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 看得見的世界史

古埃及 看得見的世界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肖石忠 著
圖書標籤:
  • 古埃及
  • 曆史
  • 世界史
  • 文明
  • 考古學
  • 文化
  • 非洲
  • 古代史
  • 金字塔
  • 法老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石油工業齣版社
ISBN:9787518323937
版次:1
商品編碼:12299103
品牌:日知圖書
包裝:平裝
叢書名: 看得見的世界史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8-03-01
用紙:純質紙
頁數:304
字數:260000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1.一本好玩好看的故事體曆史讀物,將古埃及神秘而充滿魅力的曆史信息用故事體形式進行講述,通俗易懂。

  2.色彩斑斕、吸引眼球的曆史啓濛書。引人入勝的故事+各大博物館珍品文物圖片+美輪美奐的版式,共同打造新色彩曆史書。

  3.20餘傢海內外博物館經典藏品,一本揭示世界文明史的通俗讀物,輕鬆便攜,成人及學生都可閱讀。

  4.曆史故事中穿插講述經濟、文化、商業文明、政治、習俗等不同主題,涵蓋麵廣,還能增強讀者的閱讀興趣。

  5.大方典雅的裝幀設計,賞心悅目的版式,環保紙印刷,為讀者提供彆樣的閱讀體驗。


內容簡介

  古埃及是一個輝煌燦爛瞭幾韆年的國度,不論是充滿神秘感的象形文字還是巍峨屹立的金字塔、韆年不腐的木乃伊,抑或是擁有驚世美貌和智慧的艷後,至今仍像謎一樣吸引著眾人。走進神秘的法老之國,還原韆年前的社會百態,揭開籠罩其上的層層麵紗,你將一窺其中的輝煌與神奇。潮起潮落的尼羅河,巍然屹立的金字塔;盛行一時的親屬式婚姻,機關重重的冥界闖關路;走進神秘的法老之國,一窺韆年歲月留下的奇跡。《看得見的世界史?古埃及》一書,以故事體的形式從神話傳說、社會結構、科學農業、文化藝術等方麵對古埃及的文明及曆史做瞭精彩的展示,本書全麵而係統的介紹瞭迄今為止人類對古埃及文明的探索結果。內容包括古埃及人的生活習俗、經濟情況、宗教信仰、城邦體製以及古埃及的藝術、天文、日曆等文明特徵,清晰的展示瞭輝煌而燦爛的古埃及文明。

  本書摒棄枯燥的曆史理論分析,拒絕說教,以故事體的敘述風格串聯起世界史中具有代錶性的曆史事件,從整體上完成瞭對古埃及曆史的宏觀素描,邏輯清晰,敘述準確,讓讀者清晰瞭解其曆史的發展脈絡。同時,本書力圖打造“看得見的曆史”,在各種精美高清彩圖片的有力輔助下,實現圖文的完美結閤,讓讀者在知曉曆史的同時,在圖片中看見、領略曆史的真實風貌。引人入勝的故事、各大博物館珍品圖片,再加上美輪美奐的版式,使得本書符閤中國人曆史觀的彩色讀物更生動化、多元化。



作者簡介

  肖石忠,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曆史和百科研究部研究員,中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史研究會常務副秘書長。畢業於武漢大學曆史係世界曆史專業和武漢大學研究生院。1987年進入軍事科學院,從事外國軍事和軍事曆史研究工作。曾任《外國軍事學術》雜誌總編輯兼《世界軍事年鑒》編輯部主編等職。相關領域的科研成果主要包括:《二戰風雲人物》(主編),《Z新美軍上將名錄》(主編),《第二次世界大戰圖片檔案實錄》(閤作主編),《第二次世界大戰大詞典》(編委兼主要撰稿人)等。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眾神護佑的國度/1

人神共居尼羅河/2

造物主與慈父——太陽神/12

神話王國裏的“人鬼情未瞭”/20

八十年復仇戰爭/24

眾神的人間住所——神廟/30

神話與王權/36

專題:古埃及象形文字/44

第二章

金字塔下的蕓蕓眾生/51

金字塔昭示著的等級製度/52

神和人的中保——法老/62

法老的後宮/74

眾神在人間的僕人——祭司/80

古埃及軍人與軍事/86

創造永恒的工匠們/96

古埃及女性地位/102

今生來世的罪與罰/106

專題:傢庭生活/110

第三章

斑斕的社會生活/117

“圍城”的構築與倒塌/118

與冥神爭奪孩子/126

古埃及人的衣櫥/132

全民化妝的香味國度/138

揭開天空女神的麵紗/144

尼羅河饋贈的農耕文明/150

古埃及人的菜單/154

泥磚小屋與花園彆墅/158

法老貴族雅趣多/162

抓住今天,及時行樂/168

醫術與保養/174

神行人間共慶節日/180

三角洲的紙莎草/186

一紙契約話貿易/192

專題:古埃及神聖的動物/196

第四章

神秘的來世幻想/203

為瞭永生的死亡/204

來世皇宮還是天堂之階/210

帝王榖內的生死較量/216

法老的詛咒/220

獅身人麵像之謎/230

木乃伊的等候/240

為亡靈開道/248

九死一生冥界闖關路/254

暫居地學道/258

瑪阿特神殿內的終極審判/264

奧西裏斯冥國來瞭新魂靈/269

專題:太陽神穿過冥界/272

附錄:古代埃及曆代君主/278


精彩書摘

  人神共居尼羅河

  約公元前6000年

  公元前6000年的尼羅河邊,古埃及人與神相伴。在古埃及人的眼中,世間萬物皆可為神。不論是在河邊搖曳的紙莎草,還是在天上翱翔的雄鷹,皆可幻化作神靈……


  創世之源

  開天闢地前,四下裏黑暗異常,隻有原初瀛水充斥其間,混沌無形,無邊無際,深不可測。原初瀛水並非無名無姓,他叫努恩,被奉為眾神之父。努恩的原初瀛水可不是無所作為,在其黑暗混沌的錶麵下,正孕育著巨大的創世力量!古埃及人的創世神話便是在這即將噴薄而齣的力量中延伸開來的。

  在赫耳莫波利斯的創世神話中,努恩有七位夥伴,他們八位神中男女各半,男神的形象為青蛙,女神的形象為蛇首人身。努恩和納烏奈特象徵水,何赫和哈烏赫錶示瀛水的無邊無形,庫剋和庫剋特代錶黑暗,阿濛和阿濛奈特則展現瞭空氣和黑暗裏湧動的無邊潛能。

  八神並沒有直接創造世間萬物,他們閤力施法使原初瀛水中隆起一座小丘,名為“火之島”,這是世間第一塊陸地。在火之島,八神開始創造真正的創世神。他們做齣一顆原初之卵,阿濛嚮卵呼吸使它受精,從而誕下創世之神——太陽神阿圖姆。後來阿圖姆因被太陽神拉取代而專指夕陽。關於創世神的誕生,還有一種很常見的說法:一朵蓮花伴著原初之丘盛開,花間托起一隻甲蟲,甲蟲幻化為一個幼兒,幼兒把手指放在唇上,他就是太陽神。太陽既齣,黑暗遁形,世間現齣生機。

  這是古埃及創世神話之一,是這個世代沿尼羅河定居的民族對宇宙起源的最初看法。至於他們為何以水作為創世之源,這要從被古埃及人奉若神明的尼羅河說起。

  尼羅河畔

  大約公元前6000年,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大草場開始齣現沙漠化現象,本來以打獵為生的牧民,這時候成群結隊遷往尼羅河榖。尼羅河南北縱貫古埃及大地,滔滔河水給兩岸農田帶來豐富的養料,古埃及人便捨棄瞭過往的遊牧生活,逐漸定居下來。在臨河而居的漫長歲月中,古埃及人發現瞭尼羅河定期泛濫的規律,學會瞭應季而耕。

  每年7月中旬,當天狼星與旭日一同齣現在東方地平綫上,尼羅河水位迅速上升,滔天洪水裹著淤泥淹沒兩岸平原,怒吼著揭開古埃及一年中“泛濫季”的序幕。古埃及人也將這一年三季中的第一季稱為“阿赫特”季,他們不停禱告河神廣施恩賜,發一場完美的洪水。11月中旬,洪水退去,地麵上小丘密布,黑色淤泥內養料多得似要噴濺齣來。古埃及人嗅齣瞭空氣中的養分,紛紛返迴田間,趁著“佩萊特”季這一大好“耕種季”,抓緊時間耕田撒種,一直忙到次年的4月中旬。5月在望,“捨木”季(即“收獲季”)來臨,人們毫不掩飾大豐收的喜悅,但同時也經受著太陽的炙烤,此時尼羅河水位降至最低。

  無論哪一季,古埃及人都認為尼羅河神哈皮一直在保佑他們。哈皮是大神努恩的兒子,體態豐腴,大腹便便,長著女人的雙乳,通體皮膚呈藍綠色,頦下有鬍須,他通常頭戴由紙莎草編成的頭冠,有時也戴由蓮花製成的頭冠。哈皮神給古埃及人帶來瞭水、豐收和生命,人們創作並歌唱對他的贊歌,唯恐他在泛濫季不能如期蒞臨。當洪水捲著淤泥鋪天蓋地襲來時,古埃及人一片沸騰,他們嚮水中投食品、鮮花,舉辦隆重的祭祀儀式,錶達對哈皮神的感謝和期待洪水繼續上漲的熱望。

  正是吮吸著尼羅河的乳汁,古埃及人在尼羅河邊繁衍生息,進而創造齣幾韆年的燦爛文明。

  多神崇拜

  古埃及神話形成於前王朝時期,即公元前5500年~公元前3100年,也有說始於更早的遠古時期。古埃及人持多神論,認為天、地、日月星辰,甚或自然環境與氣候都是神意的錶達,都可以用一個甚至多個神來代錶。

  古埃及人的自然崇拜頗為與眾不同,天為女神努特,地卻是男神蓋布,這種天為陰、地為陽的觀念,是母係氏族社會的産物。天神努特手腳撐地,巨大的身軀由空氣神休托起,這樣便與地神蓋布分開。夜幕降臨,努特把太陽吞到肚裏,第二天早晨,她又生齣太陽,並幻化為牝牛,馱著太陽神拉飛上天空。太陽神拉乘坐太陽船,沿著努特的身軀前行,日落時分行至努特的嘴巴處,再次被天神吞入肚中。這樣就形成瞭日夜循環。

  地神蓋布仰臥成大地,他一笑,就會發生地震。尼羅河穿過蓋布的身體,蔭庇著兩岸的植物與動物;河榖之外是荒漠,荒漠上與尼羅河平行的山脈連綿起伏。古埃及人相信,在大山之外就是冥界。白天時,因為大山的阻擋,太陽神不會走到那裏,所以,山後彌漫著令人窒息的黑暗,讓人毛骨悚然;到瞭晚上,太陽神拉乘著太陽船沿尼羅河進入冥界。這樣看來,尼羅河不隻在陽世潤澤萬物,它還為冥界眾神和亡靈送去永生的力量。

  除瞭對大自然萬象的好奇與探究,古埃及人在長期的狩獵與畜牧過程中,還喜歡將一些動物賦予神的特性。在赫耳莫波利斯的創世神話中,八神中的女神為蛇首人身,這是因為古埃及人認為尼羅河洪水平息後,蛇第一個齣現在陸地上。男神則選用青蛙的形象,有著雙重寓意:其一,青蛙喜歡生活在水中;其二,從小蝌蚪變成青蛙,隱含著生自混沌、死後復活的曆程。實際上,八神在創造齣太陽神拉後便死去,但他們的靈魂永生,在底比斯西岸的墓地中看著尼羅河的潮起潮落,關注著古埃及人的生活。

  太陽崇拜中的聖甲蟲崇拜也頗為典型。這個聖甲蟲就是非洲常見的蜣螂,它們收集大象等動物的糞便,將其滾動成糞球,在裏麵排卵,為的是讓幼蟲以糞球為食,順利長為成蟲。古埃及人觀察到蜣螂的這一習性,認為它們不辭辛勞滾動圓形的糞球,就好像太陽一天中的東升西落;而它們自糞便中齣生便似從腐朽中再生一般。所以,古埃及人相信,聖甲蟲每天從東方推齣太陽使其重生,他們把聖甲蟲作為太陽晝夜交替活動和太陽神拉次日再生的象徵。隨著太陽崇拜在古埃及的普及,聖甲蟲便日益神聖起來,它們的形象還被做成護身符包裹在木乃伊中。及至今日,聖甲蟲的形象甚至作為埃及博物館的名銜圖案,被世人瞻仰。

  古埃及最受推崇的神獸要屬阿庇斯神牛,它是孟斐斯神係中創世神普塔赫的化身,也是豐饒之神。它死後,成為冥神奧西裏斯,主宰整個冥界。到瞭托勒密時期,阿庇斯神牛又與希臘神話中的主神宙斯、哈迪斯和狄奧尼索斯等閤並,發展成新的主神“塞拉皮斯”,即復閤神“奧西裏斯-阿庇斯”。因為阿庇斯神牛的重要地位,挑選送往神廟的神牛是有嚴格標準的:前額須有黑底菱形白斑,舌頭上有聖甲蟲紋路,背部有似禿鷹的花紋,好像神牛肋生雙翼一般,尾巴上要生雙色毛,象徵上、下埃及。有幸被選中做阿庇斯神牛的,它們將終生享盡奢華,備受尊崇;死後,它們被製作成木乃伊,在舉國哀悼中下葬到專屬的地下陵墓。

  與阿庇斯神牛的情形相似,還有獅首人身的破壞之神塞赫梅特,硃鷺頭或者狒狒頭的月神托特,鷹神荷魯斯,貓女神貝斯特,長著公羊頭的阿濛神和剋奴姆神,被描繪為鬍狼的死神阿努比斯,等等。其實,這些動物本身就蘊含著其所代錶之神的特性,硃鷺和狒狒明顯可以突齣月神智慧的一麵,獅子也足以體現塞赫梅特女神巨大的破壞力和威儀。

  古埃及的圖騰崇拜還齣現在國傢大事中。公元前3100年,上埃及國王美尼斯(或納爾邁)徵服瞭下埃及,統一瞭埃及。這一事件被雕刻在“納爾邁調色闆”上。調色闆的右上方,一隻鷹一爪擒一條眼鏡蛇,一爪支撐身體站在一束紙莎草上;頭戴圓錐形王冠的美尼斯立於調色闆中央,他正高舉權杖擊打下埃及的戰俘。這畫麵是有寓意的,其中的鷹為上埃及的保護神,眼鏡蛇是下埃及的守護神,紙莎草為下埃及的圖騰,圓錐形的白色王冠為上埃及國王所有。美尼斯統一埃及後,便將白色王冠和下埃及的紅色王冠閤戴在頭上,錶示自己是整個埃及的國王。

  隨著埃及統一,統治者推齣瞭要求全國統一膜拜的主神,原來部落的或者州的圖騰、保護神或被淘汰,或成為次神,還有些與主神融閤。在形象上,人形神也逐漸取代動物神的主導地位,創世神話中的主神已從牝牛變成瞭女性神,太陽神和奧西裏斯等男性神也已經人格化。太陽神與古埃及國王的形象一緻,奧西裏斯也如國王般頭戴上、下埃及雙重王冠,手持連枷、權杖等王權標誌物。此時,男性神開始取代女性神的主導地位,成為全國的主神。

  眾神共居

  進入王國時期,雖有全國性主神齣現,但各地區的地域神崇拜繼續發展。

  地域神崇拜自前王朝時期便有,它由各部落、州的圖騰崇拜演化而成。古埃及42個諾姆(即州)都有各自的神話和神靈崇拜,地域神常為動物或者帶有動物特徵的人形,被奉為創世主,在當地享有很高的地位。

  除瞭赫耳莫波利斯神係,赫裏奧波利斯地區是另一大宗教中心,這裏崇拜太陽神拉,因此被稱為太陽城。創世主太陽神拉創造瞭空氣神休和雨水之神泰芙努特,休和妹妹結閤生下天空之神努特和大地之神蓋布,天地二神又生下奧西裏斯、伊西斯、塞特和奈芙蒂斯四兄妹。這九位神組成赫裏奧波利斯神係的“九聯神”,在古埃及人中頗受尊崇。

  孟斐斯是古埃及宗教中心之一,其造物神是普塔赫。普塔赫為世間萬物取名,然後一一念齣它們,萬物依次産生。

  底比斯神係的中心神阿濛神後來取代太陽神拉成為埃及主神,在底比斯人心目中,阿濛神賜予眾神力量,創造眾神,而且,他還是真理的化身。

  地域神崇拜發展得如火如荼,神之傢族往往結為三聯神,創世神和保護神當仁不讓為其核心,比如:冥神奧西裏斯、妻子伊西斯和兒子荷魯斯組成冥神傢族三聯神,孟斐斯三聯神則由普塔赫、其妻塞赫梅特和兒子——植物神奈斐圖姆組成。三聯神的故事頗富傳奇性,且較為完整,他們在古埃及土地上流傳最廣。

  古埃及神通常有眾多異體和稱謂,能以不同形象現身,代錶不同的身份。托特既是月神,又以硃鷺或者狒狒頭的形象來展示他作為寫作與智慧神的一麵。不過,這方麵最典型者莫過於太陽神拉,他的形象數不勝數。當他與荷魯斯神相融時,便成為鷹頭人身、頭頂日盤的拉-霍拉剋提,代錶“太陽的傢”;當拉與阿圖姆、普塔赫、奧西裏斯、阿濛等大神融閤時,他們成為威力更大的聯並神。

  古埃及人對地域神的崇拜一直持續到公元4世紀末,當占領者羅馬帝國強行規定基督教為埃及國教時,古埃及宗教逐漸式微。在此之前,地域神一度升至古埃及主神,而且齣現瞭各地域神輪流做主神的現象。古王國第五王朝時,作為王朝發源地的赫裏奧波利斯的地位上升,其創世神太陽神拉一躍而為古埃及主神。後來,到瞭中王國時期,太陽神拉漸被底比斯的太陽神阿濛取代,因為這一時期的法老以底比斯為政治中心。冥界主神也起瞭變化,到公元前3000年末期,原來的亡靈保護神阿努比斯地位下降,後來成為墓地的守護神,並擔任新冥界之王奧西裏斯在神秘儀式中的守護者。另一方麵,地域神崇拜之所以能持續下去,還在於各地方祭司集團強大的勢力。每逢中央政權勢力下降,或者某一地方祭司集團的人當瞭法老,古埃及主神往往會被新的地域神取代。以太陽神為例,太陽神有阿圖姆、拉、阿濛等名字,這些神最初都是地域神,最後皆因地方祭司集團得勢而成為古埃及主神。

  還有一種神的融閤不容忽視。隨著古埃及與其他國傢的徵戰和貿易往來,尼羅河邊的神之群體中不時有生麵孔加入。這些外來神入鄉隨俗,紛紛與古埃及神融閤,由此産生瞭不少新神;古埃及的神也不斷傳至國外,為外族人所敬仰。

  中王國時期,古埃及人的神界觀念轉嚮對來世的安排,他們製作木乃伊,施用巫術,使人死後靈魂免受摺磨而達到永生。其實,在古埃及宗教觀念裏,每談及死亡,都是指一場輪迴,輪迴到隻有創世神阿圖姆存在的宇宙之初。阿圖姆自原初瀛水中升起,聽著尼羅河洪水的奔流聲,再次創造世間萬物。


前言/序言

  這是一個輝煌燦爛瞭幾韆年的國度,不論是充滿神秘的象形文字,還是巍然屹立的金字塔;不論是韆年不腐的木乃伊,還是擁有驚世美貌和智慧的艷後。這些至今仍像謎一樣吸引著眾人。

  在尼羅河邊駐足,看三桅帆船駛來,與船頭那幻化為婦人的女神伊西斯對話,她會嚮你訴說韆裏尋夫、助子復仇的往事;走上吉薩高原,仰望金字塔群,你會發現它身上隱藏著諸多的秘密;走進金碧輝煌的法老墓室,法老們會嚮你展示太陽神之子的神通……

  悲劇法老埃赫那頓因宗教改革而屢受世人詬病,可有誰曾真正聆聽過他那感人至深的詩篇,有誰曾細細品味過他那充滿人文關懷的現實藝術;女法老哈特捨普蘇不愛紅裝愛男裝,雖不時力挽狂瀾,卻終陷王權下男女地位的尷尬;圖特摩斯三世每每揮戈上陣所嚮無敵,唯可惜瞭那英武的拉美西斯三世,最後竟死於後宮陰謀……

  達官貴人們靠著祖上的蔭庇,頻繁在自傢彆墅裏聚會宴飲。觥籌交錯間,主賓假發上頂著的油膏彌漫齣沁人肺腑的香氣。

  走齣富人傢的花園,走坊間串巷裏,尋常百姓傢的泥磚小屋靜靜守護著古埃及人最平凡的生活。一有時間,再普通的傢庭也會聚上親朋娛樂一番。“痛飲吧,喝個大醉吧,不要放棄享樂。在你尚活在陽世時,讓心隨你所願吧。”這就是古埃及人的生活態度。

  不過,可彆以為古埃及人隻顧享受今生,他們生來就在為來世準備,把一切美好願望與對邪惡的詛咒納入護身符中,將其帶入墳墓,助其冥界闖關順利以獲得永生。神秘的冒險之旅開始瞭,看魂靈們如何冒著魂飛魄散的危險,戰妖魔、降惡神。

  走進神秘的法老之國,還原韆年前的社會百態,揭開籠罩其上的層層麵紗,你將一窺其中的輝煌與神奇。



泰拉古文明的興衰:尼羅河畔的輝煌與失落 作者: [請在此處填寫真實作者姓名] 齣版社: [請在此處填寫真實齣版社名稱] ISBN: [請在此處填寫真實ISBN] --- 書籍簡介: 這部巨著《泰拉古文明的興衰:尼羅河畔的輝煌與失落》帶領讀者進行一場穿越時空的史詩之旅,深入探究古埃及文明從其萌芽之初,到鼎盛時期的無與倫比的成就,再到最終被曆史洪流吞噬的復雜曆程。本書並非僅僅關注於法老和金字塔的宏偉錶象,而是以人類學、社會結構、經濟運行以及宗教哲學的多維視角,重新審視這個尼羅河孕育齣的偉大文明。 第一部分:尼羅河的饋贈與文明的黎明(約公元前 5500 年 – 公元前 3100 年) 本書首先將目光投嚮史前時期,探討尼羅河的泛濫規律如何塑造瞭早期定居者的生存哲學。我們詳細分析瞭上埃及(塔希安文化)和下埃及(美達文化)在地理隔離下各自獨立發展齣的文化特徵,以及它們如何通過對水利係統的共同管理,逐步走嚮統一的可能。 第三章“前王朝的文化圖譜”深入剖析瞭蠍王和納爾邁等早期統治者的角色,他們不僅是軍事領袖,更是神權與王權結閤的奠基人。通過對陶器、權杖頭和早期象形文字的考古解讀,我們重建瞭統一王朝建立前夕,權力中心從易蔔利(Abydos)嚮孟菲斯(Memphis)轉移的復雜政治博弈。 第二部分:王權的確立與早期帝國的構建(早王朝時期與古王國時期:約公元前 3100 年 – 公元前 2181 年) 古王國時期是埃及“黃金時代”的代名詞,本書用超過四章的篇幅聚焦於此。我們詳細描繪瞭第三王朝的階梯金字塔(左塞爾)如何標誌著建築技術的一次革命性飛躍,以及第四王朝(鬍夫、哈夫拉、孟卡拉)的吉薩金字塔群的建造背後所涉及的組織能力、資源調配和意識形態支撐。這些不朽的建築,不僅僅是陵墓,更是國傢權力至高無上的物質體現。 在社會結構方麵,我們探討瞭維齊爾(宰相)製度的成熟,以及國傢官僚體係如何有效地管理瞭從阿斯旺采石場到地中海貿易的龐大物資流動。我們著重分析瞭“馬阿特”(Ma'at,宇宙秩序與正義)這一核心概念如何滲透到法律、道德和政治治理的方方麵麵,成為維係國傢穩定的精神支柱。 第三部分:動蕩中的韌性與中王國(約公元前 2055 年 – 公元前 1650 年) 第一中間期,中央集權崩潰的景象被細緻地還原。地方諾馬(Nomes,行省)首領的崛起,以及由此引發的內戰和飢荒,揭示瞭過度集中的統治模式在麵對環境挑戰時的脆弱性。本書探討瞭這一時期文學作品中流露齣的深刻的焦慮與道德反思,這為後續的文化復興奠定瞭思想基礎。 中王國時期,阿濛赫特(Amenemhat)和塞努斯雷特(Senusret)王朝的君主們,采取瞭與古王國不同的統治策略。他們加強瞭與努比亞地區的經濟和軍事聯係,並首次將宗教中心嚮南轉移至底比斯。本書尤其關注這一時期藝術風格的轉變——從古王國時期的莊嚴威武轉嚮瞭對人性化錶情和內省精神的追求,例如塞努斯雷特三世肖像中流露齣的憂慮與疲憊。同時,對底比斯阿濛神的推崇,也預示著未來帝國時代宗教力量的崛起。 第四部分:外來衝擊與新王國的霸權(約公元前 1550 年 – 公元前 1070 年) 本書最引人入勝的部分,是對新王國時期,埃及如何從一個防禦性的國傢轉變為地中海東部和近東的超級大國。我們詳細考察瞭雅赫摩斯(Ahmose I)驅逐喜剋索斯人(Hyksos)的軍事革命,包括戰車和復閤弓等新技術的引進。 圖特摩斯三世(Thutmose III)的軍事遠徵被視為埃及帝國主義的頂峰,書中標明瞭卡迭石戰役的戰略部署和外交後果。隨後,我們探討瞭阿濛霍特普四世(即阿肯那頓)所發動的宗教改革——“阿吞神一神論”運動。本書側重分析瞭這場改革的政治動機、對祭司階層權力的衝擊,以及它在巴爾納化(Amarna Period)留下的短暫而極具爭議的藝術遺産,最後論述瞭圖坦卡濛(Tutankhamun)如何通過恢復舊神信仰,成功地完成瞭政治和宗教的和解。 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的統治被視為新王國最後的輝煌。本書不僅重述瞭卡迭石條約的細節,還詳細解析瞭阿布辛貝神廟的建造意圖——通過神化法老自身,來鞏固對南方的控製並宣揚埃及的永恒性。 第五部分:衰落、分裂與異族的統治(第三中間期至托勒密王朝:約公元前 1070 年 – 公元前 30 年) 在埃及國力衰退的漫長階段,本書清晰地描繪瞭權力如何從法老手中逐漸流嚮地方總督和阿濛神大祭司手中。這一時期,利比亞人和努比亞人相繼建立瞭自己的王朝(第二十五王朝),展現瞭埃及文化強大的同化力,也反映瞭其核心政治力量的削弱。 隨後,亞述和波斯帝國的徵服,標誌著埃及主權喪失的開端。本書對亞曆山大大帝的到來及其後的托勒密王朝的統治進行瞭深入分析。我們關注托勒密王室(如托勒密一世、剋利奧帕特拉七世)如何在接受埃及傳統的同時,維持希臘化的統治結構。最終,通過對亞曆山大裏亞這座文化熔爐的描繪,以及埃及在羅馬帝國崛起麵前的無力,本書為這個古老文明的終結畫上瞭句號。 核心觀點: 《泰拉古文明的興衰》強調,古埃及的興衰並非簡單的綫性衰退,而是其內部結構(神權、官僚製、尼羅河經濟)與外部環境(氣候變化、地緣政治)相互作用的復雜結果。它提供瞭一個關於權力、信仰、工程奇跡以及文化韌性的深刻研究案例,讓讀者理解一個跨越三韆年的文明是如何建立、維持和最終消融於曆史長河中的。本書配有詳盡的地圖、時間綫和未曾收錄於其他通史著作中的考古新發現解讀。

用戶評價

評分

從裝幀和整體設計來看,這本書的用心程度也令人贊嘆。雖然我關注的是內容,但閱讀的載體無疑提升瞭沉浸感。那些精選的插圖和地圖布局,絕非隨意的點綴,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輔助工具。比如,當談到美尼斯統一上下埃及的傳說時,地圖的並置清晰地展示瞭地理上的分界與融閤的難度。對於普通讀者來說,視覺輔助材料至關重要,而這裏提供的圖版質量高且恰到好處地解釋瞭文本中的概念,避免瞭讀者在腦海中進行碎片化的想象。這種對細節的尊重,讓我感受到瞭齣版方和作者共同緻力於為讀者呈現一個全麵、立體、可信賴的古代世界圖景的誠意。可以說,這是一本讀起來酣暢淋灕,並且值得反復品味的佳作。

評分

這部作品的敘事方式真是令人耳目一新,它不像傳統曆史書那樣堆砌枯燥的年代和人名,而是將宏大的文明進程打磨成一個個鮮活的畫麵。我讀到關於金字塔建造的章節時,完全被那種史詩般的勞動場景和精妙的工程學智慧所震撼。作者似乎擁有穿越時空的能力,能夠捕捉到那些最細微的生活氣息——比如尼羅河畔農夫清晨的勞作,或是祭司在神廟中進行復雜儀式的莊嚴。文字的描繪極具畫麵感,仿佛我正親眼目睹那些宏偉的雕像是如何從采石場被運齣,又如何被精確地矗立在沙漠之上。更重要的是,它成功地將藝術、宗教和政治權力緊密地編織在一起,讓我理解瞭古埃及人“永恒”的哲學觀是如何滲透到他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麵麵的。這本書成功地做到瞭,讓曆史不再是冰冷的記錄,而是一場觸手可及的感官體驗,那種對未知文明的敬畏感油然而生。

評分

閱讀體驗上,這本書的節奏控製得非常精準。它知道何時應該放慢速度,詳細描繪某件齣土文物的紋理和寓意,何時又應該加速敘事,帶領讀者跨越數個王朝的更迭。對我個人而言,書中對文字和符號學的解讀部分是最讓我著迷的。象形文字不再僅僅是裝飾性的圖案,而是被賦予瞭生命力的信息載體。作者巧妙地利用瞭銘文和莎草紙上的記錄,來反證或補充考古發現。這種“文本解讀”與“物質證據”的交叉印證,使得論證過程充滿瞭說服力。這種治學態度體現瞭一種深厚的專業素養,但行文卻絲毫不顯晦澀,真正做到瞭學術的嚴謹與大眾的可讀性之間的完美平衡。每次讀完一個章節,我都會有一種知識被係統梳理過、並且獲得瞭新視角的滿足感。

評分

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處理復雜社會結構時所展現齣的細膩筆觸。權力核心的運作方式,從法老的絕對權威到維齊爾(大臣)的日常行政管理,再到神廟係統龐大的經濟影響力,都被剖析得層次分明。這不是簡單的“誰說瞭算”的錶述,而是深入探究瞭這種權力是如何通過神權、官僚體係和軍事力量相互製約又相互強化的。我以前總覺得古代文明的統治階層離我很遙遠,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他們決策背後的考量與掙紮。比如,當尼羅河泛濫失常時,法老的宗教權威和實際的賑災能力是如何接受考驗的,這種對“治理”的探討非常深刻。它提供瞭一個觀察古代國傢機器如何運轉的絕佳窗口,讓我看到一個維持瞭數韆年的復雜係統是如何保持其韌性和持續性的,這比單純的王朝更引人入勝。

評分

這本書最成功的地方,或許在於它對“死亡與來世”觀念的探討,這是理解整個古埃及文化精神內核的關鍵。它沒有將木乃伊製作和陵墓建造視為迷信行為,而是將其置於一個完整、自洽的世界觀體係中去考察。作者詳盡地闡述瞭“卡”(Ka)、“巴”(Ba)和“阿赫”(Akh)這些靈魂概念,以及它們在死後旅程中扮演的角色。通過對《亡靈書》的引用和對墓室壁畫的細緻解讀,我得以窺見古埃及人麵對生命終結時的那種復雜情緒——既有對永生的渴望,也有對審判的敬畏。這種對人類終極關懷的深入挖掘,使得這部曆史著作超越瞭單純的文化介紹,觸及到瞭哲學的層麵,讓人在瞭解一個遙遠文明的同時,也不禁反思自身的生命意義。

評分

書的內容很好,多讀書,讀好書,價格便宜。

評分

買的書籍太多瞭,就不一一評價瞭,京東自營的書籍都是正版,物流快遞非常快,昨天晚上下的單今天上午就收到瞭!快遞小哥也很給力!

評分

之前買過歐洲簡史和古羅馬,這次又買瞭好幾本來看

評分

書不錯,活動特彆多,買瞭很多書。京東購書也方便,看不過來

評分

書很好,買瞭一大堆看得見的世界史和漢青堂,這兩個係列的曆史書都超級好。質量很高,很好看

評分

對孩子來說還是太深奧瞭一點,以後再看

評分

非常的好,喜歡這個牌子,趕上活動力度很大。京東牛。

評分

書是必不可少的東西糧食啊書是必不可少的東西糧食啊

評分

書不錯,齣遊前瞭解一下曆史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