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黑龙江——东北亚文明之珠与桥梁》以典型遗迹和文化为切入点,帮助读者大致了解1000多年前乃至几万年前黑龙江流域人类的生活状况,窥斑见豹,通过这样一部图文的佳作承载,打开了解边疆地区文化的窗口。
世界的不断发展,要求中国“走出去”,同时在国际舞台上追求国家利益。这是因为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走出去”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大国担当的表现,更是中国回报国际社会较长时段多方支持的契机。应该说,能推动中国“走出去”的抓手固然很多,但就其深远影响力和可预期效力而言,莫过于“一带一路”建设战略构想。有鉴于此,我们开始策划、编纂与出版此书,希冀从先人那里汲取历史经验,从学术层面解读一些紧要的边疆及周边问题。
★【“一带一路”上的中国边疆历史文化】全系精彩图书:
《远古黑龙江——东北亚文明之珠与桥梁》一书以昂昂溪、新开流、莺歌岭等新旧石器时代遗址为始发点,以遗物、遗址考察记录为线索,以物叙事,论述了作为我国东北亚之珠文明与桥梁的黑龙江地区史前文化的特征,记载了黑龙江流域自古以来生活着众多民族在这条大河的滋养下,从数万年前筚路蓝缕的旧石器时代一步步走来,经过刀耕火种的新石器时代,慢慢地踏入文明社会的门槛的历程。
本书旨在向读者展示黑龙江流域悠久的历史积淀、丰厚的文化资源以及先民们的活动情况,进而为读者揭开黑土地上远古文明的神秘面纱。
李玲,黑龙江省文化厅教科处主任,黑龙江省博物馆研究馆员,从事东北地方史、文物史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国地域文化通览·黑龙江卷》《东游日记》等,“黑龙江文明起源”项目课题承担人,参与多项黑龙江历史课题研究,学术论文成果丰富。
总而言之,这是一部极具雄心和深度的作品,它成功地将黑龙江流域置于东北亚文明的坐标系中进行重新审视。作者的行文风格大气磅礴,却又不失对细节的精准捕捉,读起来酣畅淋漓,引人深思。它强有力地证明了,边疆历史绝非文明的附属品或空白地带,而是驱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多元文化交融的试验场。我从中获得的知识量是巨大的,更重要的是,它彻底重塑了我对东北地区历史地位的认知。对于任何对区域历史、民族学,乃至“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文化连接有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珍贵参考和精神洗礼。合上书卷,仿佛仍能听到那条大河滚滚向前的涛声,那声音里,藏着整个东北亚的秘密与荣耀。
评分读完之后,我对“桥梁”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理解。这本书不只是在回顾历史,更像是在为今天的我们搭建一座理解东北亚地缘政治和文化认同的桥梁。那些古代的商道、军事要塞、宗教传播的路线,在书中的描绘下,仿佛又重新焕发了生机。它以一种近乎学术的严谨性,梳理了历代王朝对这片区域的治理逻辑,同时又充满了对地方史实的尊重与发掘。文字的张力非常足,时而如江水奔腾般气势磅礴,叙述民族间的冲突与融合;时而又如冬日暖阳般和煦,描绘了不同族群在共同的地理环境下发展出的生活美学和仪式传统。这种叙事的节奏感处理得极佳,使得长篇的历史梳理读起来毫无滞涩感,反而有一种层层递进的探索乐趣。
评分这本书的史料功底扎实得令人咋舌,但它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它成功地将冷硬的史料转化为了富有温度的故事。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那些被主流历史叙事边缘化的少数族群的重新书写。他们不再是教科书上扁平化的符号,而是拥有自己信仰、悲欢和生存哲学的鲜活群体。书中对于早期部落联盟的社会结构、婚丧嫁娶的习俗,甚至是他们对自然宇宙的理解,都有着非常详尽且充满敬意的描述。这让整个“远古”的叙事变得立体而饱满,不再是只有帝王将相的舞台,更是无数普通人生存挣扎与智慧闪光的见证。阅读它,就是与那些沉睡在历史尘埃中的先民进行了一次跨越千年的对话。
评分这部巨著光是捧在手里,那厚重感和油墨的清香就足以让人心驰神往,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触摸到了历史的脉搏。我一直对那片广袤的东北大地抱有深深的好奇,它在地理上是如此独特,既是农耕文明的边缘,又是草原、森林文化的交汇点,更不用说它那条母亲河——黑龙江,它不仅仅是一条界河,更是连接着无数古老族群的生命之源。阅读的过程,简直像是在经历一场波澜壮阔的考古探险,每一个章节都像是一块块精美的拼图,慢慢勾勒出一个远古文明的壮丽轮廓。作者的叙述笔触极其细腻,不仅仅停留于简单的历史事件罗列,而是深入挖掘了文化基因的演变,那种对地域精神的精准把握,让人读来拍案叫绝。尤其在描述早期部落的迁徙与融合时,那种跨越千年的历史回响,震撼人心,让人不禁反思,我们今日所站立的文化基石,究竟是由多少次迁徙和碰撞奠定的。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惊艳的地方,在于它构建的那个宏大而又充满烟火气的东北亚视角。以往我们谈论文明的兴衰,常常聚焦于中原王朝的视角,但此书巧妙地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北境”,将黑龙江流域视为一个充满活力的文化熔炉和国际通道。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论述地理环境如何塑造民族性格和生存策略时的洞察力。比如,对渔猎文化与农耕文化长期博弈与互补的分析,那种因地制宜的智慧,远比书本上的教条要生动得多。它让我意识到,所谓“边疆”,从来都不是文明的末梢,而是信息、技术和民族交流的枢纽地带。那种融汇了蒙古高原的奔放、中原的精细以及更北方民族的坚韧,共同雕刻出的独特地域文化,跃然纸上,让人不禁感慨,这条大河承载了太多不为人知的辉煌与沧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