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著的《国富论》,全名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初版于1776年,它的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该书将经济学、哲学、历史、政治理论和实践计划综合在一起,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动过程做了的描述。该书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被誉为西方经济学的“圣*”、“**部的伟大的经济学著作”,一经发表马上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时至**,许多**制定政策时仍以该书的基本观点作为依据。无论是对经济学感兴趣的普通读者,还是专家学者,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启发和阅读的快感。
英国的20镑纸钞上,印着亚当·斯密的头像和《 国富论》中关于劳动分工的文字。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次将市场比作“ 看不见的手”。几百年来,“看不见的手”已经成为 市场的代名词。
《国富论》曾被评为有史以来*伟大的100本书 之一。这本书被列入很多知名大学的课程必读书 目。这是一部永恒的经典,值得收藏和反复阅读。
作为西方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曾被无数次 的引用和解读。为了真正理解他的经济思想之原貌和 全貌,每个人都应该读一读《国富论》的全译本。
亚当·斯密,18世纪英国**的经济学家和伦理学家。 1723年出生于苏格兰法夫郡(County Fife)的寇克卡迪(Kirkcaldy)。 1723-1740年间,亚当·斯密在家乡苏格兰求学,在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 of Glasgow)完成拉丁语、希腊语、数学和伦理学等课程;1737年进入格拉斯哥大学学习哲学。 1740-1746年间,赴牛津大学(Colleges at Oxford)求学,但在牛津并未获得良好的教育,**收获是大量阅读许多格拉斯哥大学缺乏的书籍。 1750-1764年在格拉斯哥大学任教授。还兼负责学校行政事务。这一时期,亚当·斯密于1759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论》获得学术界极评价。而后于1768年开始着手著述《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1773年时认为《国富论》己基本完成,但亚当·斯密多花三年时间润饰此书,1776年3月此书出版后引起大众广泛的讨论。影响所及除了英国本地。连欧洲大陆和美洲也为之疯狂。因此世人尊称亚当·斯密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由企业的守护神”。 1778-1790年间亚当·斯密与母和阿姨在爱丁堡定居,1787年被选为格拉斯哥大学荣誉校长,也被任命为苏格兰的海关和盐税专员。1784年斯密出席格拉斯哥大学校长任命仪式,因亚当·斯密之母于1785年5月去世所以迟未上任。1787年他才担任校长职位至1789年。亚当斯密在去世前将自己的手稿全数销毁,于1790年7月17日与世长辞。享年67岁。
上卷
序论及全书设计
**篇 论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给各阶级人民的顺序
**章 论分工
第二章 论分工的原由
第三章 论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
第四章 论货币的起源及其效用
第五章 论商品的真实价格与名义价格或其劳动价格与货币价格
第六章 论商品价格的组成部分
第七章 论商品的自然价格与市场价格
第八章 论劳动工资59
第九章 论资本利润
第十章 论工资与利润随劳动与资本用途的不同而不同
**节 起因于职业本身性质的不均等
第二节 起因于欧洲政策的不均等
第十一章 论地租
**节 论总能提供地租的土地生产物
第二节 论有时提供有时不提供地租的土地生产物
第三节 论总能提供地租的生产物与有时提供有时不提供地租的生产物这二者价值比例的变动
顺便谈谈前四世纪银价的变动
**期
第二期
第三期
金银价值比例的变动
怀疑银价仍在继续跌落的根据
社会进步对三种原生产物的不同影响
**类
第二类
第三类
关于银价变动的结论
改良的进展对于制造品真实价格的影响
本章的结论
第二篇 论资财的性质及其蓄积和用途
序论
**章 论资财的划分
第二章 论作为社会总资财的一部门或作为维持国民资本的费用的货币
第三章 论资本积累并论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劳动
第四章 论贷出取息的资财
第五章 论资本的用途
第三篇 论不同**中财富的不同发展
**章 论财富的自然的发展
第二章 论罗马帝国崩溃后农业在欧洲旧状态下所受到的阻抑
第三章 论罗马帝国崩溃后都市的勃兴与进步
第四章 都市商业对农村改良的贡献
下卷
第四篇 论政治经济学体系
序论
**章 商业主义或重商主义的原理
第二章 论限制从外国输入国内能生产的货物
第三章 论对其贸易的差额被认为不利于我国的那些**的货物的输入所加的异常限制
**节 即使根据重商主义的原则,这种限制也不合理
顺便谈谈储金银行,尤其是阿姆斯特丹的储金银行
第二节 根据其他原则,这种异常的限制也不合理
第四章 论退税
第五章 论奖励金
顺便谈谈谷物贸易及谷物条例
第六章 论通商条约
第七章 论殖民地
**节 论建立新殖民地的动机
第二节 论新殖民地繁荣的原因
第三节 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到东印度的通路的发现,对于欧洲有什么利益
第八章 关于重商主义的结论
第九章 论重农主义即政治经济学中把土地生产物看作各国收入及财富的**来源或主要来源的学说
第五篇 论君主或**的收入
**章 论君主或**的费用
**节 论国防费
第二节 论司法经费
第三节 论公共工程和公共机关的费用
**项 论便利社会商业的公共工程和公共设施
便利一般商业的
便利特殊商业的
第二项 论青年教育设施的费用
第三项 论年龄人民的教育经费
第四节 论维持君主尊严的费用
本章的结论
第二章 论一般收入或公共收入的源泉
**节 特别属于君主或**的收入源泉
第二节 论赋税
**项 地租税即加在土地地租上的赋税
不与地租成比例而与土地生产物成比例的赋税
房租税
第二项 利润税即加在资本收入上的赋税
特定营业利润税
**项和第二项的附录 加在土地、房屋、资财上的资本价值的税
第三项 劳动工资税
第四项 原打算无区别地加在收入上的税
人头税
消费品税
第三章 论公债
《国富论》(上下)终于到手,这本书在我收藏的书单里已久,一直期待着能够静下心来,好好领略一下这位经济学鼻祖的思想光辉。我常常觉得,理解一个社会的运作,离不开对经济规律的把握,而《国富论》正是提供了一个最根本的视角。我对于书中关于价格、利润、工资等基本概念的阐述,以及对商业、工业、农业的细致分析抱有极大的兴趣。我希望通过阅读,能够对“自由贸易”和“市场竞争”的意义有更深刻的认识,并理解它们是如何驱动社会进步和个人繁荣的。我计划将这本书作为一个长期的阅读项目,不追求速度,而是注重理解和吸收,争取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将书中的理论与我所观察到的社会现象进行关联,从而形成自己对经济学的独立见解。这部著作的厚度预示着它的内容之丰富,我期待它能为我的思想带来一次深刻的洗礼。
评分收到《国富论》的上下册,迫不及待地拆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其厚重的体量,这预示着一次深刻的智识之旅即将展开。我一直认为,想要理解一个时代的经济脉络,就必须回溯到那个时代的思想源头,而亚当·斯密无疑是那个开启现代经济学大门的巨人。我对于书中关于价值理论、货币理论,以及资本积累和增长的论述尤为期待。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经济学理论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但往往流于表面,缺乏深入的理解。我希望通过研读《国富论》,能够摆脱那些碎片化的信息,建立起对经济学原理更为系统和扎实的认知。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是一种观察和分析世界的方法论。我准备将它放在我的床头柜,利用睡前的时间,慢慢消化其中的精髓。我相信,它会成为我思想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评分这次入手了《国富论》(上下),我一直以来对宏观经济的运作机制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尤其是在当下全球经济格局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回溯经典、探寻经济思想的根源显得尤为重要。亚当·斯密的这部著作,无疑是理解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基石。虽然还没深入阅读,但光是其书名就足以引发我无限的联想:财富是如何“国”有的?又如何“富”强?书中对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分析,以及对市场机制的独到见解,都让我充满了探究的欲望。我希望通过这本书,不仅能学习到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更能从中领悟到一种思考社会经济现象的独特视角。我计划在完成一些手头工作后,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部巨著的阅读中,并尝试着与当代的经济发展进行对照,看看历史的智慧如何启迪当下的实践。
评分这次入手了《国富论》的上下册,拿到手沉甸甸的,纸质不错,排版也很清晰,阅读体验感很棒。虽然还没开始正式阅读,但光是翻阅目录和前言,就足以感受到这部巨著的深邃和宏大。一直以来,对经济学的启蒙之作都充满了好奇,尤其是亚当·斯密的思想,据说对后世的经济学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我平时对社会运行的底层逻辑挺感兴趣的,也常关注一些经济新闻和评论,感觉很多讨论似乎都能追溯到一些根本性的经济学原理。这次终于有机会能够系统地学习一下,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对“看不见的手”有更深入的理解,也能更好地辨析一些经济现象背后的原因。感觉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扇通往理解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奥秘的窗户。我计划每天抽出固定的时间来阅读,争取能够细细品味其中的每一个论点,并且在阅读过程中,尝试着与自己平时的认知进行对比和反思。相信这次阅读经历一定会收获满满。
评分这本书我从实体书店购入,它的封面设计朴实无华,但内涵却不容小觑。在闲暇之余,我常常喜欢通过阅读经典著作来拓展自己的视野,而《国富论》无疑是经济学领域一座无法绕过的丰碑。虽然我并非经济学专业出身,但对于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以及财富是如何在社会中产生和流动的,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理解斯密提出的劳动分工、自由市场等核心概念,并尝试将这些理论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观察和思考。比如,我常常会想,为什么有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而另一些则相对缓慢?斯密的理论是否能为我们揭示其中的奥秘?此外,我也很期待书中关于政府在经济中扮演的角色、贸易保护主义的弊端等讨论,相信这些内容会带给我许多新的启发。总而言之,这本书的购买,是我对知识追求的一次投资,我期待着它能带我进入一个全新的认知领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