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叛逆期,给孩子无条件养育

3岁叛逆期,给孩子无条件养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睿雪 著
图书标签:
  • 育儿
  • 亲子关系
  • 叛逆期
  • 3岁
  • 无条件养育
  • 正面管教
  • 儿童心理学
  • 家庭教育
  • 情绪管理
  • 耐心沟通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58041242
版次:1
商品编码:12363046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5-01
用纸:轻型纸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当孩子不听话、和你顶嘴时,你会蹲下来和他说话,还是大吼大叫?
  当孩子搞破坏、惹麻烦时,你会先温柔地抱他,还是举起巴掌就打?

    
  孩子不听话,其实是想让你听听他的心里话。
  孩子搞破坏、惹麻烦,其实是想证明“我能行”。
  当你吼叫、打骂孩子时,他其实想对你说:
  “爸爸妈妈,不要这样爱我,不要这样管我!”

  
  爱孩子,从接纳孩子的不完美开始。

  3岁左右,孩子已经发现自己是独立个体,他乐于证明自己,在屡次试错中获得自我认同。《3岁叛逆期,给孩子无条件养育》讲了近60个正向育儿心理学技巧,帮父母给孩子毫无保留的爱和支持,让他成为内心强大的自己——

  √允许孩子犯错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不跟孩子较劲
  √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
  √不给孩子乱贴“标签”
  √给孩子选择的权利
  √不当众批评孩子
  √鼓励孩子自己动手解决问题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孩子的成长,是父母的一场修行。
  父母改变孩子前,先努力改变自己。


内容简介

  磨破嘴皮孩子也不听,动不动他就发脾气,定规矩总被他推翻,什么东西他都想要……

  这些都是家有3岁孩子,父母很头疼的问题。很多父母采取吼叫、打骂、惩罚的方式,希望孩子成为听话、好管教的乖孩子。其实,这是一种不了解孩子心理行为特点、不尊重孩子的错误教养方式,会错过培养孩子好性格、好习惯的时机。

  3岁是儿童独立意识萌芽的一年、叛逆情绪爆发的一年,父母应该接纳孩子的情绪,允许孩子在反抗、犯错中获得自我认同感,形成自己的个性特点。

  父母还应该改变发号施令、吼叫打骂的教育方式,在尊重孩子个性的前提下,用正面的、积极的方式,帮助孩子塑造好习惯、培养好性格,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3岁叛逆期,给孩子无条件养育》从介绍孩子的心理行为特点出发,引导父母如何营造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中,主动、自觉地解决任性、霸道、拖拉、脾气大、爱哭闹等难题。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自身也能获得不断成长。


作者简介

  睿雪,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曾从事多年幼儿园教育工作,现致力于研究0~6岁儿童心理发展与父母教育,擅长从正向心理学的角度解决儿童早期发展与亲子关系中的各种难题。已出版《陪孩子走过3岁叛逆期》《3岁叛逆期,给孩子一个好性格》《好孩子不是管出来的2:自由的孩子更自觉》《3岁敏感期,让孩子的大脑自由》、《3岁入园期,教孩子一堂独立课》等书。


精彩书评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

——英国民谚


  处于3岁叛逆期的孩子,怎么管都管不住,怎么说都不肯听。父母往往认为这是孩子淘气、不懂事的表现,等大了自然会好转。殊不知,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观念。如果在孩子3岁时,不能正确引导孩子的叛逆情绪,等孩子经历了二次叛逆期、三次叛逆期,就更难引导孩子了。所以,必须重视孩子的头一次叛逆期。

——本书前言


  在孩子叛逆情绪爆发时,不要和孩子较劲,不要对孩子吼叫甚至打骂孩子。试着先去了解孩子的心理,有怎样的需求,有怎样的行为表现。再调整自己的心态,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理解、接纳和引导。如果你能这样做,相信一定可以将孩子的叛逆情绪转化为成长和进步的正能量,给孩子更好的教养。

——本书前言


目录

目录

一、为什么3岁孩子怎么管都管不住?

1.跟他说什么他都答“不”,简直气炸了 / 3

2.做什么事都要自己来,其实都做不好 / 6

3.怎么说他都不肯听,跟没长耳朵一样 / 9

4.小小年纪居然会说谎,长大了还得了 / 12

5.一天到晚磨磨蹭蹭,打骂吼叫都没用 / 15


二、爱孩子,从接纳孩子的不完美开始

1.犯错也是一种成长,请允许孩子犯错 / 21

2.保护孩子的自尊,别当众揭孩子的短 / 24

3.接纳孩子的固执,不必跟孩子较劲 / 27

4.限制孩子做这做那,会引来更大反抗 / 30

5.别总抱怨孩子坏,孩子太乖不是好事 / 33


三、孩子的成长,是父母的一场自我修行

1.不焦虑的父母才能养出快乐的孩子 / 39

2.放下家长的架子,蹲下来和孩子对话 / 42

3.别和孩子较劲,要像孩子一样思考 / 45

4.别把孩子丢给手机电脑,陪伴才是爱 / 48

5.孩子的成长之路,父亲不能缺席 / 51


四、改变孩子前,父母要先改变自己

1.尊重孩子的个性,别给他乱贴标签 / 55

2.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别总是包办一切 / 58

3.用巴掌和棍子立威,注定是失败的 / 62

4.别用善意的谎言培养爱撒谎的孩子 / 65

5.公平对待孩子,别有了二宝忘了大宝 / 68


五、接纳孩子的情绪,给他无条件的爱

1.孩子愤怒时,不妨这样“凉拌”一下 / 73

2.孩子焦虑时,给他十足的安全感 / 76

3.孩子恐惧时,用科学赶走“胆小鬼” / 79

4.孩子沮丧时,给他打足不服输的气 / 83

5.孩子害羞时,鼓励他大胆表达自己 / 85


六、正面管教:不吼不叫,孩子更自觉

1.孩子爱哭闹?头1分钟处理很重要 / 91

2.孩子爱打人?释放他内心的“恨” / 94

3.孩子太霸道?学会分享快乐更多 / 97

4.孩子爱耍赖?轻松对付软磨硬泡 / 101

5.孩子之间闹矛盾?化冲突为合作 / 105

6.孩子太怯懦?别总是否定孩子 / 108


七、叛逆情绪爆发期,给孩子一个好性格

1. 3岁孩子要养成的6种优秀性格 / 113

2.让内向孩子更优秀的5个方法 / 117

3.让外向孩子更优秀的5个策略 / 120

4.破译男孩心灵密码,塑造阳光男孩 / 123

5.破译女孩心灵密码,培养优雅女孩 / 126


八、自由≠纵容:自由的背后是规矩

1.和孩子定规矩,为什么总是被推翻 / 131

2.给孩子轻松自由的家庭环境,他会更自觉 / 134

3.规矩不是教条,有事别忘和孩子商量 / 137

4.做好榜样,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 / 140

5.带孩子外出前,事先和他约法三章 / 143

6.面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别不忍心拒绝 / 147


九、用挫折的力量,让孩子勇敢接纳自己

1.拼命哄孩子笑,不如让他哭一场 / 153

2.孩子有困难就求你?适当袖手旁观 / 156

3.巧妙制造困难,培养孩子抗挫折能力 / 159

4.适当让孩子去冒险,发现勇敢的自己 / 162

5.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学习对自己负责 / 166


十、训子千遍,不如培养一个好习惯

1.怎么哄都不肯睡?引导程序很重要 / 171

2.穿件衣服忙半天?让孩子学会配合 / 174

3.孩子不爱刷牙?和他一起“喜刷刷” / 177

4.不喂就不吃?让孩子自觉吃饭有妙招 / 179

5.玩具总是乱丢?一起送玩具回“家” / 182


十一、自控力:孩子自觉成长的内驱力

1.培养生活规律,帮孩子管好时间 / 187

2.用延迟满足法提高孩子的自控力 / 190

3.一起列出任务清单,孩子会更自觉 / 193

4.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孩子会更专注 / 196

5.陪孩子玩出自控力的四类游戏 / 199


十二、接纳分离,陪孩子度过入园适应期

1.孩子入园前,父母不可忽略的细节 / 203

2.要克服焦虑的不止孩子,还有父母 / 206

3.教孩子学会自我保护,不受欺负 / 209

4.孩子爱告状?引导孩子换位思考 / 213


精彩书摘

  跟他说什么他都答“不”,简直气炸了

  不知你是否发现,以前乖巧、温顺的孩子,到了3岁左右简直变了一个人,每天嘴里说得很多的就是“不”“我不”“就不”等否定词。

  “宝宝,妈妈帮你穿衣服吧。”

  “我不!”

  “宝宝,快来吃饭!”

  “就不!”

  “宝宝,你渴了吧,来喝水吧!”

  “不!”

  这是很多家有3岁孩子,父母与孩子的常见对话。为什么孩子喜欢说“不”,大人跟他说什么他都答“不”,喜欢违背大人的要求,甚至公然去做大人禁止的事情。难道小宝宝变坏了吗?当然不是。这是孩子进入了头一次叛逆期的表现。

  所谓头一次叛逆期,指的是孩子在3岁左右出现的叛逆情绪和行为。3岁叛逆期的孩子主要有以下表现:似乎非常不听话,你让他往东,他偏往西;情绪起伏不定,脾气暴躁。以前一直以父母为中心的孩子,此时会寻找“自己的心”,并有较为强烈的独立意识。

  到了3周岁前后,孩子会进入身体和心理的转换期,发育学上将之称为“恐怖的3岁”。从生物学上来说,此时期的孩子能量旺盛,在一定程度上能自由控制自己的身体,开始敢于独自行走了。从心理上,孩子也感觉自己似乎能够做好了,于是会开始坚持“我的意见”了。此时孩子已经知道,父母与自己是不同的存在,会通过语言和行动来表达自己的立场,强调自己想要的东西。

  许多父母觉得叛逆期的孩子很令人头疼。当孩子反抗时,有些父母可能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然后对孩子采取高压政策,迫使他屈服。结果,往往以孩子的委屈哭闹收场。高压政策会压制孩子的独立欲望,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难以修复的伤害。

  其实,叛逆期的到来意味着孩子的成长加速了。家长首先应该摆正心态去面对,这教育孩子的头一步。在管教上一定要把握分寸,既不放纵娇惯孩子,也不要过分较真。具体做法可参考以下几点:

  (1)尽量放手,满足孩子独立的愿望

  当孩子拒绝帮助,想要独立完成一件事的时候,你尽量尊重孩子的意愿,满足孩子独立自主的需要。比如,孩子想要自己吃饭。虽然他的动作可能因为不熟练,把饭洒得到处都是,甚至打碎碗碟,但你尽量允许他自己吃饭。

  然后,你要做的是在一旁有技巧地鼓励和提醒:“哇,宝宝知道慢慢地舀饭,不让饭洒出来,真棒!”还可以给孩子做示范,不过要重新去拿一个勺子。因为试图拿孩子的勺子过来示范,往往会引起孩子的强烈反抗,甚至以一场哭闹收场。

  (2)设置选项,让孩子做选择题

  当孩子不愿意听从你的安排时,你尽量不要跟他来硬的。不妨试一试给孩子提出至少两个选项,让孩子做选择题。

  比如,你希望孩子睡觉,可以这样说:“宝贝,必须睡觉了,因为明天我们还要做很多事情。如果你现在还不想睡觉,可以选择再听一个故事或者玩10分钟,你选择哪一个?”这就是一个选择题,在孩子必须睡觉之前,制造了一个缓冲区。

  通常来说,孩子会接受其中一个选项。孩子喜欢自己拿主意、做选择的感觉,所以,他会高兴地接受你的约定。等到听了一个故事或玩了10分钟后,他会遵守约定去睡觉。

  (3)注意措辞,尽量少用“不”字

  当你提醒孩子不要有某些行为时,尽量少说“不”字。因为大人口中的“不”字,对于3岁叛逆期的孩子来说,反而会起强化作用。比如,孩子试图去扯宠物小兔子的毛,你尽量别说:“不行!再扯就不准你跟小兔子玩了。”试着这样说:“如果你轻轻摸小兔子,小兔子会喜欢跟你玩的!”说的时候,还可以给孩子示范。

  需要提醒的是,当孩子的行为涉及安全问题时,你必须马上制止。比如,孩子非要帮你端一盘很烫的菜,孩子伸手去触摸插电板的线孔,孩子故意把饭菜倒在地上等。这时你应该明确告诉孩子这样做的危险性,解释为什么这样做是不对的。同时,可以交代孩子做一件别的事情,以满足孩子做事的强烈心愿。


前言/序言

  跟他说什么他都答“不”,简直气炸了;

  干什么事都要自己来,其实什么也干不好;

  怎么说都不肯听,跟没长耳朵一样;

  小小年纪居然会说谎,长大了还得了;

  做什么事都磨磨蹭蹭,拿棍子赶都没用;

  ……

  以上这些现象,相信家有3岁孩子的父母一点都不陌生。很多父母反映,带孩子的感受就一个字——累。尤其是3岁左右的孩子,特别不听话,总喜欢对着干:让他吃饭,他就是不张嘴;说好了9点上床睡觉,他却一直赖在客厅看动画片;叫他见到熟人要打招呼,他偏“不”……

  为什么3岁左右的孩子那么难以管教呢?以前那个懂事听话的乖孩子怎么变成这样呢?很简单,因为孩子进入了人生的头一个叛逆期。说到叛逆期,很多父母只知道青春叛逆期,却不知道3岁叛逆期。其实,孩子从出生到成年,要经历三次叛逆期:头一次是在3岁左右,二次是在6岁左右,三次是在14岁左右。

  处于3岁叛逆期的孩子,怎么管都管不住,怎么说都不肯听。父母往往认为这是孩子淘气、不懂事的表现,等大了自然会好转。殊不知,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观念。如果在孩子3岁时,不能正确引导孩子的叛逆情绪,等孩子经历了二次叛逆期、三次叛逆期,就更难引导孩子了。所以,必须重视孩子的头一次叛逆期。

  3岁也是儿童敏感期关键的一年,既是孩子大脑、语言能力、认知能力发育的黄金时期,也是孩子自我意识的萌芽期、运动能力的爆发期、秩序规范的形成期、情感发展的体验期、社交能力的拓展期。这一年,父母给孩子怎样的教育,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智力、性格、情商的发展和习惯的养成。

  3岁还是孩子入园的年龄,孩子要短暂离开父母,离开家人全方位的呵护,走进幼儿园和老师、小伙伴们一起生活、学习、玩耍。孩子能否顺利迈出这一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是否培养了孩子的独立意识、自理习惯和社交能力。可以说,3岁决定孩子的一生,3岁教养方法对了,孩子将来的教育就轻松多了。

  身为父母,一定要在孩子3岁这一年,给孩子充分的关爱、陪伴和接纳。在孩子叛逆情绪爆发时,不要和孩子较劲,不要对孩子吼叫甚至打骂孩子。试着先去了解孩子的心理,有怎样的需求,有怎样的行为表现。再调整自己的心态,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理解、接纳和引导。如果你能这样做,相信一定可以将孩子的叛逆情绪转化为成长和进步的正能量,给孩子更好的教养。



父母的觉醒:在孩子的成长之路上,找回宁静与力量 这本书,献给所有在育儿路上感到困惑、疲惫,却又深爱着孩子的父母。 当小小的生命呱呱坠地,我们便肩负起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们满怀期待,希望将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都赋予他们。然而,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我们却发现,曾经的简单美好似乎被一股股无法预测的暗流所取代。尤其是当孩子进入某个特殊的成长阶段,他们的行为变得愈发难以理解,他们的情绪像过山车般跌宕起伏,他们的反抗与挑战,让我们措手不及。 你是否也曾在深夜里,望着熟睡的孩子,内心充满疑问和不安?“我究竟做错了什么?”“我该如何才能真正地理解我的孩子?”“怎样才能让他健康快乐地成长,同时我也能保有内心的平静?” 如果你曾有过这样的瞬间,那么,这本书就是为你而写。它不是一本告诉你“该怎么做”的教条指南,也不是一本充斥着各种育儿技巧的“工具箱”。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用温暖而真诚的笔触,与你一同探讨父母与孩子之间最深刻的情感连接,以及如何在不确定的成长环境中,找到那份属于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在本书中,我们将一同踏上一段自我发现与成长的旅程。 我们不再回避那些令人头疼的育儿难题,而是选择正视它们,并试图从更深层次去理解其背后的原因。我们将探讨孩子行为的动机,不仅仅是表面的哭闹、发脾气,而是去感受他们内心真实的需求和情感表达。我们会深入了解孩子大脑发育的规律,明白他们的某些行为并非故意挑衅,而是他们认知能力发展过程中自然的阶段性表现。 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将目光聚焦于“我们自己”——作为父母,我们内心的状态,对育儿方式的深远影响。 许多时候,当我们感到挫败和焦虑时,并非孩子的问题有多么不可解决,而是我们的自身状态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本书将引导你审视自己过往的成长经历,以及这些经历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今天的育儿观念和行为模式。我们会探讨那些根深蒂固的信念,它们或许曾帮助我们走到今天,但在面对新一代的孩子时,可能已经不再适用。 我们将鼓励你放下那些不切实际的完美期待,认识到育儿从来都不是一条笔直的康庄大道,而是一条充满曲折、偶尔迷失,却也充满惊喜的探索之路。真正的力量,并非来自于对孩子的完全掌控,而是来自于对自身情绪的觉察和管理,来自于对孩子成长规律的尊重,来自于与孩子建立真实、平等、充满信任的关系。 本书将带领你思考以下几个核心议题: 理解行为背后的语言: 孩子每一次的哭闹、每一次的拒绝,都在用他们独特的方式“说话”。我们将学习如何倾听这些“无声的语言”,去解读孩子的情绪信号,理解他们的需求,而不是简单地用“听话”或“不听话”来定义。 父母的情绪与界限: 孩子的成长,也是父母情绪的一次次“大考”。本书将引导你认识到,父母情绪的稳定,是为孩子提供安全感基石。同时,我们也将探讨如何在爱孩子的同时,设定清晰而健康的界限,既保护了孩子,也维护了自己的身心健康。 摆脱“比较”的陷阱: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很容易陷入与他人比较的漩涡。别人的孩子多“乖”,别人家的父母多“轻松”……这些比较往往会带来巨大的压力和焦虑。我们将学习如何将目光从外部的评价移回到自身,关注自己孩子的独特闪光点,并为他们感到骄傲。 建立真正的亲子连接: 亲子关系,不是简单的“给予”与“接受”,而是一种相互滋养、共同成长的动态过程。本书将启发你思考,如何放下居高临下的姿态,以一个陪伴者、引导者的角色,与孩子建立深厚的情感连接,让他们感受到无条件的爱和支持。 在不确定性中寻找平静: 孩子的成长充满了未知,我们不可能预测所有的问题,也无法保证一切都朝着我们预期的方向发展。本书将帮助你培养一种“在不确定性中寻找平静”的能力,学会接纳现实,调整心态,并从中汲取前进的力量。 这不是一本关于“如何驯服”孩子的书,而是一本关于“如何与孩子一起成长”的书。 它会让你明白,孩子的“叛逆”并非洪水猛兽,而是他们独立意识萌芽的标志;它的“挑战”并非故意刁难,而是他们探索世界、表达自我的方式。而作为父母,我们所需要做的,并非是压制和否定,而是用更宽广的心胸去接纳,用更智慧的方式去引导,用更坚定的爱去陪伴。 你或许会发现,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并不像一本学术专著,它更像是你身边一位耐心倾听的朋友,用最贴近生活化的语言,分享着那些触动人心的感悟。 我们不追求一夜之间改变一切的奇迹,而是相信,每一个微小的觉醒,每一次用心的尝试,都将为你的育儿之路带来意想不到的光亮。你可能会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对号入座,会心一笑,也会在某些时刻,眼眶湿润。这都是生命真实的回响,是你在育儿路上不断探索、不断成熟的证明。 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提供标准答案,而在于激发你内在的智慧,让你找到属于自己和孩子的最佳育儿方式。 它将帮助你认识到,作为父母,我们并非孤军奋战。我们拥有着比想象中更强大的内在资源,也拥有着与孩子一同创造美好未来的无限可能。当你学会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审视孩子的成长,当你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状态,你会发现,原本让你焦头烂额的局面,或许会慢慢变得明朗起来。 让我们一同踏上这段温暖而富有力量的旅程吧。 在这趟旅程中,你不会再感到孤单无助。你将学会如何与孩子建立更深层次的理解,如何培养他们独立健全的人格,同时,你也会发现,自己在成为父母的过程中,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长和蜕变。 最终,你将在这个充满挑战的育儿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和那份源源不断的力量。 这本书,是送给你的礼物,更是送给你和你的孩子,一份关于理解、爱与共同成长的邀请。翻开它,让我们一起,在这个充满生命活力的世界里,以更温柔、更坚定、更智慧的方式,迎接每一个美好的明天。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瞬间就击中了我的心。我家那个小家伙,正好处在那个所谓的“叛逆期”,简直是把我折腾得够呛。每天都像在打仗,你说东,他偏要往西,让他坐着,他就要站着,让他吃这个,他就不吃那个,简直是无时无刻不在挑战我的底线。我尝试了很多方法,讲道理、哄劝、甚至有时候也会严厉批评,但感觉就像是隔靴搔痒,效果甚微,反而有时候会让孩子的情绪更加糟糕。就在我感到精疲力尽,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一个合格的父母的时候,我看到了这本书。特别是“无条件养育”这个概念,让我眼前一亮,又有些疑惑。我一直觉得,爱孩子就应该无条件,但是现实中,我们是不是总是会不自觉地给爱附加一些条件?比如“你乖我就爱你”,“你听话我就喜欢你”。这本书会不会告诉我,在孩子叛逆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做的是什么?是不是应该放下我们固有的评判标准,去真正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我的孩子,学会如何以一种更平和、更充满爱意的方式去陪伴他度过这个充满挑战的时期,同时也能帮助我自身获得成长。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吸引人的,色彩鲜明,小插画也很活泼,一看就不是那种严肃刻板的育儿书。我是在小区里的绘本馆偶然看到的,当时正头疼孩子最近动不动就发脾气,什么都说“不”,感觉快要被逼疯了。看到“3岁叛逆期”这几个字,心里咯噔一下,这不就是我家孩子吗?然后又看到“无条件养育”,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无条件养育?这可能吗?我们不都说要讲规矩,要引导吗?抱着一丝好奇和一丝怀疑,我还是把它借回了家。书的整体装帧也挺精致的,纸张的手感也不错,翻起来很舒服。我喜欢它里面用了一些比较生活化的例子,不像有些书讲得云里雾里,让人抓不住重点。我还在想,这本书会不会真的能给我在“叛逆期”这个阶段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或者至少让我明白为什么孩子会这样,从而能更平和地面对。毕竟,育儿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孩子进入所谓的“叛逆期”的时候,家长的情绪很容易受到影响,这本书能否成为我的一剂“定心丸”呢?我非常期待里面的内容能够提供一些启发和安慰。

评分

说实话,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最关注的是它能不能解决我当下最头疼的问题。我家宝贝现在两岁半,正是喜欢探索、喜欢独立,但又控制不好自己情绪的年纪。经常是上一秒还在开心地玩,下一秒就因为一个小小的挫折或者不被满足的要求,瞬间爆发,哭闹不止,任凭我怎么哄都无济于事。那种无助和沮丧感,真的是让一个做妈妈的心力交瘁。我尝试过各种方法,讲道理、转移注意力、甚至偶尔也会失去耐心,但总感觉效果不佳,孩子似乎并没有因此变得更好,反而有时候会让他觉得爸爸妈妈不理解他。所以,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3岁叛逆期,给孩子无条件养育》时,简直像抓住了救命稻草。特别是“无条件养育”这个概念,对我来说很有吸引力。我一直觉得,孩子需要的爱应该是稳定且不附加任何条件的,但现实中,我们似乎总是会不自觉地把爱和“乖”、“听话”、“考好”这些东西挂钩。这本书会不会告诉我,在孩子的“叛逆”背后,其实隐藏着他成长过程中更深层次的需求?它是否能帮助我调整自己的心态,以一种更包容、更理解的方式去面对孩子的成长?我非常渴望从这本书中获得一些实用的指导,让我能够更智慧、更从容地陪伴孩子度过这个特殊的时期。

评分

我一直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成长轨迹也各有不同。我的孩子,现在大概到了一个让我有点措手不及的阶段,他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且非常坚持,一旦不顺他的意,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反抗情绪,这让我感到非常困惑。我常常在想,是不是我哪里做得不够好,才导致孩子出现这样的行为?或者,这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经的一个阶段?看到《3岁叛逆期,给孩子无条件养育》这个书名,我立刻被吸引了。尤其是“无条件养育”这几个字,让我眼前一亮,也让我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在当今社会,我们似乎越来越强调“条件”的重要性,无论是学习、行为,我们似乎都在无形中给孩子附加了各种各样的标准。那么,真正的“无条件养育”是什么样的?它真的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孩子,建立更健康的亲子关系吗?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在这种“叛逆期”保持冷静和耐心的方法,以及如何真正做到不带有评判地去接纳和爱孩子。我期待能在这本书中找到一些能够让我豁然开朗的智慧,让我能够以更平和、更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孩子的成长,同时也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父母。

评分

作为一名新手父母,我深知育儿之路充满了未知与挑战。特别是当孩子进入一个我从未经历过的阶段,我常常会感到手足无措。最近,我的孩子就表现出了令我有些困惑的行为,他开始有了自己的小脾气,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坚持,也常常因为一些小小的原因就哭闹不止。这让我开始反思,是不是我的教育方式有问题,或者说,我该如何更好地理解和引导他?《3岁叛逆期,给孩子无条件养育》这个书名,恰好触及了我内心的痛点。当看到“无条件养育”这个词时,我被深深地吸引了。我一直觉得,孩子需要的爱应该是最纯粹、最无私的,但现实中,我们似乎总是在不自觉地给爱加上一些“如果”和“但是”。这本书是否能够帮助我理解,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特别是面对所谓的“叛逆期”时,如何能够真正做到不带评判地接纳孩子,给予他稳定而充满爱的支持?我非常期待能够从这本书中获得一些关于如何建立更深层次亲子连接的智慧,让我能够以更成熟、更富有同理心的方式去陪伴我的孩子,帮助他健康快乐地成长,同时也让我在育儿的道路上,能够找到更多的信心和方向。

评分

自己没事可以看看,培养孩子的每个发展方向

评分

题目很走心,内容还没看,希望可以受益,好好学习一下

评分

幸雄感觉眼前有一片光,然而脑袋昏昏沉沉的,眼皮有如千斤重,无法睁开眼睛。他听到一个低沉有力的男声告诉他:,不要怕。”这个声音具有某种特质,让幸雄一下子安定下来,好像冬天里喝了一口醇厚、浓郁的好茶一般。他挣扎着想打开眼睛,双手双脚都使上了力,好不容易眼皮开了一条缝。从眼缝中看到的景象,让幸雄大吃一惊,刹那间不但眼睛睁得老大,而且猛地坐了起来,开始不由自主地大叫——这怨不得幸雄,任何人在这种景况下,没有晕倒就已经不错了。幸雄看到两个人,呃,说“人”,只能勉强算是最贴切的形容词了。应该是说,幸雄看到两张近似人类的脸孔,在他躺着的身体上方关切地看着他。在幸雄惊恐的反应中,他粗重的身体开始不由自主地抽搐,双手双脚都开始大力挥舞,而且他当下的反应就是想逃。两个人形生物用他们奇形怪状的手按住了幸雄,沉稳的男声又说了:“不要害怕,我们不会伤害你。”声音有短暂的安抚作用,幸雄安静了几秒钟,随即又开始恐慌地大叫,而且奋力想要挣脱两个生物的掌握。在一片混乱中,幸雄听到其中一个说:“不是找了个大胆的吗?”另外一个委屈地说:“是啊,他平时天不怕地不怕的,谁知道会这样。”听到这@善而不带恶

评分

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越来越多的父母选择生二胎,但是生孩子容易,养孩子难,如何教育好我们的下一代,成为摆在我们眼前的首要任务,此书为我们教育孩子指引了方向。虽然我还未看,但希望通过阅读本书后,对孩子的教育与成长有所帮助!

评分

西很不错!已经在用了!如果有需要下次还来!

评分

西很不错!已经在用了!如果有需要下次还来!

评分

自由的孩子更自觉,好评!

评分

很喜欢在东东上网购 真的不错的 比其他网店实在 服务好 好喜欢 还会介绍朋友来 非常感谢京东商城给予的优质的服务,从仓储管理、物流配送等各方面都是做的非常好的。送货及时,配送员也非常的热情,有时候不方便收件的时候,也安排时间另行配送。同时京东商城在售后管理上也非常好的,以解客户忧患,排除万难。给予我们非常好的购物体验。

评分

无论数码电器还是生活用品,都在京东购物。主要是当天到或者次日达,看中京东的速度,还有质量的保证,还有良好的售后服务。听说评论+晒单可以得到更多的京豆,以后就用这段话作为评论好了。会一直支持京东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