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自控力:打败拖延的有效方法

超级自控力:打败拖延的有效方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倪彩 著
图书标签:
  • 自控力
  • 时间管理
  • 拖延症
  • 效率
  • 习惯养成
  • 心理学
  • 个人成长
  • 自我提升
  • 目标管理
  • 行动力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ISBN:9787518043446
版次:1
商品编码:1227515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56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超级自控力:打败拖延的有效方法》摒弃对拖延的恐惧、羞耻及焦虑,培养有效的自控力和积极的态度,你就能甩掉拖延症,超过93%的人!
掌控生活,只需3步:Step1改变环境;Step2注重过程;Step3提供奖励。再见吧,拖延症!

内容简介

真正的自由源于自律,失控的人生只会一片狼藉。道理每个人都懂,但人有及时行乐、趋乐避苦的强大惰性,如果没有足够的自控力和意志力,就会在许多问题上懒惰懈怠、拖延逃避。
《超级自控力:打败拖延的有效方法》从拖延的症状入手,如剥洋葱般解析了导致拖延的各种原因以及应对的策略,让读者掌握自律自控的有效方法,战胜拖延的恶习。

作者简介

倪彩
她是一位写作者
也是一位心理咨询师
更是一位温柔而有力量的陪伴者
帮助你关注自己,肯定自己,活出自己

目录

Chapter1当心!拖延正在毁掉你/ 001
002 对号入座:你有拖延症吗
006 害人不浅的“习惯性怪圈”
010 小事拖延也能酿成千古恨
013 知道吗?越拖延,越颓废
015 犹豫的人只会活在恐惧里
018 不珍视今天的人没有明天
021 总也甩不掉的“亚历山大”
024 梦想是经不起等待的东西
Chapter2是什么在“拖累”你的人生/ 027
028 拖延带来的“劣质快感”
032 我只是不想对后果负责
036 没勇气面对失败的事实
039 对远离心理舒适区的阻抗
043 害人不浅的完美主义情结
046 趋乐避苦是人的本性
Chapter3别犯懒了!对抗顽劣的惰性/ 051
052 懒惰比你想得更具杀伤力
056 循序渐进,扔掉舒适度
060 再大的成功也得一步步来
063 多点儿耐性,少点儿浮躁
066 精于专注,让拖延无处遁形
070 有合理的期望才不会犯懒
074 和懒懒散散的人保持距离
Chapter4人生态度当如是,不找任何借口/ 079
080 借口是个自欺欺人的东西
084 少给自己设置束缚和限制
087 想象中的困难比实际大得多
091 切断后路,让自己无路可退
094 只去想如何,不去想如果
097 培养一份负责任的态度
102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到位
105 敢于平凡,战胜完美主义
Chapter5跳出完美主义的陷阱吧/ 109
110 适应不良型的完美主义
113 调整对“完美”的认知
116 害怕犯错,其实是最大的错
120 不要过分强调细枝末节
124 接受自己不完美的真相
128 打破禁锢,退出“应该”模式
Chapter6想好就去做,不给拖延留机会/ 133
134 一个行动胜过一打计划
138 立刻去做,1秒也不拖延
142 放弃万事俱备再开始的想法
146 以最快的速度处理完任务
150 犹豫的人找不到最好的答案
154 把讨厌的事宜贴上A+标签
Chapter7重视时间,逃出拖延的魔爪/ 159
160 从拖延手里抢回时间吧
164 学会让时间变得“超值”
168 遵循四象限法则来做事
173 别为不值得的事浪费功夫
177 找到属于自己的黄金时间
181 把闲散的时间利用起来
185 让你的deadline提前一点儿
Chapter8忙而有方,告别混乱的状态/ 189
190 高效率来自合理的计划
194 为每天的事情列一个清单
198 学会“田忌赛马”的方法
203 不让凌乱的小岔拖了后腿
206 为自己设置明确的目标
211 将大目标拆分成若干小目标
Chapter9打造自驱力,终结拖拉恶习/ 215
216 把注意力收回到自己身上
220 自造绝境,提升意志力
224 用正向信念进行自我激励
228 避免过度合理化效应
231 借助奖惩措施来改善行为
235 多给自己一些积极的暗示
239 后记:再见,拖延症

精彩书摘

Chapte1当心!拖延正在毁掉你
生活中90%的时间只是在混日子。大多数人的生活层次只停留在为吃饭而吃,为搭公车而搭,为工作而工作,为回家而回家。他们从一个地方逛到另一个地方,使本来应该尽快做的事情一拖再拖。——伍迪艾伦
第一节 对号入座:你有拖延症吗
“拖延”的英文是pocastination,它源于拉丁语,由字根“向前”和“为明天”组合而成。从表面上看,拖延都是把今天该做的事延迟到明天,享受当下的快乐,延迟不可避免的痛
苦。但我们都知道,就算这一刻我们能把痛苦抛到九霄云外,可它终究还是会回来,且会以比之前更有破坏力。
事实上,“拖延”绝不仅仅是推迟某件事这么简单,它是一种病态的、不良的习惯。每个人都有可能染上拖延症,它对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人都起到了同样的负面影
响。拖延的形式和症状有很多。
如果你不确定自己是否有拖延症,那么不妨先做一个简单的测试。
1.在你的工作清单里有很多任务,你也知道哪些事是重要的,哪些事是次要的,但你还是选择先做简单的、不重要的事,而把重要的事情一拖再拖。
2.每次工作之前都要选择一个“整点”作为开始,比如9:30、10:00等。
3.不喜欢别人占用自己的时间,但其实自己也没有珍惜这些时间。
4.原本已经决心要工作了,却还是在开工前泡茶、冲咖啡,还给自己找借口。
5.做某件事的过程中出现了意外或其他想法,就立刻停下手头的工作。
OK,在上述5条症状中,如果你有3条以上都符合,那么你已经和拖延症挂钩了!如果要对拖延症进行详细分类,大致还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学习型拖延
学习型拖延比较复杂,它出现的时间和地点不固定,可能是家里,也可能是学校,或是工作场所。比如,想学习英语,买了一堆资料,可真的要开始学了,却没了兴趣,就想着以后
再学吧!导致这种行为的原因不一,可能是担心自己学不好,也可能是下意识地逃避。
工作型拖延
工作上的拖延,每个人都有可能会遇到。比如,接到一项工作任务,做到一半就坚持不下去了,草草收场。原因可能是,在做这项任务的时候感觉很难,认为它太耗损精力,而你
又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这份没有完成的任务就一直在你的电脑里存着。每次一看到它,你心里就会觉得很压抑。
瞎忙型拖延
很多人总抱怨没时间吃饭,没时间睡觉,没时间玩儿,好像每天都有一堆的事情压着。可实际上,他们忙了半天,并没有忙出什么名堂。那些重要的、早该完成的事,一直还拖着未做。这种人看起来比谁都忙,可实际上创造的价值不比别人多。
被动型拖延
想与每个人都融洽相处,不愿意得罪任何人,有时为了避免反对意见,在他人面前唯唯诺诺,放弃自己的权利。他们可能害怕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因而答应一些要求,到最后却影响了自己的行事计划。他们不想拖延,却也被动地成了拖延者。
苛求型拖延
对很多事挑剔万分,总苛求达到最完美的状态,稍微有点瑕疵就忍受不了,全盘否定,卷土重来,结果,时间过去了一大半,事情才刚刚开个头。这种拖延类型的人,完全是因为太
较真,太刻意追求完美了。努力做到最好无可厚非,但如果吹毛求疵,就是跟自己过不去了。带着这种心态,不仅在工作上难以做好,在生活中也会不停地给自己设置障碍。
伍迪艾伦说过一句话:“生活中90%的时间只是在混日子。大多数人的生活层次只停留在为吃饭而吃,为搭公车而搭,为工作而工作,为回家而回家。他们从一个地方逛到另一个地方,使本来应该尽快做的事情一拖再拖。”仔细想想,确实如此。拖延的消极心态,就像瘟疫一样毒害着我们的灵魂,消磨着我们的意志和进取心,阻碍我们正常潜能的开掘,到头来终将使我们一事无成,终生后悔。
第二节 害人不浅的“习惯性怪圈”
坦白说,没有一个人是心甘情愿成为拖延症患者的,毕竟这不是什么好事,也不会给自己带来真正的益处。拖延的人在做一件事之初,也是抱着美好的愿景的,可随着时间的推移,
不知怎么回事,心态就产生了变化,最后还是没能按预期高效地完成。导致未完成的因素很多,但无论哪一种,都会造成一个恶性循环。这也被称为“拖延的习惯性怪圈”。
每个人的拖延过程的周期都不同,有的长,有的短,但都是从一个美好的愿望开始,以一个失望的结局告终。很有可能,他在过去的几个月,甚至几年中,都一直在这个怪圈里挣扎,却从未找到出口。我们不妨还原一下这个过程。
Step1:这次肯定能做到
最初的阶段,信心满满,相信自己可以做到。虽然心里明白,完成这件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过程,但心里还是相信自己会尽全力。
Step2:是时候开始了
坚定了信心后,并未及时投入行动中。此时,事情开始的最好时机已经过去,只是拖延症患者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那个美好愿望已经不复存在了。可他还是会安慰自己说,没关系,还来得及。这个阶段,焦虑的情绪会出现,压力也会随之而来,但因为还有一些时间,所以并没有太过担忧。
Step3:还能够完成吗
又过了一段时间,行动依然没有开始。这时,美好的愿望彻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怀疑:我还能完成吗?一想到自己可能完不成了,就开始紧张害怕,并冒出一连串的想法。
“如果早点开始做就好了……”
这是一种自责,明白自己浪费了太多时间,内心生出了悔意。
“做点其他事情吧……”这是一种逃避,很清楚自己该做什么,但为了逃避这件事,就转而做其他的事情。或许,那些事情从前都未吸引自己,此时却很执着地去做,目的就是从中获得安慰:“至少我不是什么都没做。”
“我没办法做任何事了……”
这是一种消沉的情绪,被拖延的事一直在心里装着,很希望找点事情转移注意力,可即便做了,也感受不到乐趣。
“希望没有人发现……”
这是一种否认,不想让他人知道自己的糟糕状况,希望用其他方式来掩盖。可能,会选择让自己看起来很忙,虽然没有在工作,却营造出一种假象,其实内心知道,这种忙碌不过是
来掩盖事情被拖延的真相。
Step4:还有点时间
愧疚感占据了整个心房,可还是抱着有时间完成任务的希望,盼着能有奇迹出现。
Step5:是我不够好才这样
此刻,已经绝望了。美好的愿望没有实现,奇迹也没有出现,剩下的只有无尽的怀疑:可能是我能力有问题,可能是我不如别人。
Step6:坚持还是放弃
到了这个阶段,只有两个选择了,要么背水一战,要么干脆放弃。
选择放弃,留给自己的是无尽的挫败感;选择背水一战,压力已经无法承受了,时间也很紧迫,最终的结果就是,用尽全力去完成这件事情,而没有机会去进行计划、思考、完善,
把事情做到最好。
两个选择,两种结果,但都跟最初的愿望相距甚远,留给自己的只有无尽的自责和否定。易卜生曾经说过:“如果你怀疑自己,那么你的立足点就不稳固了。”可见,拖延带来的恶
果有多可怕。
更糟的是,当这段难挨的日子结束后,虽然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并暗自发誓:下一次我一定早点开始做,绝不拖延!殊不知,拖延就像蒲公英,你把它拔掉,以为不会再长出,可
实际上它的根埋藏得很深,很快又长出来了。要对付拖延这件事,必须承认它、理解它,才能够慢慢地减少它、战胜它!别忘了,越抗拒,越存在。

前言/序言

人,为什么一定要学会自控?
俄罗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有句名言,用在这里作为答案再合适不过,他说:“一个人想要征服全世界,首先要征服他自己。”
所谓自控,就是自我控制,成为自我的主宰。当我们具备了自控力的时候,就能够正确及时地做那些该做的事,表现出该有的状态。否则,其他的力量——可能是坏习惯,或是他人,抑或是周围的环境,都会趁虚而入,直接对我们进行控制。
自控力的缺失,让很多人错失了改善和发展自我的机会。
拖延,就是自控力缺失的一种坏习惯。相关资料显示,在大学生中,大约有70%的人有拖延习惯,只是程度不同;成人中有25%的人存在慢性拖延问题,另外,有95%的人希望能改掉他们的拖延恶习。
美国作家唐?马奎斯说过:“拖延是止步于昨日的艺术。”
想想看,我们的一生,短短几十载,生命非常有限。若总是控制不住自己,让工作和生活被那些琐碎的、毫无意义的事情所占据,那我们还有多少精力去做真正重要的事情?
内心的不确定、完美主义的心结、害怕承担结果的懦弱,都是人性中不可避免的弱点,也会让我们习惯性地用拖延来逃避事实。而在内心里,没有谁甘心让自己在浑浑噩噩中度过一生,我们都渴望超越自己、改变令自己不满的现状。
什么样的人才是成功者?不是看他获得了多少财富,而是看他是否知道如何用自控力去获得“反惯性”的能力。拖延是生命的窃贼,它会在不知不觉中盗走热情、偷走机会、碾碎梦想、扼杀爱情。原本可以绚烂一世的人生,会在拖延中变成一具丑陋的空壳。
拖延症很可怕,可怕在它无声无息地偷走生命;但拖延症并非无药可救,我们可以借助自身的力量去与它抗衡。只要你愿意付出行动,愿意从细枝末节做起,那么在战胜拖延这条路上,你就不会输!
每一场拖延的斗争,都是与另一个自己和解的过程。最后,希望每位读者都可以找回自控力,告别拖延症,开创美好的人生!
《心之韧性:驾驭内在力量,重塑生活掌控感》 在现代生活的洪流中,我们常常感到被无形的压力推搡,被错综复杂的思绪裹挟,仿佛一个漂浮在大海中的小小舟楫,随波逐流,难以寻觅属于自己的航向。拖延如同一张无形的网,悄无声息地缠绕住我们实现目标的脚步;而失控的情绪,则如同突如其来的风暴,轻易地摧毁我们精心构筑的平静。我们渴望掌控自己的生活,渴望拥有源源不断的力量去面对挑战,去实现那些曾被搁置的梦想,去成为那个内心深处渴望成为的自己。 《心之韧性》并非一本简单教授技巧的书籍,它是一次深刻的自我探索之旅,一次对人类内在力量的深度挖掘。它邀请你一同踏入心灵的殿堂,去了解那些驱动我们行为的深层心理机制,去揭示那些隐藏在拖延、冲动和负面情绪背后的根源。这本书将带领你穿越认知的迷雾,拨开情感的迷障,让你清晰地看到那些阻碍你前进的内在障碍,并提供一套系统而富有洞察力的方法,帮助你建立坚不可摧的“心之韧性”。 第一部分:认识并瓦解内心的阻力 本书的第一部分将聚焦于对我们内在阻力的深刻认识。我们常常将问题的根源归咎于外部因素,例如时间不够、环境不利、他人阻碍等等。然而,《心之韧性》将引导你进行一次深刻的内省,去审视那些真正塑造我们行为模式的心理蓝图。 拖延的心理图谱: 我们将深入剖析拖延症的本质,它并非简单的“懒惰”,而是多种复杂心理因素交织的产物。你将了解延迟满足的困难,完美主义的陷阱,对失败的恐惧,以及在任务面前产生的焦虑感和无力感。本书将通过详实的心理学研究和生动的案例,为你揭示拖延症的根源,让你不再是被动的受害者,而是能主动识别并瓦解它的智者。你将学会区分“战略性等待”和“破坏性拖延”,理解延迟执行背后的真正需求。 情绪的潮汐: 情绪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当它们变得极端或失控时,就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我们将探讨各种常见的情绪困扰,例如持续的焦虑、压抑的愤怒、挥之不去的悲伤、以及难以抑制的冲动。本书不会简单地教你“压抑情绪”,而是会引导你理解情绪的发生机制,学会识别情绪的信号,理解情绪背后的需求,并掌握一套温和而有效的方法来安抚、疏导和转化负面情绪,让你不再被情绪的潮汐所吞噬,而是成为情绪的驾驭者。 认知偏差的陷阱: 我们的思维方式往往会不自觉地陷入各种认知偏差,这些偏差会扭曲我们对现实的认知,从而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为。我们将深入剖析常见的认知偏差,例如“灾难化思维”、“非黑即白思维”、“过度概括”、“读心术”等。你将学会如何识别这些思维陷阱,挑战那些不合理的信念,用更客观、更积极的心态去看待自己、他人和世界,从而为更理智、更有效的行动奠定基础。 自我设限的脚本: 许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无法前进,是因为我们内心深处存在着一套限制性的自我认知脚本。这些脚本可能源自过去的经历,或者是我们对自身能力的低估。本书将帮助你识别那些限制你的“你不行”、“你做不到”的内在声音,理解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并学会用积极的、赋能的信念来重写这些脚本,让你看到自己无限的可能性。 第二部分:构建强大的心之韧性系统 在充分认识并开始瓦解内在阻力的基础上,本书的第二部分将着重于构建一个强大的“心之韧性”系统。这是一种内在的、动态的、能够适应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目标设定的科学与艺术: 许多目标之所以难以实现,并非目标本身不切实际,而是我们在设定和执行目标的过程中存在误区。本书将结合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研究,为你提供一套科学的目标设定方法,包括SMART原则的进阶应用、小步快跑的策略、以及如何将宏大目标分解为可执行的小任务。你将学会如何设定既有挑战性又能激发你内在动力的目标,并找到持续前进的动力源泉。 专注力的秘密武器: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专注力已经成为一项稀缺的资源。本书将为你揭示提升专注力的奥秘,包括如何识别并对抗那些分散你注意力的干扰源,如何培养深度工作的能力,以及如何利用微休息来保持高效的学习和工作状态。你将学会如何为自己创造一个有利于专注的环境,并掌握一些实用的专注力训练方法。 习惯养成的可持续引擎: 习惯是塑造我们生活的重要力量,但许多人常常在养成立刻就陷入瓶颈。本书将深入剖析习惯的形成机制,为你提供一套可持续的习惯养成框架,包括如何从小处着手,如何建立有效的奖励机制,如何应对“破戒”,以及如何让习惯成为一种内在驱动。你将不再是靠意志力“硬撑”,而是建立起一套能够自动运行的习惯系统。 情绪调节的艺术: 情绪调节并非压抑,而是一种积极应对和转化的能力。本书将提供一系列经过科学验证的情绪调节技巧,包括正念冥想、认知重评、积极自我对话、情绪日记等。你将学会如何在情绪的浪潮中保持冷静,如何从负面情绪中汲取经验,以及如何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让你在面对生活中的起伏时,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衡与平和。 自我关怀的力量: 真正的韧性并非坚不可摧,而是懂得如何温柔地对待自己。本书将强调自我关怀的重要性,教会你如何识别并满足自己的身心需求,如何建立健康的界限,以及如何在压力和挫折面前给予自己支持和鼓励。你将学会用爱和理解来对待自己,从而拥有更强的内在力量去面对外部世界的挑战。 第三部分:将心之韧性融入日常生活 本书的第三部分,我们将把前面所学到的理论和技巧,转化为切实可行的行动,并将“心之韧性”真正融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构建你的“抗压”堡垒: 生活总有不如意,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构建自身的“抗压”能力。本书将指导你如何系统性地提升你的心理韧性,包括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如何从失败中快速恢复,以及如何培养一种积极面对挑战的心态。你将学会将每一次挑战视为成长的机会,而非威胁。 优化你的时间管理与效率: 拖延和低效往往是心之韧性不足的表现。本书将进一步深化时间管理与效率的提升,结合心理学原理,让你从根本上解决“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的困扰。你将学会如何根据自己的能量周期来安排任务,如何高效地利用零碎时间,以及如何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工作流程,让你的时间和精力得到最大的优化。 建立高质量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支撑。本书将探讨如何在人际交往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力量,如何有效地沟通,如何处理冲突,以及如何建立支持性的社交网络。你将学会如何在关系中既保持独立,又能获得支持,从而为你的生活增添更多积极的力量。 拥抱变化与不确定性: 现代社会变化的速度前所未有,拥抱变化并从中找到机遇,是心之韧性的重要体现。本书将引导你如何克服对未知的恐惧,如何灵活调整策略,以及如何在不确定性中找到方向。你将学会将变化视为常态,并从中发现新的可能性。 持续成长的内在驱动: 建立心之韧性是一个持续成长的过程。本书将为你提供一套长期的自我发展框架,包括如何设定个人成长目标,如何保持学习的热情,以及如何定期反思和调整自己的策略。你将培养一种永不停止探索和成长的内在驱动力。 《心之韧性:驾驭内在力量,重塑生活掌控感》是一本为你量身打造的心灵指南。它不是告诉你“该做什么”,而是帮助你“如何做到”,并且是“由内而外地做到”。它相信,每个人内心都蕴藏着巨大的力量,只需要正确的引导和方法,你便能驾驭这股力量,打败那些阻碍你前进的内在敌人,重塑属于你自己的生活掌控感。无论你正饱受拖延的困扰,还是被情绪反复折磨,亦或是渴望突破现状,迈向更充实、更有意义的生活,这本书都将是你最忠实的伙伴,指引你走向内心强大,活出精彩人生。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超级自控力:打败拖延的有效方法》读完之后,我脑海中久久不能平静。它不是那种读完就忘的快餐读物,而是真正触及到了我内心深处一些长期以来困扰我的问题。一直以来,我总是在“想做”和“实际去做”之间划出一道巨大的鸿沟。那些宏伟的计划、励志的目标,最终都淹没在了“明天再说”的无底洞里。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它并没有用空洞的理论去说教,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一步一步地指引我穿越那片迷雾。它让我意识到,拖延并非不可战胜的顽疾,而是一种可以被理解、被分析,最终被瓦解的习惯。书中提供的那些方法,比如“微行动”的理念,让我觉得不再那么畏惧庞大的任务,而是可以从最小的、最容易开始的一步着手。这种“小步快跑”的策略,极大地降低了启动的心理门槛,也让我在完成每一个微小目标时都能获得即时的成就感,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而且,作者在描述这些方法时,总是带着一种深刻的共情,仿佛他自己也曾经是那个深陷泥潭的人,所以更能理解读者的挣扎和痛苦。这种真诚的分享,让我 merasa not alone,也更加坚定了我改变的决心。读这本书,感觉就像是获得了一份珍贵的攻略,让我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去对抗那些“不想开始”的念头,去解锁那个隐藏在自我怀疑背后的“高效的自己”。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一份“自救指南”。我是一名学生,平时课程多,社团活动也占了不少时间,加上我本身又是个有点“选择困难症”的人,总是容易陷入纠结和犹豫,结果就是很多本该提前完成的作业和复习,都拖到了最后关头,然后就是一场场“战役”。《超级自控力:打败拖延的有效方法》这本书,并没有给我灌输什么“鸡汤”,而是提供了很多非常实用的工具和方法。我最喜欢它的地方在于,它不是让你去“战胜”拖延,而是让你去“理解”拖延,然后“绕过”它。书中的“习惯回路”理论,让我明白了我为什么会在某些情境下不自觉地开始拖延,然后如何去打破这个负面循环。我开始尝试建立新的、积极的习惯,比如每天早上醒来先完成一件最不想做的小事,而不是先刷手机。这种微小的改变,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它让我逐渐摆脱了对“拖延”的恐惧感,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姿态。这本书让我觉得,原来管理好自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关键在于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持续的实践。

评分

这本书简直就是我一直以来与“拖延症”搏斗的“战友”!我之前尝试过很多方法,有的过于理想化,有的又过于严苛,最后都无疾而终。但《超级自控力:打败拖延的有效方法》完全不一样。它没有给你画大饼,而是从非常实际的角度出发,剖析了拖延的根源。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认知扭曲”的部分,它让我看到了自己是如何通过各种借口和自我欺骗来合理化拖延的。比如,我常常会陷入“要么不做,要么做到最好”的完美主义陷阱,这反而让我什么都不敢开始。书中的“行动优先”原则,教会我放下对完美的执念,先开始,再优化。这种思路上的转变,对我来说是革命性的。而且,作者并没有把所有责任都推给读者,而是强调了环境设置和外部激励的重要性。他提到了如何通过“减少阻力”和“增加摩擦”来影响我们的行为,这让我想起我过去是如何把手机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然后无限刷新社交媒体,而不是把待办事项清单放在显眼位置。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工作方式,发现了很多可以调整的细节。它不是那种让你读完后热血沸腾,但依然原地踏步的书,而是真正能够在你生活和工作中落地生根,产生实际改变的书。

评分

老实说,我拿到《超级自控力:打败拖延的有效方法》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因为我自认为是个“无可救药”的拖延症患者。然而,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却异常地顺畅,甚至可以说是令人振奋。它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而是像一个老朋友在跟你分享他亲身经历的经验。我最被触动的是书中关于“内在动机”的探索。我过去总是寄希望于外部的奖励或者惩罚来驱动自己,但这往往是短暂而无效的。这本书引导我深入挖掘自己做事的真正原因,找到那些让我内心真正热爱和渴望的价值。当我开始关注“为什么我要做这件事”而不是“我不得不做这件事”时,那种抵触情绪就大大减弱了。而且,作者在书中提供的情绪管理技巧,也让我受益匪浅。我发现很多时候,拖延是因为我害怕失败、害怕被评判,而这本书教会我如何承认和接纳这些负面情绪,而不是被它们控制。它让我明白,即使有恐惧,我依然可以行动。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战胜拖延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让我对自我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更积极的接纳,这种内心的平静和力量,是任何物质奖励都无法比拟的。

评分

我必须说,《超级自控力:打败拖延的有效方法》这本书,是给我最大的惊喜之一。我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缺乏自律,总是被各种琐事和突发状况牵着鼻子走,真正重要的、需要投入精力的工作,却总是被推迟。读这本书之前,我以为“自控力”是一种天生的天赋,要么有,要么就没有。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清晰地阐述了自控力是一种可以通过训练和策略来增强的能力。我最受益的部分是关于“能量管理”的章节,它让我明白,拖延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我们不够努力,而是因为我们没有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或者我们没有为保持高效消耗的能量做好补充。书中提到的“时间区块”和“精力高峰期”的利用,对我来说就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开始有意识地将需要高度专注的任务安排在自己精力最充沛的时候,并且学会了识别和管理那些会消耗我精力的“隐形杀手”,比如不必要的会议和信息过载。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改变,不仅仅是学会了如何“不拖延”,更重要的是,它让我学会了如何更聪明地工作,如何更有效地管理自己,从而获得真正的掌控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