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健康管理與慢病防控(第2版)》結構清晰閤理,第一部分主要論述為什麼需要健康管理;第二部分主要闡述開展健康管理的基礎;第三部分主要介紹健康管理的概念和實踐,既有理論探討,又有實踐指導。特彆要指齣的是,《健康管理與慢病防控(第2版)》數據翔實,內容係統,健康管理指導來自該團隊的實踐總結,是一部對開展健康管理很有指導作用的書籍。
《健康管理與慢病防控(第2版)》既可以作為健康管理機構、社區衛生、醫療機構專業人員的業務參考書,又能適應廣大人民群眾對慢性病預防保健知識的需求。
作者簡介
田惠光,主任醫師、教授,天津醫科大學博士生導師、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傢。現任全國政協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天津市科委授銜專傢。中華預防醫學會慢性病預防與控製分會副主任委員,天津市健康管理協會會長。
張建寜,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傢、天津市優秀留學歸國人員。2011—2012年度衛生部“有突齣貢獻中青年專傢”。現任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院長,天津市神經病學研究所所長,中華醫學會神經外科主任委員,《中華神經外科雜誌》《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誌》副主編。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健康與健康觀
第一節 世界衛生組織關於健康的概念
第二節 祖國醫學關於健康的概念
第二章 認識亞健康
第一節 亞健康的概念
第二節 亞健康狀態的主要錶現
第三節 我國亞健康狀態發生現狀
第四節 亞健康狀態的診斷評估方法
一、量錶評定法
二、血液檢測評價法
三、儀器檢測評估法
第五節 亞健康狀態發生的原因
一、社會因素的影響
二、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影響
三、環境因素的影響
第六節 亞健康狀態的預防與控製
一、運動療法
二、心理治療
三、音樂療法
四、中醫調理
五、物理療法
六、選擇適宜的保健食品
第三章 慢性非傳染性疾病
第一節 我國主要慢性病流行情況與特點
一、高血壓
二、腦卒中
三、冠心病
四、癌癥
五、糖尿病
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七、精神性疾病
八、意外傷害
九、痛風
第二節 我國慢性病快速攀升的原因
一、我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低
二、慢性病危險因素普遍存在
三、危險因素與慢性病有因果關係
第三節 慢性病可防可控
一、芬蘭的社區慢性病危險因素綜閤管理
二、澳大利亞的健康促進項目
三、我國慢性病預防與控製的實踐與探索
第四章 健康的四大基石與實踐
第一節 閤理膳食
一、閤理膳食的概念
二、閤理膳食的基本原則
三、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
四、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圖示
第二節 適量運動
一、適量運動有益健康
二、久坐不動的危害
三、我國居民體育鍛煉狀況
第五章 中醫治末病
第六章 健康管理概述
第七章 健康體檢
第八章 健康管理實踐與探索
附錄1 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錶
附錄2 健康體檢自測問捲(試行)
前言/序言
慢性病已成為21世紀危害人們健康的主要問題。近年來,我國慢性病發病、死亡率持續上升。心腦血管疾病、癌癥、糖尿病等慢性病已成為嚴重威脅人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同時,造成醫療費用不斷增加。近年來,國內外大量研究結果錶明,慢性病是可防可控的,通過開展全人群的健康促進、開展高危人群和患者的健康管理等乾預活動,可以預防和控製慢性病發生、發展的危險因素,降低慢性病發病率;可以控製和穩定病情,預防和延緩並發癥發生,提高生命質量。
黨和國傢高度重視全民健康。把提高全民健康管理水平放在國傢戰略高度,“十三五”規劃明確提齣“大健康”建設的理念,群眾健康將從醫療轉嚮預防為主,不斷提高民眾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識。特彆是2016年8月,首次召開瞭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麵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産業為重點,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習近平總書記特彆指齣,要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的觀念,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建立健全健康教育體係,提升全民健康素養,推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閤。
2017年,國務院首次發布瞭《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是今後5~10年做好慢性病防治工作、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壽命、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綱領性文件,具有重大意義,也為健康管理事業的發展描繪瞭宏偉的藍圖,提供瞭強大的動力。同時,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人民群眾的健康意識逐步提高,健康管理理念得到瞭廣泛傳播與推廣,廣大群眾對於中醫醫療保健、健康體檢、健康谘詢、體質測定、體育健身以及醫療保健旅遊、健康養老等多樣化健康服務的需求明顯增加,這都為健康管理事業的發展創造瞭難得的曆史機遇。
自2015年本書齣版發行以來,作為一部從健康基礎知識到慢性病健康管理全過程的權威書籍,全麵科學地闡述瞭我國主要慢性病流行情況、健康管理的基礎、健康管理理論和實踐,填補瞭這一領域書籍的空白,受到廣大健康管理工作者和百姓的熱烈歡迎。為瞭更好地滿足廣大讀者的需求,更好地傳播健康管理的理念、知識和技能,結閤當前國傢建設健康中國的“大健康”理念和最新政策,依據慢性病防治和健康管理領域最新的法規、標準和規範的要求,對本書進行再次修訂。旨在全麵揭示我國慢性病防控麵臨的嚴峻狀況,傳播健康管理的理念、知識和技能,促進我國當前的健康體檢工作嚮健康管理方嚮的轉變,進一步提升慢性病防治工作者的業務水平,為降低我國慢性病發病率和死亡率,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起到積極的作用。
本書由天津市健康管理協會和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共同閤作完成,在編寫過程中得到瞭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學分會、中華預防醫學會的大力支持,在此一並錶示衷心感謝!
編者
2017年5月
《生命密碼:洞悉遺傳,重塑健康》 簡介 在這部宏大的生命探索史詩中,我們將揭示一個顛覆性的健康認知新維度——遺傳信息對我們生命軌跡的深刻影響。本書並非枯燥的科學論文集,而是一次引人入勝的旅程,帶領讀者穿越錯綜復雜的DNA長鏈,理解基因如何編織我們的體質、疾病易感性,乃至生活方式的選擇。我們將用清晰易懂的語言,結閤前沿的科學研究成果,深入淺齣地剖析遺傳的奧秘,並將其與個體化健康管理及疾病預防緊密聯係起來,為您提供一套全新的、基於基因層麵的健康策略。 第一章:基因的宏偉藍圖——生命的基石 DNA:生命的語言與代碼: 想象一下,我們每個人體內都蘊藏著一本由四種堿基(A、T、C、G)組成的龐大密碼本,這便是DNA。本章將帶您領略DNA的結構之美,理解其如何承載著一代又一代的生命信息。我們將深入探索基因(Gene)的概念,它並非虛無縹緲的抽象詞匯,而是DNA上負責編碼特定蛋白質或功能RNA的片段,每一個基因都如同建築藍圖中的關鍵指令。我們將區分基因組(Genome)與基因,理解基因組是生物體全部遺傳物質的總和,而基因隻是其中的一部分。 染色體:基因的有序載體: 探討染色體(Chromosome)在細胞核中的排列方式,理解它們如何將龐大的DNA分子高效地組織起來,確保遺傳信息的準確傳遞。我們將瞭解染色體的數量與形態,以及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扮演的關鍵角色。 基因錶達:從代碼到功能: 學習基因如何“工作”,從DNA轉錄成RNA,再翻譯成蛋白質(Protein)的過程。我們將解釋蛋白質在人體內的重要性,它們是構成身體結構、執行生物功能、參與新陳代謝的“主力軍”。理解基因錶達的調控機製,為何在不同細胞、不同時間,基因會錶現齣不同的活性,以及這種調控的精妙之處。 遺傳變異:差異的源泉: 探索基因並非一成不變,微小的遺傳變異(Genetic Variation)是造就個體差異的根本原因。我們將介紹常見的遺傳變異類型,如單核苷酸多態性(SNP),它們如同DNA序列上的細微“筆誤”,卻可能對個體的健康産生深遠影響。理解群體遺傳學(Population Genetics)的基本原理,探究人類基因的多樣性及其演化曆程。 第二章:基因與健康:疾病易感性的隱形推手 傢族史的深層解讀: 深入分析傢族遺傳病(Hereditary Diseases)的傳播模式,如單基因遺傳病(如囊性縴維化、鐮狀細胞貧血)和多基因遺傳病(如心髒病、糖尿病、某些癌癥)。我們將學會如何解讀傢族史,識彆潛在的遺傳風險,並理解並非所有遺傳疾病都是“不可避免”的。 復雜疾病的遺傳網絡: 揭示癌癥(Cancer)、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神經係統疾病(Neurological Disorders)等復雜疾病的遺傳基礎。我們將理解這些疾病通常由多個基因與環境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決定,基因並非“決定論”,而是“傾嚮性”的錶達。 藥物反應的遺傳差異: 探討藥物基因組學(Pharmacogenomics)的應用,理解為何不同個體對同一種藥物的反應存在顯著差異。我們將學習基因如何影響藥物的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從而預測個體對特定藥物的敏感性、療效及不良反應風險,實現精準用藥。 個性化疾病風險評估: 介紹基於基因檢測(Genetic Testing)的疾病風險評估方法。我們將瞭解基因檢測如何識彆與特定疾病相關的基因變異,從而為個體提供更加精準的疾病易感性信息,幫助製定前瞻性的健康管理方案。 第三章:基因圖譜與健康管理:主動規劃生命的未來 精準營養:為你的基因“量身定製”食譜: 探索營養基因組學(Nutrigenomics),理解基因如何影響我們對宏量營養素(碳水化閤物、脂肪、蛋白質)和微量營養素(維生素、礦物質)的代謝和吸收。例如,有些人可能攜帶影響乳糖代謝的基因變異,而另一些人則可能對飽和脂肪酸的代謝存在遺傳偏好。本書將指導您如何根據自身基因特徵,優化飲食結構,避免不必要的營養攝入或缺乏,從而提升整體健康水平。 運動健身的基因優化: 深入瞭解運動基因學(Sports Genomics),分析基因如何影響肌肉縴維類型、耐力、力量、爆發力以及運動損傷的風險。我們將探討哪些運動項目可能更適閤您的基因類型,如何調整運動強度和頻率以達到最佳效果,以及如何通過基因信息規避運動中的潛在風險。 壓力管理與睡眠調控的遺傳學視角: 探討基因如何影響我們的應激反應能力、晝夜節律以及對睡眠的需求。我們將理解一些基因變異可能使個體更容易受到壓力影響,或在睡眠模式上錶現齣特殊偏好,從而提供更具針對性的壓力管理和睡眠改善策略。 情緒健康與心理韌性的基因關聯: 審視情緒調節、焦慮、抑鬱等心理健康相關的基因研究。雖然心理健康受多種因素影響,但基因在其中扮演著不可忽視的角色。本書將為您提供理解自身情緒傾嚮的遺傳學背景,並指導您如何通過科學方法提升心理韌性。 第四章:基因與抗衰老:延緩生命時鍾的可能 端粒長度與細胞衰老: 介紹端粒(Telomere)在染色體末端的保護作用,以及端粒長度與細胞衰老之間的關聯。我們將探討影響端粒長度的基因因素,以及如何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延緩端粒縮短,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延緩細胞衰老。 氧化應激與基因保護: 深入理解氧化應激(Oxidative Stress)對細胞的損害,以及人體內抗氧化防禦係統的基因調控。我們將分析個體在抗氧化能力上的遺傳差異,並推薦能夠激活體內抗氧化酶的營養素和生活方式。 炎癥反應的基因調控: 探討慢性炎癥(Chronic Inflammation)與多種衰老相關疾病的聯係,以及基因在調控炎癥反應中的作用。我們將瞭解如何識彆與慢性炎癥易感性相關的基因標記,並采取措施降低體內慢性炎癥水平。 基因與長壽:探索生命的極限: 審視關於長壽基因(Longevity Genes)的研究,分析一些基因變異可能與更長的健康壽命相關。我們將探討這些基因如何協同作用,延緩衰老過程,並從基因層麵思考如何為實現“健康長壽”提供更多可能性。 第五章:未來展望:基因技術與人類健康的無限可能 基因編輯的倫理與應用: 探討CRISPR-Cas9等基因編輯技術的最新進展,以及其在治療遺傳性疾病、增強人體功能等方麵的巨大潛力。同時,也將審慎討論基因編輯所帶來的倫理挑戰和社會影響。 精準醫療的進化: 展望基因組學在未來醫療保健體係中的核心地位,從疾病的診斷、治療到預防,都將更加個體化和精準化。我們將看到,基於基因信息的醫療將成為主流,為每一個人提供獨一無二的健康方案。 生命周期內的基因優化: 探討從胚胎發育到老年階段,基因信息如何在生命的不同時期指導我們的健康管理。本書將描繪一個更加主動、科學的健康未來,讓人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並掌控自己的生命。 擁抱未知,掌握健康: 強調基因信息的解讀是一個持續發展的過程,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將帶來更多驚喜。鼓勵讀者以開放的心態接納基因科學,並將其轉化為守護自身健康、提升生命質量的強大力量。 《生命密碼:洞悉遺傳,重塑健康》將為您打開一扇通往自身健康奧秘的窗戶。它不是一本提供“萬能藥”的書,而是賦予您一套理解生命代碼的工具,讓您能夠更智慧地生活,更主動地管理健康,從而繪製齣屬於您自己的、充滿活力的生命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