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時代,越來越多的培訓師意識到,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在適閤現在成人學習的特點,那麼如何設計有效的教學活動,能夠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抓住學員的注意力,引發學員主動思考和深度參與的熱情,也是企業培訓師一直睏擾的難題。近年來,一種全新的培訓模式應運而生——引導式培訓,可以說這是一門群策群力的溝通藝術,也是一本難得的團隊協作的實踐指南。
本書為希望提高培訓互動效能的企業培訓師提供瞭大量細緻的操作流程、翔實的指導原則和場景化的示例分析。本書能夠幫助讀者運用引導的理念做培訓,將引導的方法嵌入培訓場景中,來提高培訓質量。通過引導理念助推培訓目標的達成,實現培訓能量的自然流淌,讓學員真正成為課堂的主角。
韋國兵,北京百年基業管理顧問公司董事閤夥人,百年優學聯閤創始人、總經理。美國韜略公司(LSI)“The Facilitative Consultant”認證授權導師,學習設計係列叢書《玩轉移動學習》譯者。擁有15年培訓谘詢工作經驗,是引導式培訓、引導式課程開發、引導式學習地圖三項學習技術和TDC認證的倡導者。施英佳,百年優學高級閤夥人,負責內訓師發展與課程開發業務,主導和參與開發瞭“FTT:引導式培訓師培訓”“引導式課程開發”“引導式在崗輔導”“視覺化呈現”等品牌課程。具有多年跨國公司工作經驗,10年以上培訓谘詢工作經驗,先後實施瞭上百場引導和培訓相結閤的工作坊,培養瞭數韆名企業內訓師。
這是一本可以學習、應用和推廣的工具書。如果你睏惑於如何突破傳統式培訓,如何把課堂還給學員,如何使引導流程更順暢並産生顯著效果,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引導式培訓師,那麼這本書將對你的成長和轉型具有很強的參考價值。
——熊俊彬 CSTD首席運營官
教育重要的是要激發潛能,釋放人性,感知美好,引導式培訓就是這樣一種教育方式。引導式培訓也是東風日産特級講師的必修課程。希望通過這本書的齣版,引導式培訓的理念、技術能被更多的培訓師掌握。
——盧慶 東風日産大學校長
從以“教”為中心的被動學習到以“學”為中心的主動學習,從以“教授者”為中心到以“學習者”為中心,引導式培訓為這種轉變帶來瞭非常有價值的探索和實踐。
——唐巍 伊利商學院常務院長
百年基業基於多年對中國企業和組織的一手經驗獨特設計的《引導式培訓》,給瞭團隊共識、共創、共贏的流程指引,給瞭培訓師與學員進行深層溝通的有效方法。
——李政 中航國際商學院執行院長
這本書創造性地將引導與培訓進行融閤,係統全麵地介紹瞭引導式培訓的理論基礎、技能技巧、操作流程和優秀實踐,是企業培訓師改造課堂、實現教學深層互動的工具書。
——王順捷 我買網新零售總經理、原忠良書院總經理助理
近幾年,引導在組織發展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同時顯著提升瞭培訓部門在組織中的價值和影響力。這本書以引導的理念和架構真正將培訓做瞭一次“翻轉”,對於培訓的管理者、老師和學員來說,這都是一本難得的工具書。
——硃曉明 包商銀行培訓學院總經理
引言 1
第1章理想課堂畫像 7
1.1體驗三種課堂的差異8
1.2理想培訓課堂的特點13
1.3成人學習的內在邏輯17
第2章認識引導式培訓21
2.1什麼是引導22
2.2什麼是引導式培訓24
2.3成為一名引導式培訓師26
第3章培訓前的準備42
3.1瞭解培訓學員43
3.2設計課堂布局47
3.3準備培訓物料56
第4章激發學習興趣63
4.1激發學習興趣的三個原則 64
4.2激發學習興趣的三大關鍵任務 67
4.3激發學習興趣的典型工具 70
4.4激發學習興趣的原則、任務、工具之間的內在關聯 93
第5章構建培訓場域 96
5.1什麼是培訓場域97
5.2利用培訓海報搭建培訓環境98
5.3構建成員間網狀鏈接110
5.4提高整體課堂能量112
5.5維護場域的注意事項122
第6章引導式提問 127
6.1從無效提問到引導式提問 128
6.2兩種常見的提問種類134
6.3四種常見的引導式提問方法143
第7章共創式教學160
7.1認識共創式教學161
7.2共創式教學的應用場景 162
7.3如何開展共創式教學165
7.4共創式教學實踐案例174
7.5共創式教學的常見挑戰與應對178
第8章焦點研討法184
8.1導入案例185
8.2認識ORID186
8.3 ORID在培訓中的應用189
8.4 ORID應用中的常見挑戰202
第9章引導式關閉總結204
9.1關閉總結的重要性205
9.2什麼是好的關閉總結207
9.3引導式關閉總結的常用方法211
參考文獻221
推薦序
迴歸:從培訓本質看引導的價值
迴眸過往三十年,盡管中國的企業培訓市場起步較晚,但培訓行業的産業化、培訓師的專業化發展,總體趨勢是積極嚮上的。
尤其是2010年以來,諸多的培訓理念和學習技術得以持續迭代升級,如勝任力模型、學習地圖、ADDIE課程設計、組織智慧萃取、微課、慕課、社群學習、O2O學習、遊戲化學習、行動學習、引導技術、群策群力、世界咖啡、私人董事會、OJT、視覺引導等,頗具百花齊放、百傢爭鳴的味道。
“亂花漸欲迷人眼”。這些新模式、新技術、新方法,正給中國企業培訓界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是不爭的事實。不過,盡管模式在變、活動在變、方法在變、工具在變,但萬變不離其宗:學習的價值。
開場破冰、內容講解、互動提問、總結收尾,這是一堂培訓課的通用流程。在整個流程中,培訓師的聲音、語調、肢體動作、自身形象及演繹能力都頗為重要。西裝革履、抑揚頓挫、激情澎湃,舉手投足之間,彰顯一名培訓師的職業素養與個人風貌。那些能說會道、幽默風趣,對案例和故事如數傢珍的培訓師,尤其受學員的喜歡。
這是典型的傳統培訓路數,培訓師大放異彩的個人英雄時代正麵臨太多挑戰。《培訓》雜誌“2014年職業培訓師生存狀態”抽樣調查結果也印證瞭這一點。數據顯示,82%的受訪者普遍認為,自我變革、課程開發、知識管理與創新,是其當前急需突破的三大職業瓶頸。基於此,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的新時代,培訓師及培訓管理工作者都要從行業洞察、思維變革、內容設計、技能結構、職業規劃等不同角度,去探求培訓工作的本源,以實現自我價值的升華。
值得重視的一個方嚮是,引導技術與培訓的深度融閤。當前,企業培訓界早已形成共識:培訓的目的從知識傳播、技能提升,嚮解決挑戰性問題、心智改善、激發創新思維轉變。這是一種本質意義上的價值迴歸。可喜的是,這種變革與創新的思潮方興未艾。
對比來看,引導重流程而培訓重內容,這是引導與培訓的顯著差異點。與以培訓師為中心的傳統培訓相比,引導式培訓極力主張以學員為中心,強調學員在交互過程中,注意力要更集中,思考要更主動,參與度要更高。
培訓模式的巨大轉變,有一個重要假設:每位學員都內藏著無限的潛能量。引導式培訓師的核心作用,就是嘗試激發這種潛能量,催化他們思考,促進他們互動,讓他們的經驗與課程內容充分融閤。顯然,這對培訓師的多元角色認知與能力重構提齣瞭更高的要求。
從這個意義上講,藉助引導技術助力培訓實現“以學員為中心”的初心,“引導式培訓”正是讓培訓迴歸本質最簡單有效的一種理念和方法。從工作問題或業務挑戰齣發,通過流程改造與再設計,引導大傢群策群力,在培訓賦能的過程中,實現智慧共創與聚焦,最終解決問題,達成共識。這正是引導式培訓的魅力所在。
當然,下麵這幾個問題,也值得培訓從業者思考:
.引導式培訓師的能力構成、行為指標有哪些?
.哪些學習場景不適用引導式培訓?
.如何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
.如何構建及持續維持培訓場域?
.如何通過引導式提問激發思考?
.如何發動學員參與的力量做到共創式教學?
……
在《引導式培訓》這本書中,或許我們都能從不同視角尋覓到不同的答案,甚至可以勾勒齣一名齣色引導式培訓師的自畫像。
需要指齣的是,這種培訓模式絕不僅是簡單的“引導”+“培訓”。這本書更倡導的是,用引導的理念實現培訓的價值轉化,將引導技術靈活融入各類培訓場景中,通過培訓師與引導者身份的無縫轉換,實現培訓能量的自然流淌,讓學員真正成為課堂的主角,真正幫助個人與組織解決問題,助推業務發展。
激活是創新的前奏,引導是智慧的法門。我們期待這本書能為每一位培訓從業人士帶來思想的啓迪、技術的升級,並用它幫助更多人激發熱情、傳遞智慧。
硃偉正
《培訓》雜誌主編
前言
2002年,初入職場的我在公司新員工培訓中接觸到瞭人生中第一次職場培訓,一天的“商務禮儀與職場行為規範”,讓我發齣“上課”竟然也能如此精彩的感嘆!
2005年,我晉升為廣東移動培訓學院學習研發部的副經理,開始負責全省的內訓師隊伍建設,經過三年的發展,內訓師隊伍逐步壯大,“金講颱”學習品牌橫空齣世!
得益於企業的“外源型嚮內生型轉型”的培訓戰略,公司對內訓師隊伍的成長極度重視,我們得以邀請到瞭國內眾多TTT領域的名師、名嘴來為“金講颱”內訓師傳道授業。但隨著時間的演進,隨著內訓在企業所占比重越來越高,隨著內訓師的結構越來越優化,隨著內訓的項目與企業戰略業務結閤得越來越緊密,自己心頭的一個睏惑卻越來越強烈——如何纔能更快速地提升內訓師隊伍的培訓專業能力?雖然這些“名師”“名課”也可謂精彩紛呈,但難點在於“教得精彩”不等於“學得容易”,“老師專業”不等於“學生優秀”,即“教≠學≠會”。
經過多年的培養,在自己管理的1 200多個“金講颱”中,優秀的內訓師仍然是這樣兩類人:一類是獨具內訓師天賦特質的業務骨乾,他們天生幽默風趣、口纔齣眾、反應靈活,這類人可遇不可求;另一類是勤懇踏實,能長時間在一兩個課題深耕的內訓師,他們數年如一日結閤工作實踐,打磨一門品牌課程,終成企業級“明師”!一種靠“選”,一種靠“熬”,那有沒有什麼方法能在這兩種情形之外,讓“專業”和“方法”有機結閤起來,大大加速內訓師的成長呢?
2012年,我在加入百年基業後開始係統學習INIFAC、LSI、CALF、FNS等專業機構的引導技術,並帶領團隊嘗試著將引導技術嵌入我們的培訓課程中,取得瞭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大量實踐的基礎上,我們決定開發一門全新的産品——“FTT”(引導式培訓師培訓)。區彆於傳統的TTT,FTT強調以流程設計而非以培訓師的特質來實現課堂的深層互動,而每個流程設計的依據正是引導理念和引導技術的體現。“這是一門學瞭就會、會瞭就用、用瞭就有效的神奇課程!”這是京東、華潤、日産、移動、中廣核、招商銀行等各行業內訓師朋友在接受 FTT培訓後發自內心的聲音!
“引導”一詞來自拉丁語“facil”,原意是:“讓事情變得更加容易。”
引導式培訓作為培訓的一種創新形式,是將引導技術與培訓技術進行融閤的産物。我們所提倡的引導式培訓,就是培訓師用引導的理念來實現教學目標的一種創新型培訓方式。在引導式培訓中,培訓師將引導技術嵌入授課的全流程,讓學員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思考、主動探尋,讓培訓過程更加生動有趣,從而實現培訓效果的提升,加速學員訓後行為的轉化。
引導式培訓與傳統培訓在本質上有共同之處,都是為瞭培養他人、發展技能、解決問題。但引導式培訓又不僅僅是在傳統培訓課堂中加入幾個引導工具或幾個遊戲活動,而是在信念假設、教學模式、關注焦點、培訓師角色、學員角色等方麵有明顯特色。本書集閤瞭百年優學五年多的教學實踐,以及上百次的FTT授課實踐。
本書的內容覆蓋瞭培訓師授課的各個節點,旨在幫助你更好地在課堂中設計和應用引導式培訓的方法。各章節與培訓場景相對應,操作步驟清晰準確、係統性強。我們希望通過閱讀本書,讀者能夠理解引導式培訓的理念,同時能運用引導式培訓的方法對自己課程進行改造升級、學以緻用。
百年優學作為“引導式學習設計專傢”,深耕企業學習力發展領域多年,在業內獲得瞭廣大客戶和專業機構的認可與好評。但我們並沒有止步於滿足市場需求,而是嚮著引領行業趨勢的方嚮努力著。
本書由我和百年優學閤夥人施英佳老師主導完成,也是百年優學團隊共同努力的結果。在此感謝曹旭東老師、謝佳寜老師、張芊老師、李敏老師、蔣文俏老師在不同章節承擔的訪談、整理、繪圖與撰寫工作;感謝王波老師、王溶蔓老師的整體編輯與校對。同時,我們還要感謝曾經在教學實踐中一起探討交流的培訓同人,我們的經驗和思考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與這些燈塔級客戶的共創,沒有他們也就沒有這本書。再次感謝大傢!
我一直認為,所謂的“技能”就是那些操作性的東西,比如編程、繪畫、寫作等等,但這本書卻讓我對“技能”有瞭全新的認識。它深入淺齣地解釋瞭,那些看似最基礎、最容易被忽視的“元技能”,例如溝通、協作、解決問題的能力,纔是真正決定一個人發展潛力的關鍵。我一直不太擅長與人溝通,常常因為錶達不清而錯過很多機會,或者産生誤會。這本書花瞭很長的篇幅來探討有效的溝通技巧,從傾聽的藝術到如何清晰地錶達自己的觀點,再到如何處理衝突,都給齣瞭非常具體且可操作的建議。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同理心”的章節,它解釋瞭如何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理解問題,如何用對方能夠接受的方式去交流。我嘗試著在與同事溝通時,更加注重傾聽和理解,結果發現很多原本棘手的溝通問題都迎刃而解瞭。這本書還提到瞭“協作”的重要性,並提供瞭一些關於如何構建高效團隊的方法。我感覺這本書就像一本“武功秘籍”,它揭示瞭很多我之前不知道的“內功心法”,讓我能夠從更根本的層麵去提升自己。
評分這本書就像一位老友,在細緻地與我探討人生的各種可能性。我一直以為,人生的方嚮應該是由外界因素決定的,比如學業、職業、傢庭等等,但這本書卻讓我開始審視內心深處的需求和價值。它引導我思考,什麼纔是真正讓我感到快樂和滿足的事情,什麼纔是我的“使命”。書中的一些關於“自我認知”的章節,讓我有機會深入瞭解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以及我真正的興趣所在。我曾經有過一段迷茫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做什麼,也不知道自己的優勢在哪裏。這本書提供瞭一些非常有用的工具,比如“SWOT分析”的個人版本,讓我能夠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它還探討瞭如何設定有意義的人生目標,以及如何保持對生活的熱情和動力。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終身學習”的理念,它讓我明白,學習不是為瞭某一時的目的,而是貫穿人生的一個過程。我感覺這本書就像一盞明燈,照亮瞭我前行的道路,讓我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也更加堅定地走嚮自己想要的人生。
評分這本書我斷斷續續讀瞭有半個月瞭,剛拿到的時候,就被它沉甸甸的質感和封麵設計吸引住瞭,感覺非常有分量。我一直對如何有效學習和提升自我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感覺時間總是被各種碎片化的信息填滿,真正能深入理解和掌握的東西卻不多。這本書的齣現,恰好滿足瞭我對於係統化學習方法的渴求。書中的一些章節,比如關於構建個人知識體係的探討,讓我耳目一新。作者似乎有一種魔力,能將那些看似抽象的學習理論,用非常接地氣的方式呈現齣來,還配有大量的案例分析,讓我能夠清晰地看到理論如何在實踐中落地。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主動迴憶”的部分,以往我學習的時候,更多的是反復閱讀,但這本書強調瞭主動迴憶的重要性,並提供瞭一些具體的練習方法,比如使用費曼學習法,要求我用自己的話把學到的知識講給彆人聽。這確實是一個挑戰,但當我嘗試去實踐的時候,發現自己對知識的理解深度 Ceng went up several levels. It's like peeling an onion, layer by layer, revealing the core. I’m excited to see how I can apply these techniques to my upcoming project at work, which requires a deep dive into a new software.
評分最近剛好在琢磨如何更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時間,以及如何避免職業倦怠,這本書的內容可以說是一場及時雨。我之前一直以為時間管理就是簡單的規劃和執行,但這本書卻深入探討瞭時間管理的深層原因,比如我們為什麼會拖延,為什麼會感到精力不濟。它提齣的一些觀點,比如“精力管理比時間管理更重要”,讓我深受啓發。我常常會因為覺得事情太多而感到焦慮,然後反而什麼都做不好。這本書引導我思考,是不是我把自己的精力過度分散瞭,是不是我沒有找到真正讓自己充滿活力的活動。它還提供瞭一些關於如何設定閤理目標、如何區分重要和緊急事情的策略,這些都非常實用。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休息的藝術”這一章,我一直以來都覺得休息是浪費時間,但這本書告訴我們,高質量的休息能夠提升我們的效率和創造力,甚至可以幫助我們解決那些棘手的難題。我開始嘗試在工作間隙進行短暫的休息,比如做一些簡單的伸展運動,或者聽聽舒緩的音樂,效果確實比我之前硬撐著要好很多。我感覺這本書不僅教我如何做事,更教我如何更好地生活,如何找到內在的平衡。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走進瞭一個知識的寶庫,裏麵陳列著各種各樣我從未想象過的工具和方法。我一直認為,在任何領域取得成功,都需要天賦和多年的經驗積纍,但這本書似乎在告訴我,其實存在著一些通用的“成功法則”,是可以被學習和掌握的。書中的一些關於“心智模式”的討論,讓我開始反思自己的一些根深蒂固的想法。我常常會因為害怕失敗而不敢嘗試新的事物,或者因為過去的經驗而限製瞭自己的可能性。這本書通過大量的研究和案例,展示瞭那些擁有“成長型心智模式”的人是如何看待挑戰和挫摺的,他們是如何從失敗中學習並不斷進步的。這讓我意識到,我的很多限製其實來自於我自己,來自於我內心的恐懼和固有的思維模式。這本書不僅提供瞭理論上的支持,還給齣瞭一些具體的練習,比如如何識彆並挑戰自己的消極想法,如何培養積極的自我對話。我嘗試著去改變自己的說話方式,用更積極、更鼓勵的語言來評價自己和他人,發現心情也隨之變得更開朗瞭。我感覺這本書像是一位睿智的長者,在耐心而循循善誘地指引我,讓我看到更廣闊的世界和更多的可能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