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泌尿腔内诊治图谱(第3版)》提供了应用内腔镜对泌尿系统疾病检查诊断和腔内手术治疗的图像。
《泌尿腔内诊治图谱(第3版)》以图为主,图文并茂。第一章概论介绍各种泌尿内腔镜及其诊疗技术,泌尿内腔镜摄影技术及其发展历史;第二、三、四、五章介绍尿道、膀胱颈部、膀胱、上尿路的正常和疾病的镜下所见及腔内诊疗操作图解,共摄制彩色图片1086幅。这些图片是作者四十余年泌尿临床工作中,数千例泌尿腔内手术的积累,从数万张照片中精选而成;疾病的诊断经过了验证,故而准确可靠。近年来又采用了先进的视频技术和电脑图像采集储存编辑系统,使腔内手术过程的图像更加连续完整,清晰逼真。
《泌尿腔内诊治图谱(第3版)》可供泌尿外科医师,泌尿外科研究生、全科医师、进修医师、实习医师、医学生及医院管理者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经浩,1965年上海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疗系六年学制本科毕业。历任苏州大学教学督导、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常州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专家编辑委员会常务编委,《中华综合临床医学杂志》常务编委。发表专业学术论文40余篇;主编专业著作四部;获国家专利三项,省、部、市科技成果奖12项。
1975年,引进国内一台STORZ摄影膀胱镜,研究并收集膀胱内窥照片,1984年出版国内一本《膀胱内窥摄影图谱》;此后,研究并收集泌尿系内腔镜下手术照片,2001年再版,更名《泌尿内腔镜摄影图谱》。是开展腔内泌尿外科的参考书之一。2009年,发明“腔内物吸集器”获国家专利,为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提供了安全、便捷的中国式方案,实现了手术零死亡。20世纪80年代,常州籍科学家张禄荪研制出中国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和经浩合作,多次到珠海、广州、深圳等地办学习班推广,为全国各地培训了第一批碎石医生。1992年由吴阶平院士作序推荐,经浩和张禄荪撰写了国内一本《体外冲击波碎石》专著,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
1993年,经浩创建国内一家“泌尿介入超声研究室”,开展术中超声、超声导向穿刺、腔内超声诊断、碎石超声及超声尿动力学等课题研究,先后在中华泌尿外科、中华超声影像杂志发表有关经直肠超声、经尿道超声、手术中超声、碎石超声及超声导向穿刺多篇论文。“经直肠超声在诊治前列腺增生症中应用的研究”获部级科技成果奖,“超声监视在复杂性肾结石术中的应用”、“超声导向经皮穿刺膀胱颈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经尿道腔内超声在膀胱肿瘤诊断和分期中的应用”、获省厅新技术奖、“超声导向经皮穿刺硬化治疗肾盂旁囊肿”、“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获市级科技奖。1998年9月、1999年6月应解放军总医院邀请为第二、三届全国介入超声学习班讲课,此后多次应江苏省人民医院、山东省医学会、江苏省医学会邀请作“介人性超声在泌尿外科的应用”专题讲座。2005年主编撰写《介人性泌尿学》学术专著,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一次在泌尿学界和超声学界提出了一个新兴学科概念。从此,“介入泌尿学”和“腔内泌尿学”并列为两大泌尿分支学科,丰富了“微创泌尿外科”的内容和治疗手段。
研究肿瘤诊断治疗,率先在国内开展“超声监视在肾肿瘤术中的应用”、“经尿道腔内超声对膀胱肿瘤分期诊断”、“经直肠超声诊断前列腺癌及穿刺活检”,擅长泌尿系肿瘤,特别是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制订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及泌尿系各种疑难杂症的诊治。
刘定益,1967年毕业于上海一医学院(现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疗系六年学制本科。
历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国际泌尿外科学会会员;国际器官移植学会会员;《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临床泌尿外科杂志》、《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编委、常务编委;《中华医学杂志》和三家《大学学报(医学版)》论文评审专家,曾应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附属Notre-Dame医院邀请任客座教授学习、工作一年。
现任上海浦东新区上海浦南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特聘专家;上海邮电医院特聘专家,国际泌尿外科学会会员,上海市浦东新区医学会泌尿男科专业第一届委员会顾问。
从事外科临床工作50年,特别在肾上腺肿瘤、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良性前列腺增生开放和微创手术治疗方面积累了近万例经验。
主编、合编医学专著18部;以首作者在国内外核心医学期刊发表医学论文172篇,其中SCI论文15篇。
获教育部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上海市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江西省科技成果三等奖2项。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泌尿内腔镜和泌尿内腔镜摄影发展简史
第二节 泌尿内腔镜种类和结构
第三节 泌尿内腔镜诊疗所应具备的解剖知识
第四节 泌尿内腔镜诊疗的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及其防治
第五节 泌尿内腔镜诊疗室设备及器械准备
第六节 泌尿内腔镜的灭菌和维护
第七节 泌尿内腔镜诊疗前准备和麻醉方法
第八节 泌尿内腔镜诊疗技术
第九节 泌尿内腔镜诊疗后处理
第十节 泌尿内腔镜摄影技术
第二章 尿道
第一节 正常尿道
第二节 尿道畸形
第三节 尿道炎症
第四节 尿道结核
第五节 尿道结石
第六节 尿道异物
第七节 尿道肿瘤
第八节 尿道损伤和狭窄
第九节 经尿道治疗尿道狭窄
第十节 经尿道治疗尿道瓣膜
第十一节 经尿道治疗尿道结石
第十二节 经尿道治疗尿道异物
第十三节 经尿道治疗尿道肿瘤
第十四节 经皮穿刺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第三章 膀胱颈部
第一节 良性前列腺增生
第二节 前列腺癌
第三节 前列腺炎和前列腺脓肿
第四节 女性膀胱颈梗阻
第五节 经尿道手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第六节 经尿道支架置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第七节 精囊镜技术的临床应用
第四章 膀胱
第一节 正常膀胱
第二节 先天性畸形
第三节 膀胱炎症
第四节 膀胱结核
第五节 膀胱结石
第六节 膀胱肿瘤
第七节 膀胱异物
第八节 膀胱瘘管
第九节 神经源性膀胱
第十节 膀胱内其他疾患
第十一节 经尿道钳取活组织检查
第十二节 经尿道治疗膀胱异物
第十三节 经尿道治疗膀胱结石
第十四节 经皮穿刺治疗膀胱结石
第十五节 经尿道治疗膀胱肿瘤
第十六节 经尿道治疗腺性膀胱炎
第十七节 经尿道治疗膀胱憩室
第十八节 经尿道治疗输尿管口膨出
第十九节 经尿道治疗膀胱白斑
第五章 上尿路
第一节 输尿管口的观察
第二节 肾盂尿的观察
第三节 输尿管插管术
第四节 两侧肾盂尿的收集
第五节 分肾功能试验
第六节 逆行性肾盂造影术
第七节 经尿道输尿管镜技术治疗上尿路疾病
第八节 经皮肾盂镜技术治疗上尿路疾病
前言/序言
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们先后离开母校上海第一医学院(现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受熊汝成恩师熏陶,走上了泌尿外科之路,从此和泌尿内腔镜结下不解之缘。那时候国内使用的膀胱镜,前端一个小灯泡,外接干电池,不但光线暗,而且是热光源,观察时间受限制。这时国外已有导光纤维冷光源膀胱镜,不但照明好,而且通过膀胱镜能完成泌尿腔内手术。1975年,作者有幸从西德进口了国内第一台可行内窥摄影的STORZ膀胱镜,收集照片成册。书稿由王兵、吴阶平审阅后,陈懿负责编辑,1984年出版了国内第一本《膀胱内窥摄影图谱》,从此结束了我国手工绘制膀胱镜图谱的时代。1987年,巢志复教授在常州举办腔内泌尿外科学习班,由熊汝成教授、沈家立教授、吴开俊教授讲课和手术演示,推广泌尿内腔镜手术并介绍STORZ膀胱镜内窥摄影技术。此后在临床实践中我们不断收集腔内泌尿外科手术的照片,2001年由吴阶平院士亲自题写书名《泌尿内腔镜摄影图谱》再版。
近十余年来,泌尿内腔镜及附属手术设备、器械更为进步、完善,自不必说。腔内手术技术也有了极大的发展,泌尿系腔道内,从肾盂、肾盏、输尿管、膀胱到尿道,结石、肿瘤、狭窄、畸形、异物、前列腺增生等疾病,大都可在泌尿内腔镜下完成手术治疗。以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为例,按应用设备器械的不同,有经典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也有经尿道前列腺切开术、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和剜除术、经尿道前列腺激光汽化、剜除术;按手术方式的不同,有前列腺组织汽化也有前列腺切割小块切除、前列腺剥离大块剜除;在前列腺电切术中有作膀胱穿刺造瘘以提高安全性,也有用回流式电切镜不做膀胱造瘘;各有特色,精彩纷呈。再以肾结石的腔内手术而言,经皮肾镜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在上尿路结石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结石不仅能被直接取出,而且能够通过激光、气压弹道、超声、液电击碎后排出。带超声和吸引作用的弹道碎石器兼有气压弹道碎石、超声碎石以及同时吸出结石碎片的功能,使肾内压降低,尤其适用于体积较大的感染性结石患者。术中配合软性肾镜可减少多通道的使用,增加一期无石率。随着输尿管镜和激光技术的发展,逆行输尿管软镜配合钬激光治疗肾结石和肾盏憩室结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用输尿管软镜配合可弯曲的光纤可以到达绝大多数的肾盏,甚至包括肾盏颈狭窄的肾下盏。应用逆行输尿管软镜和钬激光技术进行肾内碎石,已成为目前肾结石治疗的一种新方法。由于该技术利用泌尿道的自然腔道,不需要建立其他创伤性通道,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泌尿腔内诊治图谱(第3版) 内容概述 《泌尿腔内诊治图谱(第3版)》是一部内容详实、图文并茂的临床参考书籍,旨在为泌尿外科医生、住院医师、进修医师以及相关医护人员提供全面、深入的泌尿腔内诊治知识和实践指导。本书聚焦于泌尿系统腔内技术在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从常见疾病到复杂病变,力求为读者呈现一个系统、完整的泌尿腔内诊治体系。 本书内容涵盖了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的复习、腔内诊治设备和技术的介绍,以及各种泌尿系统疾病的腔内诊断与治疗方法。重点在于通过丰富的图像资料和清晰的文字描述,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各种腔内操作的要点、难点和潜在风险,从而提高诊疗水平和患者的预后。 详细内容介绍 第一部分:基础篇——泌尿腔内诊治的基石 泌尿系统解剖与生理复习: 本部分将对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进行系统性的解剖学回顾,并结合生理功能进行讲解。重点在于强调与腔内操作密切相关的结构,例如肾盂、输尿管走行、膀胱三角区、前列腺尿道括约肌等。理解这些解剖细节是安全有效地进行腔内操作的前提。生理功能的复习将有助于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腔内治疗的目的。 泌尿腔内诊治设备与技术: 详细介绍各类泌尿腔内诊治设备,包括不同型号的膀胱镜、输尿管镜、经皮肾镜、腹腔镜等,以及与之配套的光源、冷光源、图像采集系统、冲洗装置、能量器械(如激光、电切、超声等)以及各类附件(如扩张器、导丝、取石网篮、活检钳、缝合器等)。本部分将深入探讨不同设备的优缺点、适用范围以及维护保养。同时,还将详细介绍各种基本腔内操作技术,如镜鞘的置入、器械的操纵、病灶的观察与辨别、活检的技巧、碎石的方法、止血的策略以及组织切除与缝合的技术。 腔内操作的安全与并发症防治: 强调腔内操作过程中的安全要点,包括无菌操作、术前评估、术中监测、术后护理等。系统性地分析和归纳泌尿腔内诊治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穿孔、尿道损伤、狭窄等,并提供详细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第二部分:泌尿系结石——腔内技术的“主战场” 肾结石的腔内诊治: 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 详细阐述PCNL的适应症、禁忌症、术前准备、通道建立、碎石技术(如超声、钬激光、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方法、术后处理及并发症防治。重点在于不同穿刺部位的选择、通道的扩张技巧、碎石能量的选择以及复杂结石的处理(如鹿角形结石、感染性结石)。 输尿管镜碎石术(URS): 介绍URS在处理输尿管上段结石和部分肾内结石的应用。重点讲解输尿管的扩张、输尿管鞘的使用、不同类型碎石技术的选择(如钬激光、弹道碎石)、输尿管结石的取出技巧以及输尿管狭窄的预防。 软性输尿管镜碎石术: 重点介绍软镜在处理肾盏内结石、尤其是上盏和下盏结石的优势。详细讲解软镜的操控技巧、灵活进镜、精准碎石以及术后输尿管支架管的应用。 输尿管结石的腔内诊治: 输尿管镜检查与碎石术: 详细介绍输尿管镜在输尿管结石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包括镜体选择、输尿管扩张、导丝引导、碎石方法(激光、弹道)和取石器械的应用。重点强调不同段输尿管结石(上段、中段、下段)的腔内处理特点。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与腔内治疗的联合应用: 讨论ESWL在输尿管结石治疗中的作用,以及与腔内治疗联合应用的策略。 膀胱及尿道结石的腔内诊治: 膀胱镜下碎石与取石术: 详细介绍膀胱镜在诊断和治疗膀胱结石的应用。重点在于碎石方法的选择(如机械碎石、激光碎石)以及膀胱内碎石后结石的清除。 尿道结石的腔内处理: 介绍尿道结石的腔内诊断与取出方法。 第三部分:泌尿系肿瘤——腔内技术的精准切除与评估 膀胱肿瘤的腔内诊治: 经尿道电切术(TURBT): 详细阐述TURBT的适应症、禁忌症、术前准备、电切技术(单极、双极)、止血技巧、肿瘤完整切除的原则、术后病理分析以及术后随访。重点在于对不同分期、不同部位膀胱肿瘤的切除策略,以及术后复发的监测。 膀胱镜下肿瘤活检与冷切术: 介绍对于早期或可疑肿瘤的活检技术,以及在特定情况下的冷切技术。 前列腺疾病的腔内诊治: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 详细介绍TURP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治疗中的应用。重点在于不同电切技术的比较(单极、双极)、前列腺腺体的剥离技巧、止血和术后护理。 经尿道汽化术/切割术: 介绍电汽化术(TUVP)和电切割术(TUEB)在BPH治疗中的特点和优势。 前列腺癌的腔内治疗: 探讨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治疗中的腔内辅助作用,例如前列腺癌的影像引导下穿刺活检,以及在特定情况下的激光消融治疗。 肾脏及输尿管肿瘤的腔内诊治: 经皮肾镜下肿瘤切除术: 介绍PCNL在处理早期肾盂、肾盏肿瘤或直径较小的肾肿瘤的应用。重点在于镜下肿瘤的辨别、完整切除的技巧以及术后出血的控制。 输尿管镜下肿瘤切除术: 介绍输尿管镜在处理输尿管肿瘤的应用,包括诊断性活检和部分肿瘤的腔内切除。 第四部分:泌尿系梗阻与狭窄——腔内技术的疏通与重建 泌尿系梗阻的腔内疏通: 输尿管狭窄的腔内处理: 介绍输尿管狭窄的诊断和腔内治疗,包括球囊扩张、支架管植入以及部分狭窄段的切开。 尿道狭窄的腔内治疗: 介绍尿道狭窄的腔内诊断和治疗,如冷刀切开、球囊扩张等。 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排尿梗阻: TURP、TUVP、TUEB等技术在BPH治疗中的应用(已在肿瘤部分提及,此处可补充更详细的术式细节和患者选择)。 输尿管返流的腔内治疗: 输尿管口注射治疗: 介绍输尿管口注射治疗的适应症、方法和效果。 第五部分:其他泌尿腔内诊治 泌尿系统异物取出: 详细介绍各种泌尿系统异物(如导尿管断裂、结石、医疗器械碎片)的腔内诊断和取出技术。 输尿管支架管的应用: 介绍不同类型的输尿管支架管(如DJ管)的置入和取出技术,以及其在术后引流、狭窄预防等方面的作用。 泌尿系统炎症的腔内处理: 介绍在特定情况下(如复杂性尿路感染、脓肿)的腔内引流和冲洗技术。 第六部分:新进展与未来展望 机器人辅助泌尿腔内手术: 介绍机器人技术在泌尿腔内手术中的应用潜力与发展。 先进成像技术: 探讨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等先进成像技术在泌尿腔内诊断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泌尿腔内诊治中的辅助作用: 展望AI在图像识别、术前规划、术中导航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本书特色 丰富详实的图像资料: 书中包含大量高质量的彩色照片、示意图和X线影像,直观展示了泌尿系统解剖结构、病变表现、器械操作过程以及术中见所,是学习和掌握腔内技术的宝贵视觉辅助。 操作流程的详细描述: 对于每一种腔内诊治技术,本书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操作步骤讲解,并强调了关键技术要点和潜在难点。 循证医学的理念: 结合最新的临床研究和指南,为读者提供循证医学的指导。 临床经验的总结: 融合了众多泌尿外科专家的临床经验和智慧,为读者提供实用的诊疗建议。 结构清晰,易于查阅: 本书采用逻辑清晰的章节结构,配合详细的目录和索引,方便读者快速查找所需信息。 适用读者 泌尿外科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 泌尿外科住院医师、进修医师 泌尿外科研究生 泌尿外科护理专业人员 对泌尿腔内诊治感兴趣的其他相关医务人员 《泌尿腔内诊治图谱(第3版)》将是您在泌尿腔内诊治领域不断学习、精进技艺的得力助手,帮助您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