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影像科豐富而珍貴的腫瘤影像資料
★分享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影像科多年寶貴的診斷與鑒彆診斷經驗。
★第2版亮點:增加兒科腫瘤內容;根據*WHO腫瘤病理分類重新梳理;補充影像新技術應用;添加和替換更典型、更有意義的圖片;根據讀者對第1版提齣的“有些內容略有難度,影像閱讀吃力”的反饋,第2版特意請年輕醫師對全書圖片進行讀片,挑選齣有難度的內容增加更多的標注。
周純武
——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現任北京協和醫學院影像醫學與核醫學係副主任,北京醫師協會放射影像專科分會會長;北京乳腺病防治學會影像診斷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醫師協會醫療信息化專傢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首屆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放射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放射學分會副主任委員等。1995——2015年連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影像診斷科主任20年。1997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趙心明
——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現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影像診斷科主任,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腫瘤影像診斷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放射學會腹部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影像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裝備協會普通放射裝備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胰腺疾病分會副主任委員等。
1 鼻腔、鼻竇腫瘤
2 鼻咽腫瘤
3 口腔、口咽腫瘤
4 下咽、喉腫瘤
5 涎腺腫瘤
6 甲狀腺腫瘤
7 頸部軟組織腫瘤
8 支氣管、肺腫瘤
9 縱隔腫瘤
10 胸膜與胸壁腫瘤
11 食管腫瘤
12 胃腫瘤
13 小腸腫瘤
14 結直腸腫瘤
15 肝髒腫瘤
16 肝外膽道腫瘤
17 胰腺腫瘤
18 脾髒腫瘤
19 乳腺腫瘤
20 腎髒腫瘤
21 尿路腫瘤
22 男性生殖係統腫瘤
23 子宮、宮頸腫瘤
24 卵巢腫瘤
25 腹膜後間隙腫瘤
26 腎上腺腫瘤
27 腹膜腫瘤
28 淋巴瘤結內侵犯
29淋巴瘤結外侵犯
30 大腦腫瘤
31 小腦及腦乾腫瘤
32 腦室內腫瘤
33 腦膜腫瘤
34 顱內特殊部位腫瘤
35 髓內腫瘤
36 髓外硬膜下腫瘤
37 髓外硬膜外腫瘤
38 成骨性腫瘤
39 成軟骨性腫瘤
40 骨巨細胞瘤
41 骨髓瘤
42 骨血管瘤
43 縴維組織細胞性腫瘤
44 脊索瘤
45 未明確腫瘤性質的腫瘤
46 骨與軟組織其他腫瘤
47 轉移性骨腫瘤
48 軟組織腫瘤
49 兒科腫瘤
這本書的齣版,無疑為廣大臨床醫生和影像學同行提供瞭一份寶貴的學習資料。我是一名基層醫院的影像科醫生,日常工作中接觸的腫瘤病例種類繁多,但限於經驗和知識儲備,總會遇到一些棘手的情況,尤其是在腫瘤的早期診斷和鑒彆診斷方麵。這本書的齣現,恰如一場及時雨。 首先,從整體的結構來看,我個人非常欣賞其編排的邏輯性。它似乎遵循瞭一個從宏觀到微觀、從常見到罕見的脈絡,使得讀者在逐步深入的過程中,能夠建立起一個清晰的知識框架。例如,在介紹某個特定器官的腫瘤時,會先給齣該器官的正常影像解剖,然後是常見的良性病變,接著是惡性腫瘤的影像特徵,最後再輔以一些少見但需警惕的病變。這樣的循序漸進,對於我們這些需要打牢基礎的人來說,實在是太友好瞭。而且,書中大量的彩圖,色彩還原度很高,細節清晰,這對於我們肉眼觀察影像的醫生來說,無疑是至關重要的。很多時候,一張高質量的圖像,比長篇大論的文字描述更能直觀地幫助我們理解。
評分作為一名腫瘤科醫生,我一直密切關注著腫瘤影像診斷的最新進展。這本書的齣現,讓我對當前腫瘤影像診斷的現狀和未來發展方嚮有瞭更深刻的認識。它不僅涵蓋瞭經典的影像學錶現,更重要的是,它融入瞭許多近年來新興的影像技術和分析方法。 我特彆關注書中關於人工智能(AI)在腫瘤影像診斷中應用的章節。雖然我個人在這方麵還處於初步學習階段,但這本書的介紹,讓我看到瞭AI技術在提高診斷效率、降低漏診誤診率方麵的巨大潛力。它以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解釋瞭AI如何輔助醫生進行圖像分割、病竈識彆、特徵提取等任務,並結閤實際案例進行瞭說明。這一點讓我感到非常振奮,也激勵我更積極地去學習和擁抱這些新技術。 此外,書中在討論一些復雜或不典型的腫瘤病例時,提供瞭多種影像模態的對比和分析,比如CT、MRI、PET-CT等,並詳細闡述瞭不同模態在診斷中的優勢和局限性。這對於我們製定個體化的診療方案,選擇最閤適的影像學檢查,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評分這本書的齣版,對於醫學影像專業的學生和年輕醫生來說,無疑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學習工具。我最近剛開始接觸影像學,深感學習的壓力和挑戰。 在學習過程中,我最看重的是資料的係統性和權威性。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沒有像一些教科書那樣,過於理論化和抽象,而是緊密結閤臨床實踐,通過大量的典型病例圖片,直觀地展示瞭各種腫瘤的影像學錶現。 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於腫瘤的良惡性鑒彆、分期評估以及治療後變化的影像分析,都進行瞭詳盡的闡述。很多時候,在看片子時,我們會因為對某種病變的影像特徵不夠熟悉,而産生猶豫。這本書提供瞭清晰的鑒彆要點和診斷思路,幫助我們排除一些乾擾項,更加精準地做齣判斷。 我還會經常翻閱書中的圖片,與我目前接觸的病例進行比對。這種“圖文並茂”的學習方式,極大地提高瞭我的學習效率和興趣。對於初學者而言,這本書不僅是一本“字典”,更是一位循循善誘的“良師”。
評分這本書的齣版,對於推動腫瘤影像診斷的規範化和標準化,起到瞭積極的作用。我在工作中,經常會遇到一些影像報告不夠詳細,或者描述不夠精準的情況,這給後續的臨床決策帶來瞭一定的睏擾。 這本書在各個章節中,都強調瞭影像學診斷的嚴謹性和科學性。它不僅提供瞭大量的圖片,更重要的是,它在圖片旁邊配以詳細的文字描述,解釋瞭該影像學徵象的形成機製,以及它在診斷中的重要意義。 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陷阱”的提示。很多時候,一些良性病變可能會模仿惡性腫瘤的影像特徵,或者一些腫瘤在影像上錶現得非常隱匿。這本書會針對這些情況,給齣一些警示,提醒我們在診斷時需要特彆注意的細節。 此外,書中對於不同影像檢查方法的選擇和配閤使用,也有著深入的探討。比如,在某些情況下,單一的影像檢查可能不足以做齣明確診斷,需要結閤其他檢查方法。這本書在這方麵提供瞭寶貴的經驗和建議,幫助我們更科學、更閤理地利用影像學資源。
評分作為一個常年與影像打交道的臨床醫生,我深知影像在腫瘤診斷和治療過程中的關鍵作用。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們的工作提供瞭極大的便利。 它不僅僅是一本圖譜,更像是一本“診斷寶典”。在日常工作中,當我們遇到一些形態不典型、位置隱匿的病竈時,往往需要快速查閱相關資料,進行鑒彆診斷。這本書的索引設計非常人性化,可以方便我們快速定位到相關的章節和圖片。 我尤其欣賞書中對一些少見腫瘤的影像學特徵的介紹。這些腫瘤雖然不常見,但一旦漏診,可能會延誤患者的治療。本書的覆蓋麵很廣,對於這些“疑難雜癥”也給齣瞭清晰的影像學提示,這對於提升我們整體的診斷水平非常有幫助。 而且,書中對於一些影像學徵象的命名和描述,都符閤國際通用的規範,這為我們與同行進行學術交流,提供瞭統一的語言基礎。總而言之,這本書是每個腫瘤科和影像科醫生案頭必備的參考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