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在世界各地的城市政策与城市再塑造议程(re-profilling agenda of city)中,占有突出位置。强调各种形式创意(creativity)的都市文化规划,逐渐作为重要地方政策倡议而出现,与此同时,“创意城市”(creative city)概念亦变为城市形象的老生常谈(cliche)。快速增长的地方文化规划与创意城市(cultural planning/creative city)蓝图,非常引人注目;而诸如欧盟(European Union)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等跨越国家的组织,亦推动旨在复兴城市、城市经济、打造“迥异”之地(brand places as ‘different’)的文化战略。
《文化城市》一书,强调文化规划自产生、重大议题揭示与研究(revealing and analysing)、(全球范围内)重要宣言与程序(manifesto and process)等方面的重要趋势,以及其在特定区域的阐释与执行(interpretation and implementation)。以源自欧洲、澳大利亚、亚洲和北美诸多例证为参考,《文化城市》提供了不同地区、国家、国际组织背景下,城市文化战略的深刻观察,又提供了引人注目的规则、矛盾与交叉(regulation,tension and intersection),以及众多重要而坚实的观点(core underpinning assumption)。
此书还探索了文化规划在社会、经济、城市与创意成果方面有能力获得成功的普遍预期(now-pervasive expectation)。此书将引起城市社会学(urban sociology)、城市研究(urban study)、文化政策研究(cultural policy)及人文地理学(human geography)等领域学者、学生的兴趣。
黛博拉·史蒂文森(Deborah Stevenson),社会学博士,现为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University of Western Sydney)文化社会研究所社会学与城市文化研究教授,主要从事社会学、城市文化等领域研究工作。其代表作品有《艺术与组织:澳大利亚文化政策的制定》(Art and Organisation:Making Australian Cultural Policy ,2000年)、《城市与城市文化》(Cities and Urban Cultures,2003年)、《城市》(The City,2012年)、《文化与城市:创新、旅游与休闲》(Culture and the City: Creativity,Tourism,Leisure,2012年),主编有《旅游文化:形象、空间与游客》(与斯蒂芬·韦尔林,Tourist Cultures: Identity, Place and the Traveller,2009年)、《阿什盖特规划与文化研究指南》(与格雷格·扬,The Ashgate Research Companion to Planning and Culture,2013)等作品。
总序/001
译者前言/001
致谢/001
缩略语表/001
导论/001
第一部分 创意都市:主题与理论
第一章 文化/003
第一节 绪论/003
第二节 艺术与文化/004
第三节 创意产业/008
第四节 城市文化/013
第五节 结语/019
第二章 公民身份/020
第一节 绪论/020
第二节 重塑公民/021
第三节 世界公民/国际大都会公民/026
第四节 创意公民/029
第五节 公民参与/033
第六节 结语/035
第三章 场所/037
第一节 绪论/037
第二节 对场所的理解/038
第三节 场所、意义与特征/043
第四节 绘制与想象场所/047
第五节 结语/053
第二部分 文化规划:城市、国家和实践
第四章 创新国家:英国与澳大利亚/057
第一节 绪论/057
第二节 回望大伦敦理事会/058
第三节 澳大利亚的文化规划/062
第四节 创意文化/067
第五节 规划创意/070
第六节 复兴澳大利亚/072
第七节 “快闪”英国/076
第八节 结语/081
第五章 资源、环境与舒适设施:美国与加拿大/083
第一节 绪论/083
第二节 宜居空间/084
第三节 这就是“我们的城镇”计划/089
第四节 场所艺术/093
第五节 创意城市与文化都市/097
第六节 成为“房地产开发商”/102
第七节 结语/107
第六章 “边缘”上的创新城市:上海、中国香港与新加坡/109
第一节 绪论/109
第二节 创造“亚洲世纪”/110
第三节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115
第四节 艺术、政治与都市发展/119
第五节 想象“国际化城市”/124
第六节 文艺复兴城市/128
第七节 结语/132
第七章 超越国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欧盟/133
第一节 绪论/133
第二节 创意欧洲/134
第三节 都市文化/137
第四节 欧洲风情都市/142
第五节 都市文化叙事/146
第六节 国际联合,策展都市文化/151
第七节 结语/159
第八章 文化、场所与公民身份/160
参考文献/169
当我看到“全球视野”这几个字的时候,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种宏大的格局。我知道,许多城市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它们在历史进程中,或多或少地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同时也对世界产生着回响。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平台,让我看到不同文化城市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它们是如何在互相学习、借鉴中,汲取灵感,又如何在竞争与合作中,展现各自的独特价值。这本书会不会探讨,在全球化浪潮下,一些非西方文化城市是如何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同时,积极融入国际社会,并成为新的文化力量?它是否会分析,不同文化城市在面对全球性议题,比如环境可持续性、社会包容性、科技创新时,所提出的不同解决方案和实践经验?我非常期待能够了解到,在世界这个大舞台上,不同文化城市是如何演奏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乐章,并共同谱写人类文明的多元篇章。
评分我一直认为,城市不仅仅是钢筋水泥的聚合体,更是人类情感、思想、生活方式的集中展现。每个城市都有它独特的“灵魂”,而这个灵魂很大程度上是由其承载的文化决定的。我非常好奇,那些闻名遐迩的文化城市,究竟是如何炼成今日的模样?它们在发展过程中,是如何处理现代化进程与传统文化保护之间的平衡的?是坚守古老的方式,还是大胆拥抱创新?我猜测,书中可能会探讨到城市规划、建筑风格、艺术表现、传统习俗,甚至市民的日常生活方式,如何共同构成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图谱。比如,一个城市的街头艺术是否反映了其自由开放的精神?一个城市的博物馆收藏品是否讲述了其跌宕起伏的历史?一个城市的夜市是否是其最接地气的生活写照?这些细节都充满了无穷的魅力,让我忍不住想要去发掘和理解。此外,“探究与未来”的定位,也预示着这本书不会止步于对现状的描述,而是会着眼于城市文化未来的发展趋势,这尤其让我感到兴奋,毕竟,了解过去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听起来就特别吸引我,让我联想到无数个生机勃勃、充满故事的城市。我一直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地域特色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不同文化如何在城市这个独特的载体中碰撞、融合,并最终塑造出各自独特的魅力,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宏大课题。想象一下,在古老欧洲的石板路上,我能感受到数个世纪的历史沉淀;置身于亚洲现代化都市的摩天大楼群中,又能体验到科技与传统的奇妙共生;或者漫步在拉丁美洲色彩斑斓的街巷,捕捉到热情洋溢的生活气息。这些差异化的体验,正是文化城市最直观的体现。我期待这本书能带我走进那些曾经只在新闻报道或旅游宣传册上见过的城市,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去理解它们的“文化基因”,它们是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汲取养分,又如何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不断自我革新。尤其是“全球视野”这个词,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期待,希望它能提供一个更广阔的视角,让我看到不同文化城市之间存在的联系与影响,以及它们在应对共同挑战时所展现出的智慧与创造力。
评分说实话,我对“文化城市”这个概念既熟悉又感到一丝模糊。我知道巴黎是艺术之都,罗马是历史的活化石,而东京则代表着前卫与秩序的结合,但这些标签似乎太过简单。我更想知道的是,是什么样的深层逻辑和驱动力,让这些城市能够长久地散发出独特的光芒,并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这本书的书名让我感到,它不仅仅是泛泛而谈,而是有着深入挖掘的决心。我期待它能像一位博学的向导,带领我穿梭于不同城市的经纬,揭示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文化脉络。是那些独特的地理位置、历史事件、民族迁徙,还是经济发展模式,共同塑造了这些城市的文化内核?它是否会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城市居民如何形成独特的价值观和生活哲学?我猜想,作者可能会引入一些案例分析,通过对具体城市的细致剖析,来论证其观点,从而让读者对“文化城市”的理解更加具象化和深刻。
评分“探究与未来”这四个字,无疑是这本书最引人遐想的部分。在经历了过去几十年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后,我们不禁要思考,未来的城市会是什么样子?它们将如何继续承载和发展其文化?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前瞻性的思考,不仅仅是描绘一个理想化的未来愿景,而是基于对当下文化城市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提出一些切实可行,又充满启发性的观点。比如,在数字时代,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是否会改变我们体验城市文化的方式?在人口结构变化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城市文化又将如何演变以适应新的挑战?它是否会探讨,未来的文化城市如何在保持其独特性和吸引力的同时,能够更好地解决社会公平、环境保护等问题?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打开一扇窗,让我窥见未来文化城市发展的可能性,并激发我对如何塑造一个更美好、更具文化魅力的城市未来的思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