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经方专家解读《伤寒杂病论》的工具书。
读懂《伤寒杂病论》,手边需要这本大辞典。
本辞典是第一部解读《伤寒杂病论》、帮助学习和使用《伤寒杂病论》、帮助学习和使用《伤寒杂病论》的工具书,也是首次全面、系统、科学地研究《伤寒杂病论》字、词、句在辨证论治中的准确含义及其应用价值,将其理法方药密切联系临床实践,指导临床应用的成果。《伤寒杂病论》大辞典条目释义准确,解说条目科学实用,内容丰富翔实,说理有根有据。书末附有字词句汉语拼音音序检索、字笔画检索、药物名称检索、方剂名称检索等检索条目,方便读者检索使用。本书思路新颖清晰,条目释义准确,内容丰富翔实,理论结合临床,是中医院校师生,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工和者提高理论及临床诊治水平的必备工具书。
王付,男,医学硕士,现任河南中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迄今为止,出版研究应用《伤寒杂病论》著作在数量方面居全国历代研究者之首位,出版研究经方著作在数量方面居全国历代研究者之首位,出版独著著作居全国中医学界之首位,发表学术论文在数量方面居全国方剂学界之首位。
凡例 1
检索目录 1
一、 音序检索目录 1
二、 笔画检索目录 68
三、 药物检索目录 79
四、 方剂索引 80
正文 1-754
附仲景原文 755
修订版前言
《伤寒杂病论字词句大辞典》初版至今,得到广大读者/学者/专家的厚爱与支持,目前各个医药书店及网络营销均已脱销多年,应读者/学者/专家要求并期盼《伤寒杂病论字词句大辞典》尽早重印或修订出版。此次修订重点对原有遗漏的词条给予增补,对个别错字给予纠正,改“用药要点”为“解读方药”,并进行全面增补修订,还遵循仲景方药用量对药物用量给予修订增补,通过此次修订力争达到使《伤寒杂病论字词句大辞典》内容更加充实、完善及实用。
《伤寒杂病论字词句大辞典》是第一部将王叔和等人将《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之后又合而为一地全面地系统地剖析、解读《伤寒杂病论》字词句的工具书,也是第一部站在《伤寒杂病论》全书高度进行研究、总结及归纳《伤寒杂病论》理论体系及应用的工具书,更是第一部能够全面、系统、科学地研究《伤寒杂病论》字、词、句在辨证论治中的准确含义及其临床应用指导价值,并将其理法方药更加密切联系临床实践,成为指导临床应用的重要研究成果用书。
长期以来,诸多研究者往往从研究《伤寒论》角度研究《伤寒论》,从研究《金匮要略》角度研究《金匮要略》,这样虽然对研究《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有所帮助,但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必定有一定的局限性及偏面性,为此修订《伤寒杂病论字词句大辞典》仍从整体中研究《伤寒杂病论》,引导、揭示学习、研究及应用《伤寒杂病论》字词句必须高瞻远瞩,统筹兼顾,避免顾此失彼,达到学习、研究、应用《伤寒杂病论》字词句能够实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目的。
学习及研究《伤寒杂病论》既需要有比较全面的理论指导性文献,又需要拥有比较切合临床指导性文献,此次修订《伤寒杂病论字词句大辞典》的目的之一就是以研究《伤寒杂病论》字词句以强化深化《伤寒杂病论》理论学习的高度和深度,之二就是通过应用《伤寒杂病论》字词句之间的辨证关系进一步深化应用《伤寒杂病论》理论更好地指导临床,达到帮助学习和使用《伤寒杂病论》以提升理论学习及临床应用的工具书。
本次修订如同初稿一样,仍由本人亲自执笔撰写,借修订再版之机,感谢责任编辑邓为主任及广大读者对本书的支持和厚爱,同时也深深体会到本书编写独有的思路及方法给读者临床辨治疾病提供有益思路及方法而高兴。亦恳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今后再次修订及提高。
王 付
2016年12月18日
拿到这本《伤寒杂病论》大辞典,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厚重与严谨。作为一本“大辞典”,它自然囊括了《伤寒杂病论》中几乎所有的概念、病证、方剂、药物,但其价值远不止于此。它更像是一部为《伤寒杂病论》量身打造的“解读指南”。书中对每一个条文的阐释都极为详尽,从字词的溯源,到病机、症候、治法的分析,再到方剂的配伍、药物的性味归经,都一丝不苟。我尤其欣赏其中对“辨证论治”核心思想的强调,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案例,生动地展示了如何根据不同的证候,灵活运用仲景的方剂。书中对于一些复杂病证的分析,如“桂枝汤”与“白虎汤”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差异,以及“柴胡汤”系列方剂的细微差别,都做了深入的辨析,帮助我理清了思路,避免了望文生义的错误。更难能可贵的是,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古代医家的注疏和现代的学术观点,使得解读更加立体和全面。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想要系统学习和掌握《伤寒杂病论》的同仁来说,无疑是如虎添翼。
评分这本《伤寒杂病论》大辞典,让我对中医经典有了全新的认识。它并非一本枯燥的学术著作,而是充满了智慧与实践的结晶。我最看重的是它将《伤寒杂病论》的条文与临床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书中不仅仅是对条文的解释,更重要的是探讨了这些条文背后所蕴含的诊疗思路和方法。例如,书中在解析“太阳病”的时候,并没有仅仅停留在“脉浮,头项强,身体疼痛,恶风”这些表面症状,而是深入剖析了太阳病是如何发生的,以及太阳病的不同传变。特别是书中对“汗法”的运用,做了非常详细的阐述,让我们明白,中医的“汗”并非单一的排汗,而是根据不同的证候,运用不同的辛甘发散、温散风寒等方法来达到“发汗解表”的目的。书中还引用了许多明清以来名家的论述,兼收并蓄,使得解读更加丰富和深入。这本辞典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让我看到了《伤寒杂病论》在现代临床中的巨大价值。
评分我一直对《伤寒杂病论》怀有深深的敬意,但也曾因为其文言文的表述和深奥的理论而感到困惑。这本《伤寒杂病论》大辞典的出现,如同拨云见日,为我指明了方向。它在保留原著精髓的同时,用现代的语言和清晰的逻辑,将复杂的医学知识变得易于理解。我尤其欣赏书中对“辨证”过程的细致描述。书中在介绍每一个病证时,都会先从病因、病机入手,然后详细分析其脉象、舌象、症状等,并辅以大量的临床案例来佐证。例如,在讲解“阳明病”时,书中不仅列出了“汗出,恶寒,身热,口渴”等典型症状,还深入分析了阳明病“热盛”的病机,以及如何通过“和解”,或“清热”来治疗。书中对于“表里同治”、“寒热同治”等治法,也有精彩的论述。这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让我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伤寒杂病论》的核心思想和临床应用。这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本能够引导我深入理解和运用中医经典的书籍。
评分《伤寒杂病论》大辞典,光是这个书名就足够让人肃然起敬了。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深入浅出地解析这部医学巨著的书,而这本《大辞典》无疑填补了我心中长久以来的空白。它不是那种简单罗列词条的工具书,而是将《伤寒杂病论》的精髓,通过丰富的案例、详尽的注解,以及对条文背后深层逻辑的剖析,呈现在读者面前。每一次翻阅,都仿佛穿越时空,与张仲景这位伟大的医学家进行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书中的解释,不仅仅停留在字面意义,更深入到药性、病机、治法的相互关联,让我看到了一个完整的医学体系是如何构建起来的。例如,书中对于“少阴病”的阐述,不仅详细解释了其病机、脉象、症候,更结合了多则医案,展示了不同情况下,少阴病如何演变,又该如何辨证施治。特别是书中对一些疑难杂症的分析,更是让我茅塞顿开,平日里难以理解的条文,在《大辞典》的逐字逐句解读下,变得清晰明了。这种深度的解读,对于临床医生和中医爱好者来说,都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它让我不再仅仅是“读”《伤寒杂病论》,而是真正地“懂”《伤寒杂病论》。
评分坦白说,我一直觉得《伤寒杂病论》是一部难以逾越的高峰,即使看了很多相关的书籍,也总感觉隔靴搔痒。直到我遇到了这本《伤寒杂病论》大辞典。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一步步深入这座医学宝库。书中的内容组织非常有条理,从基础的理论概念,到具体的病证辨治,再到方剂的组成与运用,层层递进,逻辑清晰。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每一个方剂的详细讲解,不仅仅是列出药物和剂量,更重要的是分析了药物之间的君臣佐使关系,以及为何这样配伍能够达到治疗效果。例如,书中对“温胆汤”的解读,就非常细致地阐述了胆郁痰扰的病机,以及温胆汤如何通过疏肝、利胆、祛痰来达到治疗目的。这种深入的剖析,让我对中医的药物配伍和治法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书中还包含了很多经典医案的引用,通过这些真实的临床案例,我更能体会到《伤寒杂病论》的实用性和生命力。这本书让我觉得,《伤寒杂病论》并非高不可攀,而是可以通过科学严谨的学习方法来掌握和应用的。
评分很实用的中医工具书,之前老版本的是在某夫子花高价买的,这新版的用京东卷买的超划算,内容更丰富……听过王付老师的课,很不错,他对伤寒论的见解非常不一般……
评分经典。值得推荐。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有塑封。包装很好。
评分很实用的中医工具书,之前老版本的是在某夫子花高价买的,这新版的用京东卷买的超划算,内容更丰富……听过王付老师的课,很不错,他对伤寒论的见解非常不一般……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很实用的中医工具书,之前老版本的是在某夫子花高价买的,这新版的用京东卷买的超划算,内容更丰富……听过王付老师的课,很不错,他对伤寒论的见解非常不一般……
评分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中医国粹!经典之作!
评分经典。值得推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