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錶達:超實用的人際溝通技巧

高效錶達:超實用的人際溝通技巧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李世強 著
圖書標籤:
  • 溝通技巧
  • 人際關係
  • 錶達能力
  • 職場溝通
  • 演講技巧
  • 情緒管理
  • 自信心
  • 影響力
  • 人際交往
  • 高效溝通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紡織齣版社
ISBN:9787518047567
版次:1
商品編碼:12330411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8-03-01
用紙:輕型紙
頁數:240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高效錶達:超實用的人際溝通技巧》
不會錶達,如何與人和諧相處?
詞不達意 說不齣口 齣口傷人
說話精準 錶達到位 直抵人心
高效的錶達,讓生活更加如魚得水
把話說到點子上,把話說到對方心坎裏,一齣口就抓牢對方

內容簡介

在社會交往中,如何錶達齣自己的想法、如何清晰地傳達所說的內容至關重要。我們麵對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身份,錶達方式也就要有所區彆。《高效錶達:超實用的人際溝通技巧》從多個方麵、多個視角為讀者講解在什麼樣情況下應該怎樣錶達,通過理論加案例的方式,深入淺齣地錶達溝通的重要性和在現實當中如何實際操作。相信每一位讀者都能夠在本書中得到啓迪,在溝通和高效錶達方麵有著顯著提升。

作者簡介

李世強 國傢二級心理谘詢師,公關活動策劃人,認可專業行為培訓師。
人們經常發現,不論自己如何試圖清楚恰當地錶達某一觀點時,溝通的過程和結果總是不盡如人意,本書將會提供給你全新的看待溝通中齣現這些問題的觀點,並教授你一些能夠實現完美溝通、讓溝通的雙方均滿意的工具和方法。

目錄

Pat1 初次相遇,在心中留下最美好的印象
敢於錶達,張不開口如何溝通 / 002
記住對方的名字,是一種尊重 / 005
增強幽默感,讓你的溝通暢通無阻 / 007
找到恰當的話題,讓彼此一見如故 / 009
良好的自我介紹,讓誰都忘不瞭你 / 011
培養親和力,讓你的溝通更具有魅力 / 013

Pat2 做個暖場高手,讓現場的氣氛熱絡起來
多說好聽的話,彆讓你的語言傷瞭人心 / 018
語言是人生最不可或缺的溝通工具 / 022
要想成為善於溝通的人,就要從平常的小事做起 / 023
說話之前先動腦,明白什麼人前說什麼話 / 025
彆小看客套,那是一種修養的錶現 / 029
溝通不是說個沒完,有時傾聽更為重要 / 032

Pat3 站在對方的立場,溝通自然順暢無比
多為對方考慮,纔能交到真心的朋友 / 038
溝通需先懂得尊重,他人的隱私最好少談 / 040
懟人沒有好處,尤其是在對方“落難”時 / 042
你管不住彆人的嘴巴,但可以管住自己的 / 045
與人溝通時,學會把“我”變成“我們” / 048
爭論沒有任何意義,贏瞭又能如何 / 050
每個人都有缺點,但那不是你調侃的“點” / 053

Pat4 做個糊塗人,溝通並非讓你時刻錶達自己
麵對不想迴答的問題,學會答非所問 / 058
控製住你高興的欲望,得意之時更要懂得謙虛 / 061
並非每個人,都能成為推心置腹的人 / 063
學會隱藏,鋒芒畢露最容易成為眾矢之的 / 065
說謊不等於虛僞,生活中有時需要些小謊言 / 068

Pat5 學會拒絕,做到不傷和氣也不傷瞭自己
掌握溝通技巧,讓拒絕的話委婉動聽 / 074
拒絕彆人之前,先送他一頂“高帽” / 076
當好友開口藉錢,學會體麵地拒絕 / 078
樂於助人值得贊揚,但也要堅守住自己的原則 / 080
沒有那份實力,就彆打腫臉充胖子 / 082
“醜話”不是為瞭讓彆人難堪,而是提前達成“君子協議” / 086

Pat6 婉轉錶達,把難聽的話說得動聽一點
彆把自己的想法,強行灌輸給彆人 / 092
傳達“壞消息”,有時不必那樣直接 / 094
朋友之間溝通,彆總是用命令的口吻說話 / 097
同樣的意思,不同的錶達有著不同的效果 / 100
所謂的教養,就是從不會咄咄逼人 / 103
批評的話語,也並非都那麼不堪入耳 / 105

Pat7 溝通最關鍵是贊美,沒人不喜歡聽好話
贊美需要真誠相伴,那樣的語言纔最動聽 / 110
發掘對方的閃光點,每個人都值得贊美 / 112
讓“馬屁”恰當好處,那也是一種贊美 / 114
女人愛美,但她們更愛被人贊美 / 118
贊美有很多方式,學會從對方得意之事誇起 / 121

Pat8 幽默的語言,讓溝通更具感染力
用幽默的語言,建立融洽的關係 / 126
幽默會引人發笑,更會讓溝通變得輕鬆暢快 / 129
開玩笑的話語,一定要掌握好尺度 / 131
彆把諷刺當作幽默,那隻會起到反效果 / 134
用幽默的語言,擴展你的交際圈子 / 136
將幽默傳遞下去,讓憂慮在笑聲中消失 / 138

Pat9 身在職場,不會溝通將寸步難行
進入職場,溝通先從稱呼學起 / 144
溝通雖然重要,但並非什麼事都能大聊特聊 / 147
溝通要有分寸,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 / 150
既然步入瞭職場,就沒有瞭學生時的童言無忌 / 153
職場學會多微笑,愛笑的孩子纔有糖吃 / 154

Pat10 學會秀齣自我,讓領導時刻注意到你
多和老闆溝通,給他留下一個美好的印象 / 158
工作要主動匯報,讓領導看到你的敬業 / 160
成為領導的好觀眾,認真傾聽他的話語 / 163
若是沒人關注你,就主動“秀”齣你自己 / 166
溝通若是恰當,加薪不再會難以啓齒 / 168

Pat11 不懂與下屬溝通,沒有人會對你馬首是瞻
耐心的態度,是與員工溝通最重要的因素 / 174
管人最重要是管“心”,要明白員工的需求 / 178
管理者付齣瞭真心,纔能換來下屬的忠心 / 181
放下你的官架子,員工纔會與你一起戰鬥 / 182
記得自己是個領導,而並非一個管傢 / 185
用人不止要用他的長處,更要容得下他的短處 / 188

Pat12 商場之間的競爭,充分的溝通纔能雙贏
商場之中講關係,關係到瞭事好辦瞭 / 194
多與人親近,建立起更深的交流 / 196
讓對方多看到你,他就會更熟悉你 / 198
接待客戶,決不能以穿著來區彆對待 / 202
好的銷售,一開口就要抓住對方的心 / 204
想要在商場生存,就要擴大自己的人脈圈 / 207

Pat13 談判桌前,會溝通的人就是最後的贏傢
談判之前先寒暄,從閑聊的話語裏捕捉信息 / 212
登門檻效應,要求需要一點點增大 / 215
談判不能隻顧著自己,多站在對方立場考慮問題 / 218
話不能夠說太絕,給彼此一個迴鏇的餘地 / 221
想在談判桌前說服對方,就要讓人看到利益 / 224
談判結束後,還有很多話需要說 / 227

精彩書摘

第10節 說話之前先動腦,明白什麼人前說什麼話
在溝通中,要學會看對象說話。如果忽略瞭這點,很容易因為話語不得體而引起對方的反感。要掌握必要的說話技巧,看清對象,想好之後再說,如此有利於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得個好人緣。
俗話有句“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這不是虛僞做作,而是一種有技巧的說話方式。說話對象不同,個人喜好就不一樣。不分對象,亂說一氣,肯定會得罪人。
有一次過年時同學聚會,聊天中講到我們的老師。大傢都想著很久沒見過班主任張老師瞭,過一天去看望一下。
我們的班主任張老師已經快50 歲瞭,但卻還是一個很時尚的人,每天都打扮得非常時髦。每隔一個月她還換個新發型,平時用的護膚品也全是高檔貨。
“哎,我孫子都齣生瞭,我越來越老瞭啊。”張老師看到我們很高興,感嘆道。
“大傢誰不是越來越老啊,你已經很不錯瞭,看著比同齡人要年輕很多。”
我們大傢都知道張老師愛美,怕衰老,所以大傢都會避開說她老的話題。
在我們一起看望老師的同學中,有一個同學畢業後很不如意。這次看望老師時,順便想請老師幫幫忙,指點一下迷津。
可能是過年這幾天應酬多,張老師在這天正好感冒瞭。她說話聲音沙啞,透著疲憊,整個人看起來也不精神。
“張老師,好久沒見瞭,挺想你的。”我們這個同學把帶來的水果放下,開始跟張老師寒暄“是啊,好久不見,大傢都趕緊坐下吧。”張老師對自己的學生很熱情,起身倒水給我們喝。
我們大傢忙說:“我們自己倒就好,老師您坐!”
老師坐下後,這位同學挨著老師坐下,想著再和老師多寒暄幾下,便繼續說道:“老師,你的聲音聽起來很沙啞,人也不精神,看起來比之前蒼老瞭很多。”
他這麼一說,張老師跟受瞭打擊一樣,臉色立刻就變瞭。我們大傢瞬間也陷入瞭寂靜。
“我隻是最近感冒瞭,有些疲憊。”張老師明顯帶著不悅。
這時,這位同學纔意識到自己失言瞭,不該說老師蒼老,老師那麼愛美的一個人,聽瞭這話心裏肯定很不舒服。
氣氛一下子就變得不對瞭,這位同學也沒再說自己來的意圖。我們大傢忙岔開話題,談論起老師的孫子……而這一整天,張老師也都很少再和這位同學說話瞭。
在溝通中,很多人都會犯我這位同學類似的錯誤。說話不動腦筋,不看對象,最後隻會冒失地得罪人,也無法達到自己的社交目的。
不論是誰,在跟人交往時都必須掌握必要的說話技巧。說話冒失,不看對象,是對他人的不尊重。懂得必要的說話藝術,纔能避免尷尬,為社交的順利進行奠定良好的基礎。
有些人認為,看對象說話就是麯意逢迎,是為瞭討好他人,奉承他人,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有時為瞭博得對方的好感,不惜故意說假話,溜須拍馬,無所不用。其實這麼理解是錯誤的。看對象說話是為瞭統一大傢的溝通方式,是對他人的尊重,不是心懷鬼胎,居心不良。
看對象說話是很有深意的事,其中包含瞭很多交際常識和談話技巧。我們要觀察對方的為人,瞭解對方的喜好,探究對方的社交方式等。隻有摸透對方,在談話時纔能更閤對方心意,跟對方有共同話題。
有些人在社交中總是人見人愛,這與他們看對象說話的交際方式是分不開的。分清談話對象,纔能靈活錶達自己,纔能在交往中做到得心應手。
俗話說“入鄉隨俗”,要適應對方的說話方式,溝通纔能更順利。
我有一個做業務的朋友,叫成為,他就很懂得這一套。有一次,他下縣談業務,負責接待他的是小趙。他之前見過小趙,也算熟悉。小趙是東北人,性格爽朗,說話有時也不加遮攔,但能力卻很不錯。
“你小子最近忙什麼呢?好久不見啊。”成為很豁達地說,他放下瞭平時的客套勁。
“哎呀,是你大駕光臨啊,真是想死我瞭。”小趙笑哈哈地打招呼。
“公司要的貨物準備得怎麼樣瞭?要是沒準備好我可饒不瞭你啊。”成為佯裝發狠。
小趙一看更加樂瞭:“放心吧,我不給彆人準備也得先給你啊,誰讓咱倆臭味相投呢。”
看似隨意的談話,其實是成為故意營造的,他深知小趙的為人,喜歡跟爽快的人做朋友。如果自己中規中矩,說話禮貌疏離,效果反而會不好。
跟沉悶固執的人交流時,說話要簡潔有重點。這類人話少又固執己見,麵對他們,不要迂迴說話,通過觀察找齣對方感興趣的話題,然後再直截瞭當地詢問就可以瞭。這類人很反感兜圈子,喜歡直接進入主題。
麵對傲慢無禮的人時,盡管討厭也要耐著性子繼續交談。對這樣的人,不需要太過客氣,說話要有力,有自己的主見,但萬不可傷害他們的麵子。傲慢的人常常唯我獨尊,一旦覺得丟臉,會做齣不理智的事。總之,跟這類人交往時既要強硬,還要適當地軟弱。
在跟地位比較高的人說話時,要盡量客氣,說話不能太隨便,要錶現齣自己的尊重。要三思而後行,盡量說符閤對方身份的話。不能按照平時的說話方式。不需要錶現齣多親切,但一定要恭敬有禮。
跟文化水平高的人說話時,語言可以適當書麵化、深奧一些,可以對語言進行修飾,可以適當含蓄。但跟文化水平低的人就不能如此瞭,不要夾雜難懂生僻的話,也不要文縐縐的,對方會很不適應。為瞭避免尷尬,最好多說些大白話。
麵對虛榮的人時,不妨多稱贊一些,多恭維點,他們會很受用;麵對深藏不露的人,最好先嚮對方錶達自己,之後對方纔會變得主動。
麵對性格溫暾的人時,要控製好自己的脾氣,說話不要太急,要耐著性子配閤纔行;遇到自私的人時,不妨先提一些對方可以獲得的好處,誇大事實。看到好處,他們自然會變得“友好”。
不論什麼時候,社交都離不開交際對象。在交流時要根據對象的具體情況選擇說話方式,這樣纔能避免失禮,纔能搭建良好的溝通平颱,纔能達到自己的社交目的。


第34節 同樣的意思,不同的錶達有著不同的效果
我們也許沒有注意到一點:傷害不是因為我們說瞭什麼,而是我們怎麼說的。同樣的意思,采取不同的方式說齣來,絕對會達到不一樣的效果。
聰明的人懂得拐著彎說齣內心的想法,他們不會直截瞭當地錶達對他人的看法。比如服裝店老闆不會直接對某個女士說:“這是我們店裏新推齣的款式,肯定適閤您穿。”而是說:“您穿的上衣,與我們店裏新推齣的款式一樣,都很漂亮。”前者會讓聽者猶豫不決;後者會讓聽者十分開心。
在人際交往中,大多數人不時地需要去說服彆人接受自己的觀點或者産品,讓人相信自己。成功的推銷者總是百發百中,就是因為他們深諳說話技巧,知道如何巧妙地說齣內心的想法。
我一個做HR 的朋友和我說過她們公司的一個會計的故事。那個會計是個頭腦很靈活、很會說話的人。她告訴我,他們公司經理生性高傲自負,能夠接近他的人很少,多數人對都他敬而遠之。那位女會計來的第一天,找經理談論事情的時候,開口第一句話是:“我剛進公司,就聽說這裏有個雷厲風行,工作效率極高的經理,看來真是名不虛傳啊。”
女會計話音還未落,經理臉上已經露齣笑容,接下來的談話自然很輕鬆。
女下屬沒有直接地找經理“辦公事”,先來瞭一堆恭維之語,打消瞭對方拒絕與之閤作的念頭,以後相處自然容易得多。拐著彎說齣內心的想法,是一種高明的說話技巧,一來可以避免給對方難堪,二來可以顯示高超的交際手段。如果隻逞口舌之快,想到什麼說什麼,後果常常不堪設想。
漢景帝時代,他的姐姐長安公主劉嫖深受太後寵愛,很有地位。有一次她對漢景帝的寵妃栗姬提議,把自己的女兒嫁給栗姬的兒子,並答應幫助栗姬奪取皇後之位,幫助她的兒子做太子。這本是一石多鳥的計謀,沒想到栗姬頭腦簡單,多年來她對劉嫖心懷怨言,覺得她多次給漢景帝介紹美女,害得自己獨守空房,著實可惱。因此現在劉嫖來求自己,真是大快人心。為瞭一泄心中怨氣,她當場將劉嫖一頓嘲諷,什麼話難聽說什麼。結果她逞瞭口舌之快,解瞭心中怨恨,卻得罪瞭劉嫖。不久,栗姬的兒子被貶,娘傢人也受到牽連,滿門遭殃。她本人也被漢景帝打入冷宮,再無天日。
隻圖口舌之快,發泄心中怨恨,這是很多人常常做的糊塗事。口舌痛快,當麵給人難堪瞭,日後的生活怎麼辦?我們應避免逞口舌之快,遇到問題時應該先思索再開口。開口之前應該想到:說齣去的話猶如潑齣去的水,覆水難收,這句話將會帶來什麼後果?
時刻提醒自己,會很好地避免逞口舌之快,還能鍛煉說話的方式和方法。當然,最好的辦法就是藉人之口說齣自己的想法。生活中常常見到“托”,不要小看他們的作用。中國人喜歡隨大流,藉“托”之力,可以鼓動更多人的追隨。比如嚮顧客推薦某款化妝品,哪怕你費盡口舌介紹它的多種好處,顧客卻不見得相信,還不如一句“我認識的女孩子都用這個品牌。”這句話的效果好。沒有人去驗證是否有很多女孩子都在用這款産品,你卻達到瞭目的。
可見,藉“人”之口,也是拐著彎說齣內心想法的一種方式。總之,不管遇到什麼情況,控製好自己的情緒。不要衝動,說話前多費心思,尋找可以解決問題的最佳方式,而不是為瞭罵人而開口。
有一次,我陪著朋友靜宜逛瞭幾個小時的商場,大包小包的買瞭很多衣服。正當她興高采烈地往商場門口走的時候,突然想起剛纔付完錢以後,好像沒有把錢包收起來。我們趕緊發瘋似地跑迴付賬的攤位前,翻找瞭一遍,沒有錢包的影子。靜宜心裏一陣涼颼颼的,剛纔的高興勁此刻全沒瞭,因為那錢包中有她剛剛從另外一個公司結算迴來的12000 元現金。
“姑娘,你有沒有看到一隻黑色的錢包?”靜宜問攤主。
“沒看見。”
可是剛纔明明就是在這裏付的賬,那時候錢包還在,一轉眼就沒瞭。靜宜盯著攤主的眼睛,她根本不相信攤主的迴答,不過她又沒有什麼證據。即便真是攤主拿的,隨便藏個地方,她也找不到,人傢還會罵她誣陷。所以要想找到錢包,隻能來軟的。於是她就跟攤主說:“我的錢包不見瞭,大概是剛纔一忙亂,付完錢就把錢包落下瞭。那裏邊有公款,無論如何也得找到。”
靜宜擺齣一副不找到錢包不罷休的樣子,攤主不理不睬,這時候靜宜靈機一動說:“你幫我找找吧,你看這裏人來人往的,大傢走過來都看著。我知道不是你拿的,可是在你的攤位前找錢包,誰也不知道彆人心裏怎麼想,這對你的生意也會有影響的。”
攤主的臉色有些難看,她開始慢騰騰地假裝找錢包,靜宜趕緊接著說:“我的很多同事都很喜歡買衣服,我以後就帶她們到你這裏來。”
不一會兒,攤主遞給靜宜一隻黑色的錢包,這個錢包正是她丟的那個。靜宜打開一看,裏麵的錢一分不少。
靜宜的目的是要迴錢包,而不是討伐攤主昧良心。如果一味地爭執吵鬧,大罵攤主,看似討要錢包,實則在為自己的過失找藉口,把責任推到攤主頭上。這或許還會傷害攤主的自尊心,把她逼到絕路上去。“既然說我是個貪財的人,我就貪瞭,看你怎麼辦?”

前言/序言

人類屬於群居性動物,所以,人類生活在社會中,就離不開交際。但是,現在很多人卻有著“社交恐懼癥”,在交際場閤不知道該做什麼,也不知道該說什麼,甚至會覺得渾身彆扭。這當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性格造成的,但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不知道如何去錶達自己、不知道如何與對方溝通,即便想溝通,也找不到話題。所以,造成瞭害怕交際、害怕接近人群的局麵。
但是,你既然是社會中的一分子,就離不開社會,也離不開交際。因為你有傢庭、有同學,工作後還有同事、有領導,生活中有朋友……你無時無刻都得和其他人溝通。因此,學會如何說話、如何溝通,是你邁嚮社會、融入生活最重要的一部分。
其實,和人溝通並非那麼可怕的事情,隻要你能夠掌握其中的技巧和學問,你就會豁然開朗而當你學會瞭溝通,學會瞭如何錶達後,你更會發現,你的人生會産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溝通不僅能使你快速地融入到社會當中去,更能夠讓你在生活和工作中如魚得水。
古往今來,哪個成功人士不是一個會錶達、懂溝通的高手。他們每個人都能夠在需要贊美彆人的時候,真誠地說齣溢美之詞;能夠在需要批評他人,對彆人提齣意見的時候,把話說得委婉動聽,讓人欣然接受;當他們需要說服彆人時,往往能夠一語中的,以最快的時間達到最佳的效果……
曾有位哲人說過:“世間有一種成就可以使人很快完成偉業,並獲得世人的認識,那就是令人喜悅的講話能力。”這句話是多麼有道理。看看我們的周圍,多少人懷纔不遇,不就是溝通的能力太差,無法高效地錶達自己意思的結果嗎?一個人若是沒有瞭口纔,不會錶達自己,不懂得如何溝通,即便你是一個人纔,最後也可能被埋沒成一個庸纔。由此可見,學會溝通、學會錶達,是一個人邁嚮成功的關鍵。
本書從多個方麵、多個視角為讀者講解如何溝通,在什麼樣的情況下進行怎樣的溝通。本書通過理論加案例的方式,深入淺齣地錶達溝通的重要性和在現實當中如何實際操作。相信每一位讀者都能夠在本書中得到啓迪,在溝通和高效錶達方麵得到顯著提升。最後,希望每一位讀者都能夠成為一個會錶達、懂溝通的人,希望每一位讀者都能夠從羞於開口到口若懸河,無論在生活還是在工作中,都能夠錶達齣自我。
《深度傾聽:化解衝突,建立信任的五大溝通法則》 簡介 在這個信息爆炸、聯係日益緊密的時代,我們似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善於”溝通,然而,真正的理解和深度的聯結卻變得越發稀缺。我們常常在交流中急於錶達自己的觀點,期待被認同,卻忽略瞭對方內心的聲音。當衝突發生時,我們傾嚮於為自己的立場辯護,而非去探究衝突的根源。久而久之,我們與傢人、朋友、同事甚至陌生人的關係,都可能因為誤解和隔閡而濛上陰影。 《深度傾聽:化解衝突,建立信任的五大溝通法則》這本書,正是為瞭迴應這一普遍存在的溝通睏境而生。它不是一本教授你如何“說服”他人的手冊,也不是一套讓你“完美錶達”的技巧集。相反,它將帶領讀者踏上一場深入內在的傾聽之旅,重新審視溝通的本質,並在此基礎上,構建起一套真正能夠化解衝突、增進理解、夯實信任的五大核心溝通法則。 本書將從心理學、社會學以及神經科學的最新研究成果齣發,結閤大量真實的案例分析,為讀者提供一套循序漸進、切實可行的學習路徑。我們相信,真正的溝通大師,往往不是最能說的人,而是最懂得傾聽的人。當一個人感到被全然地聽見、被真誠地理解時,他的防禦機製會自然瓦解,開放和信任便應運而生。 內容梗概: 第一章:傾聽的誤區與重塑——為何我們總是“聽不見”? 在這一章,我們將首先剖析現代社會中普遍存在的幾種“無效傾聽”模式:“急切錶達型”(對方話未完,你已迫不及待插嘴,急於展示自己的想法);“評判預設型”(在對方開口前,就已經在腦海中給對方貼上標簽,帶著預設的偏見去聽);“自我聚焦型”(錶麵在聽,實則在構思如何迴應,如何將話題引迴自己身上);“解決方案導嚮型”(急於為對方找到解決辦法,忽略瞭對方真正需要的是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我們將通過生動的場景模擬,讓讀者清晰地認識到自己可能陷入的誤區。 接著,我們將深入探討這些誤區背後的心理根源:例如,不安全感驅使我們急於證明自己;過去的負麵經驗讓我們對特定話題産生防禦;潛意識的偏見影響我們的解讀。然後,我們將引齣“深度傾聽”的核心理念——“以理解為目的,而非以迴應為目的”。這一理念將貫穿全書,成為我們構建後續法則的基石。我們將學習如何調整心態,放下評判,將注意力從“我要說什麼”轉移到“對方在說什麼,以及他為什麼這樣說”。 第二章:共情之橋——如何觸及對方的情感核心? 情感是溝通中最隱秘也最強大的驅動力。許多衝突的爆發,並非源於事實的差異,而是情感上的不被理解和尊重。《深度傾聽》將重點闡述“共情”這一關鍵能力,但我們所提倡的共情,並非簡單的“感同身受”,而是“認知共情”與“情感共情”的結閤。 認知共情是指,我們嘗試從對方的視角去理解他的處境、想法和動機,即使我們並不認同。我們將學習如何運用“換位思考”的技巧,通過提問和觀察,去構建對方的心理模型。例如,當伴侶抱怨工作時,我們能理解他可能感到疲憊、挫敗,而不是立刻指齣他哪裏做得不夠好。 情感共情是指,我們能夠識彆、接納並適當地迴應對方的情感。這一部分,我們將學習如何識彆對方的情緒信號,包括語言上的細微變化、非語言的肢體語言、以及語氣的起伏。更重要的是,我們將掌握一係列“情感確認”的錶達方式,例如:“我聽到你感到很沮喪,是這樣嗎?”“聽起來你現在非常失望。”這些話語能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情緒被看見和接納,從而降低戒備。本書將提供豐富的“情感詞匯錶”和“情感映射練習”,幫助讀者提升識彆和錶達情感的能力。 第三章:積極反饋的藝術——讓對方感到被真正“聽見” 僅僅理解對方的情感和處境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通過恰當的方式,讓對方明確地知道,我們確實在傾聽,並且理解瞭他的意思。《深度傾聽》將聚焦於“積極反饋”的藝術,這包括兩大方麵: a. 行為性反饋: 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證明。我們將學習如何通過眼神交流、點頭、身體姿態等非語言信號,嚮對方傳遞“我在聽”的信號。同時,我們會強調避免那些會打斷對方節奏或分散注意力的行為,如玩手機、頻繁看錶等。 b. 語言性反饋: 這是深度傾聽的靈魂所在。我們將介紹並練習幾種核心的語言性反饋技巧: 澄清式復述(Paraphrasing): 用自己的話轉述對方的意思,以確認理解。例如,對方說“我感覺這個項目進展太慢瞭”,我們可以復述為“你的意思是,你覺得這個項目目前的進度讓你感到有些焦急,是這樣嗎?”這不僅能糾正誤解,更能顯示齣我們的認真。 總結式迴顧(Summarizing): 在對話進行一段時間後,對對方所錶達的關鍵信息進行一個簡要的總結,梳理思路,並確認整體理解。例如,“所以,你剛纔提到瞭三個主要的問題:第一是資源不足,第二是溝通不暢,第三是對時間節點的擔憂。我理解得對嗎?” 開放式提問(Open-ended Questioning): 引導對方進一步闡述,深入挖掘其想法和感受,而非給齣“是”或“否”的簡單答案。例如,當對方錶達一個觀點時,我們可以問“你能詳細說說為什麼會這麼想嗎?”“在那樣的情境下,你具體的感覺是怎樣的?” 本書將提供大量的例句和情景演練,幫助讀者將這些技巧內化為習慣。 第四章:化解衝突的五大溝通法則 在打好傾聽和理解的基礎後,本書將正式引入“化解衝突的五大溝通法則”,這些法則並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支撐、層層遞進的: 1. “看見”而非“評判”法則: 任何衝突的産生,都源於我們對對方行為或意圖的負麵評判。這一法則強調,在對方的陳述中,首先嘗試去“看見”他當下的感受、需求和齣發點,而不是立刻貼上“錯誤”、“不閤理”、“惡意”等標簽。我們將學習如何識彆和挑戰自己的評判性思維模式,將焦點從“對方錯瞭”轉移到“對方為何會這樣做/這樣說”。 2. “探究”而非“對抗”法則: 當衝突齣現時,我們天然的反應是防禦和對抗。這一法則鼓勵我們,將每一次衝突視為一次深入探究對方內心世界的機會。這意味著,我們不直接反駁,而是通過提問,去瞭解對方觀點背後的邏輯、情緒和未被滿足的需求。例如,當對方指責你時,與其爭辯“我沒有!”,不如問“你為什麼會覺得我那樣做?”“你感到被冒犯的點在哪裏?” 3. “連接”而非“分離”法則: 衝突往往會讓人感到孤立和疏遠。這一法則的核心是,通過積極的傾聽和反饋,重新建立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接。當對方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時,他們的防禦會降低,更容易看到共同點和閤作的可能性。我們將學習如何在溝通中,適時地錶達對對方感受的認同,即使我們並不同意他的觀點。 4. “需求”而非“立場”法則: 衝突的錶層是“立場”之爭,但深層往往是“需求”的衝突。例如,一次關於傢庭事務的爭論,可能錶麵上是關於誰做傢務,深層卻是關於被尊重、被支持、被分擔的“需求”。這一法則指導我們,超越雙方固守的立場,去識彆和錶達彼此內心深處的“需求”,從而找到更具創造性的解決方案。 5. “共創”而非“獨斷”法則: 在理解瞭彼此的需求後,我們將進入“共創”階段。這意味著,我們不再試圖“贏得”爭論,而是與對方一起,集思廣益,尋找能夠同時滿足雙方核心需求的解決方案。本書將提供一些“共創式對話”的框架和引導語,幫助讀者在衝突中,開啓建設性的協作模式。 第五章:信任的基石——長久關係中的深度傾聽 本章將進一步升華,探討深度傾聽如何成為建立和維護長久、穩固人際關係的關鍵。我們將分析,在傢庭、職場、友情等不同場景下,深度傾聽如何有效化解誤會,修復裂痕,增強彼此的信任感。 我們會討論“傾聽的層次”,從錶層的信息獲取,到深層的感受理解,再到更深處的價值觀和人生目標共鳴。我們將強調,真正的信任,並非建立在從未發生過衝突之上,而是建立在一次次衝突中,我們能夠用深度傾聽來化解,並且彼此都感受到被尊重和被重視。 此外,本書還會提供一些“傾聽的禁忌”,例如,打斷、說教、忽視、輕視、散播謠言等,以及如何識彆和避免這些行為。最後,我們將鼓勵讀者將深度傾聽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將其視為一種自我修煉和對他人的尊重,從而在每一次交流中,都播下理解和信任的種子。 結語: 《深度傾聽:化解衝突,建立信任的五大溝通法則》是一本關於“看見”的書,它邀請你放下“我要說什麼”的執念,去“聽見”對方的聲音;它邀請你放下“誰對誰錯”的判斷,去“看見”對方的處境和情感;它邀請你放下“我的需求最重要”的自負,去“看見”彼此共同的需求。通過學習並踐行書中的五大溝通法則,你將發現,原來化解衝突並非不可能,建立信任也並非遙不可及。你將掌握一種全新的溝通方式,這種方式不僅能讓你在人際交往中遊刃有餘,更能讓你感受到人與人之間最本真的溫暖與聯結。

用戶評價

評分

讀完《高效錶達:超實用的人際溝通技巧》,我最大的感受是,原來溝通這件事,真的可以被拆解、被學習、被掌握。我以前總以為溝通更多的是一種天賦,是天生就會跟人打交道的人纔能做得好。但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朋友,用非常接地氣的方式,一點點地揭示瞭溝通背後的邏輯。它不是那種空泛的理論說教,而是深入到很多我們日常生活中會遇到的具體場景,比如如何禮貌地拒絕彆人,如何在批評彆人時既能指齣問題又不傷和氣,如何在說服彆人時找到對方的 G 點。書中的一些小練習,比如“傾聽訓練”和“提問藝術”,我嘗試著在生活中實踐瞭一下,效果竟然齣奇的好。尤其是傾聽,我發現以前我總是急於錶達自己的想法,忽略瞭認真聽對方把話說完,這常常導緻我根本沒理解對方的真實意圖。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有效的溝通,一半是說話,一半是聽話。它讓我變得更有耐心,也更有同理心,更能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這對我改善人際關係非常有幫助。

評分

《高效錶達:超實用的人際溝通技巧》這本書,對我這個內嚮且有些社交恐懼的人來說,簡直是一束光!我一直覺得自己在社交場閤非常吃虧,總是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或者說齣來的話也顯得很笨拙,很容易被邊緣化。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我打破這種睏境,讓我能夠更自信地與人交流。它是否能提供一些“破冰”的技巧,讓我能主動地開始一段對話?是否能教授一些“維持對話”的方法,讓交流不至於冷場?我特彆希望能學到如何在不改變自己性格的前提下,提升溝通能力。我不需要變成一個滔滔不絕的演說傢,但如果我能做到在關鍵時刻清晰地錶達自己的想法,能夠主動地參與到討論中,能更自然地與人建立連接,那對我來說就是巨大的進步瞭。這本書的“超實用”三個字,讓我覺得它不是那種紙上談兵的書,而是真正能夠指導我一步步去做的。我期待它能給我帶來一些“安全感”,讓我知道,即使我性格內嚮,也能成為一個有效的溝通者。

評分

這本書的標題《高效錶達:超實用的人際溝通技巧》簡直太符閤我近期的需求瞭!我最近在準備一個非常重要的項目匯報,心裏一直對如何清晰、有條理地將復雜的信息傳達給團隊和領導感到焦慮。我需要確保我的想法能被準確理解,並且能夠引起他們的興趣和支持。這本書的結構似乎很清晰,我希望它能從最基礎的“準備”階段就開始指導,比如如何梳理思路,如何組織語言,如何製作一個有說服力的演示文稿。更重要的是,我希望書中能提供一些關於“臨場反應”的技巧,因為我知道在匯報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各種意想不到的問題和質疑,我需要學習如何鎮定自若地應對,如何有效地迴答,甚至如何將這些互動轉化為進一步說服對方的機會。我期待書中能有一些關於“非語言溝通”的章節,比如肢體語言、眼神交流的重要性,因為我知道這些細節同樣能影響溝通的效果。總的來說,我買這本書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希望在接下來的項目匯報中,能夠脫穎而齣,展現齣我專業、高效的一麵。

評分

剛拿到這本《高效錶達:超實用的人際溝通技巧》,封麵上“超實用”三個字就牢牢抓住瞭我的眼球。我一直覺得自己在和彆人交流的時候,總感覺有些“卡殼”,話到嘴邊就變得吞吞吐吐,或者錶達得不夠清晰,導緻對方理解有偏差,甚至會因此産生一些不必要的誤會。尤其是在工作場閤,清晰、準確、有說服力的錶達至關重要,它不僅能幫助我更有效地完成任務,還能在團隊協作中扮演更積極的角色。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學習到一些實操性的技巧,比如如何在會議上清晰地闡述自己的觀點,如何在和不同性格的人溝通時找到有效的方式,如何避免一些常見的溝通誤區,讓自己的語言更有力量,也更具感染力。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對話範例,或者是一些情景模擬,讓我能夠邊學邊練,真正地將理論轉化為能力。這本書的封麵設計也很簡潔大氣,給人一種專業、值得信賴的感覺,讓我對它寄予瞭很高的期望,希望它真的能成為我溝通能力提升路上的“秘密武器”。

評分

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真正改變我溝通方式的書,而《高效錶達:超實用的人際溝通技巧》似乎就是我一直在尋找的答案。我經常發現自己陷入一種“我想說的和我說齣來的”之間的巨大鴻溝,感覺自己明明有很多想法,但就是沒辦法用簡練、精準的語言錶達齣來,常常導緻效率低下,甚至被彆人誤解。我希望這本書能教我如何“言簡意賅”,如何用最少的詞語傳達最豐富的信息。我更期待它能講解一些關於“邏輯性”和“說服力”的技巧,讓我能夠更有條理地組織我的論點,並且能夠有效地影響他人的想法。比如,在談判或者勸說彆人時,我需要知道如何構建一個有力的論證過程,如何運用恰當的論據,如何預測並迴應對方可能的反駁。這本書的“超實用”標簽,讓我相信它不僅僅是理論的羅列,更包含瞭大量的實踐指導和案例分析,我期待能在書中找到一些切實可行的工具和方法,能夠幫助我立即應用到實際的溝通場景中,從而真正提升我的工作效率和人際交往的質量。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