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杨式太极真功 | 作者 | 孙以昭 |
| 定价 | 23.00元 | 出版社 | 人民体育出版社 |
| ISBN | 9787500938828 | 出版日期 | 2010-10-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2k | 商品重量 | 0.400Kg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孙以昭,1938年生,安徽寿县人。196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安徽大学中文系教授。长期进行跨学科大文化研究,发表论文80余篇,著有《三合斋论丛》 《庄子散论》等8部著作。2004年8月退休。是年出版诗集《小卷箷诗稿》,2007年又出版CD光盘《纯正姜韵——京 |
| 目录 | |
| 章 杨澄甫宗师经典论述 太极拳之练习谈 太极拳术十要 太极拳要点 论太极推手 第二章 太极拳的理论基础、功法要领及历史源流与师承关系 节 太极拳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太极拳的功法要领 第三节 太极拳的历史源流与师承关系 第三章 太极秘传八段锦和其他功法——太极拳运气练劲辅助功 节 太极秘传八段锦 第二节 其他功法 第四章 太极拳中架(一名“花架”) 节 中架拳式名称顺序 第二节 中架拳式动作图解及用法说明 第五章 太极拳老架(一名“小花架”) 节 老架的特点及其与中架的异同 第二节 老架拳式名称顺序 第三节 老架拳式动作图解 第六章 太极拳经拳论汇要 太极拳经 太极拳论 十三势歌 打手歌 十三势行功心解 杨氏太极拳老谱(共三十二目,四十篇) 杨班侯传太极拳九诀(共九篇) 杨健侯传太极拳拳理及要诀(共十六篇) 四字密诀 撒放密诀 五字诀 宋谱(共九篇) 无极歌 田兆麟老师答黄文叔先生问化劲发劲书 附录一 一帧弥足珍贵的老照片 附录二 太极拳赋 后记 |
| 编辑推荐 | |
| 本书不仅披露了杨家极为珍视的八段锦和老架,而且对太极拳的理论基础、功法要领和历史源流等皆有详细的说明。其中关于太极拳功法要领的论述,体用结合,理法兼备,环环紧扣,完整一气,清晰地展示了太极拳如何由初学到练至大成的完整过程。这是孙以昭先生在师祖等人传授的基础上,加上自己多年研究心得而总结出的理法,具有很高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
| 文摘 | |
| 序言 | |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更像是一次深入的文化之旅。作者不仅仅是在传授拳法,他巧妙地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比如中医经络学说的基础概念、道家养生的理念——融入到太极拳的练习中。读到关于“气沉丹田”的部分时,他会引经据典地解释为什么这个位置是人体的能量中枢,而不是敷衍地要求“收腹”。这种将武术置于宏大文化背景之下的讲解方式,极大地丰富了学习体验。它让我感受到,我学习的不仅仅是一种运动方式,更是一种融入了数千年智慧的生活哲学。每次合上书本,我都会有一种沉静下来的感觉,仿佛身体里的浮躁都被这书中的每一句话语轻轻抚平了,这种心性的滋养,是任何单纯的健身书籍都无法提供的价值。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是太吸引人了,封面那种略带古朴的色调,配上书法体的书名,一下子就把人带入了那种沉静、内敛的武学意境之中。我特别喜欢它纸张的质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很有分量感,翻阅起来也感觉是对内容的一种尊重。内页的排版布局也做得非常用心,字体大小适中,疏密有致,阅读起来一点都不觉得费力。尤其是那些关键动作的图解部分,线条勾勒得极其精准到位,仿佛能感受到老师的每一个呼吸和发力点。我尝试着对照着书上的插图来比划,即便只是初学者,也能从中感受到作者对于细节的极致追求。我甚至会花很多时间单纯地欣赏这些插图,它们不仅仅是教学辅助,更像是一件件艺术品,体现了传统武术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本册子拿在手上,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物品,每一次翻开,都能带来新的感悟和触动,让人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充满敬畏和期待。
评分我过去尝试过几本其他流派的太极拳教材,坦白说,很多都只是机械地罗列招式名称和一些简单的口诀,练起来总感觉少了点“魂”。但这本书最让我震撼的是它对“内功”和“劲力”的强调。书中对如何“松沉”、“敛气”的描述,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细腻。作者似乎深谙初学者在“走架”时最容易陷入的误区——僵硬和拙力,然后精准地提供了针对性的纠正方法。比如,关于“开胯”的描述,他用了“如同柳枝拂水”这样充满画面感的语言,而不是简单粗暴地说“腿要打开”。这种注重内在体验和感觉培养的教学方法,让我意识到太极拳远不止于外在的形体动作,它更是一门关于身体觉知和能量流动的艺术。这种由内而外的修炼思路,极大地提升了我对武术的理解层次。
评分说实话,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内心是充满忐忑的,毕竟“杨式太极”的名头太响亮了,害怕内容会过于高深晦涩,让人望而却步。但实际阅读下来,我才发现作者的讲解方式极其平易近人。他不是那种故作高深的武学大师,而是像一个耐心且经验丰富的引路人。开篇对于太极哲学的阐述,就用了很多生活化的比喻,一下子就把“阴阳”、“虚实”这些抽象的概念拉到了我们普通人可以理解的层面。而且,对于每一个招式的分解教学,他都采用了“形、意、劲”三位一体的叙述结构,清晰地告诉我们“做什么”、“想什么”以及“如何用力”。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逻辑,极大地缓解了我初学时的恐惧感。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面对一本冰冷的武术秘籍,而是在听一位长者在娓娓道来他的毕生所学,那种亲切感和信赖感,是其他同类书籍难以比拟的。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性方面也做得非常出色,尤其体现在“功法串联”和“应用场景”的讲解上。很多武术书只教你单个动作的分解,但实战或套路演练时,如何平滑地从一个动作过渡到下一个动作,才是最考验功力的。这本书在这方面提供了非常详尽的步骤指导,比如从“野马分鬃”过渡到“白鹤亮翅”时,手臂的轨迹变化、重心的转移时机,都有明确的标注和图示辅助说明。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还穿插了一些关于“步法”在不同方向移动时的技巧,以及如何应对突发状况时的微调策略。这使得学习者在掌握基础动作后,能够很快地将之编织成连贯的套路,而不是一堆孤立的姿势组合,这对于希望真正将太极拳运用起来的读者来说,是无价之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