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恥,風波獄;臨安風,崖山雨。命運多舛、半壁江山的南宋,卻成為世界上di一個億級人口的大帝國。海外貿易覆蓋歐亞非,程硃理學影響元明清,詞的境界和韻味更是獨特,苦難而風流的時代一言難盡。
學者易中天,顛覆傳統史學著作的寫作方法,以優美詩意的語言、獨特創新的全球視角,將用五年時間寫作六部共三十二捲巨著《易中天中華史》:di一部《先秦》,第二部《秦漢魏晉南北朝》,第三部《隋唐》,第四部《宋元》,第五部《明清》,第六部《近現代》,現已齣版前十九捲。
跟隨《易中天中華史》,我們將進行一場曆史尋根之旅,體驗夏的質樸、商的絢爛、周的儒雅、漢的強悍、唐的四海為傢八方來朝,品味宋的縴細、元的空靈,直至明的世俗,清的官腔。由此解開諸多曆史的疑惑:夏商周是王朝嗎?先秦諸子都是誰?魏晉風度長什麼樣?盛唐之音你聽見過嗎?當旅程結束時,我們或將明白:什麼是中華根、中華夢、中華魂。
易中天
1947年生於長沙,曾任教於武漢大學、廈門大學。現居江南某鎮,潛心寫作"中華史"。在易中天看來,《二十四史》基本上是"帝王傢譜",《資治通鑒》則是可供統治者藉鑒的曆史經驗和教訓。正因為如此,他認為汗牛充棟的各類中華史,大多沒有全球視野和現代史觀,因此他將在直覺、邏輯和證據的基礎上,書寫人們"不知道和想知道"的曆史。
已齣版作品:《易中天文集》(1-16捲),《易中天中華史》(1-19捲),《易中天中華經典故事》,《易中天"品讀中國"係列》。
第一章南宋始末
宋徽宗
靖康恥
新政權
風波亭
最後一幕
第二章繁華港灣
流亡政府
泉州故事
滿船都是錢
外貿季風
錯失良機
第三章理學是非
文天祥謎團
僞君子與變態狂
硃熹的意義
天理與人欲
誰迷心竅
從江湖到廟堂
第四章宋詞韻味
詞的形式
詞的境界
蘇軾的意義
秦觀的價值
辛虧還有辛棄疾
李清照及其他
紹興十一年(1141)十二月二十九日,嶽飛被殺。
罪名,是謀反。
這是冤案,也是疑案。因為就連嶽飛是怎麼死的,都不清楚。元代脫脫等人所撰《宋史》之《高宗本紀六》宣稱係皇帝下詔賜死,同書《嶽飛傳》卻說:由於既沒有口供又沒有實證,這事拖到年底仍不能結案。當朝宰相秦檜就寫瞭張便條送往獄中,獄中則嚮朝廷報告嶽飛已死。
按照後一種說法,嶽飛竟然是被暗殺的。後人甚至言之鑿鑿,聲稱地點就在最高法院大理寺中的風波亭。
所以,此案又叫風波獄。
不過在宋代史料中,並沒有什麼風波亭。
嶽飛的罪名,當然也是莫須有。
據正史記載,抗金名將嶽飛是在紹興十一年十月十三日被捕的,關押在大理寺的監獄中,負責審理此案的是大理寺卿周三畏和禦史中丞何鑄。然而兩人審來審去,什麼證據都沒有,反倒確認嶽飛是忠臣。當時,嶽飛撕開衣服,背上赫然露齣"盡忠報國"四個字的刺青,何鑄不禁為之動容。
於是何鑄嚮秦檜報告:這是冤案。
秦檜當然不會聽他的,便換瞭監察禦史萬俟卨(讀如莫其謝)做主審官。萬俟卨立即捏造事實,宣稱嶽飛之子嶽雲與嶽飛部將張憲書信往來圖謀不軌。證據嘛,對不起,萬俟卨的說法是:那些文件已經被燒掉瞭。
這就明明白白是誣陷。可惜,當時沒有"疑罪從無"的觀念,此案也並不可能因此撤銷。另一位早就交齣兵權閉門謝客的抗金名將韓世忠實在看不下去,不顧身傢性命嚮秦檜提齣質疑,詢問此案究竟有何證據。
秦檜迴答:證據沒有,事情莫須有。
什麼叫"莫須有"?
解釋有好幾種:可能有,應該有,必須有,等等。
那麼,到底是哪種?
這就要看是誰要陷害嶽飛。
傳統的說法是秦檜和萬俟卨,所以西湖邊嶽王廟裏就有他們倆人的跪像。至於犯罪動機,是萬俟卨恨嶽飛,秦檜則要跟金人議和。民間甚至還有這樣的傳言:秦檜是女真人的臥底和奸細。他從大金迴歸南宋,是被派來的。
此話當真?
也隻能說事齣有因。
我們知道,秦檜在靖康二年(1127)二月十五日被金人逮捕並帶往北方。三年半以後,也就是建炎四年(1130)十月初二,卻舉傢迴到瞭南宋。盡管當時受到高宗君臣的歡迎和首肯,抗金領袖李綱甚至稱贊他的南歸乃得天相助。但是謀害嶽飛以後,質疑的聲音便一浪高過一浪。
可惜,奸細一說查無實據。
相反,按照同時代人陸遊的說法,秦檜的南歸其實冒瞭風險。他早就做好瞭準備,卻遲遲不敢動身。這時,一個跟他私交還不錯的女真人問:為什麼不嚮監軍報告?
秦檜說:不敢。
那人說:你錯瞭。我們女真重然諾,隻要答應瞭就會替你擔責任。隻不過,你要是半路被抓,也不敢救。
秦檜便對左監軍完顔昌直言相告。
完顔昌說:中丞當真要走嗎?我們這裏也有逃迴大遼的契丹人,迴去以後往往受到懷疑。秦公怎麼能保證能被南人視為忠誠呢?如果硬要走,我這裏倒不必顧慮。
秦檜說:元帥也不必擔心秦檜迴去後的禍福。
完顔昌便默許瞭秦檜的逃離。
陸遊這個說法比較靠譜。因為陸遊的政治立場與秦檜是對立的,本人也受過秦檜排擠,沒必要替秦檜護短。更何況完顔昌和那女真人的說法閤情閤理,並無可疑之處。
秦檜應該不是什麼臥底。
再說就算是,嶽飛也不是他能殺的。
對此,明代的文徵明早就另有主張:
拂拭殘碑,敕飛字依稀堪讀。慨當初,倚飛何重,後來何酷!豈是功成身閤死,可憐事去言難贖。最無辜,堪恨又堪悲,風波獄。豈不念,封疆蹙!豈不念,徽欽辱!念徽欽既返,此身何屬。韆載休談南渡錯,當時自怕中原復。笑區區一檜亦何能,逢其欲。
的確,以嶽飛威望之高,區區一檜亦何能!
嶽飛對秦檜的執政地位也不構成威脅,兩人之間更沒有深仇大恨。因此嶽飛被害後,盡管有人煽風點火,慫恿秦檜斬草除根,秦檜卻反倒齣錢接濟嶽飛的子孫。顯然,如果不是為瞭逢迎主子的旨意,這走狗不會變成瘋狗。
罪魁禍首,隻能是宋高宗。
事實上,當何鑄嚮秦檜提齣嶽飛謀反是冤案時,秦檜的迴答十分明確:此上意也!何鑄也隻好說:鑄難道僅僅為瞭區區一個嶽飛嗎?強敵未滅而濫殺無辜名將,是會失去天下人心的,哪裏能是江山社稷長久之計!
秦檜默然。
現在,我們不難理解他的"莫須有"是什麼意思瞭:
皇上要殺人,需要理由嗎?
莫須有,即不必有。
韓世忠當然明白,但還是悲憤難忍。他說:莫須有這三個字,怎麼能讓天下人心服口服?
對不起,高宗皇帝可不管這些,他就是要置嶽飛父子於死地。所以,盡管萬俟卨等人對嶽雲的判決隻是流放,最後的結果卻是斬首。舉起屠刀的,還能是彆人嗎?
那麼,他又為什麼要下此毒手?
文徵明的說法是:徽欽既返,此身何屬。
是這樣嗎?
有道理,但不完全。
高宗趙構當然明白,他這個皇帝來曆不明。他也清楚地記得,盡管稱帝之後遙尊欽宗為淵聖皇帝,仍然有人質疑其閤法性。太學生陳東甚至直言:聖上不該即位。試想,如果淵聖皇帝來歸,請問陛下將何以自處?
趙構二話不說,就把陳東殺瞭。
現在他還要殺嶽飛,殺瞭嶽飛纔能跟金人和談。事實上兩個月以後達成的和約,也隻是約定歸還徽宗的靈柩,以及高宗的生母。欽宗的事,提都沒人提。
但,這裏麵還是有問題。
比方說,韓世忠也是主張抗金的,怎麼沒事?
因為沒有刺激高宗,而嶽飛是刺激瞭的。要知道,當時金人有言:撼山易,撼嶽傢軍難。這纔是讓高宗恨到骨頭裏的事。嶽傢軍?大宋軍隊怎麼能姓嶽?誰的江山呀?
這就直接觸犯瞭製約武將的祖宗傢法,因此手握重兵的三大將領張俊、嶽飛和韓世忠,在冤案發生之前都被解除瞭兵權。隻不過,張俊投靠瞭秦檜,韓世忠則立馬把自己變成閑雜人等,唯獨嶽飛是心腹之患。因此,在收復中原和保住皇權之間,高宗沒有片刻猶豫就選定瞭後者。寜贈友邦,不與傢奴。隻要這江山仍然姓趙,隻有半壁又何妨!
如此之深的心機,秦檜纔懂吧?
也許。
但,這樣的王朝不亡,恐怕也天理不容。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氣韻生動,又不失剋製”。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深厚,他能夠將復雜的曆史概念轉化為極富畫麵感的描述,讀起來絲毫沒有那種傳統史書的陳腐和僵硬感。他的幽默感是內斂而高級的,常常在嚴肅的敘述中突然冒齣一個恰到好處的比喻或諷刺,讓人會心一笑,但笑過之後卻又陷入更深的思考。這種語言上的魅力,使得即便是對曆史不那麼熱衷的讀者,也能夠被文字的感染力所吸引,願意讀下去。它成功地搭建瞭一座橋梁,讓深奧的曆史學研究成果,以一種充滿生命力和可讀性的麵貌呈現在公眾麵前,這本身就是一種瞭不起的成就,也讓我對作者後續的作品更加充滿期待。
評分閱讀體驗上,這本書的排版和裝幀設計也為整體感受增色不少。紙張的質感很好,即便是長時間閱讀也不會讓人感到眼睛疲勞,這對於一部篇幅厚重的曆史著作來說至關重要。而且,插圖和地圖的運用恰到好處,既沒有喧賓奪主,又能在關鍵時刻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幫助讀者快速定位那些地理位置復雜的戰役或者錯綜復雜的宗室關係。我發現自己經常會因為一個突然齣現的地圖而豁然開朗,明白瞭某些地理因素是如何深刻影響瞭曆史走嚮的。行文的流暢度也值得稱贊,作者擅長運用一些富有畫麵感的詞匯來串聯起不同的章節,使得整個閱讀過程如同觀看一部製作精良的紀錄片,節奏張弛有度,張揚之處恣意磅礴,沉靜之處又引人深思。這種對媒介本身的重視,體現瞭作者和齣版方對“閱讀”這一行為的尊重,讓讀者感到物有所值,不僅僅是獲取信息,更是一種享受。
評分這部書的敘事風格真是令人耳目一新,作者對於曆史事件的解讀充滿瞭洞察力,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史實,而是深入挖掘瞭人物的動機和時代的脈絡。尤其是在描繪那些風起雲湧的變革時刻,文字間那種沉穩而有力的節奏感,讓人仿佛身臨其境,能夠感受到曆史洪流的衝擊力。他對於細節的把握極為精準,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側麵描寫,都像是精心打磨過的寶石,摺射齣那個特定時期的社會風貌和價值取嚮。讀起來有一種被引領的感覺,不是被動接受知識,而是主動參與到對曆史的思考之中。我特彆欣賞作者那種平衡的視角,既沒有完全陷入某種單一的意識形態,也沒有陷入故作高深的晦澀,而是用一種非常坦誠、近乎對話的方式與讀者交流,使得原本可能顯得枯燥的政治軍事鬥爭變得生動起來,充滿瞭人性的光輝與無奈。這種處理方式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體驗,讓人在閤捲之後仍久久不能平靜,不斷迴味其中的深意。
評分從學術層麵上來說,作者展現瞭極高的資料駕馭能力和紮實的考據功底。盡管這是一部麵嚮大眾的普及性讀物,但其中引用的史料和考證細節,足以看齣作者在背後付齣瞭巨大的心血。很多我們過去習以為常的定論,在書中都被置於新的光綫下重新審視,作者並沒有急於推翻,而是提齣瞭更具說服力的替代解釋,或是指齣瞭原有論斷的局限性。尤其在處理一些爭議較大的曆史事件時,作者的態度是審慎而開放的,他會清晰地梳理不同的學說觀點,讓讀者自行判斷,這種學術上的嚴謹性,反而增強瞭作品的說服力。對於像我這樣對曆史有一定瞭解的讀者來說,這種“帶著新視角重讀舊史”的體驗,無疑是極其寶貴的,它拓寬瞭我們對既有曆史框架的認知邊界。
評分這本書中最讓我感到震撼的是它對“士大夫”群體心態的細膩刻畫。那些在亂世中堅守氣節的文人,他們的掙紮、他們的矛盾、他們的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巨大鴻溝,都被作者描摹得入木三分。我常常在想,在那個特定的曆史節點,如果是我身處其中,會如何抉擇?作者並沒有簡單地進行道德審判,而是將他們放置在那個時代的熔爐中去理解他們的行為邏輯。比如對某些文官在政治鬥爭中的策略分析,那種步步為營、顧全大局的權衡,讀起來讓人感到既心酸又佩服。這種對個體命運和時代精神交織點的捕捉,是本書區彆於一般通史的最大魅力所在。它讓我們看到,曆史的重量不僅僅在於帝王將相的功過,更在於無數個普通知識分子在曆史轉摺點上所做齣的艱難選擇,這些選擇共同塑造瞭那個時代的精神底色。
評分輕鬆詼諧,又不乏深沉的曆史觀,喜歡。
評分注:因廠傢會在沒有任何提前通知的情況下更改産品包裝、産地或者一些附件,本司不能確保客戶收到的貨物與商城圖片、産地、附件說明完全一緻。隻能確保為原廠正貨!並且保證與當時市場上同樣主流新品一緻。若本商城沒有及時更新,請大傢諒解!
評分就喜歡京東正版圖書!送貨快服務好!!!、、、、'
評分本來擔心運輸過程中破損,收到後發現有箱子,目前還沒拆封,目前挺滿意的
評分等瞭十個月,第19捲《風流南宋》終於齣瞭,估計易老師也寫得有些倦怠,更新緩慢。。。主要是簡述南宋建立和滅亡的經過,分析盛衰原因,揭示程硃理學對中華文明的嚴重負麵效應,最後通過宋詞來錶現一下宋的光芒璀璨。。。期待第20捲《鐵血濛元》,不知道他會怎麼寫,畢竟這個朝代靠軍事徵服起傢,殺人無數,打瞭45年毀滅瞭高度發達的宋朝,自己又乏善可陳,壞事兒還乾瞭一堆。???
評分好!!!!!!!!!!
評分友友??
評分南宋是文明的商業社會,敵不過野蠻的鐵拳
評分易老師的中華史簡單易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