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简明中国近代史读本》讲述了中国近代史不仅是屈辱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不屈不挠奋斗的历史。所谓屈辱主要体现在历史的“沉沦”时期,所谓奋斗,主要体现在历史的“上升”时期。这不是说历史的“沉沦”时期没有奋斗,那个时期中国人民有过不少次的奋斗,但是,由于觉醒程度不够,物质力量不够,斗争经验不够,那时候中国人民的奋斗还不足以制止中国社会的“沉沦”;在历史的“上升”时期,不是没有屈辱,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甚至比以往历次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造成的损害还要严重,但由于中国人民空前的民族觉醒和空前的艰苦奋斗,中国社会不仅避免了继续“沉沦”,而且赢来了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为中国的现代化奠定基础。
目录
前言
序章1840年前的世界形势与清朝社会
第一章 鸦片战争:中国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第一节 英国走私鸦片与林则徐禁烟
第二节 战争进程《南京条约》的签订与条约体系的形威
第三节 中国思想界的反应与对策
第四节 战后中国社会的变化农民起义的酝酿
第二章 内忧外患中的清朝政府
第一节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及其政治社会主张
第二节 英法联军侵略中国
第三节 俄国掠夺中国大片土地
第四节 曾国藩湘军集团崛起与太平天国后期的苦撑苦斗
第五节 中外会剿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失败
第三章 失去发展机遇的三十年
第一节 清政府中央和地方政治格局的演变
第二节 洋务自强活动——抓而不紧的发展机遇
第三节 中国社会变化的思想总结——早期改良主义的主张
第四节 边疆危机和中法战争:不败而败的结局
第五节 教案迭出——大规模群众反洋教斗争
第六节 甲午战争爆发清政府错误的战争指导
第七节 马关签约台湾割让及台湾人民反抗日本占领的武装斗争
第四章 甲午战后中国形势与社会各阶级对国家命运的回答
第一节 三国干涉还辽及甲午战争前后帝国主义在远东的角逐
第二节 帝国主义在华划分势力范围与对华资本输出
第三节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第四节 孙中山等革命派的早期革命活动
第五节 康、梁发起维新运动及其失败
第六节 义和团——中国农民朴素的反帝爱国斗争
第七节 八国联军侵华和清廷的对策
第八节 《辛丑条约》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
第五章 社会大变革的酝酿时期
第一节 清政府的“新政”出台与社会秩序的新变化
第二节 英国侵略西藏日俄在东北划分势力范围
第三节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革命派和保皇派关于中国前途的论战
第四节 抵制美货和收回利权运动的开展
第五节 “预备立宪”与资产阶级的立宪运动
第六节 革命派组织的反清武装起义
第六章 辛亥革命的成功和失败
第一节 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第二节 黄花岗起义与四川保路运动
第三节 武昌起义各省独立与南京之役
第四节 孙中山就任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
第五节 宣统皇帝退位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第七章 北洋军阀统治——中国社会“沉沦”到谷底的时期
第一节 袁世凯力行独裁孙中山再次发动革命
第二节 洪宪帝制及其破产
第三节 北洋军阀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战争
第四节 民族资本主义空前发展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
第五节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爱国民主运动爆发
第六节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社会主义成为时代潮流.
第八章 中国社会开始走上曲折的“上升”之路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提出
第二节 中国国民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国共合作开展农民运动与北伐战争
第三节 国共合作破裂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
第四节 宁汉合流与东北易帜国民党军阀大混战
第五节 工农武装割据与苏维埃革命政府的建立
第六节 “围剿”与反“围剿”两个“政权”的较量
第七节 社会性质论战与社会政治思潮
第九章 民族危机加深国内阶级关系的调整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与“不抵抗政策”
第二节 日本扩大对华侵略蒋介石实施“安内攘外”对策
第三节 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第四节 红军被迫转移苏维埃运动遭受挫折
第五节 西安事变中国历史发展的新契机
第十章 日本全面侵略中国抗日战争爆发
第一节 卢沟桥事变开始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第二节 八一三上海抗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局面形成
第三节 全国抗战防御体系建立国共两党对于抗战战略的不同主张
第四节 八路军出师与山西抗战-
第五节 淞沪会战与上海、南京的陷落日军在南京制造大屠杀暴行
第六节 台儿庄大捷与武汉、广州沦陷
第十一章 抗日战争中的两个战场与抗战胜利
第一节 国民党正面战场和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战略配合
第二节 抗战大局下国共两党联合中的斗争与皖南事变
第三节 珍珠港事件和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中国外交出现新格局
第四节 正面战场溃败与敌后战场攻势作战
第五节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发展国统区的腐败与专制
第六节 国共谈判与联合政府问题中国军民的反攻
第七节 国共两党对中国前途的不同设计
第八节 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最后胜利
第十二章 人民解放战争胜利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第一节 从重庆谈判到政协会议
第二节 中美、中苏关系的变化
第三节 国民党挑起战争全面内战的爆发
第四节 国民党统治的全面危机解放区的巩固与兴旺
第五节 历史性的三大战略决战
第六节 北平和平谈判破裂百万雄师抢渡大江
第七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国历史进入现代
第十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第一节 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第二节 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确立了基本政治制度,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
第三节 宣告了近代中国历史经过“沉沦”,以及“沉沦”到“深渊”“谷底”,完成了“上升”的过程
尾语 学习中国近代史应理解的三条基本线索与四点启示
后记
精彩书摘
《简明中国近代史读本》:
洪秀全又写了一篇《原道觉世训》的宣教文章,引用《礼记·大同篇》,结合基督教教义,提出“太平”世界很快就可以到来,“天国”应该建立在地上,这就给了在痛苫中呻吟的广大被压迫被剥削群众一种新的希望和力量。他在《原道觉世训》中第一次明确提到各种妖魔邪神的总代表“阎罗妖”是上帝的对立面。他强烈谴责所谓阎罗妖,率领拜上帝会众前赴象州打甘王庙,捣毁孔子偶像。拜上帝会在广大贫苦劳动人民中获得了更多的支持。正如李秀成后来所回忆的:信上帝的多为“农夫之家”“寒苦之家”。
拜上帝会势力迅速发展,引起了地主绅士们的仇视。1847年末,冯云山被客家富户率团练逮捕,后又被桂平县拘押。继任知县判定冯云山“并无为匪不法”情事,以无业游荡之名将其递解回籍。冯云山在递解途中说服两位解差相信拜上帝教,与其一道返回紫荆山。冯案发生时,正在贵县赐谷村的洪秀全赶赴广州,设法营救。
冯云山被拘押和洪秀全远走粤东,拜上帝会群龙无首,人心不稳。1848年4月,杨秀清利用民间降僮(神灵显圣)习俗,声称“天父下凡”,安定人心,稳住紫荆山区拜上帝会会众。洪秀全在返回紫荆山后,认可杨秀清代天父传言的资格。同年10月,杨秀清的密友萧朝贵又假称“天兄下凡”,从而取得了代天兄传言的资格。杨、萧通过“天父”“天兄”频频“下凡”,左右了拜上帝会的活动和进一步的发展方向。但他们维护了洪秀全对整个拜上帝会的领袖地位。
拜上帝会自此形成洪、冯、杨、萧四人领导核心。四人为此还结拜为异姓兄弟:洪为二兄,冯为三兄,杨为四兄,萧为妹夫(萧妻杨宣娇为妹)。他们自称是高天同胞兄弟,即同为上帝之子(或婿),耶稣则是他们的长兄。后来这一神圣家族的成员有所扩大:比杨宣娇年长的韦昌辉成了上帝的第五子(宣娇退而为第六女),最年轻的石达开则成了上帝的第七子。韦昌辉,原名韦正,生于1824年,是桂平县紫荆山麓金田村人。其父韦元玠颇有家业田产,本人是监生,为人机敏。石达开,生于1831年,是贵县北山里那邦村人。“家富读书,文武备足”,是一位深孚众望的年轻人。
拜上帝会领导核心的形成与扩大,洪秀全地位的确立,有力保证了金田起义的发动。1850年4月3日(庚戌年二月廿一日)洪秀全于平在山秘密穿起黄袍,正式就任太平天王。11月4日(庚戌年十月初一),金田、花洲、陆川、博白、白沙等处的拜上帝会众同时举旗,宣布起义。杨秀清也于此日在金田公开露面,执掌兵权。以军师杨秀清、萧朝贵共同名义发布的起义文告,着力宣扬了天父上帝“无所不知,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权能,并号召各省有志之士“各各起义,大振旌旗,报不共戴天之仇,共立勤王之勋!”
有关州县很快便得悉金田等处有人举旗造反的情报。12月8日,广西巡抚郑祖琛正式将此事向清廷奏报,清廷调派正规军前往镇压。这时,清朝官员尚不知这是与天地会造反截然不同的拜上帝会起义,甚至完全不清楚起义领袖是些什么样的人。当然更不可能预见到这些“纠聚”的“匪徒”们行将成为大清王朝的劲敌。
……
前言/序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秉着史学研究成果为大众服务的原则,相继推出了《简明中国历史读本》《中华史纲》《简明世界历史读本》,得到读者好评。现在推出的《简明中国近代史读本》,也是为公众撰写的一本中国近代史简明读本,希望为读者欢迎。
习近平同志指出,近代中国的历史就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自己命运,开始建设自己国家,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历史。公元1840年,英国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中国历史开始进入近代。1840一1949年间,中国社会经历了有史以来的剧烈变化,不仅经历了由于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腐败统治的双重作用,不断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沉沦”,并且“沉沦”到“谷底”,更经历了冲出“谷底”,为了国家独立、民主和现代化而奋起反抗,向上发展,进而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魔影,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中国的历程。谈古论今,知古鉴今,人人都需要历史知识,人人也都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如何帮助大众正确认识中国近代史,了解近代中国遭受的巨大苦难和屈辱,了解中国人民不懈抗争的伟大精神,是历史学者的责任。
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人们渴望获得中国近代史知识,尤其是高质量的历史内容的热情日益增加。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突破、电子产品与网络服务的日渐普及,公众获取历史知识的渠道开始丰富多样,特别是通过网络、电视、电影,以及在这基础上配套出版的书籍、光盘获取知识,这些方式确实对普及历史知识、帮助人们认识历史过程、推动历史知识的社会化有一定意义。但是,在日渐通俗化的历史知识普及过程里,也确实存在很多受错误的历史观主导的错误的历史知识,误导群众,误导青少年。譬如,在一些影视作品、通俗读物、网络视频、讲坛论坛中,甚至在某些历史教材、历史论文、历史著述中充斥着稗史逸闻,甚至一度沉浸在戏说、宫斗、穿越之中,把历史的真实演绎成“任人随意打扮的小姑娘”。更有甚者,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某些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某些讲坛论坛打着“重新评价”“还原历史”“揭秘历史”和“告别革命”的旗号,攻击、歪曲、否定中国近代史和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历史,否定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否定中共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史,直至抹黑我们的党、我们的领袖、我们的英雄、我们的人民,企图以历史为切人口,质疑、削弱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合法性,从历史依据和逻辑前提上否定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指导地位,否定中国共产党在现实政治中的执政地位,否定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欲灭其国,必颓其史。历史虚无主义谬说流传,对青年一代乃至广大群众的世界观、价值观、理想信念、人生追求、生活态度、价值取向造成严重的危害。这就需要历史学界站在正确的立场上,秉持正确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向大众宣传科学的历史观,传播正确的历史知识、推广史学研究的科学成果。《简明中国近代史读本》应时而生,做了有益的尝试,值得称赞。
历史虚无主义泛滥,严重贻害我们的人民、我们的青年一代;历史虚无主义的种种言行,从根本上来说,是背离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历史观的。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是一场严肃的思想斗争,这是一场唯物主义历史观与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斗争,是一场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严肃的政治斗争。
我大略翻阅了《简明中国近代史读本》。这本书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大众化史学为目标,为人民做学问,贴近人民群众,走近人民群众,这个基本方向是值得肯定的。我了解张海鹏同志的学术倾向,他把自己数十年研究中国近代史思考的问题,他的学术心得,结合近代史学界讨论的问题,站在正确的立场上,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大众化的方式表达出来,体现了准确、朴实、凝练、生动的良史文风,力求能被广大读者所接受。作为史学工作者编写的中国近代史简明读本,他在注意通俗性、普及性的同时,更加突出科学性、专业性的特点,把他研究近代中国历史得出的“沉沦”到“谷底”,然后“上升”的发展规律贯穿全书论述。我看了,是有收获的。
张海鹏同志作为本书的主要作者,带着他的学生翟金懿一起完成撰写,这种母鸡带小鸡、师傅带徒弟的做法,对于培养青年学者的成长,也是有益的经验。
历史学如果脱离了社会现实,不为社会现实服务,它的作用就很小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的时候,我们需要回顾我们自己走过的道路,不仅要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将近70年的道路,也要回顾近代以来将近180年的历史道路。我相信,读完《简明中国近代史读本》,有助于我们科学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树立科学正确的历史观,帮助人们认识历史、认识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从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的自觉自信,增加为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人们前进的动力,这本书将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是为序。
王伟光
2017年5月16日
简明中国近代史读本 [Modern Chinese History A Brie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简明中国近代史读本 [Modern Chinese History A Brie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
简明中国近代史读本 [Modern Chinese History A Brie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简明中国近代史读本 [Modern Chinese History A Brie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