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公司治理學(第三版)》以治理和管理相統一的係統論觀點,強調戰略管理及執行董事在公司治理中的銜接作用及實現方式;既介紹成熟的理論和方法,也介紹前沿性問題;既介紹代錶性公司治理模式的特徵、形成、運作、優缺點及演化趨勢,又專門分析我國公司治理的完善和規範及可能形成的模式;既從管理學和法學視角分析公司治理,也從經濟學特彆是企業理論角度分析公司治理。
作者簡介
李維安,管理學博士、經濟學博士,全國首批管理學科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現任天津財經大學校長、南開大學中國公司治理研究院院長,《南開管理評論》主編,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六屆學科評議組(工商管理)召集人、教育部高等學校工商管理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MBA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管理現代化研究會聯職理事長、中國企業管理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中國集團公司促進會副會長、天津市管理學會會長等學術職務。率領團隊在國內較早從事公司治理、網絡組織與企業集團治理等研究,先後主持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傢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傢軟科學重大項目、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等多項國傢或省部級課題和與大型企業閤作的橫嚮課題,並先後承擔多項國際閤作項目。研究成果分獲第十屆孫冶方經濟科學著作奬、第二屆蔣一葦企業改革與發展學術基金優秀著作奬、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奬、寶鋼全國優秀教師奬等奬項,並獲得國傢教學名師奬、全國五一勞動奬章等榮譽稱號,於2007年入選“管理學傑齣貢獻奬”。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篇 基礎理論
第一章 公司治理學:新興學科的誕生
學習目的
關鍵詞
第一節 企業製度的演進與公司治理問題的産生
第二節 公司治理研究的主題與內涵
第三節 公司治理學的研究對象、學科性質與研究方法
小結
復習思考題
案例討論題美國IBM公司的興衰:公司治理的影響
第二章 公司治理:理論框架與基本問題
學習目的
關鍵詞
第一節 公司科層契約與公司治理體係
第二節 公司治理邊界及其原理
第三節 有效公司治理機製的設計原則和企業競爭力
小結
復習思考題
案例討論題帕瑪拉特與安然:歐美模式的失敗?
第二篇 內部治理
第三章 股東權益:誰是治理主體
學習目的
關鍵詞
第一節 股東權益及其特徵
第二節 股東大會及中小股東權益保護
第三節 公司治理主體的選擇
小結
復習思考題
案例討論題隻有董事長一人參加的股東大會
第四章 董事會和監事會:設置與運作
學習目的
關鍵詞
第一節 董事會的設置與運作
第二節 監事會的設置與運作
小結
復習思考題
案例討論題花旗銀行與德意誌銀行的內部治理機製比較
第五章 獨立董事:實質重於形式
學習目的
關鍵詞
第一節 獨立董事製度的産生與發展
第二節 獨立董事的獨立性
第三節 獨立董事作用及其決策參與機製的設計
小結
復習思考題
案例討論題“伊利風波”與尷尬的獨立董事
第六章 高層管理者:激勵與約束
學習目的
關鍵詞
第一節 高層管理者的激勵機製
第二節 高層管理者的約束機製
第三節 高層管理者激勵與約束的長效機製
小結
復習思考題
案例討論題“新59歲現象”:國有企業老總改製情結與新心病
第三篇 外部治理
第七章 證券市場與控製權配置:走嚮成熟
學習目的
關鍵詞
第一節 股票價格、資本市場與控製權配置
第二節 公司並購與公司剝離
第三節 證券市場監管與信息披露
小結
復習思考題
案例討論題股權分置改革:三一重工VS清華同方
第八章 銀行治理:從治理者到被治理者
學習目的
關鍵詞
第一節 商業銀行與公司治理
第二節 商業銀行治理的一般性分析
第三節 我國國有商業銀行治理及其改進
小結
復習思考題
案例討論題德意誌銀行:適應銀行戰略的治理調整
第九章 機構投資者治理:從幕後到颱前
學習目的
關鍵詞
第一節 機構投資者的種類和特點
第二節 機構投資者參與公司治理的機理分析
第三節 我國機構投資者:不再沉默
小結
復習思考題
案例討論題美國機構投資者“炮打司令部”
第四篇 新興治理
第十章 集團治理:揭開法人的麵紗
學習目的
關鍵詞
第一節 集團治理概述
第二節 母公司的行為:控製、閤作與利益轉移
第三節 保護子公司利益相關者的原則
小結
復習思考題
案例討論題集團母公司掏空上市子公司:“猴王”變空殼
第十一章 跨國公司治理:文化對接的瓶頸
學習目的
關鍵詞
第一節 跨國公司治理的內涵和特徵
第二節 跨國公司的內部治理
第三節 跨國公司的外部治理
第四節 中國企業跨國經營中的公司治理
小結
復習思考題
案例討論題雀巢嬰兒奶粉事件
第十二章 網絡治理:公司治理的延伸
學習目的
關鍵詞
第一節 從傳統治理到網絡治理
第二節 共同治理:網絡治理的特徵
第三節 治理機製:網絡治理的核心
小結
復習思考題
案例討論題某些網絡組織治理現狀的分析
第五篇 治理模式與評價
第十三章 治理模式:是否趨同
學習目的
關鍵詞
第一節 外部控製主導型公司治理模式
第二節 內部控製主導型公司治理模式
第三節 傢族控製主導型公司治理模式
第四節 公司治理模式的趨同化
小結
復習思考題
案例討論題日本索尼的公司治理改革
第十四章 轉軌經濟中的公司治理:路在何方
學習目的
關鍵詞
第一節 “內部人控製”:轉軌經濟中的治理癥結
第二節 中國案例:“內部人控製”還是“行政控製”
第三節 路在何方:轉軌經濟條件下成功治理模式的探討
小結
復習思考題
案例討論題中美董事會,差異在哪裏?
第十五章 公司治理原則與評價:沒有規矩何能方圓
學習目的
關鍵詞
第一節 公司治理原則:治理實務的指引
第二節 公司治理評價:治理實踐的呼喚
第三節 中國公司治理評價原則與方法
小結
復習思考題
案例討論題2007年中國某能源類上市公司治理狀況的評價
主要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當前,我國全麵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已確定為推進國傢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中國現代治理改革開端的公司治理改革也隨之進一步提升到國傢戰略高度。
經過多年的發展,公司治理改革曆經結構建立、機製完善、有效性提升等階段,取得瞭重要進展,並已經滲透到管理的各個職能環節,如營銷治理、供應鏈治理、財務治理,等等。2009年諾貝爾經濟學奬頒給奧斯特羅姆和威廉姆森,意味著經濟治理的討論得到瞭主流經濟學界的認可,現代公司治理研究的範圍得到拓展。2013年世界進入“大數據元年”,大數據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潛移默化地對治理成本、治理風險、治理手段、治理模式産生深刻影響,推動著公司治理創新,強化傳統公司治理嚮網絡治理發展。因而,公司治理研究越來越成為全球關注的學術領域和改革前沿,公司治理學科也逐漸從單一或某一方麵的理論問題研究轉嚮多學科交叉融閤的知識體係研究,一步一步走嚮成熟。
《公司治理學》與現代治理改革相伴而生,係統詳述瞭公司治理的理論基礎、框架體係及運作機製,已於2005年推齣第一版,2009年推齣第二版。作為傳播現代公司治理理念的重要平颱,普及公司治理學科前沿知識的主要教材,《公司治理學》已被國內諸多高校用於本科生和研究生相關專業的教學。《公司治理學》被評為國傢級精品課程“公司治理”教學體係的主要依托教材,在十餘年的教學實踐中,頗受任課教師和學生的好評。但我們也逐漸認識到,技術實踐的創新已經領先於管理創新,更領先於公司治理創新。為適應現代公司治理改革的發展,培育齣一批既懂得公司治理理念,又能緊跟公司治理創新實踐步伐的現代公司治理人纔,《公司治理學》的修訂工作就顯得尤為迫切。為此,編寫組結閤近年來公司治理創新實踐的相關內容,並在徵求使用者意見、充分吸收各方麵反饋信息的基礎上對教材的內容進行瞭補充與調整。
‘
參與修訂的執筆人及分工如下(按章節順序):南開大學商學院教授薛有誌(第一章),南開大學商學院教授李建標(第二章),復旦大學商學院教授呂長江(第三章),東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王世權(第四章),深圳證券交易所博士後何衛東(第五章),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會計係教授葉陳剛(第六章),南開大學商學院副教授李亞(第七章),山東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曹廷求(第八章),中國銀河證券總公司研究員田書華與南開大學商學院副教授牛建波(第九章),南開大學商學院教授武立東(第十章),武漢大學商學院教授吳先明與南開大學商學院教授周建(第十一章),山西財經大學教授孫國強(第十二章),北京師範大學公司治理與企業發展研究中心教授高明華(第十三章),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梁正(第十四章),山東大學管理學院教授謝永珍(第十五章)。
我們衷心地希望《公司治理學》能夠為培養適應互聯網時代的現代公司治理人纔發揮積極作用。在教材的修訂過程中,我們參閱瞭大量的國內外著作、教材和相關資料,在此我們特嚮這些作者和大力支持修訂工作的高等教育齣版社錶示衷心的感謝。盡管我們花費瞭大量時間和精力來完成本版的修訂工作,但書中難免存在一些缺點和錯誤,我們歡迎來自各方麵的批評和指教,以便使本教材更加完善。
《公司治理學》(第三版) 導論:現代企業製度的基石與演進 在一個日益復雜和全球化的商業環境中,公司的成功運營早已不再僅僅依賴於卓越的産品、精湛的營銷策略或高效的生産流程。更為深層地,一種能夠確保公司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兼顧其對股東、員工、客戶、供應商、社區乃至整個社會負責的製度安排,正變得至關重要。這種製度安排,便是公司治理。它如同現代企業製度的心髒,驅動著企業的健康運轉,抵禦著潛在的風險,並引領著企業走嚮可持續的繁榮。 《公司治理學》(第三版)深入探索瞭這一核心概念,旨在為讀者構建一個全麵、係統且與時俱進的公司治理知識體係。本書不僅勾勒瞭公司治理的起源與發展脈絡,追溯瞭其在不同曆史時期、不同經濟體中的演變軌跡,更著力於剖析現代公司治理的核心構成要素、關鍵參與者及其相互作用。我們理解,公司治理並非一個靜態的概念,而是一個動態的、不斷適應時代發展和社會期望的有機體。因此,本書力求在理論深度與實踐廣度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既能引導讀者理解其背後的經濟學、法學、管理學原理,又能提供豐富的案例分析,幫助讀者洞察真實世界中公司治理的實踐挑戰與創新。 本書的編寫,是以“賦能讀者,提升企業價值”為導嚮。我們深信,無論是初涉商業領域的學生,還是經驗豐富的企業管理者,抑或是關注資本市場動態的投資者,對公司治理的深刻理解,都是提升個人職業素養、優化企業決策、規避潛在風險、實現長期價值創造的關鍵。因此,我們力求以清晰的邏輯、嚴謹的論證、生動的語言,將公司治理的復雜議題變得易於理解和掌握。 第一章:公司治理的理論基礎與曆史演進 公司治理並非憑空而生,它的發展與現代企業製度的崛起密不可分。本章將帶領讀者迴顧公司治理的理論基石,深入探討代理理論、利益相關者理論、交易成本理論等核心理論視角,解析為何需要公司治理機製來解決所有者與經營者之間的委托代理問題,以及如何平衡不同利益相關者的訴求。我們將追溯公司治理思想的萌芽,從早期閤夥製的簡單結構,到股份製的誕生,再到現代大型公眾公司的齣現,分析不同曆史時期公司治理模式的演變及其驅動因素。 第二章:公司治理的核心要素:股權結構與所有權 股權結構是公司治理的起點,也是決定公司控製權和決策權分配的關鍵。本章將詳細分析不同類型的股權結構(如一股一票、一股多票、同股不同權等)及其對公司治理的影響。我們將探討股權集中與分散的利弊,分析控股股東、中小股東的權利與義務,以及股權質押、交叉持股等特殊股權安排可能帶來的治理風險與機遇。理解股權結構,是理解公司權力分配和利益博弈的基礎。 第三章:董事會:公司治理的“大腦”與“心髒” 董事會是公司治理中最核心的權力機構之一,肩負著戰略決策、監督管理層、保護股東權益的重任。本章將深入剖析董事會的構成、職能與運作。我們將探討董事的選聘機製、獨立董事製度的重要性、董事會的委員會設置(如審計委員會、薪酬委員會、提名委員會)及其專業作用。同時,本書還將關注董事會效率、信息披露、決策質量等影響董事會治理效能的關鍵因素,並分析如何通過優化董事會治理來提升公司業績。 第四章:經理層與激勵機製:驅動企業發展的“引擎” 經理層是公司日常運營的執行者,他們的能力、誠信和激勵程度直接影響著公司的經營績效。本章將探討經理層的權責劃分、職業道德以及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勵與約束機製。我們將深入分析股權激勵、期權激勵、績效奬金等多元化的薪酬激勵模式,以及它們在激發經理層積極性、實現股東價值最大化方麵的作用。同時,本章還將討論如何防範經理層與股東之間的利益衝突,確保經理層的決策符閤公司整體利益。 第五章:股東大會與股東權利:公司治理的“民意代錶” 股東大會是公司最高權力機構,代錶全體股東的意願。本章將詳細介紹股東大會的職能、議事規則以及股東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與權利。我們將探討如何保障股東的知情權、參與權、質詢權、錶決權等基本權利,以及如何防範控股股東對中小股東的侵占。本書還將關注股東積極主義的興起,分析其對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可能産生的積極影響。 第六章:審計與內部控製:防範風險的“安全閥” 健全的審計與內部控製體係是公司有效運行和風險防範的基石。本章將深入解析審計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包括內部審計與外部審計的職責劃分,以及財務報錶的透明度與可信度。我們將詳細闡述內部控製的設計原則、關鍵環節和評價標準,分析如何構建有效的內部控製環境,識彆和管理經營風險、財務風險、閤規風險等。 第七章:信息披露與透明度:建立信任的“橋梁” 信息披露是公司治理的核心環節,它能夠幫助投資者、債權人、公眾等利益相關者做齣明智的決策,並對公司形成有效的外部監督。本章將深入探討信息披露的原則、內容、形式和時機。我們將分析財務信息、非財務信息(如ESG信息)披露的重要性,以及信息披露不充分或虛假披露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本書還將關注信息技術在提升信息披露效率和透明度方麵的作用。 第八章:公司社會責任(CSR)與ESG: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 在全球對可持續發展日益關注的背景下,公司社會責任(CSR)和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ESG)已成為現代公司治理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本章將深入探討CSR的內涵、演進及其與公司治理的內在聯係。我們將詳細解析ESG的三個維度(環境、社會、公司治理)及其評估指標,分析企業如何將ESG理念融入公司戰略和日常運營,以及ESG錶現對公司長期價值創造和品牌聲譽的影響。 第九章:外部治理機製:市場、法律與監管的約束 除瞭公司內部的治理機製,外部的監管、法律法規、資本市場壓力以及社會輿論等,共同構成瞭公司治理的外部約束力量。本章將分析不同國傢和地區的法律框架如何規製公司治理,包括證券法、公司法等。我們將探討監管機構在維護市場秩序、保護投資者權益方麵的作用,並分析資本市場的競爭壓力、並購活動、機構投資者的監督等如何影響公司的治理行為。 第十章:公司治理的睏境與挑戰:現實中的難題 盡管公司治理的重要性已得到廣泛認可,但在實踐中,仍然存在諸多挑戰和睏境。本章將聚焦公司治理中的現實難題,如“穿透式監管”的難點、關聯交易的風險、大股東操縱、信息不對稱、道德風險等。我們將分析導緻這些睏境的深層原因,並探討可能的解決方案與改進方嚮。 第十一章:公司治理的創新與發展趨勢:麵嚮未來 公司治理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領域,新的理論、模式和實踐層齣不窮。本章將展望公司治理的未來發展趨勢,包括數字化轉型對公司治理的影響、人工智能在風險控製和決策支持中的應用、新興經濟體的公司治理模式創新、以及全球化背景下公司治理的協同與衝突等。我們將探討如何適應這些變化,構建更具韌性和前瞻性的公司治理體係。 第十二章:案例分析:理論與實踐的深度融閤 為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公司治理的理論與實踐,本書將穿插大量的經典案例分析。這些案例將涵蓋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不同國傢和地區的公司,既包括公司治理成功的典範,也包括因公司治理不善而遭受重創的警示。通過對這些案例的深入剖析,讀者將能夠更直觀地理解公司治理原則的實際應用,以及理論知識在解決現實問題中的價值。 結語:邁嚮卓越的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學》(第三版)的編寫,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套關於公司治理的權威、全麵且實用的指南。我們期望通過本書的學習,讀者能夠: 深刻理解公司治理的核心價值:認識到良好的公司治理是企業可持續發展和實現長期價值創造的基石。 掌握公司治理的關鍵要素:能夠識彆和分析公司治理的各個構成部分,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 提升風險識彆與防範能力:能夠洞察公司治理中的潛在風險,並提齣有效的防範和應對策略。 培養理性決策與價值判斷:能夠從公司治理的視角,更全麵地審視企業的經營決策和戰略選擇。 為實踐提供理論指導:無論是作為投資者、管理者還是研究者,都能從中獲得有益的啓示和實踐指導。 我們相信,對公司治理的深入探索,不僅是對現代企業運作規律的認知,更是對商業倫理與社會責任的踐行。本書的價值,將體現在讀者能否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實踐,從而為企業創造更堅實的基石,為股東創造更長遠的價值,也為社會貢獻更多正麵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