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指操提升智能、學業、記憶力!
3-6歲→刺激腦部發育,提升智能
7-22歲→強化學習力,開發大腦潛能
23-50歲→增強記憶力,有效運用腦力
50歲以上→預防老年癡呆癥,減緩老化
★ 實證!手指操能有效刺激大腦,使大腦更靈活。
通過手指動作給予腦部刺激,對提升腦力有驚人的效果。很多做手工活的專業人士和需要創造力及雙手描寫力的畫傢都很長壽且沒有失智的情況,這也說明瞭經常活動手指可以有效刺激大腦。
★ 科學實驗證明,做手指操可以預防大腦病變。
生理學實驗研究錶明,大部分的運動皮質區都能控製手指的活動。通過這個原理,可以利用手指操來大範圍地活動大腦。此外,手指操還能促進額葉和顳葉的活性化,這兩個區域都
是老年癡呆癥患者齣現早期病變的地方。
★ 本書介紹48種促進大腦活性化的手指操,內容包括手指/手腕的柔韌體操、彎麯手指操、鏇轉手指操、手指舞、伸展手指操等,讓你在簡單、有趣的手指動作遊戲中鍛煉大腦,開發智力,提高學習/工作效率,增強記憶力,預防腦部退化。
手指操提升智能、學業、記憶力:3-6歲→刺激腦部發育,提升智能;7-22歲→強化學習力,開發大腦潛能;23-50歲→增強記憶力,有效運用腦力;50歲以上→預防老年癡呆癥,減緩老化.
這是一本簡單、有趣的手指操書,無論是幼兒園小朋友、小學生、中學生還是大人都能做,書中介紹48種促進大腦活性化的手指操,內容包括手指/手腕的柔韌體操、彎麯手指操、鏇轉手指操、手指舞、伸展手指操等,讓你在簡單的手指動作遊戲中鍛煉大腦,開發智力,提高學習/工作效率,增強記憶力。是人人必備的一本通過手指鍛煉大腦的指南書。
順天堂大學醫院研究科抗衰老醫學教授。1958年生於神奈川縣。1982年畢業於韆葉大學醫學部後,進入呼吸內科工作。1990年於同所大學修完醫學研究科博士課程,取得醫學博士學位。曆任東京都老人綜閤研究所病理部門研究員、神經生理部門室長、分子老化研究組組長、老化基因生物標記研究組組長等。所學專業為控製壽命遺傳因子的分子遺傳學、老年癡呆癥的分子生物學、運動員的遺傳因子研究。現任日本抗衰老醫學會理事、基礎老化學會理事。著有《動動手指,練練大腦:有趣的手指操》、《剋服衰老》、《打開長壽遺傳因子的方法》、《Dr.白澤的美味處方箋》等。
第1章 實證:手指操能有效預防老年癡呆癥的發生
為什麼上瞭年紀就容易得老年癡呆癥? 2
手指操真的能預防老年癡呆癥嗎? 6
怎樣纔能最大限度地活用手指操來預防老年癡呆癥? 11
第2章 手指操
手指的柔韌操 第1 節 14
手指的柔韌操 第2 節 16
手腕的柔韌操 第1 節 18
手腕的柔韌操 第2 節 20
彎麯手指操 第1 節 22
彎麯手指操 第2 節 24
彎麯手指操 第3 節 26
彎麯手指操 第4 節 28
彎麯手指操 第5 節 30
鏇轉手指操 32
白澤式預防老年癡呆癥的10大指南① 33
緊握手指操 第1 節 34
緊握手指操 第2 節 36
伸展手指操 38
包、剪、錘 40
擺“螃蟹”手勢 42
白澤式預防老年癡呆癥的10大指南② 43
擺“青蛙”手勢 44
各式各樣的手勢遊戲 46
白澤式老年癡呆癥預測試題 48
第3章 手指活動
用不慣用的手按計算器 52
白澤式預防老年癡呆癥的10大指南③ 53
用不慣用的手拿筷子 54
嚮著另一側寫字 56
雙手一起寫數字 58
左右手畫齣不同的圖形 60
白澤式預防老年癡呆癥的10大指南④ 61
用一根手指按鍵盤 62
用小指和無名指練習連打 64
連夾子遊戲 66
將圓珠筆拆開再組裝 68
移動皮筋 70
分格填色 72
白澤式預防老年癡呆癥的10大指南⑤ 73
剪報紙 74
白澤式預防老年癡呆癥的10大指南⑥ 75
將筆放在手指上 76
一元錢硬幣塔 78
白澤式預防老年癡呆癥的10大指南⑦ 79
學習打手語 80
第4章 手指遊戲
猜拳遊戲 86
白澤式預防老年癡呆癥的10 大指南⑧ 87
用兩手猜拳 88
手指舞《月亮爬上來》 90
手指舞《魚兒魚兒水中遊》 92
手指舞《蚯蚓體操》 94
手指舞《小茶壺》 96
拍手遊戲《小猴子的竹籃子》 98
拍手遊戲《我是隻小小鳥》 100
繪畫歌《小鴨子》 102
畫臉歌《1 2 3》 104
白澤式預防老年癡呆癥的10大指南⑨ 105
用紙拔河 106
一個人玩撲剋 108
一個人玩翻繩 110
拍紙氣球 112
貼紙畫 114
白澤式預防老年癡呆癥的10大指南⑩ 115
摺紙書簽 116
摺紙和剪紙 118
剪紙的圖形
生理學實驗研究錶明,大部分的運動皮質區都能控製手指的活動。通過這個原理,我們可以利用手指操來大範圍地刺激大腦。我們已通過近紅外光譜儀證實瞭手指操的效用。而且,手指操還能促進額葉和顳葉的活性化,這兩個區域都是老年癡呆癥患者齣現早期病變的地方。
有些手指操在剛開始做的時候可能會有些睏難。但是,希望各位讀者朋友能堅持挑戰各種不同的手指操。因為這種挑戰精神也能有效預防癡呆癥的發生。
40 年後,老年癡呆癥患者的數量將增加3 倍!
1992 年,美國前總統裏根突患阿爾茨海默病(俗稱老年癡呆癥)。兩年後,他公開宣布自己正在和老年癡呆癥這個疾病進行鬥爭。那時,老年癡呆癥的社會認知度還很低,導緻前任總統的公開聲明給不少人帶來瞭強烈的衝擊。
老年癡呆癥是一種緻死性神經退行性腦病。患者會從初期的健忘逐漸轉為學習能力和認知能力的低下,最終會變得臥床不起、需要彆人的護理纔能生活。腦變性疾病很難在早期發現,而且這種疾病一直
在發展和變化,很難製定明確的治療方法。
目前,全球約有3400 萬確診的老年癡呆癥患者。隨著老齡化社會的不斷發展,40 年後老年癡呆癥患者的數量很有可能會增加3 倍。吸煙、糖尿病、高血壓、中年肥胖都是促使發病的危險因素。目前,雖已確認老年癡呆癥的病因與遺傳因子有關,但在所有老年癡呆癥患者中,因遺傳因子變異緻病的患者數量不多。大部分患者都沒有遺傳因子的變異問題。除瞭遺傳因子外,科學傢也從流行病學的角度確認瞭其他容易引發老年癡呆癥的危險因素,包括吸煙、糖尿病、高血壓、中年肥胖、缺乏運動、抑鬱癥及低水準的教育素養等。
通過研究這些因素,我們可以確定老年癡呆癥是一種能夠預防的疾病。研究錶明,那些需要大量腦力勞動的工作者、高學曆的人、對文化知識很感興趣的人一般都不會患老年癡呆癥。
從50 歲開始,就要為預防老年癡呆癥而改善生活現在還沒有研究齣能有效治療老年癡呆癥的藥物。所以一旦患病,就會變得無藥可醫。
另外,雖說一般的患者都是從70 歲左右纔開始齣現健忘的情況,但其大腦內部的病變卻是從50 歲左右開始齣現的。所以,從50 歲開始,我們就要為預防老年癡呆癥而改善生活。
從2000 年起,科學傢開始利用患有老年癡呆癥的小白鼠進行動物實驗,以此來檢驗生活習慣與大腦病變發展程度間的關係。研究結果錶明,如果在小白鼠的籠子裏放一些玩具,供它們遊戲,那麼它們大腦的認知功能就能予以保留,老年癡呆癥也會有明顯的改善。如果持續將小白鼠飼養在這種有很多玩具的環境中,那它們的大腦海馬區就會生長齣新的神經細胞。這項研究證實瞭刺激大腦能有效引發神經細胞的增殖。
說實話,我買這本書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因為我最近總覺得工作效率在下滑,記性也不如從前。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在於,它沒有過度渲染“神奇效果”,而是著重於“循序漸進”和“可量化的進步”。書中的章節劃分非常閤理,從最基礎的“單手靈活性訓練”到後麵復雜的“雙側同步協調挑戰”,難度遞增的麯綫設計得非常平滑,讓人有持續挑戰下去的動力。我特彆關注瞭關於“觸覺反饋與神經通路強化”的那一部分,裏麵介紹的幾種用指腹輕觸不同材質來激活特定腦區的練習,聽起來有點像“玄學”,但實際操作起來卻非常令人沉浸。當我閉上眼睛,專注於指尖感受到的粗糙、光滑或凹凸不平時,我感覺自己的注意力被牢牢地鎖在瞭當下,外界的乾擾聲仿佛都遠去瞭。這就像是一種主動的冥想,隻不過它還附帶著提升手指靈活度的“副産品”。這本書的文字風格非常樸實,沒有使用太多晦澀的術語,即便是對腦科學完全不瞭解的讀者也能輕鬆上手。它真正做到瞭讓“大腦”和“手指”同步運動起來,而不是讓其中一個成為另一個的附屬品。
評分這本書真是個驚喜!我原本以為“動動手指,練練大腦”這種名字聽起來會比較老套,可能是那種給小孩子做的、非常基礎的練習冊。但翻開之後纔發現,它完全超齣瞭我的預期。首先,它的設計理念非常新穎,不僅僅是簡單的重復性動作,而是將一些經典的邏輯謎題和空間想象力訓練巧妙地融入到瞭指尖的活動中。比如,書裏介紹的那個“摩爾斯電碼手指敲擊法”,簡直是腦洞大開!它要求你在心裏默念信息的同時,用手指模擬齣電碼的節奏,這對於提升專注度和多任務處理能力非常有幫助。我試著在通勤路上做瞭一組關於日曆排序的練習,原本感覺大腦有點遲鈍,做完後感覺思維清晰瞭不少,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非常美妙。而且,這本書的排版和插圖風格也相當成熟和現代,不是那種花裏鬍哨的卡通風格,而是用簡潔的綫條和清晰的步驟圖來引導,讓人感覺非常專業和靠譜。它成功地將“健腦操”這個概念提升到瞭一個新的層次,不再是單純的“手指運動”,而是一種深度的“認知健身”。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左右腦協調”的那一章,通過一些復雜的交叉手勢和節奏變化,真的能感受到大腦兩側的神經元在努力溝通。對於經常需要進行深度思考的職場人士來說,這絕對是一劑良藥,能讓你在不離開座位的情況下,給大腦做一次徹底的“重啓”。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內容邏輯讓我感到非常舒服,它有一種“返璞歸真”的治愈感。在充斥著屏幕和鍵盤的今天,我們的大腦已經被過度開發為適應快速點擊和滑動,而這種精細的、需要持續穩定輸齣的指尖運動反而被忽略瞭。這本書的很多練習,比如模仿復雜編織圖案的手指運動,或者是在特定區域內進行快速、精準的按壓,都迫使我的大腦重新分配注意力資源。我注意到,當我專注於完成那些需要精確力道和位置控製的指操時,我日常工作中那些容易犯的“粗心錯誤”減少瞭。這讓我意識到,手部的精細運動能力與我們對細節的關注度是息息相關的。這本書的作者似乎非常理解現代人的“注意力漂移”問題,並提供瞭一種優雅的解決方案:通過專注於一個微小的、需要高度集中的任務來“錨定”思緒。它沒有強迫你進行高強度的腦力競爭,而是提供瞭一種沉浸式的、帶有建設性的自我調節方式。整體來說,這是一本能讓你在輕鬆活動手指的同時,感受到大腦被溫柔而有力地激活的實用指南。
評分我嚮來對那種宣稱能“提升智力”的書持保留態度,總覺得多半是誇大其詞,沒什麼實際操作價值。然而,這本《動動手指,練練大腦》卻以一種極其低調但高效的方式,展示瞭“微習慣”的力量。它的每一項練習都設計得非常短小精悍,不需要長時間的集中精力,隨便等個電梯或者泡杯咖啡的空檔就能完成一組。我最欣賞它對“精細動作與短期記憶”聯係的探討,比如書中提到的那種“手指繞環”練習,要求你按照特定的順序和方嚮交替進行,如果節奏稍有停頓或齣錯,就得重新開始。這種即時反饋機製極大地刺激瞭我的學習欲望。一開始我做得磕磕絆絆,手腕僵硬,手指不聽使喚,但堅持瞭幾天後,那種笨拙感明顯減輕瞭。更重要的是,我發現自己記錄會議紀要或者輸入長串數據時的錯誤率也降低瞭,這簡直是意外之喜!這本書不是在教你如何記憶特定的知識點,而是在優化你大腦接收和處理信息的基礎“硬件”。它提供瞭一種完全不同的放鬆和鍛煉方式,完全擺脫瞭傳統益智遊戲的那種枯燥感。閱讀體驗上,它避免瞭長篇大論的理論說教,而是用清晰的指令和直觀的圖示來驅動行動,非常符閤現代人碎片化的時間管理習慣。
評分我給這本書的評價是:一份精心製作的“心智工具箱”,而不是一本普通的“消遣讀物”。很多市麵上的益智書往往側重於圖形題或者數字運算,但這本書的獨到之處在於,它將身體的微動作與高級認知功能緊密聯係起來。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節奏感與執行功能”的結閤部分。比如,書中設計的那種需要用手指敲擊齣特定不規則節拍的練習,它不僅考驗手指的獨立控製能力,更要求大腦實時計算下一個動作的時機。我在嘗試一個要求四根手指分彆敲齣不同頻率的組閤時,一開始簡直是混亂不堪,感覺大腦仿佛被“卡殼”瞭。但反復練習後,我發現我對自己身體的控製精度明顯提高瞭,這種掌控感非常棒。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教會你如何“訓練”你的大腦去更有效地指揮你的身體,而不是單純地“消耗”你的時間。對於那些希望通過非傳統方式來激活潛能的人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非常具體、可操作的路徑。它不僅僅是給手指找點事做,而是利用手指這個精密的“傳感器”和“執行器”,去重塑大腦的連接效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