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 名 | 汉森马拉松训练法 | |||
| 定 价 | 39.00元 | |||
| 作 者 | 【美】卢克·汉弗莱 凯斯·汉森和凯文·汉森 | |||
| 重 量 | ||||
| 开 本 | 小16开 | |||
| 装 帧 | 平装 | |||
| 页 数 | 180页 | |||
| 出版时间 | 2016年6月 | |||
| 出 版 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
| 条 形 码 | 9787115421340 | |||
| 内容简介 | ||||
| 全长42.195千米的马拉松是里程*长的长跑项目,跑步者需要拥有很强的体能和意志才能跑完全程。 本书作者卢克·汉弗莱加入汉森—布鲁克斯长跑项目已经有7年多时间了,是一名非常成功的会员,在此期间他还攻读了运动科学的硕士学位。在过去的4年中,他还任教汉森跑步商店的马拉松课程,指导上百名马拉松新人完成他们人生的第1个全程马拉松,帮助许多老马创造新的个人*好成绩。 在书中,卢克·汉弗莱以人体生理学原理作为依据,向读者介绍如何通过有计划地练习提高自身的长跑能力,同时避免运动损伤。此外,书中还对运动训练期间的饮水、膳食以及比赛中的注意事项及比赛技巧进行了事无巨细的叮嘱。 本书适合对马拉松感兴趣、特备是希望能亲自参加并完成马拉松比赛的跑步运动爱好者阅读。 | ||||
| 目录 | ||||
| 前言 致谢 第壹部分---训练方法 1 汉森训练哲学 2 马拉松生理学 第二部分---训练计划 3 训练计划的构成 4 汉森训练计划 5 训练计划的调整 第三部分---比赛策略 6 选择比赛目标 7 补充训练 8 马拉松营养和补水 9 马拉松装备 10 比赛战术 11 赛后恢复 后记 附录A: 精英训练计划:汉森-布鲁克斯长跑项目 附录B: 汗液流失计算器 | ||||
全长42.195千米的马拉松是里程zui长的长跑项目,跑步者需要拥有很强的体能和意志才能跑完全程。本书作者卢克·汉弗莱加入汉森—布鲁克斯长跑项目已经有7年多时间了,是一名非常成功的会员,在此期间他还攻读了运动科学的硕士学位。在过去的4年中,他还任教汉森跑步商店的马拉松课程,指导上百名马拉松新人完成他们人生的第壹个全程马拉松,帮助许多老马创造新的个人*好成绩。在书中,卢克·汉弗莱以人体生理学原理作为依据,向读者介绍如何通过有计划地练习提高自身的长跑能力,同时避免运动损伤。此外,书中还对运动训练期间的饮水、膳食以及比赛中的注意事项及比赛技巧进行了事无巨细的叮嘱。 本书适合对马拉松感兴趣、特备是希望能亲自参加并完成马拉松比赛的跑步运动爱好者阅读。
前言
致谢
第壹部分---训练方法
1 汉森训练哲学
2 马拉松生理学
第二部分---训练计划
3 训练计划的构成
4 汉森训练计划
5 训练计划的调整
第三部分---比赛策略
6 选择比赛目标
7 补充训练
8 马拉松营养和补水
9 马拉松装备
10 比赛战术
11 赛后恢复
后记
附录A: 精英训练计划:汉森-布鲁克斯长跑项目
附录B: 汗液流失计算器
说实话,我之前看过不少跑步书籍,大多都是名家自传或者泛泛而谈的励志故事,真正能落到实处的干货不多。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巧妙,它不仅仅是一本训练手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练在你身边耳提面命。我尤其欣赏它对“跑姿”的细致剖析,光是脚落地那一瞬间的微小角度调整,书中就用了好几张图示和详细的文字来解释其对整体效率的影响。我试着调整了我的步频和步幅,虽然一开始很不适应,但坚持了一周后,我的长距离跑步的疲劳感明显减轻了。更让我惊喜的是,它还涉及了一些进阶内容,比如如何根据天气变化调整训练量,以及如何在比赛前进行最后的减量准备。这些细节的关注度,让这本书的专业度瞬间拉高。对于已经有一定跑步基础,想追求PB(个人最好成绩)的跑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策略和深度绝对值得深入研究。它让我对“专业训练”有了全新的理解。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跑步新手量身定做的!我之前总是跑几步就气喘吁吁,对那种长距离的训练更是望而却步。拿到这本书后,我才发现原来训练不是瞎跑,里面有一套非常科学的、循序渐进的计划。它没有一上来就给我灌输那些高大上的专业术语,而是用非常生活化的语言,一步步引导我认识自己的身体,比如如何正确地进行热身和放松,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放在一起竟然让我的跑步体验提升了一个档次。特别是关于配速的讲解,我以前总是凭感觉跑,现在有了明确的指导,知道什么时候该加速,什么时候该慢下来保持耐力,感觉自己像突然开窍了一样。我已经按照书里的基础计划坚持了一个月,膝盖不再那么酸痛了,更重要的是,我开始享受跑步的感觉了,而不是把它当成一项痛苦的任务。这本书的实用性太强了,感觉每翻开一页都能找到立刻能用上的技巧,强烈推荐给所有想认真对待跑步的朋友们。
评分我一直对竞走这个项目充满好奇,但市面上的书籍大多聚焦于马拉松或短跑,涉及到竞走技术分析的资源非常稀缺。这本书能把跑步和竞走技巧放在一起讨论,对我来说简直是发现了一块宝藏。它对竞走的核心技术——如提髋、压低重心以及手臂的摆动幅度——进行了非常深入的图解说明,甚至提到了某些特定转弯技巧的细微差别。虽然我可能不会去参加正式竞走比赛,但这些对步态效率的分析,直接帮助我优化了自己长跑时的“走路”阶段,比如在休息或恢复跑时,学会用更省力的方式移动。作者的分析角度非常独特,不是简单地告诉你“怎么做”,而是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做能更省力”。这种基于运动力学的解释,让枯燥的技术学习变得有据可循,也更容易被大脑接受和固化。这本书的广度和深度超出了我的预期。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视觉呈现非常清晰直观,这一点对于运动指南来说至关重要。我最怕那种文字堆砌、图示模糊的书,看起来特别费劲。但这本则不然,它大量使用了对比图表,比如“错误动作”和“正确动作”的并列展示,让我能立刻明白自己常犯的错误在哪里。而且,它不仅仅停留在基础的“跑多远”或“跑多快”,而是深入到了“如何恢复”和“如何预防伤病”的环节。书中关于拉伸和激活肌肉的环节,我发现了很多之前健身房教练都没教过的细微动作。例如,它强调了臀中肌的激活对稳定骨盆的重要性,这直接关联到我之前偶尔出现的髂胫束摩擦(ITB)疼痛。通过书中的指导调整了训练重心,疼痛感最近控制得非常好。总而言之,这是一本注重全面健康和长期可持续训练理念的著作,不仅仅是追求速度的工具书。
评分从一个完全没有运动细胞的“沙发土豆”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心理建设”部分是最大的亮点。它没有用那种“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的空洞口号来激励人,而是非常诚恳地探讨了运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低谷、自我怀疑以及如何与身体的疲惫感共存。作者似乎非常理解,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跑过第一个五公里比跑完一个马拉松在心理上的意义更为重大。书中提供了很多应对“想放弃”念头的具体策略,比如如何将大目标拆解成微小的、可以立即执行的小任务。这种贴近生活的、充满同理心的引导,让我感到这本书是真正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的。它成功地把我从一个“被动接受训练”的状态,转变成了一个“主动管理自己运动生活”的角色。对于那些因为心理障碍而无法坚持运动的人来说,这本书的心理学指导价值可能比它的体能训练计划本身更有分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