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指操提升智能、学业、记忆力!
3-6岁→刺激脑部发育,提升智能
7-22岁→强化学习力,开发大脑潜能
23-50岁→增强记忆力,有效运用脑力
50岁以上→预防老年痴呆症,减缓老化
★ 实证!手指操能有效刺激大脑,使大脑更灵活。
通过手指动作给予脑部刺激,对提升脑力有惊人的效果。很多做手工活的专业人士和需要创造力及双手描写力的画家都很长寿且没有失智的情况,这也说明了经常活动手指可以有效刺激大脑。
★ 科学实验证明,做手指操可以预防大脑病变。
生理学实验研究表明,大部分的运动皮质区都能控制手指的活动。通过这个原理,可以利用手指操来大范围地活动大脑。此外,手指操还能促进额叶和颞叶的活性化,这两个区域都
是老年痴呆症患者出现早期病变的地方。
★ 本书介绍48种促进大脑活性化的手指操,内容包括手指/手腕的柔韧体操、弯曲手指操、旋转手指操、手指舞、伸展手指操等,让你在简单、有趣的手指动作游戏中锻炼大脑,开发智力,提高学习/工作效率,增强记忆力,预防脑部退化。
手指操提升智能、学业、记忆力:3-6岁→刺激脑部发育,提升智能;7-22岁→强化学习力,开发大脑潜能;23-50岁→增强记忆力,有效运用脑力;50岁以上→预防老年痴呆症,减缓老化.
这是一本简单、有趣的手指操书,无论是幼儿园小朋友、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人都能做,书中介绍48种促进大脑活性化的手指操,内容包括手指/手腕的柔韧体操、弯曲手指操、旋转手指操、手指舞、伸展手指操等,让你在简单的手指动作游戏中锻炼大脑,开发智力,提高学习/工作效率,增强记忆力。是人人必备的一本通过手指锻炼大脑的指南书。
顺天堂大学医院研究科抗衰老医学教授。1958年生于神奈川县。1982年毕业于千叶大学医学部后,进入呼吸内科工作。1990年于同所大学修完医学研究科博士课程,取得医学博士学位。历任东京都老人综合研究所病理部门研究员、神经生理部门室长、分子老化研究组组长、老化基因生物标记研究组组长等。所学专业为控制寿命遗传因子的分子遗传学、老年痴呆症的分子生物学、运动员的遗传因子研究。现任日本抗衰老医学会理事、基础老化学会理事。著有《动动手指,练练大脑:有趣的手指操》、《克服衰老》、《打开长寿遗传因子的方法》、《Dr.白泽的美味处方笺》等。
第1章 实证:手指操能有效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为什么上了年纪就容易得老年痴呆症? 2
手指操真的能预防老年痴呆症吗? 6
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活用手指操来预防老年痴呆症? 11
第2章 手指操
手指的柔韧操 第1 节 14
手指的柔韧操 第2 节 16
手腕的柔韧操 第1 节 18
手腕的柔韧操 第2 节 20
弯曲手指操 第1 节 22
弯曲手指操 第2 节 24
弯曲手指操 第3 节 26
弯曲手指操 第4 节 28
弯曲手指操 第5 节 30
旋转手指操 32
白泽式预防老年痴呆症的10大指南① 33
紧握手指操 第1 节 34
紧握手指操 第2 节 36
伸展手指操 38
包、剪、锤 40
摆“螃蟹”手势 42
白泽式预防老年痴呆症的10大指南② 43
摆“青蛙”手势 44
各式各样的手势游戏 46
白泽式老年痴呆症预测试题 48
第3章 手指活动
用不惯用的手按计算器 52
白泽式预防老年痴呆症的10大指南③ 53
用不惯用的手拿筷子 54
向着另一侧写字 56
双手一起写数字 58
左右手画出不同的图形 60
白泽式预防老年痴呆症的10大指南④ 61
用一根手指按键盘 62
用小指和无名指练习连打 64
连夹子游戏 66
将圆珠笔拆开再组装 68
移动皮筋 70
分格填色 72
白泽式预防老年痴呆症的10大指南⑤ 73
剪报纸 74
白泽式预防老年痴呆症的10大指南⑥ 75
将笔放在手指上 76
一元钱硬币塔 78
白泽式预防老年痴呆症的10大指南⑦ 79
学习打手语 80
第4章 手指游戏
猜拳游戏 86
白泽式预防老年痴呆症的10 大指南⑧ 87
用两手猜拳 88
手指舞《月亮爬上来》 90
手指舞《鱼儿鱼儿水中游》 92
手指舞《蚯蚓体操》 94
手指舞《小茶壶》 96
拍手游戏《小猴子的竹篮子》 98
拍手游戏《我是只小小鸟》 100
绘画歌《小鸭子》 102
画脸歌《1 2 3》 104
白泽式预防老年痴呆症的10大指南⑨ 105
用纸拔河 106
一个人玩扑克 108
一个人玩翻绳 110
拍纸气球 112
贴纸画 114
白泽式预防老年痴呆症的10大指南⑩ 115
折纸书签 116
折纸和剪纸 118
剪纸的图形
生理学实验研究表明,大部分的运动皮质区都能控制手指的活动。通过这个原理,我们可以利用手指操来大范围地刺激大脑。我们已通过近红外光谱仪证实了手指操的效用。而且,手指操还能促进额叶和颞叶的活性化,这两个区域都是老年痴呆症患者出现早期病变的地方。
有些手指操在刚开始做的时候可能会有些困难。但是,希望各位读者朋友能坚持挑战各种不同的手指操。因为这种挑战精神也能有效预防痴呆症的发生。
40 年后,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数量将增加3 倍!
1992 年,美国前总统里根突患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症)。两年后,他公开宣布自己正在和老年痴呆症这个疾病进行斗争。那时,老年痴呆症的社会认知度还很低,导致前任总统的公开声明给不少人带来了强烈的冲击。
老年痴呆症是一种致死性神经退行性脑病。患者会从初期的健忘逐渐转为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的低下,最终会变得卧床不起、需要别人的护理才能生活。脑变性疾病很难在早期发现,而且这种疾病一直
在发展和变化,很难制定明确的治疗方法。
目前,全球约有3400 万确诊的老年痴呆症患者。随着老龄化社会的不断发展,40 年后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数量很有可能会增加3 倍。吸烟、糖尿病、高血压、中年肥胖都是促使发病的危险因素。目前,虽已确认老年痴呆症的病因与遗传因子有关,但在所有老年痴呆症患者中,因遗传因子变异致病的患者数量不多。大部分患者都没有遗传因子的变异问题。除了遗传因子外,科学家也从流行病学的角度确认了其他容易引发老年痴呆症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糖尿病、高血压、中年肥胖、缺乏运动、抑郁症及低水准的教育素养等。
通过研究这些因素,我们可以确定老年痴呆症是一种能够预防的疾病。研究表明,那些需要大量脑力劳动的工作者、高学历的人、对文化知识很感兴趣的人一般都不会患老年痴呆症。
从50 岁开始,就要为预防老年痴呆症而改善生活现在还没有研究出能有效治疗老年痴呆症的药物。所以一旦患病,就会变得无药可医。
另外,虽说一般的患者都是从70 岁左右才开始出现健忘的情况,但其大脑内部的病变却是从50 岁左右开始出现的。所以,从50 岁开始,我们就要为预防老年痴呆症而改善生活。
从2000 年起,科学家开始利用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小白鼠进行动物实验,以此来检验生活习惯与大脑病变发展程度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在小白鼠的笼子里放一些玩具,供它们游戏,那么它们大脑的认知功能就能予以保留,老年痴呆症也会有明显的改善。如果持续将小白鼠饲养在这种有很多玩具的环境中,那它们的大脑海马区就会生长出新的神经细胞。这项研究证实了刺激大脑能有效引发神经细胞的增殖。
这本书真是个惊喜!我原本以为“动动手指,练练大脑”这种名字听起来会比较老套,可能是那种给小孩子做的、非常基础的练习册。但翻开之后才发现,它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首先,它的设计理念非常新颖,不仅仅是简单的重复性动作,而是将一些经典的逻辑谜题和空间想象力训练巧妙地融入到了指尖的活动中。比如,书里介绍的那个“摩尔斯电码手指敲击法”,简直是脑洞大开!它要求你在心里默念信息的同时,用手指模拟出电码的节奏,这对于提升专注度和多任务处理能力非常有帮助。我试着在通勤路上做了一组关于日历排序的练习,原本感觉大脑有点迟钝,做完后感觉思维清晰了不少,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非常美妙。而且,这本书的排版和插图风格也相当成熟和现代,不是那种花里胡哨的卡通风格,而是用简洁的线条和清晰的步骤图来引导,让人感觉非常专业和靠谱。它成功地将“健脑操”这个概念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不再是单纯的“手指运动”,而是一种深度的“认知健身”。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左右脑协调”的那一章,通过一些复杂的交叉手势和节奏变化,真的能感受到大脑两侧的神经元在努力沟通。对于经常需要进行深度思考的职场人士来说,这绝对是一剂良药,能让你在不离开座位的情况下,给大脑做一次彻底的“重启”。
评分说实话,我买这本书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因为我最近总觉得工作效率在下滑,记性也不如从前。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没有过度渲染“神奇效果”,而是着重于“循序渐进”和“可量化的进步”。书中的章节划分非常合理,从最基础的“单手灵活性训练”到后面复杂的“双侧同步协调挑战”,难度递增的曲线设计得非常平滑,让人有持续挑战下去的动力。我特别关注了关于“触觉反馈与神经通路强化”的那一部分,里面介绍的几种用指腹轻触不同材质来激活特定脑区的练习,听起来有点像“玄学”,但实际操作起来却非常令人沉浸。当我闭上眼睛,专注于指尖感受到的粗糙、光滑或凹凸不平时,我感觉自己的注意力被牢牢地锁在了当下,外界的干扰声仿佛都远去了。这就像是一种主动的冥想,只不过它还附带着提升手指灵活度的“副产品”。这本书的文字风格非常朴实,没有使用太多晦涩的术语,即便是对脑科学完全不了解的读者也能轻松上手。它真正做到了让“大脑”和“手指”同步运动起来,而不是让其中一个成为另一个的附属品。
评分我给这本书的评价是:一份精心制作的“心智工具箱”,而不是一本普通的“消遣读物”。很多市面上的益智书往往侧重于图形题或者数字运算,但这本书的独到之处在于,它将身体的微动作与高级认知功能紧密联系起来。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节奏感与执行功能”的结合部分。比如,书中设计的那种需要用手指敲击出特定不规则节拍的练习,它不仅考验手指的独立控制能力,更要求大脑实时计算下一个动作的时机。我在尝试一个要求四根手指分别敲出不同频率的组合时,一开始简直是混乱不堪,感觉大脑仿佛被“卡壳”了。但反复练习后,我发现我对自己身体的控制精度明显提高了,这种掌控感非常棒。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教会你如何“训练”你的大脑去更有效地指挥你的身体,而不是单纯地“消耗”你的时间。对于那些希望通过非传统方式来激活潜能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具体、可操作的路径。它不仅仅是给手指找点事做,而是利用手指这个精密的“传感器”和“执行器”,去重塑大脑的连接效率。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内容逻辑让我感到非常舒服,它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治愈感。在充斥着屏幕和键盘的今天,我们的大脑已经被过度开发为适应快速点击和滑动,而这种精细的、需要持续稳定输出的指尖运动反而被忽略了。这本书的很多练习,比如模仿复杂编织图案的手指运动,或者是在特定区域内进行快速、精准的按压,都迫使我的大脑重新分配注意力资源。我注意到,当我专注于完成那些需要精确力道和位置控制的指操时,我日常工作中那些容易犯的“粗心错误”减少了。这让我意识到,手部的精细运动能力与我们对细节的关注度是息息相关的。这本书的作者似乎非常理解现代人的“注意力漂移”问题,并提供了一种优雅的解决方案:通过专注于一个微小的、需要高度集中的任务来“锚定”思绪。它没有强迫你进行高强度的脑力竞争,而是提供了一种沉浸式的、带有建设性的自我调节方式。整体来说,这是一本能让你在轻松活动手指的同时,感受到大脑被温柔而有力地激活的实用指南。
评分我向来对那种宣称能“提升智力”的书持保留态度,总觉得多半是夸大其词,没什么实际操作价值。然而,这本《动动手指,练练大脑》却以一种极其低调但高效的方式,展示了“微习惯”的力量。它的每一项练习都设计得非常短小精悍,不需要长时间的集中精力,随便等个电梯或者泡杯咖啡的空档就能完成一组。我最欣赏它对“精细动作与短期记忆”联系的探讨,比如书中提到的那种“手指绕环”练习,要求你按照特定的顺序和方向交替进行,如果节奏稍有停顿或出错,就得重新开始。这种即时反馈机制极大地刺激了我的学习欲望。一开始我做得磕磕绊绊,手腕僵硬,手指不听使唤,但坚持了几天后,那种笨拙感明显减轻了。更重要的是,我发现自己记录会议纪要或者输入长串数据时的错误率也降低了,这简直是意外之喜!这本书不是在教你如何记忆特定的知识点,而是在优化你大脑接收和处理信息的基础“硬件”。它提供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放松和锻炼方式,完全摆脱了传统益智游戏的那种枯燥感。阅读体验上,它避免了长篇大论的理论说教,而是用清晰的指令和直观的图示来驱动行动,非常符合现代人碎片化的时间管理习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