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经济学原理(第6版):微观经济学分册
定价:64.00元
作者:(美)曼昆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7-01
ISBN:9787301208281
字数:65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0.940kg
编辑推荐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实在是经济学教材中难得的经典之作,作者遵循“学生导向”,独创“经济学十大原理”,为读者奉上了一本不一样的经济学教科书。不枯燥,不繁复,文笔简洁生动,案例贴近生活,全书穿插大量新闻摘录、案例研究、参考资料等专栏,且恰到好处地配以图片和漫画,系统又饶有趣味地讲述了经济学知识。也只有曼昆,可以深入浅出,将经济学演绎得如此有趣,这般精彩! 第6版中作者进行了全面修订,与时俱进地更新了大部分新闻摘录,部分案例研究和参考资料,且更换了约1/4的习题,教辅资源更加丰富,配有两套PPT——教学用PPT和图表PPT,可以更好地满足教师的教学需要。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微观观经济学分册)同步辅导与习题集(适用考研)点击进入购买 《经济学原理》(第6版)(学习指南哈佛大学教授曼昆所著、世界上*成功的经济学教科书《经济学原理》之**版配套学习辅导书), 请点击 哈佛教授曼昆扛鼎之作,***受欢迎的经济学教材:经济学原理(第6版):宏观经济学分册,请点击 推荐购买:经济学原理(第6版)(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套装全2册), 请点击
内容提要
这本书的*特点是它的“学生导向”,如作者自己指出的,他要写的是一本学生喜欢的经济学教科书。与其他同类教科书相比,本书强调得更多的是经济学原理的应用和政策分析,而不是正式的经济学模型。为此,作者在大部分章节里都提供了案例,以说明经济学原理如何应用于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此外,作者在书中还提供了大量的“新闻摘录”,以使读者懂得什么是生活中的经济学。
目录
篇导言
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
1.1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1.1.1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1.1.2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1.1. 3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1.1.4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案例研究汽油价格的激励效应
1.2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1.2.1 原理五: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1.2.2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参考资料亚当·斯密与看不见的手
1.2.3 原理七: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1.3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1.3.1 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l. 3. 2原理九:当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1.3.3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1.4结论
参考资料如何阅读本书
内容提要
关键概念
复习题
问题与应用
第2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第3章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
第2篇 市场如何运行
第4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第5章 弹性及其应用
第6章 供给、需求与政策
第3篇 市场和福利
第7章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
第8章 应用:赋税的代价
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
第4篇 公共部门经济学
0章 外部性
1章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2章 税制的设计
第5篇 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
3章 生产成本
4章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
5章 垄断
6章 垄断竞争
7章 寡头
第6篇 劳动市场经济学
8章 生产要素市场
9章 收入与歧视
第20章 收入不平等与贫困
第7篇 深人研究的论题
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
第22章 微观经济学前沿
作者介绍
N.格雷戈里·曼昆(N.GregoryMankiw),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作为学生,他曾在普林斯顿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学习经济学;作为教师,他讲授过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和经济学原理。多年前他甚至还在长滩岛当过一个夏季的帆船运动教练。曼昆教授是一位高产的学者和一位学术与政治争论的经常参与者。他的著作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AmericanEconomic Review)、《政治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PoliticalEconomy)和《经济学季刊》(Quarterly Jour-nal ofEconomics)等学术杂志,以及《纽约时报》(TheNew York Times)、《金融时报》(The Financial Times)、《华尔街日报》(The WallStreetJournal)和《财富》(Fortune)等热门报刊上。他也是畅销的中级经济学教科书《宏观经济学》(WorthPublishe出版)的作者。除了教学,研究和写作之外,曼昆教授还是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的合作研究人员、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和国会预算办公室的顾问,以及ETS考试研发委员会下设的经济学高级水平考试委员会成员。从2003年到2005年,他担任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
文摘
序言
我之前对经济学总有一种距离感,觉得那是高深莫测的学问。但这本《经济学原理》的微观经济学分册,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用最贴近我们生活的语言,把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形象。比如,在讲解“消费者剩余”时,它会举一个大家去商场买衣服的例子,你本来愿意花200元买这件衣服,结果打折只花了150元,那多出来的50元就是你的消费者剩余。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解释,让我瞬间就理解了理论背后的含义。 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关于“生产成本”的分析,从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到总成本、平均成本,作者通过清晰的图表和表格,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面临的成本结构展现得淋漓尽致。这对于理解企业的盈亏平衡点、最优生产规模等问题非常有帮助。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不仅解释了“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和“如何”。它让我意识到,经济学并非只是冰冷的数字和公式,而是贯穿于我们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智慧。
评分这本《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给我最大的惊喜是它对“弹性”概念的阐释。之前对这个词的理解仅限于物理上的拉伸,但书中通过“需求价格弹性”、“供给价格弹性”等一系列生动的例子,让我彻底理解了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量和供给量的影响程度。比如,当某种必需品(比如食盐)涨价时,人们的需求量可能变化不大,这就是低弹性;而当某种奢侈品(比如跑车)涨价时,人们的需求量可能就会大幅下降,这就是高弹性。这种理解对于分析市场反应、企业定价策略都至关重要。 书中还深入探讨了“市场失灵”的问题,比如外部性(如污染)和信息不对称。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这些概念,而是通过分析它们如何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以及政府可能采取的干预措施,展现了经济学理论在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上的应用价值。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讨论“外部性”时,引入的“科斯定理”的观点,虽然理解起来需要一些思考,但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和解决外部性问题。这本书的逻辑非常清晰,层层递进,即便初学者也能逐步掌握经济学的核心原理。
评分这本《经济学原理》的微观经济学部分,真的可以说是把我从经济学小白的泥潭里拉了出来!一开始拿到书,看到厚厚一沓,心里还有点打鼓,怕又是一堆枯燥难懂的理论。结果读进去才发现,作者的叙述方式太棒了!他不会一上来就抛出一堆公式和专业术语,而是先用一些生活化的例子,比如超市里的商品定价、大家为什么会排队买打折商品,一点点地引导你进入经济学的世界。 我特别喜欢他讲到“机会成本”那一部分,以前总觉得选择A就放弃了B,没什么大不了的,但读了之后才知道,放弃B的同时,你同时也放弃了B可能带来的所有好处,这个概念一下子就打开了我的思路。还有关于“供给与需求”的分析,他结合了很多现实市场的案例,让我能直观地理解价格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有时候商品会供过于求,有时候又会供不应求。虽然是二手书,但书页泛黄的痕迹反而增添了一丝厚重感,仿佛能看到无数前人在这里学习、思考留下的痕迹。这本书绝对是想要理解市场经济运作逻辑的入门读者的福音,值得反复研读。
评分这本书的微观经济学部分,在“福利经济学”和“市场机制的效率”这两个方面,为我打开了新的认知维度。我之前总觉得市场是万能的,但读了这本书才知道,市场并非总是能够达到最优的资源配置。比如,“外部性”问题,简单来说就是某个经济活动的影响波及到了第三方,而第三方没有为此付出代价或得到补偿,这就会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作者通过“负外部性”和“正外部性”的例子,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比如工厂排放污染(负外部性)和个人接种疫苗(正外部性)。 更让我感到震撼的是,书中对“信息不对称”的分析。很多交易的双方,对商品或服务的了解程度并不相同,这可能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从而阻碍市场的有效运行。作者通过举例说明,比如二手车市场和保险市场,让我深刻地理解了信息不对称是如何影响交易结果的。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要理解一个社会的经济运行,仅仅关注个体和企业的行为是不够的,还需要考虑市场机制本身的局限性以及潜在的解决方案。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微观经济学部分,在“生产者行为”这一章的深度上,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一直以为企业就是拼命生产、越多越好,但读了之后才发现,企业决策的背后,其实有着非常复杂的成本收益分析。书中关于“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讲解,简直是点睛之笔。它告诉我们,企业应该在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那一点上进行生产,这样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这个概念虽然简单,但应用起来却极其广泛。 我特别喜欢作者在分析“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市场”时,所做的对比。前者强调了价格的自发调节和效率,后者则揭示了垄断可能带来的福利损失。书中还讨论了“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市场”,这些更接近现实的市场结构,作者通过详细的案例分析,让我对不同市场环境下企业的行为模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重要的是引导读者进行思考,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