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小镇蓝皮书:中国森林小镇发展报告(2018) [ANNUAL REPORT ON DEVELOPMENT OF FOREST TOWN IN CHINA (2018)]

森林小镇蓝皮书:中国森林小镇发展报告(2018) [ANNUAL REPORT ON DEVELOPMENT OF FOREST TOWN IN CHINA (2018)]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庞波 倪建伟 著
图书标签:
  • 森林小镇
  • 乡村振兴
  • 生态旅游
  • 区域发展
  • 中国报告
  • 城镇化
  • 林业经济
  • 政策研究
  • 环境问题
  • 可持续发展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0126571
版次:1
商品编码:12369582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森林小镇蓝皮书
外文名称:ANNUAL REPORT ON DEVELOPMENT OF FOREST TOWN IN CHINA (2018)
开本:小16开
出版时间:2018-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森林小镇是特色小镇的重要类型和特殊形式,是森林资源丰富、森林特质显著,以绿色做底色、产业绘彩色、文化添成色的“产、城、人、文”有机融合的创新创业平台,是践行习近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开展“森林小镇”研究是秉承绿色发展理念,践行乡村振兴战略,促进新时代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建设健康中国的有效路径。
本书分为总报告、调研报告和典型案例三个部分。总报告为2017~2018年中国森林小镇发展的形势分析与展望。调研报告有6篇,主要是对浙江安吉、广东、义乌、江西、吉林、广西六个地方的森林小镇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对其各自的建设实践及发展特色进行了分析。典型案例有8篇,即深圳盐田梅沙生态旅游型“森林小镇”、广东江门大田生态旅游型“森林小镇”、山东德州德百生态旅游型“森林小镇”、山西晋城横河养生慢享型“森林小镇”、四川广元天曌山森林康养型“森林小镇”、广州派潭生态旅游型“森林小镇”、四川攀枝花平地生态康养性“森林小镇”和四川眉山瓦屋山森林康养型“森林小镇”。

作者简介

庞波,博士、研究员。生于1974年4月,四川巴中人。现任发展中国论坛秘书长。主要从事县域经济、新型城镇化、党建理论研究;先后出版《城乡统筹的成都实践与探索》、《就近城镇化研究》,《就近城镇化再研究》;发表《关于基层党组织公推直选几个问题研究》、《又好又快推进城镇化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各类专著编著类、论文类文稿20多篇。
倪建伟,浙江杭州人,浙江财经大学城市发展与管理系党支部书记,城市治理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重点学科方向带头人,浙江省151人才。曾任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助理,兼任发展中国论坛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森林小镇发展指数专家委员、民进开明智库专家委员等。长期从事区域经济、城乡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课题2项,主持省部级课题12项,参与完成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邮政局、国家铁道部等省部级课题12项;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个人专著1部。

目录

Ⅰ 总报告
1 2017~2018年中国森林小镇发展报告/001

Ⅱ 调研报告
2 “两山理论”发源地的森林小镇建设——浙江省安吉县的调查/032
3 探索乡村振兴及绿色发展之路——广东省的调查/049
4 村域“森林小镇”建设实践——浙江省义乌市何斯路村的调查/084
5 国有林场改革先行区的森林小镇建设——江西省的调查/102
6 东北大林区的森林小镇建设——吉林省的调查/121
7 西南边境革命老区的森林小镇建设——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调查/138

Ⅲ 典型案例
8 深圳盐田:梅沙生态旅游型森林小镇/158
9 广东江门:大田生态旅游型森林小镇/163
10 山东德州:德百生态旅游型森林小镇/167
11 山西晋城:横河养生慢享型森林小镇/172
12 四川广元:天曌山森林康养型森林小镇/182
13 广东广州:派潭生态旅游型森林小镇/186
14 四川攀枝花:平地生态康养型森林小镇/191
15 四川眉山:瓦屋山森林康养型森林小镇/196

Abstract/201
Contents/202
森林小镇蓝皮书:中国森林小镇发展报告(2018) 内容概述 《森林小镇蓝皮书:中国森林小镇发展报告(2018)》是一份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中国森林小镇发展现状、趋势与挑战的年度报告。本书旨在为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员、实践者以及对森林小镇建设感兴趣的社会各界,提供一份详实、权威且具有前瞻性的参考资料。报告以2018年度为时间节点,全面回顾了过去一年中国森林小镇在政策支持、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社区营造、文化传承、旅游开发等方面的进展与成就,同时也深刻剖析了当前面临的瓶颈与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发展对策与建议。 报告的章节设置与核心内容 本书的结构经过精心设计,力求内容全面、逻辑清晰。报告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核心部分: 第一部分:中国森林小镇发展概况与政策导向 年度发展回顾: 详细阐述2018年度中国森林小镇建设在数量、规模、质量等方面的整体发展态势。报告将通过数据分析,呈现森林小镇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比重变化,以及区域分布特点。 宏观政策解读: 深入分析2018年国家及地方层面出台的与森林小镇发展相关的各项政策法规,包括但不限于乡村振兴战略、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理念等在森林小镇建设中的具体体现。重点关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相关部门的指导性意见和扶持措施,以及各省市在具体实践中出台的创新政策。 发展评价体系: 报告将介绍一套科学的森林小镇发展评价体系,用于衡量森林小镇在经济活力、生态环境、社会和谐、文化特色等方面的综合发展水平。通过对该体系的解读,可以理解报告中各项数据的意义和价值。 典型案例分析: 选取2018年度涌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森林小镇案例,从不同维度(如生态修复型、产业发展型、文旅融合型、康养度假型等)进行深度剖析,总结其成功经验和创新模式,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借鉴的范例。 第二部分:森林小镇产业发展与经济活力 特色产业培育: 重点关注森林小镇如何依托当地丰富的森林资源,发展绿色、可持续的特色产业。这包括但不限于林下经济(如林产品加工、药材种植、食用菌栽培)、森林旅游(如观光、休闲、度假、研学)、森林康养(如健康疗养、养老服务)、生态农业、以及与森林资源相关的创意设计与文化产品开发等。报告将对各类产业的发展现状、市场潜力、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研究。 产业融合与创新: 探讨森林小镇如何通过产业间的横向联合和纵向延伸,实现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例如,如何将林产品加工与旅游体验相结合,如何将生态服务价值转化为经济收益,以及如何利用新技术、新业态(如智慧旅游、直播带货)为森林小镇产业注入新活力。 经济效益与就业带动: 通过数据分析,评估森林小镇的产业发展对当地经济增长、财政收入以及居民就业的贡献。报告将关注产业发展带来的就业结构变化,以及对提升当地居民收入水平的作用。 投融资模式探索: 分析森林小镇建设与发展的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包括政府投入、社会资本、金融机构贷款、PPP模式等,并对不同模式的适用性与风险进行探讨。 第三部分: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 森林资源保护与修复: 详细阐述2018年度中国森林小镇在森林资源保护、生态修复、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与成效。报告将关注森林火灾预防、病虫害防治、退耕还林、人工造林等方面的进展。 生态环境治理: 关注森林小镇在改善人居环境、治理水土流失、控制面源污染、推广绿色建筑、发展可再生能源等方面的努力与成效。报告将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如何与经济发展协同推进,实现绿色发展。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深入研究森林小镇如何探索和实践生态产品(如清洁水源、清新空气、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实现机制,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绿色生活方式推广: 探讨森林小镇如何通过宣传教育、示范引导等方式,倡导居民和游客践行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提升生态文明素养。 第四部分:社区营造与文化传承 人居环境改善: 关注森林小镇在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供水、供电、通讯、垃圾处理)、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文化娱乐)以及居住环境(如绿化美化、垃圾分类、污水处理)等方面的努力与成效。 社区参与与治理: 探讨如何激发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构建多元共治的社区治理体系。报告将关注村民自治、居民议事会、志愿服务等在森林小镇社区营造中的作用。 乡土文化保护与传承: 深度挖掘和保护森林小镇独特的地域文化、民俗风情、传统技艺等,并探索其与现代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例如,如何通过文化节庆、民宿体验、非遗展示等形式,让乡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人才引进与培育: 分析森林小镇在吸引和留住各类人才(如技术型人才、管理型人才、创新型人才、返乡创业人才)方面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提出相关对策。 第五部分:森林旅游与康养度假 森林旅游产品体系构建: 报告将梳理2018年度中国森林小镇在森林旅游产品开发方面的创新与实践,包括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生态体验、户外运动、研学旅行、森林康养等多种类型。 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提升: 关注森林小镇在旅游交通、住宿接待、餐饮服务、导游讲解、信息咨询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提升。 旅游市场营销与品牌推广: 探讨森林小镇如何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进行市场营销和品牌推广,吸引更多游客。报告将分析不同类型森林小镇的营销策略。 康养度假产业发展: 重点关注森林小镇如何依托其优越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森林资源,发展森林康养、健康疗养、生态养老等新兴产业,满足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第六部分:挑战与未来展望 面临的突出问题: 深入分析当前中国森林小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共性与个性问题,例如:资金短缺、人才匮乏、产业同质化、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难题、政策落地难、管理机制不完善等。 对策建议: 基于对现状的分析和对未来趋势的判断,报告将提出一系列具有操作性和前瞻性的对策建议。这可能包括: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社区治理能力、推动品牌化发展等。 发展趋势预测: 结合国家战略、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对中国森林小镇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例如:智能化、品质化、品牌化、融合化、康养化等。 政策建议与研究方向: 为进一步推动森林小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报告将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并为未来的学术研究指明方向。 报告的价值与意义 《森林小镇蓝皮书:中国森林小镇发展报告(2018)》通过系统的数据收集、严谨的案例分析和深刻的理论探讨,不仅为理解中国森林小镇的现状提供了权威依据,更为指引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本书的出版,有助于: 指导政策制定: 为各级政府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规划和投资方向时提供决策参考。 支撑学术研究: 为林业、城乡规划、区域经济、旅游管理、生态学等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一手资料和研究思路。 服务实践发展: 为森林小镇的规划者、建设者、管理者提供经验借鉴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引导社会认知: 帮助社会各界更全面、深入地认识森林小镇的独特价值和发展潜力。 总之,本书是一份集信息性、研究性、指导性于一体的年度报告,为推动中国森林小镇建设迈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新阶段贡献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个人对这类年鉴性质的报告特别感兴趣,因为它们提供了一个特定时间节点的“快照”。阅读这类资料,最吸引我的往往是那些隐藏在数据背后的趋势和转折点。虽然还没有深入到核心数据部分,但光是封面和扉页上透露出的那种“年度总结”的意味,就足够让人期待。我设想,这份2018年的报告,必然记录了当年中国在生态补偿、乡村振兴与特色小镇建设政策相互作用下的具体实践成果和遇到的瓶颈。相比于那些时效性不强的理论专著,这种年度报告的价值在于其强烈的时效性和对具体实践的参照性。它更像是一个行业内的“体检报告”,精准地标记了过去一年中国森林小镇建设的健康状况和发展速度。因此,这份书对我而言,更像是一个观察中国区域经济政策微观落地的绝佳窗口。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那种深沉的墨绿色调,搭配着烫金的字体,立刻就营造出一种权威感和历史的厚重感,让人联想到古老的林业档案或是某种重要的政策文件。我记得当时在书店里看到它时,它的尺寸和装帧也显得非常扎实,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仿佛里面承载了无数关于中国森林管理和乡村建设的实际数据与经验。虽然我还没有完全深入阅读其中的具体章节内容,但仅凭其外部的包装和排版风格,就能感受到编撰者在制作这份报告时所倾注的严谨态度。这种对细节的重视,从封面选材到字体选择都体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不禁期待内部是否也能延续这份专业和精致。这种视觉上的愉悦和专业化的呈现,无疑是吸引我决定购买它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成功地将“报告”这种通常略显枯燥的文体,包装成了一份值得珍藏的行业参考书。它不张扬,但足够有分量。

评分

这本书的整体气质,散发出一种浓厚的“地方志”与“国家战略”交汇融合的气息。它没有过多地去描绘那些煽情的田园牧歌场景,而是更像是一份冷静的、基于事实的社会经济考察报告。我注意到其装帧的配色和整体设计语言,似乎都在刻意规避那种过于“旅游宣传册”的风格,转而倾向于一种更偏学术、更偏政策研究的基调。这种克制而内敛的表达方式,反而让我更加信服它所呈现的价值。它似乎在向读者传达一个信息:我们关注的重点是可持续发展、生态效益与经济转型的平衡点,而不是简单的概念炒作。这种务实的态度,对于那些真正想深入研究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人士来说,无疑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它不是一本读后让人心情愉悦的书,而是一本需要边思考边学习的案头工具书。

评分

从拿到这本书的那一刻起,我感受到的就是一种官方但又具备前瞻性的学术气息。它的厚度和装帧暗示着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绝非一般市面上的普及读物可比拟。我猜测,书中定然包含了大量严谨的统计图表和区域对比分析,这些是构建任何可靠报告的基石。这种详实的数据支撑,正是那些政策制定者、生态规划师以及相关领域的学者所急需的“第一手资料”。它似乎在向读者保证:我们在这里提供的,是经过多方核实、具有高度可信度的行业基准线。我期待着去发掘其中关于不同地理区域森林小镇发展模式的差异性,比如南方湿润地区与北方干旱地区在资源禀赋下的策略选择,这些比较分析往往是推动行业进步的关键所在。它以一种沉稳的姿态,承诺提供一个全面、多维度的行业剖析。

评分

初翻开这本书的目录页时,那种结构化的清晰感,简直让人心头一热。我个人非常推崇逻辑严密的报告体系,而这份报告的章节划分,似乎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精心布局。从宏观的政策背景梳理,到中观的区域案例分析,再到微观的产业发展路径探讨,层层递进,脉络分明。这种自上而下的叙事结构,非常有利于快速把握“森林小镇”这一概念在2018年中国语境下的全貌。我当时快速浏览了一下各个小标题,发现它们相互之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逻辑闭环,仿佛在讲述一个从概念诞生到落地实践的完整故事线。对于一个想要系统性了解某一新兴发展模式的局外人来说,这种结构上的严谨性比任何花哨的语言都来得更实在、更可靠。它给了我一种强烈的信心:这本书不是零散观点的堆砌,而是一个经过系统论证的分析框架。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