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欧洲医疗保健体系观察与预测系列丛书”中有关医院经营与管理的
一本专著。该丛书是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地区办公室的主要出版物,在世界卫生领域
影响力很大。本书由该办公室下属欧洲医疗保健体系观察与预测机构的学术负责人
马丁·麦基教授与该机构资深研究员朱迪丝·希利博士共同领衔主编。撰稿者共计有
17位,都是欧美两个地区的著名及资深专家。本书内容主要包含三部分,系统讨论
了现代医院如何向民众提供更为便利和有效的医疗照护服务、如何整合医院内外部
资源,以及如何以高品质服务及时响应病患需要等问题。
目 录
前言/III
第一部分 医院概述
第一章 引言:医院的重要性/2
马丁·麦基 朱迪丝·希利
(Martin
McKee
&
Judith
Healy)
第二章 医院系统的演变/17
朱迪丝·希利 马丁·麦基
(Judith
Healy
&
Martin
McKee)
第三章 变革的压力/44
马丁·麦基 朱迪丝·希利 奈杰尔·爱德华兹 安东尼·哈里森
(Martin
McKee,Judith
Healy,Nigel
Edwards
&
Anthony
Harrison)
第四章 医院的角色和职能/74
朱迪丝·希利 马丁·麦基
(Judith
Healy
&
Martin
McKee)
第二部分 外部压力
第五章 医院及其外部环境:英国经验/104
马丁·亨舍 奈杰尔·爱德华兹
(Martin
Hensher
&
Nigel
Edwards)
第六章 医院越大越好吗?/126
约翰·波斯奈特
(John
Posnett)
目录
第七章 医院的投融资活动/150
马丁·麦基 朱迪丝·希利
(Martin
McKee
&
Judith
Healy)
第八章 支付机制:转型国家的理论与实践/192
约翰·C.兰根布伦纳 米里亚姆·M.威利
(John
C.
Langenbrunner
&
Miriam
M.
Wiley)
第九章 组织结构与外部环境的联系:转型经济的改革经验/227
梅莉塔·雅各布 亚历山大·普雷克尔 埃普丽尔·哈丁
(Melitta
Jakab,
Alexander
Preker
&
April
Harding)
第三部分 内部变革
第十章 改进医院的内部绩效/258
朱迪丝·希利 马丁·麦基
(Judith
Healy
&
Martin
McKee)
第十一章 欧洲医院不断变化的劳动力/286
詹姆斯·巴肯 菲奥娜·O.梅
(James
Buchan
&
Fiona
O’May)
第十二章 引进新技术/303
丽贝卡·罗森
(Rebecca
Rosen)
第十三章 最优化临床绩效/318
尼克·弗里曼特尔
(Nick
Freemantle)
第十四章 医院的组织和文化/334
琳达·艾肯 道格拉斯·斯隆
(Linda
Aiken
&
Douglas
Sloane)
第四部分 结论
第十五章 欧洲医院的未来/352
马丁·麦基 朱迪丝·希利
(Martin
McKee
&
Judith
Healy)
第一章
引言:医院的重要性
马丁·麦基 朱迪丝·希利
(Martin McKee & Judith Healy)
为什么要写一本关于医院的书?
医院是健康服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疗改革进程的核
心。作为独立机构,医院并未引起政策制定者和研究人员的足够关
注。医院之所以在健康服务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有以下几方面的
原因:一是其所占医疗保健预算的比例较高。在许多西欧国家,这
一比例为50%;在苏联,这一比例高达70%,甚至更高。二是医
院在健康服务系统中的顶级地位意味着,其政策会影响并决定患者
所能接触到的专科服务范围。这一点对于整体健康服务业有重大影
响。三是在医院工作的专家群体能够引领医疗职业发展。四是技术
进步、药物开发,以及对循证医学的更加关注,都意味着医院提供
的服务将对人口健康做出巨大贡献(McKee,1999)。但问题是,
如果医院组织缺乏效率,其对健康服务的促进作用将会被削弱,甚
至还会产生负面影响。
人们必须及时关注医院的变化。整个欧洲的医院都面临着日益
增加且快速变化的外部压力,包括人口变化、疾病模式、新技术和
新知识带来新医疗干预的可能性,以及公众和政治预期等领域发生
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医疗服务提供方式有重大影响,因为新的健康
服务方式需要新的建筑结构、拥有不同技能的员工和新的工作方式。
一个潜在的影响就是需要转换医院内医疗服务和医院外初级医疗服
前 言
世界卫生组织于2000年发布的世界卫生报告的主题是《改进医
疗体系的绩效》。这一报告要求世界各国的政策制定者应重新审视各
自的健康照护体系。医学知识、技术和药物学的进步已使医疗照护
能够为民众健康做出比以往更大的贡献。但不幸的是,医疗照护拥
有的这一潜在能力对于许多国家来说在现实中却难以做到。医疗照
护体系常常不能向民众提供有效服务,或者对病患的合理期望作出
响应。
医院在提供健康照护服务中虽然扮演着关键角色,但长久以来
却很少受到学术界和决策者的足够关注。其中的部分原因,可能是
因为医院改革被看作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医院是一个复杂组织,常
常被神话所笼罩。医疗资源的分布和配置通常满足的是先前几代人
而不是当代人的需求,并且医院在表面上对改革也表现出了抗拒态
度。医院所面对的民众需求——从人口、疾病、技术进步和民众期
望——一直处于持续不断的变化之中。无论是医院还是决策者,都
应对当前面临的改革压力作出反应。
那么医院在未来应扮演什么角色?本书不仅找到了医院要实现
的多个目标,而且也找到了医院在促进民众健康方面的核心作用。
医院提供有效医疗照护的先决条件是:政府部门包括其代理机构,
应为医院积极投入充足的人力、设施和知识——把健康照护体系的
各个不同组成部分密切联系在一起,并将之置于一个以合作而不是
以冲突为特点的框架之中。
书中的杰出研究成果由世界卫生组织欧洲观察站的几位专家合作完成——广泛采用高级学术研究中的概念技能,并结合欧洲各国
政策制定者的实际经验,共同为如何制定更有效的健康决策奠定了
坚实基础。
马克·丹颂
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区主任
读罢《变动欧洲中的医院:外部压力与内部变革》,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医院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机构,其背后承载着如此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变迁。作者以一种非常宏观的视角,将欧洲近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如战争、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冷战,乃至欧盟的成立等,巧妙地与医院内部的变革历程联系起来。书中对“外部压力”的解析令人耳目一新,它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因素,更涵盖了政治制度的变迁、人口结构的调整、公众对健康的日益关注,甚至是哲学思想和伦理观念的演进。而“内部变革”的描写更是细致入微,从早期修道院式的医疗机构,到现代化的教学医院,再到如今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每一步的转变都充满了故事。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对技术革新在推动医院变革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比如X射线、抗生素的发现,以及后来影像诊断和微创手术的发展,这些是如何改变了诊断、治疗的流程,又如何影响了医生的培养和医院的建设布局。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医疗史,更是一部欧洲社会现代化的缩影,它让我们看到,医院的变迁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整个社会的脉搏同频共振。
评分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以一种非常“落地”的方式,讲述了宏大的历史叙事。在读《变动欧洲中的医院:外部压力与内部变革》之前,我对于欧洲历史的理解大多集中在政治、经济、文化的大事件上,而对于那些默默服务于社会、保障人民健康的机构,我鲜有深入的思考。《变动欧洲中的医院》这本书,就像一本打开了新视角的手册,让我看到了在历史的洪流中,医院是如何被时代的巨浪所裹挟,又如何在其中摸索前行,寻找自身发展的路径。书中关于“外部压力”的论述,例如在战争时期,医院如何从战场救护站演变为战后重建的重要枢纽;在经济萧条时期,医疗资源如何受到挤压,但同时又催生出更高效、更经济的医疗模式。而“内部变革”的部分,则展现了医院内部的学科建设、专业分工、管理体系的不断演进,以及医务人员职业素养的提升。书中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医院的对比分析也很有价值,可以看到同一个时代背景下,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医院所展现出的差异性与共性。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对欧洲历史、社会学以及医疗发展感兴趣的读者,它会带给你很多意想不到的启发。
评分在我看来,《变动欧洲中的医院:外部压力与内部变革》这本书,最令人赞叹之处在于其叙事的高超技巧和严谨的研究态度。作者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历史导游,带领读者穿越欧洲医院发展的漫长时空。书中的“外部压力”被描绘得生动而具体,例如,作者会讲述某次重要的战争是如何迫使医院改进外科手术技术和伤员救治流程;或者,某一经济危机如何导致医疗费用飙升,从而引发关于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大讨论。这些宏观的外部因素,在作者的笔下,都转化为了影响医院日常运作的具体挑战。而“内部变革”的部分,则是一场精彩的“手术解剖”,作者细致地展现了医院内部的权力结构、资源分配、技术采纳、人员管理等各个层面的演变。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不同历史时期,医院在社会中的定位和功能的讨论,从早期被视为宗教慈善机构,到成为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的场所,再到如今兼具商业属性和社会责任。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丰富,它不仅提供了知识,更激发了思考,让我对“医院”这个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所,有了全新的认知和理解。
评分这本《变动欧洲中的医院:外部压力与内部变革》的书名实在太吸引人了,光听名字我就充满了好奇。我一直对欧洲的历史和文化发展非常感兴趣,尤其是近代以来,欧洲经历了那么多的社会变革、战争冲突、科技进步,这些因素是如何渗透到医疗体系,尤其是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的医院的呢?书名里“外部压力”和“内部变革”这两个词也很有意思,外部压力可能指政治经济动荡、流行病爆发、技术革新带来的挑战,而内部变革则可能涉及医院的管理模式、医护人员的培训、医疗技术的应用、患者权益的关注等等。我非常想知道,在如此复杂多变的环境下,欧洲的医院是如何适应、发展,甚至引领社会进步的。这本书会不会探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医院在面对相似外部压力时,采取了哪些不同的内部应对策略?会不会有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讲述某个时期的某家医院如何克服危机,实现重要的转型?我猜想,书中应该会涉及很多历史学、社会学、医学史等领域的知识,而且作者很可能是一位在这方面有着深刻研究的专家。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打开一扇了解现代欧洲医疗体系演变历史的窗口,让我对“医院”这个概念有一个更宏观、更深入的认识,而不只是将其视为一个提供医疗服务的场所。
评分《变动欧洲中的医院:外部压力与内部变革》这本书,以一种极为细腻和深刻的方式,勾勒出了欧洲医院在过去数百年间所经历的转型图景。作者并非简单地罗列历史事件,而是深入剖析了驱动这些变革的深层原因。在“外部压力”方面,书中详细描述了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民族国家的兴起、工业化进程对传统医疗体系造成的冲击,以及近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如何重塑了医院的角色和功能。同时,作者也着重强调了流行病(如黑死病、霍乱)对医院卫生条件、公共卫生意识以及疾病防控体系的长期影响。而在“内部变革”方面,则触及了医院内部管理机制的现代化,例如从早期教会或慈善机构的赞助模式,过渡到国家干预和市场化运作;医护人员的专业化培训体系的建立,从经验传承到科学教育;以及医学研究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如何不断推动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的提升。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医院并非一成不变的建筑,而是一个充满活力、不断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并主动进行自我革新的复杂有机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