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缺乏的不是曆史知識,而是曆史觀點,明確以大曆史觀為重的史學著作;
與陳寅恪、錢穆、陳垣並稱“現代史學四大傢”,呂思勉畢生功力所在,四大斷代史之一;
黃仁宇、易中天承其衣鉢,高校學生曆史必讀教材;
從始至終,充斥著各種讀史法門、史學觀點,索隱鈎沉,縱橫開闔,史料充足,然後鞭闢入裏,一針見血,又極喜翻案,閱讀之下,或者豁然開朗,或者瞠目結舌。每一小節,都足以成就一篇重大論文。
本書是現代史學四大傢之一呂思勉先生所著四部斷代史的第一部,為其畢生學術功力真正之所在,備受史學界所推崇,是研究上古先秦史的最基本參考書之一。本書分前後兩部分,上半部敘述政治曆史的變革,包括王朝的興衰,各種重大曆史事件的前因後果,各個時代的政治設施及其成敗得失,以及王朝與周邊少數民族及鄰國的關係等;下半部對該時代的社會文化作瞭全麵而係統的敘述,實際上是一部廣義的社會文化史,涉及社會組織、社會等級、農工商業、衣食住行、人民生計、政治製度、學術宗教等方麵。先生遜言:“論古史材料,古史年代,中國世族起源及西遷,古代疆域,宦學製度,自謂甚佳。”
本書充分體現瞭呂思勉的曆史研究方法,從始至終,充斥著各種讀史法門、史學觀點,索隱鈎沉,縱橫開闔,史料充足,然後鞭闢入裏,一針見血,又極喜翻案,閱讀之下,或者豁然開朗,或者瞠目結舌。每一小節,都足以成就一篇重大論文。民國期間,就被列為齊魯大學國學院的專著匯編,之後更成為全國高校的曆史必讀教材。
呂思勉(1884—1957)
現代史學四大傢之一。字誠之,江蘇常州人,15 歲入縣學,18 歲自學古史典籍;早年執教於常州學堂,負笈從學的就有後來成為文史大傢的錢穆、趙元任、黃永年等;後任教於上海光華大學、華東師範大學。
呂思勉讀書廣博,治學嚴謹,通貫各時代,周贍各領域,蔚為一代史學宗師,代錶著作有《先秦史》《秦漢史》《兩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斷代四史,及《白話本國史》《呂著中國通史》《呂思勉讀史劄記》《中國民族史》《中國製度史》《文字學四種》等。
常州府中學堂諸師長尤為餘畢生難忘者,有呂思勉誠之師。
——錢穆
錢穆的頭腦太迂腐,迂腐得自成一傢,這種現象,並無師承,因為錢穆的老師呂思勉卻前進得多。老師前進、學生落伍,這真是怪事!
——李敖
論方麵廣闊,述作宏富,且能深入為文者,我常推重呂思勉誠之先生、陳垣援庵先生、陳寅恪先生與錢穆賓四先生為前輩史學四大傢。
——嚴耕望
(呂思勉)先生之於書幾無所不讀,雖以史學名傢而兼通經、子、集三部,述作纍數百萬言,淹博而多所創獲者,吾未聞有第二人。
——譚其驤
一位文史底蘊深厚、服膺顧炎武治學精神而又深受西方近代史觀影響的史學大師。
———劉學照
第一章 總 論 1
第二章 古史材料 4
第三章 民族原始 22
第四章 古史年代 32
第五章 開闢傳說 42
第六章 三皇事跡 46
第七章 五帝事跡 56
第八章 夏、殷、西周事跡 90
第九章 春鞦戰國事跡 150
第十章 民族疆域 250
第十一章 社會組織 271
第十二章 農工商業 307
第十三章 衣食住行 331
第十四章 政治製度381
第十五章 宗教學術 444
第十六章 結 論 486
第一章 總 論
曆史果何等學問?治之果有何用耶?自淺者言之,則曰:史也者,前車之鑒也。昔人若何而得,則我可從而放效之;若何而失,則我可引為鑒戒,斯言似是,而實不然。何則?大化之遷流,轉瞬而已非其故,世事豈有真相同者?見為相同,皆察之未精者耳。執古方以藥今病,安往而不貽誤?近世西人東來,我之交涉,所以敗績失據者,正坐是也。然則史學果何用耶?
曰:史也者,所以求明乎社會之所以然者也。宇宙間物,莫不有其所由成,社會亦何獨不然?中國之社會,何以不同於歐洲?歐洲之社會,何以不同於日本?習焉不察,則不以為異;苟深思之,則知其原因極為深遠,雖極研索之功,猶未易窺其萬一也。因又有因,欲明世事之所由來,固非推之邃初不可。此近世史傢,所以記載務求其詳,年代務求其遠;雖在鴻荒之世,而其視之之親切,仍與目前之局等也。
史事既極繁賾,而各時代之事勢,又不能無變異,治史者自不能不畫為段落。昔日史傢多依朝代為起訖。一姓之興亡,誠與國勢之盛衰,群治之升降,皆有關係,然二者究非同物,此近世史傢,所以不依朝代,而隨時勢以分期也。分期之法,各傢不同,而畫周以前為一期,則殆無二緻。是何哉?論者必曰:封建易為郡縣,實為史事一大界,斯固然也。然封建、郡縣之遞嬗,其關係何以若是其大?則能言之者寡矣。蓋世運恒自塞而趨於通,而其演進也,地理若為之限。以交通之阻隔,乃將世界文化分為若乾區;區自有其中心,而傳播於其鄰近;久之,則各區域之文化,更互相接而終閤為一焉。此前世之行事,可以共徵;亦今後之局勢,可以豫燭者也。中國地處亞東,為世界文明發源地之一。其地東南濱海;西則青海、西藏,號稱世界第一高原;北則濛古、新疆,實為往古一大內海,山嶺重疊,沙磧綿延,實非昔時人力,所能逾越;東北興安嶺之麓,雖土壤腴沃,而氣候苦寒,開拓且非旦夕可期,更無論逾嶺而北矣。職是故,中國今日之封域,實自成為一文化區。摶結此區域內之人民而一之,而誕敷其文化,則中國民族在世界上所盡之責任也。此一區域之中,事勢亦自分難易。內地之諸省及遼寜,久摶結為一體,吉、黑及濛、新、海、藏,則不免時有離閤焉。此等皆以大勢言之,勿泥。 封建廢而郡縣興,則我民族摶結內地及遼寜之告成,而其經營吉、黑及濛、新、海、藏之發軔也。其為史事一界畫,不亦宜乎?
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成功地構建瞭一個宏大而又清晰的先秦曆史框架。在閱讀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瞭作者在史料整閤和觀點提煉方麵的超凡能力。他沒有簡單地重復前人的結論,而是加入瞭大量富有洞察力的現代視角和研究成果,使得一些看似陳舊的曆史問題,煥發齣瞭新的光彩。特彆是對於周朝禮樂製度的演變及其對後世政治文化的影響的分析,深入淺齣,邏輯鏈條清晰可見,讓人豁然開朗。作者對曆史人物的刻畫也十分到位,無論是那些叱吒風雲的諸侯王,還是那些潛心著書的哲人,都被賦予瞭復雜的人性,而不是臉譜化的符號。這種立體化的處理方式,使得曆史的學習過程充滿瞭探索的樂趣。我不得不稱贊的是,本書的修訂版在很多地方都進行瞭更新和完善,看得齣作者對學術前沿的持續關注,這對於一本史學著作來說至關重要,體現瞭嚴謹的治學態度。這本書絕對是案頭必備的參考書目,值得反復研讀。
評分說實話,我原本對先秦史的瞭解僅限於教科書裏那些零散的記載,總覺得那是段非常模糊、難以把握的“上古時代”。然而,自從翻開這本書後,我的看法徹底改變瞭。作者的筆力極其深厚,他似乎有一種魔力,能將那些晦澀難懂的古籍記載,轉化成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處理曆史細節時所展現齣的那種匠人精神,每一個引文、每一個曆史節點,都經過瞭反復的打磨和考量,使得全書的論證邏輯非常嚴密,讓人讀起來踏實而信服。閱讀體驗上,我感覺自己不是在讀一本嚴肅的曆史著作,而更像是在聽一位博學多識的長者,娓娓道來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這種敘事上的親和力,極大地降低瞭閱讀門檻,讓深奧的先秦史知識變得觸手可及。唯一讓我覺得略有遺憾的是,某些篇章的論述深度偶爾會因為追求敘事的流暢性而略有減弱,但瑕不掩瑜,整體瑕疵非常微小。這本書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先秦文明的窗戶,讓我對中華文明的源頭有瞭更深刻的敬畏與理解。
評分這本書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尤其是對那些對中國古代曆史感興趣,但又苦於傳統史書過於晦澀難懂的讀者來說,簡直是一股清流。作者的敘事手法非常獨特,他沒有像很多曆史學傢那樣,一上來就堆砌大量的史料和考據,而是以一種更具人文關懷的筆觸,將那些遙遠的曆史人物和事件鮮活地呈現在我們麵前。閱讀過程中,我感覺自己仿佛穿越迴瞭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親眼目睹瞭周文王的禮樂製度如何建立,春鞦戰國的列國紛爭如何展開。更難能可貴的是,作者在講述曆史事件時,總能巧妙地將當時的社會背景、思想文化與人物命運聯係起來,讓我們不僅僅停留在事件的錶層,而是能深入理解那個時代的精神內核。特彆是對於先秦時期不同學派思想的梳理,作者的處理方式非常細膩,既有宏觀的概括,又不失對具體思想精髓的精準把握,對於理解諸子百傢的思想脈絡非常有幫助。這本書的排版和裝幀設計也相當考究,讓人在閱讀過程中能享受到一種視覺上的愉悅,這對於一本曆史讀物來說,無疑是加分項。總之,這是一本知識性與可讀性兼備的佳作,極力推薦給所有熱愛曆史的朋友。
評分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這本書,那就是“通透”。作者顯然對先秦時期的曆史脈絡有著爐火純青的掌控力,他能夠在高屋建瓴地分析大趨勢的同時,精準地捕捉到那些影響曆史走嚮的關鍵細節。閱讀過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的敘述邏輯性極強,仿佛在搭建一座精密的思想迷宮,引導讀者層層深入,最終洞悉曆史的真相。他對於文獻的取捨和解讀,體現瞭極高的專業素養,既保持瞭學術的嚴謹性,又避免瞭陷入故紙堆的枯燥。此外,書中對不同史料來源的交叉驗證和對比分析,也讓讀者得以一窺曆史研究的復雜性與魅力。這本書對於理解中華文明的早期形態,尤其是“禮”與“法”的初步張力,提供瞭極其深刻的洞察。這是一部需要靜下心來細細品味的力作,讀完之後,對於先秦時代的麵貌,我的認識達到瞭一個前所未有的清晰和立體的高度,收獲甚豐。
評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極具沉浸感的。作者的文筆老練而富有張力,文字中蘊含著一股強大的感染力,仿佛能聽到古戰場上的金戈鐵馬聲,也能感受到稷下學宮中思想交鋒的火花。我個人對史學的興趣點在於社會結構和生活細節的還原,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不僅僅描繪瞭王權的更迭,更細緻地還原瞭當時社會的階層劃分、農業生産方式以及普通民眾的精神麵貌。例如,對於商周之變中“天命”觀念的變遷的闡述,就結閤瞭大量的考古發現和文獻佐證,令人信服。它提供瞭一種更為“接地氣”的曆史觀,讓人能真切地感受到曆史的厚重感和曆史人物的溫度。這本書的結構安排也十分閤理,章節之間的過渡自然流暢,即使是第一次係統接觸先秦史的讀者,也不會感到迷失方嚮。這不僅僅是一本曆史書,更像是一部優秀的、充滿智慧的文化史詩。
評分呂思勉誠之先生的大作,適逢618滿減活動,入手。紙張印刷都還不錯。慢慢研讀。
評分書很好,很值得已初步入門的曆史愛好者細讀。這是嚴肅的曆史讀本。我以前看的多是明朝那些事兒,易中天中華史這樣的小說類型的,覺得這套書的水平提高瞭很大一個檔次。
評分大傢看下麵的照片就知,挺全的一套書,對於喜歡學習曆史的孩子來說,如獲珍寶!京東的快遞很給力,昨天下單,今天到!
評分大師寫的書,要靜下心來品讀,瞭解曆史經典之作,好書。每月都要領券80買書,都快成習慣瞭。要抓緊時間看書瞭。
評分理工人的夢想是讀遍曆史,好多啊,先粗淺著讀吧。必須贊一個京東速度。
評分京東包裝差,壁紙一張!書有碰撞,內凹。但送貨快!相對比當當的就好多瞭,兩個箱子還有泡沫。
評分《文字學概要》是裘锡圭先生文字學理論方麵的一部專著。本書結閤傳世文獻與齣土文字資料及考古發現,全麵討論瞭有關漢字的性質,漢字的形成、發展、演變,漢字結構類型,文字假藉,文字分化與閤並,字和字的形音義關係以及漢字整理和簡化等問題,分析深入論證嚴謹、見解深刻而多有創意,對漢字學的研究和教學作齣瞭很大貢獻。
評分為什麼要看呂思勉,因為先生真的是研究性學者,非常講究文獻的引用和史實的轉達!
評分金龍魚 寒地東北大米 4kg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