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着陪着就长大了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陪着陪着就长大了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陪着陪着就长大了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钟煜 著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24


商品介绍



出版社: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ISBN:9787515820736
版次:1
商品编码:12349985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8-05-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240
字数:150000

陪着陪着就长大了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相关书籍





书籍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励志与孩子共同成长的家长们
  钟煜老师就像邻居家的姐姐,在书中和你随性讲她和小游的点滴小事儿,没有激情说教,没有谁对谁错,甚至没有必要的故事结局。和钟煜老师聊天时提过,作为一个编辑妈妈,我不想站在高高的文字据点指手画脚孩子的生活,钟老师微笑着说:“你和孩子是一起成长的,在某个时刻,她牵引你向前走一段;另一时刻,你牵引她向前走一段。这样,你们才能共同成长。”
  “共同成长”,这正是我们在这本书中,想要告给你们的话。以下是本书节选的钟煜老师的前言,愿我们共待好时光,和孩子共同成长。
  这些文字,绝大部分来自我从怀孕到女儿上小学前断断续续的记录,这些记录,从我的微信公众号发出来,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叫“游记”。
  我的女儿,叫游游。这些文字,记的是她的成长,存录下来的,其实是我在妈妈这个角色里不断挣扎、努力向前的过程。
  在我还没有当妈妈的许多年里,听到的更多的话是——“等你生了孩子,肯定是个特别棒的妈妈”。
  嗯。我从24岁起开始在一本育儿杂志做主编。等到我32岁当妈妈的时候,已经跟尿布、奶瓶、玩具和早教班,以及各种各样的育儿理论打了八九年交道,认识了各种各样的妈妈,听过各种各样的成长故事,也有幸被育儿领域的各位出色的专业人士耳提面命,受益颇多。
  但是,成为一个妈妈,仍然是生命中令我错愕的一件事,并且持续不断地为我制造惊奇、危机,以及左右为难的境遇。
  我的愿望,是有一个像蜡笔小新那样的孩子——乐观、有强大的“钝感力”和“迷之自信”。这样的小孩会很容易快乐吧,我想。
  然而游游极敏感、谨慎,对安全感有超高要求。小时候任何一点生活常规的变化都需要经历漫长的适应过程,长大了仍旧容易因为“袜子缝对不齐”这样的事纠结郁闷。于是,这些年来,我必须不断深呼吸,才能安静面对“我做得够好吗?”的追问。
  我在工作的很多年里一直在探寻的问题是:如何帮助妈妈做到工作、生活、家庭平衡美好?然而我做妈妈之后奋力在做的,不过是像一个练杂耍的人,将“工作”、“孩子”、“家人”和“自己”这几个球匆忙抛起又掂量着接住。哪里有平衡可言,技巧全在5个字——“排列优先级”。
  如果说过往的工作经历给了我什么,那就是“看得多一些”。而我和女儿一样敏感内向的个性又让我习惯于“想得多一些”。
  这本小书结集的,就是我的“看到”与“想到”,是我与女儿相扶相携、相互容让的成长录。
  那些琐琐碎碎的欢喜与为难,困惑与安然,或许,在某一个翻页间,会应和到你内心的某个节拍,你会轻轻念一句:“哦,原来我们都是这样过来……”
  嗯。这就对了。
  握手。

内容简介

《陪着陪着就长大了》集结的,是作者钟煜与女儿小游相扶相携、相互容让的成长录。书中这些琐碎的欢喜与为难、困惑与安然,或许,在某一个翻页间,会应和你内心的某个节拍,然后在你心里默念着:“哦,原来我们都是这样过来。”


作者简介

钟煜,游戏力工作室主编,资深育儿媒体人,原《父母世界》《我和宝贝》杂志主编;翻译出版育儿书籍《朋友or敌人》《怪诞育儿学》《养育女儿》《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等。


精彩书评

  做好妈妈本没有秘籍和捷径,如果非要找一条,一定是——自我修行和成长。钟煜老师一直在可敬地努力地做,不信,读读她细腻到骨子里、掏心窝子讲出来的话和事!
  ——《中华家教》主编 王敬川

  这是一本温情脉脉的书,来自一位新手妈妈,也来自一个可爱的孩子。笔端流淌着细微的日常,恰似春雨,润入人心,让一对彼此陪伴,共同成长的母女形象跃然纸上。
  ——《时尚育儿》主编 申艳

目录

陪着陪着就长大了1

我和小游的睡前时光4

让孩子感受赢or准备输9

好妈妈的另一面13

照书养?照猪养?17

小游的芭蕾课21

来吧小屁孩,我们谈谈人生27

这就是我吧 35

小朋友的百科类书(一)39

小朋友的百科类书(二)44

最典型亲子冲突

(一个郁闷早晨的自省)50

说说外公外婆56

育儿专家不知道的事61

谁家还没个熊孩子66

当你离开,一个优秀的女人会继续生活73

孩子跟人要吃的怎么办79

亲爱的小孩儿84

我的小公主去哪儿啦90

爸爸的光芒95

不开心,就“蹦咔”一下100

游妈答问之说说绘本104

不上幼儿园110

理想中的幼儿园119

幼儿园之可以不理会的私人建议124

54天小游入园记127

旅行有什么意思137

给幼儿园老师的“介绍信”140

入园准备碎碎念(上)144

入园准备碎碎念(下)149

妈妈要去上班了153

Online时代,我闭嘴156

读书的心情159

放下一点点161

要不要上早教课164

送什么礼物给老师170

给一位“迷茫”妈妈的回信175

睡不着为什么要数羊179

把尿不把尿182

断奶、夜奶及其他185

聊天,很重要的成长练习题194

成长有没有捷径199

何谓缺少?如何寻找202

Follow Your Heart有多难204

孩子为何不满足,以及何为满足209

爱是接纳216

其实更爱219

所有“代班圣诞老公公”,节日快乐221

只想做个够好的妈妈225


精彩书摘

  和小游的睡前时光
  洗脸必须洗3次,因为她要玩3次“吓唬妈妈”的游戏。游戏要求我拧好毛巾,作傻乎乎的和蔼可亲状走出卫生间大喊“游游啊,来洗脸啦”!然后她躲在卫生间门口,做凶恶的小老虎状,尖叫着扑过来。游戏重点是我必须(表现得)真的被吓到,完美的表现方式是脸现惊恐,一手抚胸,双脚跳起。任何一个部分做得不到位,她都会皱眉表示不满,甚至要求“再来一次”。
  然后洗PP、洗脚(中间省略无数字的劝说、诱骗、威胁)。
  她通常会要求自己洗脚,并且轰我“妈妈,你看会儿手机去吧”。等她终于喊“洗好了”的时候,迎接我的基本是全被弄湿了的袖子、拖鞋和满地水。
  然后擦脚吧。
  不,等等!
  她在脚盆里并齐双脚,念念有词:“左脚是游游,右脚是妈妈,我看看谁站得好,谁乖就让谁先擦。”10次里有那么一两次,她会温柔地摸摸我的脸,轻叹一声说:“算了,这次算妈妈乖,让妈妈先擦吧。”
  擦洗停当,收拾玩具,给外公外婆道晚安,回卧室睡觉(中间省略无数字的劝说、诱骗、威胁)。
  妈呀,累了,下面我写快一点儿。
  回卧室的第一件事是跳舞。我用手机里的豆瓣电台放歌(是的,我给她放的都是我爱听的歌),她自己合着音乐跳舞。
  然后,按照芭蕾老师的要求复习动作——“劈竖叉”和“趴大青蛙”。为了让游同学始终保有热情和积极性,通常是她做一遍,再教我做一遍(嗯,陪伴,有时候要用生命来冒险)。还好我做的时候她会飞快地数到10,让我起来(“妈妈,你知道我为什么数那么快吗?因为我怕你疼。”)。
  然后讲故事。她说3个,我说一个,然后达成协议,讲2个。
  然后按摩背,然后捏手。
  然后,终于躺下,讲“今天最快乐的事”。
  然后是“问问题的时间”,她问我5个问题(比如,“人为什么要有鼻子啊?”“妈妈,你几岁啦?”“为什么擦PP的纸不能擦鼻涕啊?”等等),然后我得问她5个问题(我乘机打探下她最近有没有打算“跟谁结婚”,外婆又说我什么坏话了之类)。
  然后,该睡了。
  “我要喝水。”
  “尿尿!”
  “还要喝水。”
  “妈妈我不想你明天上班。”
  “妈妈我想要一双跟乐乐一样的鞋。”
  “妈妈你看,爸爸又在看手机了。”
  “妈妈……”
  “zzz……zzz……”
  你们猜,是谁睡着了?
  每晚下班回家到游睡着的这不到3个小时的时间,就是工作日我能陪她的所有时间。麻烦在于,这往往也是我一天中最疲惫、状态最low的时间。所以我时常会郁闷,会焦躁。游是个敏感的小孩,她会问:“妈妈你为什么脸上显出不高兴的样子?”我便老实回答:“因为我太累了。”
  但是我也在努力。在这段时间里,我努力的方向是“放下”。
  放下我在一天工作中无意间积累的负能量。
  放下我“还有N个方案没写完”的焦虑。
  放下“你还不快睡,明天上学要迟到了”的压力。
  放下“我是个妈妈,她是个小孩”而带来的莫名的“责任”。
  放下“这些事儿好无聊”的念头。
  放下外公外婆偶尔会投来的“你太惯她了”的目光。
  放下……
  我和游每天就那么3小时可以厮混,我们想干嘛就干嘛。
  让孩子感受赢or准备输
  翻看旧文章,读到这样的困惑:“最近我2岁的女儿喜欢在临睡前跟我和爸爸玩这样一个游戏:躺着,高高抬起双腿,看谁保持的时间长。她一直要赢,甚至会要求我说:‘妈妈你把腿放下。’然后再自己得意地抬起双腿,开心地说:‘游游还抬着呢。’”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大部分时候我会听她的,让她赢,甚至配合夸张地做出痛苦的失败表情。她就会非常开心。我想,让她开心吧,这是我最愿意做的事。不过,偶尔心里会有些不确定——这样做对吗?
  现在游已经4岁半了,仍然在所有的事情上只赢不输。哦,不对,有个大的变化——她可以接受我赢,甚至会故意为我创造赢的机会,比如,猜谜语之前先悄悄把谜底告诉我。我想这是因为她跟我关系好。“亲密关系让孩子更有公平心”,这是我上星期翻《西尔斯亲密育儿法》读到的。但这是另一个话题了,今天主要是想说说孩子的输赢。
  我并没有本事把这个话题说清楚。但是我的“育儿圣经”《游戏力》里刚好有一个小的部分讲到与孩子做游戏的输赢问题,非常受用。便一字一字敲下来,跟大家分享。
  有人问一群4岁的孩子,他们是想跟同伴玩,还是想跟父母玩?大部分的孩子选择了父母。你很惊讶吧?他们说:和父母一起玩,他们可以获胜,可以主导游戏。而他们的同伴则一般不会因为实力悬殊而主动做出让步。通过命令父母,或者在篮球场上打败他们,孩子得到了一些安全依附感的补充,他们才可以出去和同伴较量。
  让孩子感受赢or准备输
  当游戏有输赢胜负时,很多家长都抱有磨炼孩子、让他为未来做好准备,以面对残酷竞争的想法。竞技比赛里尤为明显,各种棋类游戏也是如此。与母亲相比较,父亲更可能采用这种方法和态度,特别是对待儿子时。很多父亲都坚持认为,他们从来不让儿子赢,只有这样,儿子才能准备好在未来与对手竞争,那些对手是不会故意输掉比赛的。但是,一个成年男子和一个孩子比赛并不公平吧!所以这样做,到底在为孩子准备了什么?世界是冷酷无情的,对吗?
  不断有家长提到一个问题:“下棋时,我什么时候才不用让着孩子呢?”这是我最爱的问题之一,但是很难回答。你想借一场简单的棋局完成许多事:你想要他享受游戏;你想要增进他的棋艺;你想要他培养一点斗志,但又不要太多;你想要他在赢的时候有风度,输的时候也有气量;你想让他知道,他的同伴不会像你这样让着他。
  通常,从让他们赢开始,然后逐渐提高困难度。你会进进退退一阵子。即使孩子已经能够公平地击败你,有时他们仍然会希望你用“特殊的规则”来玩。有时他们希望赢,有时又希望有点儿挑战才好。所以我想,你最好还是跟着他们走。也许你已经过渡到公平游戏的阶段,或者已经加大了一点难度,游戏开始之后,你发现孩子的意思是想赢下这场比赛。情况也许刚好相反,你想让一下,让孩子赢,他传递出来的信息却是想真刀真枪地杀上一回。孩子可能不会开门见山地说,所以要准备好,注意一些暗示的信息。他可能说:“好无聊喔!”或“你刚才让我了吗?”你可以回答:“嗯,我没有尽全力玩,你想要我尽全力吗?”也可能他们对胜利得意不已,即便是你让了他。你可以说:“我是不是应该使尽全力,不能总让你赢啊?”然后看看会如何。如果进行得不错,经过一段时间,孩子会平衡两种感受——享受胜利,即使不是完全公平,以及享受挑战,即便他们输了。
  你也可能需要花些时间来注意孩子对竞争的感受。孩子如果每次输了之后都非常生气,或者在赢的时候不可一世,那么他们在传递的信息是,他们需要大人的特殊帮助,帮助他们学会处理比赛胜负的情绪。在那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从玩游戏,转换到“玩”这些情绪处理的主题。例如,安排一场游戏让孩子一直赢,但是你扮演一个滑稽的痛苦失败者。也可以先夸大自己有多么棒,然后每个动作都出错——他们捧腹大笑的同时,也就忘记了输赢导致的尖锐感受。
  ——摘自《游戏力》,作者:科恩翻译:李岩
  不知道你是否留意了文章里这样一句:通过赢得与父母的游戏,或者在游戏中命令他们,“孩子得到了一些安全依附感的补充,他们才可以出去和同伴较量”。嗯,父母通过游戏,不断蓄满孩子“安全感”这个杯子中的水,孩子才能有力量走出去,面对伙伴,面对世界。这是《游戏力》整本书始终在强调的事。所以家庭里的游戏,主要的作用不是所谓“磨炼”,而更多是创造亲密感和补充安全感,这一点想通了,许多与“输赢”相关的困惑是不是也通了?
  最最重要的:游戏的结果绝不仅仅是输赢而已,你需要帮助孩子处理的其实是情绪。孩子需要借由这个游戏处理什么不好的情绪,获得什么好的情绪,填充什么缺失的内心感受……发现并和孩子一起解决这些问题,是父母面对的大挑战。
  好妈妈的另一面
  发出那篇《我和小游的睡前时光》之后,收到很多回复,大部分是:
  你真有耐心。
  游太幸福了,有你这样的好妈妈。
  向你学习。
  我怎么就做不到和你一样呢?
  ……
  这样的反馈让我忽然有些后悔,觉得不该写那样一篇文章,或者,至少说那篇文章写得很不好。
  你会觉得我太矫情吧?
  嗯,我的意思有两个:第一,我决不希望你看完文章之后和我比较,最糟糕的是还得出“我做的不如你”的结论。第二,这篇文章,写的其实只是我的一面。
  那么另一面呢?
  我是个忙乱的上班妈妈。孕期出了四次差(最后一次因为肚子太大,差点被拒绝登机)。工作到预产期前一周,产假只休了三个月。我多数的周末都只能休息一天,另一天要写稿子。
  我是个过于自我的女人。怀孕的时候始终拒绝穿防辐射围裙(公开的原因是认为没用,私下的原因是嫌太难看),也没有停止过喝咖啡的习惯(但是会选择稍显得健康点儿的拿铁并自动控制在每天一杯)。
  我推崇母乳喂养,但是还是在游游11个月的时候给她断了奶。原因是喂夜奶和频繁出差导致的睡眠不足令自己身心疲累。
  我不善家务而且懒惰。游游至今为止几乎没吃过我做的饭(记忆里曾兴致勃勃地给她煮过一次意大利面,结果她嚼不动,而我也因为遭外公外婆的“鄙视”而丧失了练习厨艺的勇气)。
  我在某些方面对游过于纵容,比如我不把尿,所以游直到两岁多晚上还要穿纸尿裤。比如她至今都赖在我们的大床上跟我睡,拼在一旁的小床形同虚设。
  我内向不善交际,虽然随着游的长大一直在努力拓展我的妈妈朋友圈,但依旧没有能力像有的妈妈那样,常能召唤一大帮妈妈和孩子一起玩。
  另一面也包括:
  我很幸运。
  我的爸爸妈妈从我怀孕起就来帮忙,5年来,他们包揽了几乎一切家务,所以我才能毫无负担的做个只负责“陪玩”的妈妈。
  我的工作时间相对自由,虽然要付出熬夜和周末工作的“代价”,但我也因此可以坚持每天早上送游上幼儿园,晚上基本不在办公室加班,把游哄睡之后再继续工作。
  还有游爸,他负责开车接我下班,送全家出去玩,负责陪游上芭蕾课,负责示范和陪伴游的一切需要大体力活动,也负责一半的讲故事、换衣服、收拾和清洁,所以我才可以有喘息的空间,甚至偶尔可以练练瑜伽,涂个指甲油。
  另一面还包括:
  我绝对是个对个人时间要求很多的人。这种密集的陪伴如果时间很长——比如周末两天她都跟我缠在一起,我就会感觉喘不过气来,甚至觉得郁闷和焦虑。
  那篇“睡前时光”其实应该加上这样一个结尾,这段,是我直接copy的自己某天发的一条朋友圈:
  24小时无缝隙无停顿无喘息贴身陪伴终于可以按下暂停键。趁小主默许(抑或是没想清楚),我把她扔给外婆,逃一般冲上楼,关上门,灭了灯,狂打了数十次“爱消除”,才长出一口气,耐心满格,耐力满格,好脾气满格。我又变回全天下最好的妈妈了。
  上萨提亚课的时候,记住了这样一句话:“父母总是会以当下之所知所能,做出对孩子最好的选择。”这句话始终是我育儿路上最熨帖的一剂安慰剂。而我的萨提亚老师林文采说得更好:“每个妈妈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养育孩子,所以不必活在内疚里。你越内疚,越难拿捏养育孩子的分寸……”
  最后又说回“放下”——放下“做个好妈妈”的期待,只做自己,只享受当下,若说要有所期待,那么,我期待的是“成长”——我正在逐渐成长为一个比昨天更好的人。
  照书养?照猪养?
  常常有人找我推荐育儿书。对我来说,这是个难题。我算是个爱读书的人,但是,第一,真正意义上的育儿书,我读得不多。第二,那些在封面上就印着:“培养天才”、“聪明”、“好妈妈”,或者“速成”、“捷径”之类的书,我从内心是很排斥的。
  那么,我读什么书?
  在某一期的杂志卷首语里曾经写到过:
  第一千次,又有人找我推荐“最有帮助的育儿书”。我深吸一口气,再次小心翼翼地写下:《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有一天啊,宝宝》(蔡康永)。再想一想,又加上一个——《游戏力》(劳伦斯·科恩着,李岩译)。
  前两本我读过数次。关于怎么做妈妈,它们不提供秘籍和捷径,却在每一遍的阅读里帮我慢慢调整自己的态度、立场和观念,陪我重新学习爱和感受被爱。
  第三本则是最近半年一直在读。读得很慢,有时候对一句话会反复读很多次。比如,这句:“孩子不断需要关爱和照顾,就像有一个杯子,不断需要蓄水。不断蓄满孩子的杯子,是亲子联结的根本。它不是一次性投入,而是需要不停添加,要坚持多年,表现在细微的日常互动中。”
  是的,我的书架上也有一本《育儿百科》这样的书。实用。有一本在需要的时候备查,很方便。但我总是更愿意推荐这几本不那么“解决问题”的书,它们提供的能量,缓慢但持久,不救急却全效。这种能量,也许可以称为“智慧”。
  做妈妈的时间越长,越发觉得所谓“育儿”的过程其实更是妈妈(也包括爸爸)自我修行的过程。每一件与孩子相关的大事小情,背后都是父母自己的脾气性格,修养和品位,再结合对孩子的判断而做出的选择。
  比如,选择纸尿裤还是布尿布?在“好或坏”,“是否健康”的争辩之中,其实很难忽略的还有父母对家里整洁状况的接受度,对“大小便”的态度和对孩子自理能力的期望值。发烧到什么时候需要去医院?在考察妈妈的健康知识的同时,也在考验心理承受力。还有,所有和营养饮食相关的问题,几乎都牵涉一个家庭的饮食习惯和餐桌礼仪。
  我常常说:“成长没有捷径,有许多经历不可跳过,有许多经验必须孩子自己才能获得。”同样,我相信,做好父母也没有捷径。别指望哪本书里有秘钥,也别尝试复制什么人的模式,虎妈、狼爸或者其他人,即便他们的方式有效,也未必适合我们的孩子,即便适合,你我也未必做得到。
  育儿,是一种简单又丰富的智慧,它存在于生活的每个缝隙。它来自母亲的本能,来自我们对自己的态度,来自不同人不同的人生经历和生活方式。它以最微妙也最难抗拒的方式决定了我们牵孩子的手走上哪条路,或者,放开他的手让他走自己的路。
  我的朋友兰海曾写过这样的话:“教育者需要多看‘非教育’的书籍,获取更广博的信息。只有自己丰富了,才能让孩子从自己的身上感受更多;教育者需要看‘心理学’的书籍,但不能只看或者唯信其内容,而是需要多接触孩子,多看电视电影多角度地体会各种人的情感,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孩子和父母。一个优秀的教育者应该是道在前,术在后。”
  很赞同这个观点,她说的是做教育的人,但对父母们同样适用。“教育”的功课,父母的功课,更多还是在于令自己的内心逐渐博大从容,眼光更加高远敏

陪着陪着就长大了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陪着陪着就长大了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

陪着陪着就长大了 pdf 下载 mobi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陪着陪着就长大了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陪着陪着就长大了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读者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陪着陪着就长大了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陪着陪着就长大了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书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