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纪念手记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文创产品
卡尔.马克思,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家和社会学家,1818年5月5日出生,他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在人类思想史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辉。在2018年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中央编译出版社特别推出限量款马克思笔记本,以此纪念这位对现代世界进程产生深远影响的思想家。
此款笔记本封面正面选取了《马克思致科勒特.多布森.科勒特的信》的手稿,背面则是他的肖像剪影和签名,伟人不可磨灭的印象以烫印之法跃然于封面之上。内页的设计上,首先以U型时间轴展现了马克思的生平大事记。接下来的月记事页面,每月为一个对开页面,并且有选择性的在当月对应的日期上重温马克思的时代曾经发生的重要事件,也让我们的每一天、每一月,都可以有规划地度过。十二个月记事页集中放在前面,既容易翻到又能统一查阅,同时也不影响不爱月记录的人使用后面的部分。我们设计了两种形式的工作安排页面,第一种是空白页面,大面积的留白给使用者以极大的书写自由,只是在每一个对开页的左下角和右上角用线条和数字的组合来表达200年时光的变迁;第二种是星型图案和横线的组合,使用者可以根据记录的重要程度来标记星星。
此款笔记本所用的图片都是由中国美术家创作的有关马克思生平事业的国画、油画、版画、水粉画等。这些精彩的艺术作品都来自中央编译局图书馆馆藏的珍贵资料,选用的马克思的话语来自中央编译局翻译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以及《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纪念伟人,致敬经典,谨以这本笔记本表达我们对这位思想家诚挚的敬意。
中央编译出版社成立于1993年9月,是隶属于中共中央编译局的中央级社会科学类专业出版社,主要翻译介绍世界政治、经济、哲学和文化等社会科学方面的经典著作和前沿作品。中央编译出版社夙以“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为立社使命,以“思想文化的摆渡者——在东西方之间”为座右铭,以出“精品图书”为导向,以尊重思想知识为基石,以国内外专家学者为智力后盾,致力于出版高品位、高质量的图书。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社会思潮演变的普通读者,我最欣赏这本书在“连接”上的努力。它没有将纪念对象孤立于历史的真空之中,而是非常巧妙地将遥远的过去与我们当下所处的现实环境进行了富有洞察力的对话。作者展现出一种罕见的平衡感——既能忠实地还原历史现场的复杂性,又能敏锐地捕捉到那些跨越时空的、对于现代社会依然具有强大解释力的议题。书中对于一些关键概念在不同历史语境下的应用和演化进行了细致的辨析,这对于我们理解当前全球性的挑战,比如资本的异化、劳动的价值重估等,提供了极其坚实的思想武器。它不是在“说教”,而是在“启发”,引导我们自己去思考,去追问,那种由内而外的自我觉醒,才是阅读这本厚重著作所带来的最大收获。
评分从阅读体验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引人入胜之处还在于它对“人”的关注。它没有仅仅停留在对宏大理论的梳理,而是通过细微的侧写和历史细节的挖掘,将那个伟大的思想家还原成了一个有血有肉、有困惑、有挣扎的个体。书中对于其思想形成过程中所经历的波折、遭受的误解以及其个人生活的某些侧面,都有着恰到好处的着墨,这使得读者在敬佩其思想伟大的同时,更能对其奋斗历程产生强烈的共鸣和理解。这种“去神化”的处理方式,反而让其思想的穿透力和永恒价值更加凸显。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停下来,思考在那样艰难的环境下,是什么样的精神力量支撑着他完成了那些开创性的工作,这本书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面理解这种精神力量的棱镜。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里就能感受到那种沉甸甸的、对历史的敬畏感。封面那种略带复古的色调,配上精心挑选的字体,既庄重又不失现代感。内页的纸张选择也非常考究,触感细腻,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惫。尤其是那些穿插其中的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的摹本,排版布局独具匠心,既保证了阅读的流畅性,又巧妙地起到了图文互动的效果。我特别留意了细节处理,比如书脊的装订,非常结实,看得出印刷厂在制作上是下了大功夫的。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体现了出版方对纪念意义的深刻理解和对读者体验的极致追求。它本身就散发着一种知识的厚重感,让人在翻阅之初就对即将展开的内容充满了期待,仿佛在与一段厚重的历史进行一次郑重的握手。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成熟和老练,它成功地避开了那种常见的、为纪念而纪念的空洞赞美腔调。相反,作者的文字充满了克制而精准的力量感。你会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思辨气质贯穿始终,用词考究,句式多变,时而如行云流水般流畅自然,时而又如同冷峻的分析,直抵问题的核心。这种文字的“质感”,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沉浸度,让人几乎忘记了自己是在阅读一篇“纪念文集”,而更像是置身于一场高水平的学术沙龙,与一位深刻的思想家进行着平等而热烈的思想交锋。特别是那些论述性的段落,逻辑链条严密,层层递进,如同精密的仪器在运作,没有一丝多余的冗余,展现了作者极高的文字驾驭能力和对思想的深刻洞察力。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其到位,它不像有些纪念文集那样平铺直叙或过于学术化地堆砌理论,而是采用了非常灵动且富有层次感的叙事结构。作者似乎深谙如何引导读者的思绪,时而将我们带回到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去切身体会思想诞生的艰辛与不易;时而又跳脱出来,以一种近乎哲思的口吻,审视这些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流变与重塑。这种时空穿梭感,让阅读过程充满了张力。我惊喜地发现,作者在处理一些复杂概念时,总能找到巧妙的比喻或类比,让原本晦涩的议题变得平易近人,却又丝毫不牺牲其思想的深度和锐度。读完一章,脑海中留下的不是一堆零散的知识点,而是一条清晰、有机的思想脉络,让人不禁拍案叫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