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技术哲学导论》内容生动形象有趣,内涵深刻丰富多样,语言表述深入浅出,故而比较适合于课堂教学。
《技术哲学导论》对哲学史和科学技术史中的重大事件、重要发明、重要哲学家等的介绍,不仅逻辑脉络清晰且在层次上能做到循序渐进,所涉及的各种话题,比如智能技术、中医问题、技术伦理、环境危机、技术与文化、技术与政治、技术与商业等等,往往都能够给读者以独特的视角和触类旁通的启示。
作者简介
唐·伊德(Donlhde,1934-),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哲学教授,著名技术哲学家,先后在现象学和技术哲学领域中出版了学术专著13部,比如:《实验现象学》《技术与实践》《技术与生活世界》《工具实在论》《后现象学》《技术中的身体》《具身的技术》等,此外还主编了“印第安纳技术哲学丛书”。
骆月明(1989-),女,安徽蚌埠人,上海大学社科学部哲学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科学技术哲学。
欧阳光明(1960-),江西南昌人,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社会学、生态哲学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
目录
序言:如何使用这本书
译者序:科技时代,须重视科学技术哲学的教育
第一章 导论
1.哲学
2.…的哲学
3.20世纪
4.科学哲学
5.哲学与技术
6.技术哲学
第二章 技术
1.技术与环境
2.一则技术故事
3.具有历史意义的技术
4.进步
5.技术与文化
第三章 技术及其问题
1.科学与技术
2.科学的技术
3.科学外的技术
4.全球问题
5.解决状况
第四章 技术现象
1.兰登·温纳:技术作为生命形式
2.艾伯特·伯格曼:聚焦物与装置范式
3.唐·伊德:生活世界的技术
4.当前发展状况
第五章 未来
1.基本问题:环境
2.多元文化
3.战争与财富
4.哲学及其发展
注释
建议阅读材料
译后记
精彩书摘
《技术哲学导论》:
从哲学史的最初构想中可以推测出,技术比科学或哲学更古老。技术向前可以追溯到史前历史时期——或许是两百万年前或更前的——原始人类时期。尽管是在最近几十年,无论是在程度上还是在复杂性上,对过去时期的大量知识已为人所知,但是直到最近出现的相对时期(如果千年可以被看作“最近”的话),技术也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历史时期。
今天关于过去时期的画面,是一个赞誉我们的祖先有更为复杂的与多样的技术的画面。这画面并不是我们曾经认为的那样。曾经简单的“狩猎与采集”社会观念已经被多种类型的社会所取代,这些社会有种类繁多的生存技术和庆祝技术。而且,尽管是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发展,但其细致的与专业的知识形式,显然在文化发展上与许多现代社会一样复杂。例如,如果认为谷物的知识是重要的,那么我们可以在大多数狩猎与采集社会里发现,事实上对于谷物,他们已经掌握了比后来任何定居的社会人类更丰富的知识。
澳大利亚内陆的土著居民,能用更多的野生谷物做出超过三十多种的面包。采集者们对可利用资源的态度比定居群体更乐观积极,因此在有关哪些是可以食用的以及怎样准备食物方面,他们发展了比后来社会更专业的栽培谷物技术,这些知识也更为复杂。现在我们知道这种谷物栽培技术出现在地球上的众多不同地方,不同的原初谷物被栽培及培育——如美国的玉米,亚洲及其他区域的水稻,欧洲大陆的小麦等。但是,虽然主要的或原始的谷物在饮食中占中心位置(可能五六种相关的其他谷物),但没有哪个农业发达的社会可以在自然中提供出全方位的可能性谷物。剩余的谷物能够在早期农业社会中被储藏,但相比于天然粮仓所提供的剩余,那还只是一个更狭窄的范围。反过来,在这里出现的贸易导致了一个被称为“文明”的文化轨迹。
我们也可以把这种比较向前更推进一步。在饥荒和食物匮乏的年代,饥饿会发生在狩猎与采集社会;而文化膳食单一会发生在更专业的社会,事实上这种社会的健康水平会下降,或在先进社会受到负面的影响。
然而,所有这些变化都是缓慢的,通常需要经历数千年的漫长发展。如果史前的故事在今天取得了甚至比几十年前的故事更珍贵的造诣与更复杂的结果,那么几千年来那里仍保留了稳定的设计和使用技术的模式。我们所说的创新显然跟今天一样,是相对稀缺与未受重视的。但我们现在需要的是一则故事,以平衡我们教科书中的科学与哲学的故事。
……
前言/序言
人类因文明而生机勃勃,社会仰科技而快速发展。在当今时代,要想真正理解人类文明,恐怕最重要的是要全面理解科学和技术。这就是科学技术哲学的介绍之所以重要的原因所在。通常这种介绍将围绕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社会功能问题的讨论来帮助读者:(1)通过接近一些哲学家对科学技术究竟是什么的理论思考,提高批判思维能力,获得一种思考科学技术引发的问题的哲学眼光;(2)在更深入、更富成效地反思现代科学技术,以及它们与当代社会的关系的基础上,对现代科学技术的本质和社会功能形成更合乎理性的认识。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恢复科学技术哲学教育以来,最初一直以《自然辩证法》课程的名义,且主要是在理工科硕士研究生中作为学位公共基础课程来开设,目的是希望我们所培养的理工科硕士研究生能够对科学技术作纵向历史发展的考察以确立正确的自然观、科学观和技术观;对各门自然科学学科和不同技术领域作横向的比较以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和正确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与此同时,为促进这一学科的发展,逐步在有条件的高校、科研单位设置自然辩证法专业的硕士或博士授权点以培养该专业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可以说,这些开展自然辩证法专业教学科研的机构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自然辩证法学科的专业人才,他们不仅成为我国高校、科研机构自然辩证法教学科研活动开展的生力军和自然辩证法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而且也在我国社会各个领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我本人也是在这一时期加入到自然辩证法教学科研的队伍中来。记得1982年大学毕业时,我获得了留校任教的机会。当时学校开始着手招收理工类的硕士研究生,需要开设作为学位公共基础课的《自然辩证法》课程,打算从当年物理专业的毕业生中选拔、培养任课教师。那时学校给我两个选择:一是留校在基础部物理教研室担任教授普通物理课的教师;另一个就是去从事对我而言是全新领域的自然辩证法的教育教学。说实话,对于刚刚恢复列入高校课程体系的自然辩证法学科而言,那时真正了解它的人并不多。由于这毕竟是一次人生的重大选择,要转行进入一个新的学科领域确实令我这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比较纠结,难以决策。后来,我之所以毅然决然地加入到自然辩证法教育教学领域,完全得益于我读中学时的数学启蒙老师,他本人是一位自然辩证法研究的爱好者。
技术哲学导论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技术哲学导论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