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生物医学论文翻译与写作对于非英语母语的医学科技工作者来说难度很大。《生物医学论文翻译与写作》从策略、论文叙述、语言三个方面,分别介绍了英语论文的写作技巧,包括科技论文的结构、审稿人评判标准、论文各部分写作技巧、如何回复编辑与审稿人等,内容详细、实用。
《生物医学论文翻译与写作》可作为生物医学科研工作者的参考书,也可作为生物医学专业英语论文写作教材。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生物医学论文概述
第一节 生物医学论文及其常见类型
第二节 生物医学论文基本格式
第二章 生物医学论文与其他科技论文的异同点
第一节 生物医学论文的语言文体特征
第二节 生物医学论文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 生物医学论文与其他科技论文的异同点
第三章 文献检索对于生物医学论文翻译与写作的重要性
第一节 医学文献检索基本概念与一般步骤
第二节 常见医学文献检索数据库及检索技巧
第三节 医学文献检索漏检、误检分析及对策
第四章 题目与摘要翻译与写作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题目的重要性
第二节 命题的原则与要求
第三节 题目字数要求
第四节 题目常见结构及翻译技巧
第五节 SCI论文摘要的作用与基本类型
第六节 摘要的主要内容及字数要求
第七节 摘要中英语时态和语态要求
第八节 英文摘要中常用表达方式及单复数表达
第九节 医学论文英文摘要的翻译原则与实例分析
第十节 摘要翻译细节注意事项
第十一节 关键词的类型与数目
第十二节 关键词的选择和格式
第五章 前言部分翻译与写作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前言的意义与作用
第二节 前言的结构构成及主要内容
第三节 撰写前言的基本要求与时机
第四节 前言中的参考文献
第五节 前言中常用的时态和英语表达方式
第六节 撰写前言的技巧及注意事项
第六章 方法部分翻译与写作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方法部分的意义及作用
第二节 方法的构成以及主要内容
第三节 方法中小标题的使用
第四节 如何写好方法部分
第五节 方法写作的常见问题及建议
第六节 方法写作中的注意事项
第七章 结果部分翻译与写作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结果的重要性和目的
第二节 结果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结果的写作方法
第四节 结果中小标题的翻译方法
第六节 结果部分写作中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
第八章 讨论部分翻译与写作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讨论的基本框架与内容
第二节 讨论写作案例分析
第三节 讨论写作注意事项
第九章 论文图表内容翻译与写作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图与表在科技论文中的作用
第二节 图的绘制与使用
第三节 表的绘制与使用
第四节 表头与图注的书写方式
第五节 图表中常用的表达以及时态
第十章 参考文献合理引用对于提升论文翻译与写作质量的重要性
第一节 正确使用参考文献的意义
第二节 如何正确合理地引用参考文献
第三节 致谢
第十一章 生物医学论文翻译与写作难点分析
第一节 词汇的特点及精准翻译
第二节 句子的特点及合理转换方法
第三节 时态特点及准确选择
第十二章 生物医学论文翻译与写作常用词语与句型
第一节 题目和摘要翻译中常见词语及句型
第二节 前言写作中常见词语与句型
第三节 方法翻译中常见词语与句型
第四节 结果翻译中常见词语与句型
第五节 讨论写作中常见词语与句型
第六节 过渡词的使用
第七节 生物医学论文中容易误用的词语
第十三章 生物医学论文翻译与写作常用软件及使用方法
第一节 SDL Trados Studio(塔多思)
第二节 MemoQ
第三节 Wordfast
第四节 Lingoes(灵格斯)
第五节 雅信CAT
第六节 雪人CAT
附录1 医学职务及职称常见标准缩写
附录2 医学院、医院科室名称常见标准缩写
前言/序言
目前,SCI期刊论文发表数量的多少,已成为衡量国内大部分科研机构、医院、医学院校乃至个人学术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国内医学界工作者们虽然都有很好的研究课题和样本数据,但由于不熟悉SCI写作体系、英语翻译欠佳、资料数据表述欠妥等原因,导致其论文在投稿SCI期刊时,屡投屡拒。与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本书的撰写旨在总结作者本人及团队过去十多年在生物医学学术发表领域的经验,以帮助医学界工作者更快、更高质量地在国外期刊上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不被SCI写作规则及语言要求所累。
《生物医学论文翻译与写作》全书共有十三章。其中第一、二章介绍了生物医学论文的基本概念、常见类型、格式、语言要求以及生物医学论文与其他科技论文的异同点。第三章讲述了文献检索对于生物医学论文写作的重要性,其中着重介绍了常用的医学文献检索数据库及检索方式。第四章至第十章的内容,重点讲解生物医学论文写作或翻译的各个部分,涵盖标题、摘要、关键词、前言、方法、结果、讨论、图表内容翻译和参考文献引用,并指出各个部分写作或翻译时的注意事项,以帮助读者在写作实践中越过“雷区”。第十一章选取了生物医学翻译过程中的一些难点来进行分析,包括医学翻译语言特点和翻译技巧等。第十二章总结了生物医学论文翻译中各个部分的常用句型。最后一章选取了目前常用的一些翻译软件和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的使用方法,以供读者使用时参考。在编写的过程中,我们力求本书体现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针对性。从内容上看,本书结合SCI发表策略,语言要求和写作中常见问题等,专注于提供医学论文方面的翻译和写作指导。
2.系统性。全书共十三章节,系统阐述了医学论文前期的参考文献检索,论文标题、摘要、关键词、前言、方法、结果、讨论到图表内容翻译和参考文献引用等各方面。对于有一定科研基础的医务工作者,可根据自己论文写作或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翻阅本书对应章节以作参考。
3.实用性。编写中,我们尽可能少地讲述概念性内容,每个部分均会选取SCI已发表论文段落作为实例分析,并告诉读者在生物医学论文翻译或写作过程中应遵循哪些原则、注意哪些事项。通过分析论文中各个部分的语言特点以及实例讲解,尽可能地协助医务工作者们在论文翻译过程中更好地进行语言表述,使其论文的内容、语言、写作风格和格式符合SCI发表级别要求。
由于编者水平和经验有限,本书中的错误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专家、同行和广大读者多提宝贵意见,以便我们今后对本书加以修订和完善。
《跨越语言的边界:探索生命科学的沟通艺术》 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无数 groundbreaking 的研究成果在世界各地不断涌现,它们如同璀璨的星辰,点亮着人类认识生命、改造生命、守护生命的道路。然而,语言的壁垒,却常常成为这些宝贵知识传播与交流的无形障碍。一篇意义深远的实验报告,一项可能改变疾病治疗模式的临床发现,一个揭示生命奥秘的分子机制,一旦被束缚在单一的语言体系中,其影响力和辐射范围便会大打折扣。 本书,《跨越语言的边界:探索生命科学的沟通艺术》,正是为弥合这一鸿沟而生。它并非一本枯燥的学术著作,而是一部引领读者深入理解生命科学沟通精髓的指南,一本赋能科研工作者、医学从业者以及任何对生命奥秘充满好奇的探索者,跨越语言藩篱,实现知识高效传播的实用工具。 为何生命科学的沟通如此重要? 生命科学的本质在于对复杂生命现象的探究与理解。从微观的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到宏观的生态学、流行病学,再到临床应用的医学诊断、药物研发,每一个分支都承载着人类对自身和自然界最深刻的认知。当这些知识需要跨越国界、跨越文化、跨越语言时,准确、清晰、有效的沟通便显得尤为关键。 想象一下,一位中国科学家在癌症治疗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其研究成果仅以中文发表。这意味着全球绝大多数的科研人员和临床医生将无法第一时间获取这些宝贵信息,从而可能延缓相关研究的推进,甚至错失挽救生命的良机。反之,一位美国的研究团队在新的抗病毒药物研发上获得了令人振奋的结果,如果其研究报告未能以清晰易懂的方式呈现给国际同行,那么药物的开发、临床试验的合作、甚至最终的上市推广都将面临重重困难。 因此,生命科学的沟通不仅仅是文字的转换,更是思想的传递、理念的碰撞、合作的桥梁。它要求我们不仅要掌握专业的科学知识,更要精通跨文化的交流技巧,理解不同语言体系的细微之处,并能够用最恰当的方式表达最复杂的科学概念。 本书将带您领略哪些精彩篇章? 第一章:生命科学沟通的基石——理解科学语言的本质 本章将深入剖析生命科学的语言特点。我们会探讨生物医学术语的构成、演变及其背后的逻辑,揭示不同专业领域(如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药理学、临床医学等)特有的表达习惯和惯例。更重要的是,我们将强调科学语言的严谨性、精确性以及客观性,并分析常见的误用和混淆,帮助读者建立对科学语言的深刻理解,为后续的沟通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章:从原文到译文——生命科学翻译的艺术与技巧 翻译,是跨越语言鸿沟最直接的手段。然而,生命科学翻译并非简单的词语替换,而是一门精密的艺术。本章将聚焦生命科学翻译的核心挑战与策略。我们将从术语的准确性、句式的流畅性、逻辑的连贯性、以及文化的适切性等多个维度,详细解析翻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例如: 高度专业化的术语翻译: 如何处理新出现的、尚未标准化的术语?如何选择最符合目标语境的专业词汇? 复杂句式的处理: 生物医学论文中常见的长句、从句、被动语态等,如何才能翻译得清晰易懂? 隐含信息的解读与传达: 翻译不仅仅是字面意思的传递,更要传达作者的意图、研究的价值和研究的局限性。 不同文体的翻译策略: 研究论文、综述、会议摘要、临床试验方案等不同文体,其翻译的侧重点和要求有何不同? 我们将通过大量的真实案例分析,展示优秀的翻译是如何做到既忠实于原文,又符合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真正实现信息的无损传递。 第三章:构建科学叙事——生命科学写作的逻辑与规范 写作,是表达科学思想、展示研究成果的重要途径。一本优秀的生物医学论文,其论证的严谨性、逻辑的清晰性、结构的合理性,都直接影响着其科学价值的体现和被认可的程度。本章将引导读者掌握生命科学写作的核心要素。我们将深入探讨: 研究论文的典型结构(IMRAD): 引言(Introduction)、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讨论(Discussion)这四大板块的写作要点、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 科学论证的逻辑: 如何清晰地陈述研究问题,提出研究假设,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法,客观地呈现研究结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力的讨论与解读。 数据的呈现与解读: 如何有效使用图表、表格等可视化工具来展示数据,并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和分析数据。 科学文献的引用与写作规范: 如何正确引用参考文献,避免学术不端,以及掌握不同学术期刊的投稿要求。 语言的科学性与风格: 如何运用简洁、精确、客观的语言,避免模糊、主观、情感化的表达,塑造专业的科学写作风格。 我们将鼓励读者学会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呈现科学研究,让晦涩的实验过程和枯燥的数据变得引人入胜,从而最大程度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有效地传达研究的意义。 第四章:沟通的艺术——跨文化视角下的生命科学交流 生命科学的交流早已超越了单一国家或地区的范畴,全球化的合作研究、国际学术会议、跨国药物研发,都对跨文化沟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章将从跨文化交流的视角,探讨生命科学沟通的特殊性。我们将分析: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科学理解差异: 科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认知,是否会受到文化价值观的影响? 跨文化学术会议的有效参与: 如何在国际会议上清晰地展示研究成果?如何理解和回应不同文化背景的提问? 国际合作研究中的沟通策略: 如何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合作者建立信任,协调研究方向,解决潜在的文化冲突? 面向不同受众的沟通: 如何将复杂的科学信息,以适合不同受众(如科研同行、临床医生、政策制定者、公众等)理解的方式进行表达? 本章将帮助读者提升跨文化敏感性,掌握在多元化的学术环境中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从而更好地融入全球生命科学发展的大潮。 第五章:工具与资源——助力生命科学沟通的利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生命科学沟通的道路上,有许多宝贵的工具和资源可以帮助我们事半功倍。本章将为您介绍: 专业的生物医学词典与术语库: 它们如何帮助我们解决术语难题,确保翻译的准确性。 常用的翻译软件与辅助工具: 它们在提高效率方面的作用,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学术写作风格指南与范例: 它们如何帮助我们规范写作,提升文章的专业性。 权威的学术期刊与数据库: 它们是获取最新研究信息、学习优秀写作范例的重要平台。 在线学习平台与社区: 它们如何提供持续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我们将引导读者善用这些工具,不断提升自身的生命科学沟通能力。 谁将从本书中获益? 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生和博士后: 为您提供坚实的写作和发表基础,助您在学术道路上走得更远。 青年科研工作者: 帮助您更有效地向国际同行展示您的研究成果,争取更多的合作机会。 医学专业的学生和临床医生: 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国际前沿的医学文献,提升诊疗水平。 生物技术公司和制药企业的研发人员: 为您的产品研发、技术交流提供语言支持,加速创新进程。 对生命科学感兴趣的普通读者: 帮助您理解更专业的科学文献,拓宽知识视野,领略生命科学的魅力。 《跨越语言的边界:探索生命科学的沟通艺术》,将是一次关于知识传播、思想交流、合作共赢的精彩旅程。它不仅仅是教您如何“写”和如何“译”,更是引领您深入思考科学传播的本质,掌握用语言的力量去连接世界、推动进步的艺术。我们相信,通过阅读本书,您将能够更加自信、更加精准地在生命科学的广阔天地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分享您的发现,并与全球的探索者们携手,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