拾遗

第八卷 集外集拾遗补编

第九卷 中国小说史略 汉文学史纲要

第十卷 古籍序跋集 译文序跋集

第十一卷 两地书 书信(1904-1926)

第十二卷 书信(1927-1933)

第十三卷 书信(1934-1935)

第十四卷 书信(1936 致外国人士)

第十五卷 日记(1912-1926)

第十六卷 日记(1927-1936)

第十七卷 日记(人物书刊注释)

第十八卷 附集

鲁迅著译年表

全集篇目索引

全集注释索引


精彩书摘

《鲁迅全集(套装1-18卷)》:
  近来虚君共和是不提了,灵学似乎还在那里捣鬼,此时却又有一群人,不能满足;仍然摇头说道,“人心日下”了。于是又想出一种挽救的方法;他们叫作“表彰节烈”!
  这类妙法,自从君政复古时代以来,上上下下,已经提倡多年;此刻不过是竖起旗帜的时候。文章议论里,也照例时常出现,都嚷道“表彰节烈”!要不说这件事,也不能将自己提拔,出于“人心日下”之中。
  节烈这两个字,从前也算是男子的美德,所以有过“节士”,“烈士”的名称。然而现在的“表彰节烈”,却是专指女子,并无男子在内。据时下道德家的意见,来定界说,大约节是丈夫死了,决不再嫁,也不私奔,丈夫死得愈早,家里愈穷,他便节得愈好。烈可是有两种:一种是无论已嫁未嫁,只要丈夫死了,他也跟着自尽;一种是有强暴来污辱他的时候,设法自戕,或者抗拒被杀,都无不可。这也是死得愈惨愈苦,他便烈得愈好,倘若不及抵御,竟受了污辱,然后自戕,便免不了议论。万一幸而遇着宽厚的道德家,有时也可以略迹原情,许他一个烈字。可是文人学士,已经不甚愿意替他作传;就令勉强动笔,临了也不免加上几个“惜夫惜夫”了。
  总而言之:女子死了丈夫,便守着,或者死掉;遇了强暴,便死掉;将这类人物,称赞一通,世道人心便好,中国便得救了。大意只是如此。
  康有为借重皇帝的虚名,灵学家全靠着鬼话。这表彰节烈,却是全权都在人民,大有渐进自力之意了。然而我仍有几个疑问,须得提出。还要据我的意见,给他解答。我又认定这节烈救世说,是多数国民的意思;主张的人,只是喉舌。虽然是他发声,却和四支五官神经内脏,都有关系。所以我这疑问和解答,便是提出于这群多数国民之前。
  首先的疑问是:不节烈(中国称不守节作“失节”,不烈却并无成语,所以只能合称他“不节烈”)的女子如何害了国家?照现在的情形,“国将不国”,自不消说:丧尽良心的事故,层出不穷;刀兵盗贼水旱饥荒,又接连而起。但此等现象,只是不讲新道德新学问的缘故,行为思想,全钞旧帐;所以种种黑暗,竟和古代的乱世仿佛,况且政界军界学界商界等等里面,全是男人,并无不节烈的女子夹杂在内。也未必是有权力的男子,因为受了他们蛊惑,这才丧了良心,放手作恶。至于水旱饥荒,便是专拜龙神,迎大王,滥伐森林,不修水利的祸祟,没有新知识的结果;更与女子无关。只有刀兵盗贼,往往造出许多不节烈的妇女。但也是兵盗在先,不节烈在后,并非因为他们不节烈了,才将刀兵盗贼招来。
  其次的疑问是:何以救世的责任,全在女子?照着旧派说起来,女子是“阴类”,是主内的,是男子的附属品。然则治世救国,正须责成阳类,全仗外子,偏劳主体。决不能将一个绝大题目,都阁在阴类肩上。倘依新说,则男女平等,义务略同。纵令该担责任,也只得分担。其余的一半男子,都该各尽义务。不特须除去强暴,还应发挥他自己的美德。不能专靠惩劝女子,便算尽了天职。
  ……


鲁迅全集(套装1-18卷) 内容简介 《鲁迅全集(套装1-18卷)》是一套集结了中国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毕生创作的鸿篇巨著。这套全集以其内容的完整性、编排的系统性以及学术研究的权威性,成为海内外读者认识、研究鲁迅思想及其创作的基石。它不仅是鲁迅作品的集成,更是中国现代思想史、文学史乃至社会史的一份珍贵记录。 关于鲁迅: 周树人(1881—1936),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一生,与中国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紧密相连。从青年时代在日本留学,怀抱“救国救民”的理想,到回国后投身教育与文学创作,鲁迅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用他犀利的笔触,深刻地剖析社会弊病,唤醒国民意识。他的作品,以其深邃的思想、磅礴的气势、辛辣的讽刺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被誉为“民族魂”。 全集内容概览(1-18卷): 这套18卷的《鲁迅全集》尽可能全面地收录了鲁迅先生一生创作的各类作品,力求全面展现其思想的深度和艺术的广度。 第一卷:小说集《呐喊》 《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说集,也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奠基之作。其中收录了《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阿Q正传》、《故乡》等脍炙人口的名篇。这些作品以其深刻的社会批判性、真实的人物塑造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戕害,表现了中国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与麻木,发出了对旧制度、旧文化的强烈控诉。 《狂人日记》: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通过一个“狂人”的视角,揭露了中国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发人深省。 《孔乙己》: 塑造了一个腐朽落魄的旧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展现了科举制度对个体的摧残。 《药》: 深刻揭示了革命者的献身与群众的麻木之间的巨大鸿沟,表达了鲁迅对国民劣根性的痛心。 《阿Q正传》: 鲁迅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刻画了阿Q这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中国农民形象,深刻批判了国民的“精神胜利法”。 《故乡》: 通过“我”回乡的经历,抒发了对故乡变迁的复杂情感,也展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现实困境。 第二卷:小说集《彷徨》 《彷徨》是鲁迅先生的第二部小说集,延续了《呐喊》的批判精神,在艺术上也更加成熟。小说集包括《祝福》、《在酒楼上》、《伤逝》、《孤独者》、《示众》等篇章。这些作品更侧重于描绘在时代变革中,知识分子和其他个体所面临的迷茫、困顿和精神上的痛苦。《彷徨》中的人物,命运多舛,他们在黑暗的现实中挣扎,却难以找到出路。 《祝福》: 描绘了祥林嫂悲惨的一生,深刻揭示了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对妇女的残酷压迫。 《在酒楼上》: 表现了知识分子在辛亥革命后,理想破灭、精神萎靡的状态。 《伤逝》: 鲁迅先生对爱情、婚姻以及女性命运的深刻反思,展现了现代知识女性的悲剧。 《孤独者》: 塑造了一个特立独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知识分子形象,也反映了其内心的孤独与痛苦。 第三卷:小说集《故事新编》 《故事新编》是鲁迅先生唯一一部以神话、传说为题材的小说集,包括《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攻》、《起死》等作品。鲁迅以现代人的视角和批判精神,对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进行了重塑和解读,赋予了它们新的时代内涵。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鲁迅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叙事技巧,更借古喻今,表达了对民族精神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暗喻。 《补天》: 借女娲补天的神话,表达了对人类创造力与毁灭性的深刻思考。 《奔月》: 重新诠释了嫦娥奔月的故事,赋予了其更为复杂和现实的意义。 《理水》: 通过大禹治水的故事,探讨了集体行动与个人牺牲的价值。 第四卷:散文集《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收录了《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等篇章。这些散文以朴实而生动的笔触,回忆了鲁迅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的生活片段,展现了他对童年生活的热爱、对师友的怀念、对旧文化旧习俗的批判,以及对进步思想的追求。文字真挚感人,充满怀旧的温情和深刻的洞察。 《狗·猫·鼠》: 借对动物的观察,展现了作者对人与动物关系的思考,以及对某些人性弱点的批判。 《阿长与<山海经>》: 充满温情的记述,描绘了一个普通劳动妇女的善良和对孩子的影响,也展现了儿童时代对知识的渴望。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描绘了童年时代在大自然中的乐趣和在私塾里的读书生活,充满诗意。 《藤野先生》: 记述了在日本留学期间,与一位善良正直的日本老师之间的师生情谊,同时也流露出对民族歧视的愤慨。 第五卷:散文诗集《野草》 《野草》是鲁迅先生创作中最具象征意义和哲学色彩的作品集。这部散文诗集以其晦涩、深邃、意象奇特而闻名,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瑰宝”。《野草》中的每一篇都充满了象征和隐喻,深刻表达了鲁迅在黑暗时期对人生、社会、历史的独特感受和沉痛思考。文字凝练而充满张力,思想深刻而具有普遍意义。 《秋夜》: 象征着在严酷的环境中,生命的不屈与抗争。 《影的告别》: 描绘了自我与影子之间的对话,表达了对生存意义和理想追求的迷茫与困惑。 《雪》: 以雪的洁白与凄冷,象征着纯洁而又孤独的境遇。 《过客》: 借一个“过客”的形象,反映了人生旅途的短暂与无常。 第六卷:杂文集《坟》 《坟》是鲁迅先生早期的一部杂文集,收录了《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娜拉走后怎样》、《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论睁了眼看》等重要文章。这些文章延续了鲁迅一贯的批判精神,对社会现象、文化传统、人生哲学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批判。其中不少文章,对后来的中国社会思潮产生了深远影响。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提出了关于家庭教育和代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娜拉走后怎样》: 借易卜生的剧作,探讨了妇女解放的真正出路。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尖锐批判了某些“宽容”的虚伪性,主张对反动势力应采取坚决斗争的态度。 第七卷:杂文集《热风》 《热风》是鲁迅先生创作的一部重要杂文集,收录了《随感录》系列中的部分篇章。这些文章写于辛亥革命前后,充满了革命的激情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鲁迅在其中针砭时弊,抨击旧制度、旧文化,表达了对新思想、新文化的拥护。 《随感录》系列: 集中展现了鲁迅先生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语言犀利,思想深刻。 第八卷:杂文集《华盖集》 《华盖集》及其《续编》是鲁迅先生创作于20世纪20年代中叶的重要杂文集。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动荡不安,各种思潮涌动。鲁迅的杂文,如《“公理”的待购》、《“死》》、“文人”的“恩怨》、《灯下漫笔》等,深刻揭露了当时社会黑暗,批判了国民的劣根性,同时也展现了他对文化、对人生的独到见解。 《灯下漫笔》: 深刻剖析了中国历史和国民的麻木状态,提出了“反抗绝望”的主题。 《“公理”的待购》: 讽刺了某些人对所谓“公理”的曲解和利用。 第九卷:杂文集《而已集》 《而已集》是鲁迅先生创作于1927年至1929年间的一部杂文集。这一时期,国民革命经历了曲折,社会现实更加复杂。鲁迅的杂文,如《谈“文”》、《“白话”与“古典》》、《“论照相之类》》等,继续关注社会现实,批判文化现象,并对文学创作和语言运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谈“文”》: 探讨了文学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如何正确认识和使用语言。 《“白话”与“古典》》: 探讨了白话文运动的意义,以及如何处理好现代与传统的辩证关系。 第十卷:杂文集《三闲集》 《三闲集》是鲁迅先生创作于1931年至1933年间的一部杂文集。这一时期,日本侵华战争的阴影逐渐笼罩,民族危机日益加深。鲁迅的杂文,如《“私生活》》、《“文学和出汗》》、““论照相之类》》等,更加关注现实政治,揭露了国内外反动势力对中国的压迫,并号召人民奋起反抗。 《“私生活》》: 探讨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在特殊时期个人隐私的界限。 《“文学和出汗》》: 强调了文学创作的艰辛和对社会现实的责任。 第十一卷:杂文集《二心集》 《二心集》是鲁迅先生创作于1933年至1934年间的一部杂文集。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蓬勃发展,鲁迅先生积极支持左翼文化运动。他的杂文,如《“代论》》、《“拿来主义》》、““告白》》等,更加鲜明地表达了其政治立场和对中国未来的期望。 《“拿来主义》》: 提出了在文化上既要学习外国先进的,又要批判地吸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代论》》: 探讨了民族文化复兴的可能性和方向。 第十二卷:杂文集《南腔北调集》 《南腔北调集》是鲁迅先生创作于1933年至1934年间的一部杂文集。这一时期,鲁迅先生的杂文创作更加活跃,他广泛关注社会现实,深入批判文化现象,并积极参与论战。杂文内容涉及文学、历史、哲学、社会等诸多方面,展现了他广博的学识和深刻的洞察力。 第十三卷:杂文集《伪自由书》 《伪自由书》是鲁迅先生创作于1933年至1936年间的一部杂文集,收录了大量揭露国民党反动统治,批判社会黑暗的杂文。鲁迅先生以其独特的讽刺艺术,将复杂的社会问题嬉笑怒骂,入木三分。 第十四卷:杂文集《准风月谈》 《准风月谈》是鲁迅先生创作于1933年至1936年间的一部杂文集。这些杂文内容广泛,风格多样,既有对时事的辛辣嘲讽,也有对人生的哲理思考,体现了鲁迅先生晚年创作的成熟与深刻。 第十五卷:杂文集《花边文学》 《花边文学》是鲁迅先生创作于1934年至1936年间的一部杂文集。这些杂文依然保持了鲁迅先生一贯的批判精神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讽刺和揭露,同时也展现了他对文学艺术的独到见解。 第十六卷:杂文集《且介集》 《且介集》是鲁迅先生创作于1934年至1936年间的一部杂文集,也是鲁迅先生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杂文集。本集中的文章,深刻反映了鲁迅先生对中国革命的坚定信念,对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以及对文化斗争的积极参与。 第十七卷:书信 这一卷收录了鲁迅先生不同时期写给亲友、同事、编辑以及友人的书信。这些书信不仅是研究鲁迅个人生活、思想和创作的重要文献,更是了解20世纪中国社会、文化、政治环境的珍贵史料。通过书信,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立体、鲜活的鲁迅,他关心时事,爱憎分明,对文学艺术有着不懈的追求。 第十八卷:日记 这一卷收录了鲁迅先生从1918年至1936年间的日记。鲁迅的日记,以其朴实、真挚的笔调,记录了他日常的生活琐事、阅读心得、创作感悟、社会交往以及对时事的看法。日记为研究鲁迅的创作历程、思想演变以及生活状态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 学术价值与阅读意义: 《鲁迅全集(套装1-18卷)》是任何想要深入了解中国现代文学、思想和历史的读者不容错过的珍藏。 思想的深度: 鲁迅的思想深刻地介入了中国社会的转型期,他的作品对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军阀统治以及国民劣根性进行了彻底的批判,也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艰深的探索。阅读鲁迅,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中国近代史的复杂性,以及民族精神的演变。 艺术的典范: 鲁迅的文学作品,无论小说、散文、杂文还是散文诗,都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他的语言精炼、犀利、富有表现力,他的叙事技巧炉火纯青,他的讽刺艺术独步文坛。通过阅读,可以领略到中国现代文学独特的魅力。 历史的见证: 鲁迅先生的作品,如同一面面镜子,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从农村的凋敝到城市的喧嚣,从知识分子的迷茫到普通民众的愚昧,无不跃然纸上。这套全集,是研究中国社会变迁、文化风貌、思想演进不可多得的史料。 精神的启迪: 鲁迅先生身上体现出的民族脊梁般的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独立思考、敢于批判、永不妥协的斗争精神,至今仍能给予我们巨大的精神鼓舞和启迪。 《鲁迅全集(套装1-18卷)》不仅仅是一套书,它更是中国现代文明的一座里程碑,是中华民族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带领读者走进鲁迅先生的思想世界,感受那个时代中国人民的苦难与抗争,汲取智慧,获得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最近重温了柏拉图的《理想国》,这本哲学经典对我来说,每一次翻阅都有新的收获。我一直对古希腊哲学非常感兴趣,而柏拉图的对话体形式,让晦涩的哲学思想变得相对容易理解。苏格拉底在书中的形象,通过对话引导着读者一步步深入探讨正义、国家、教育、知识等核心概念。我尤其被书中关于“洞穴寓言”的比喻所吸引,它形象地描绘了人们被现实的假象所蒙蔽,而追求真理的过程是多么艰难。阅读《理想国》的过程,就像是参与了一场古老的思想辩论,我需要跟随苏格拉底的逻辑,去审视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去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善,什么是完美的国家。虽然书中的很多观点在今天看来可能有所局限,但它提出的问题,它对理想社会的构想,依然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它让我开始思考,我们所处的社会是否是“理想”的,我们个人的行为是否符合“正义”。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哲学著作,更是一种思维训练,它鼓励我去质疑,去探索,去追寻更深层次的真理。

评分

拿到这套《红楼梦》,简直就像捡到了一块宝。我对古典小说情有独钟,尤其喜欢那种字里行间流淌着旧时光韵味的。这套书的装帧就很有质感,厚重的纸张,细腻的印刷,翻开书页的触感就让人心生喜爱。阅读的时候,我总会不自觉地放慢速度,生怕错过曹雪芹先生笔下那每一个精妙的词藻,每一处生动的描绘。故事里的贾府,那繁华背后的衰败,那些人物的悲欢离合,每一次重读都能有新的感悟。林黛玉的敏感多情,薛宝钗的八面玲珑,王熙凤的精明强干,每一个角色都仿佛活生生在我眼前,他们的命运纠葛,他们的爱恨情仇,都深深地牵动着我的心。尤其是那些描写园林景致、饮食起居的段落,简直是细致入微,让我仿佛身临其境,能够感受到大观园里的春夏秋冬,品尝到书中提及的精致点心。这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部百科全书,展现了封建社会末期的世态人情、社会风貌,以及人性的复杂和无奈。每次读完,心中都会涌起一股淡淡的忧伤,但更多的是对那个时代、对那些人物深深的惋惜和感慨。

评分

最近读了这本《百年孤独》(精装纪念版),真的是颠覆了我对“家族史”的认知。我一直以为家族史就是平铺直叙地记录一个家族的兴衰,但马尔克斯用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将现实与魔幻交织在一起,创造了一个令人惊叹的宏大叙事。故事围绕着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命运展开,从约瑟·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的创业开始,到最后一代奥雷里亚诺的孤独终结,整个故事仿佛一个巨大的漩涡,将家族成员的爱恨情仇、欲望纠葛、孤独宿命一一展现。书中充满了各种奇幻的元素,比如会飞的女人、色彩斑斓的雨、永不停歇的地震,这些魔幻的描写并没有让我感到突兀,反而与人物的悲剧命运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宿命感和历史的厚重感。马尔克斯的语言极其瑰丽,他的句子充满了诗意和哲学意味,读起来就像在欣赏一幅幅油画,又像在聆听一曲悲壮的史诗。每一次阅读,我都会被这个家族的命运所震撼,被他们身上散发出的那种无法摆脱的孤独所打动。这本书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孤独”这个主题,以及历史的循环和宿命的无常。

评分

近期迷上了一位新晋的科幻作家,他的这本《银河系漫游指南》(精装典藏版)完全颠覆了我对科幻的认知。我一直以为科幻小说就是冰冷的技术堆砌和宏大的宇宙战争,但这本书完全不是。它的幽默感简直是炸裂式的,从开篇就用一种戏谑的口吻讲述了地球被摧毁的荒诞事件,让我笑得前仰后合。主角亚瑟·邓特,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地球人,阴差阳错地开始了这场宇宙冒险,他的懵懂和迷茫,与宇宙的浩瀚和奇妙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反差感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书里的各种设定都充满了想象力,比如“跳舞的行星”、“预设性便条”这样的概念,以及那些奇奇怪怪的外星生物,都让人脑洞大开。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是搞笑,它还蕴含着对存在、对宇宙、对生命的哲学思考,用一种轻松的方式探讨着“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样宏大的问题,让人在捧腹大笑之余,也能有所启迪。它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充满了英式的冷幽默和反讽,读起来是一种纯粹的享受。

评分

我一直对历史题材的非虚构类书籍情有独钟,这套《剑桥中国史》(秦汉卷)就是我近期的心头好。拿到书的时候,就被它严谨的学术气息所吸引,厚重的篇幅,精细的索引,还有那些严谨的考证,都让我感受到作者们背后付出的巨大努力。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地叙述历史事件,它更深入地剖析了秦汉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层面,为我展现了一个立体、生动的历史画卷。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当时社会结构、制度演变以及思想文化发展的细致梳理,比如关于秦朝的郡县制如何影响了后世,汉朝的察举制又带来了什么样的问题,这些都让我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作者们引用了大量的史料,并且对不同的史料观点进行了辨析,这种严谨的态度让我信服。阅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穿越时空的史学家,在一点一滴地拼凑和理解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它让我看到了历史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也让我对中华文明的悠久和深远有了更深的敬畏。

评分

没得话说,十年前就想拥有了,打折很给力!

评分

这个配送员总是停在离我十几米远的地方,轻的话就不想说,几十斤重一箱还有其他书要提,并且知道我经常买书在哪位置,就是停得远远的,不为别人考虑,差劲!

评分

第一次发了两本十一卷 换了一套 服务好

评分

那个女孩 我们曾擦肩而过

评分

经典的版本,知命的出版社,真的是值的收藏的好书,一辈子的终生伴读。同时当当的物流包装什么的较之前有很大的改善,为当当点贊,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点贊!

评分

书很好,很整齐,包装也非常好,里三层外三层的。里面的纸质还算可以。成交价479,很值得,里面的字也很清晰。

评分

京东618做活动时买下了,再等一天用券会更便宜。

评分

2017年8印,2005版。怎样全面而又客观的认识和评价鲁迅呢?

评分

水浒传》,又称《水浒》、《忠义水浒传》、《水浒全传》,是中国古典章回小说&ldquo;四大名著&rdquo;之一,由施耐庵、罗贯中合著。《水浒传》叙述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英雄人物在梁山水泊聚众@的故事。小说通过生动的艺术描写反映了梁山英雄@从发生、发展到失败的全过程。它深刻地挖掘了@的社会根源,成功地塑造了@英雄的群像,也具体地揭示了@失败的内在原因。另外为便于读者阅读,本书选配了名家戴敦邦所绘彩色插图20幅附于书中,同时编制了&ldquo;《水浒传》英雄谱&rdquo;。《红楼梦》,中国古代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小说的dian峰之作。全书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以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及大观园中点滴琐事为主线,以金陵贵族名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为暗线,展现了封建时代家族和社会的没落。另外为便于读者阅读,本书选配了名家戴敦邦所绘彩色插图21幅附于书中,同时编制了&ldquo;《红楼梦》四大家族主要人物关系表&rdquo;&ldquo;《红楼梦》主仆关系表&rdquo;附于书中,以便读者阅读时参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