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楊式太極真功 | 作者 | 孫以昭 |
| 定價 | 23.00元 | 齣版社 | 人民體育齣版社 |
| ISBN | 9787500938828 | 齣版日期 | 2010-10-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12k | 商品重量 | 0.400Kg |
| 內容簡介 | |
| 作者簡介 | |
| 孫以昭,1938年生,安徽壽縣人。1961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曆史係中國古代史專業,安徽大學中文係教授。長期進行跨學科大文化研究,發錶論文80餘篇,著有《三閤齋論叢》 《莊子散論》等8部著作。2004年8月退休。是年齣版詩集《小捲箷詩稿》,2007年又齣版CD光盤《純正薑韻——京 |
| 目錄 | |
| 章 楊澄甫宗師經典論述 太極拳之練習談 太極拳術十要 太極拳要點 論太極推手 第二章 太極拳的理論基礎、功法要領及曆史源流與師承關係 節 太極拳的理論基礎 第二節 太極拳的功法要領 第三節 太極拳的曆史源流與師承關係 第三章 太極秘傳八段錦和其他功法——太極拳運氣練勁輔助功 節 太極秘傳八段錦 第二節 其他功法 第四章 太極拳中架(一名“花架”) 節 中架拳式名稱順序 第二節 中架拳式動作圖解及用法說明 第五章 太極拳老架(一名“小花架”) 節 老架的特點及其與中架的異同 第二節 老架拳式名稱順序 第三節 老架拳式動作圖解 第六章 太極拳經拳論匯要 太極拳經 太極拳論 十三勢歌 打手歌 十三勢行功心解 楊氏太極拳老譜(共三十二目,四十篇) 楊班侯傳太極拳九訣(共九篇) 楊健侯傳太極拳拳理及要訣(共十六篇) 四字密訣 撒放密訣 五字訣 宋譜(共九篇) 無極歌 田兆麟老師答黃文叔先生問化勁發勁書 附錄一 一幀彌足珍貴的老照片 附錄二 太極拳賦 後記 |
| 編輯推薦 | |
| 本書不僅披露瞭楊傢極為珍視的八段錦和老架,而且對太極拳的理論基礎、功法要領和曆史源流等皆有詳細的說明。其中關於太極拳功法要領的論述,體用結閤,理法兼備,環環緊扣,完整一氣,清晰地展示瞭太極拳如何由初學到練至大成的完整過程。這是孫以昭先生在師祖等人傳授的基礎上,加上自己多年研究心得而總結齣的理法,具有很高的理論和實用價值。 |
| 文摘 | |
| 序言 | |
我過去嘗試過幾本其他流派的太極拳教材,坦白說,很多都隻是機械地羅列招式名稱和一些簡單的口訣,練起來總感覺少瞭點“魂”。但這本書最讓我震撼的是它對“內功”和“勁力”的強調。書中對如何“鬆沉”、“斂氣”的描述,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細膩。作者似乎深諳初學者在“走架”時最容易陷入的誤區——僵硬和拙力,然後精準地提供瞭針對性的糾正方法。比如,關於“開胯”的描述,他用瞭“如同柳枝拂水”這樣充滿畫麵感的語言,而不是簡單粗暴地說“腿要打開”。這種注重內在體驗和感覺培養的教學方法,讓我意識到太極拳遠不止於外在的形體動作,它更是一門關於身體覺知和能量流動的藝術。這種由內而外的修煉思路,極大地提升瞭我對武術的理解層次。
評分閱讀這本書的過程,更像是一次深入的文化之旅。作者不僅僅是在傳授拳法,他巧妙地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髓——比如中醫經絡學說的基礎概念、道傢養生的理念——融入到太極拳的練習中。讀到關於“氣沉丹田”的部分時,他會引經據典地解釋為什麼這個位置是人體的能量中樞,而不是敷衍地要求“收腹”。這種將武術置於宏大文化背景之下的講解方式,極大地豐富瞭學習體驗。它讓我感受到,我學習的不僅僅是一種運動方式,更是一種融入瞭數韆年智慧的生活哲學。每次閤上書本,我都會有一種沉靜下來的感覺,仿佛身體裏的浮躁都被這書中的每一句話語輕輕撫平瞭,這種心性的滋養,是任何單純的健身書籍都無法提供的價值。
評分說實話,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內心是充滿忐忑的,畢竟“楊式太極”的名頭太響亮瞭,害怕內容會過於高深晦澀,讓人望而卻步。但實際閱讀下來,我纔發現作者的講解方式極其平易近人。他不是那種故作高深的武學大師,而是像一個耐心且經驗豐富的引路人。開篇對於太極哲學的闡述,就用瞭很多生活化的比喻,一下子就把“陰陽”、“虛實”這些抽象的概念拉到瞭我們普通人可以理解的層麵。而且,對於每一個招式的分解教學,他都采用瞭“形、意、勁”三位一體的敘述結構,清晰地告訴我們“做什麼”、“想什麼”以及“如何用力”。這種循序漸進的教學邏輯,極大地緩解瞭我初學時的恐懼感。我感覺自己不再是麵對一本冰冷的武術秘籍,而是在聽一位長者在娓娓道來他的畢生所學,那種親切感和信賴感,是其他同類書籍難以比擬的。
評分這本書的實用性方麵也做得非常齣色,尤其體現在“功法串聯”和“應用場景”的講解上。很多武術書隻教你單個動作的分解,但實戰或套路演練時,如何平滑地從一個動作過渡到下一個動作,纔是最考驗功力的。這本書在這方麵提供瞭非常詳盡的步驟指導,比如從“野馬分鬃”過渡到“白鶴亮翅”時,手臂的軌跡變化、重心的轉移時機,都有明確的標注和圖示輔助說明。更難能可貴的是,作者還穿插瞭一些關於“步法”在不同方嚮移動時的技巧,以及如何應對突發狀況時的微調策略。這使得學習者在掌握基礎動作後,能夠很快地將之編織成連貫的套路,而不是一堆孤立的姿勢組閤,這對於希望真正將太極拳運用起來的讀者來說,是無價之寶。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實在是太吸引人瞭,封麵那種略帶古樸的色調,配上書法體的書名,一下子就把人帶入瞭那種沉靜、內斂的武學意境之中。我特彆喜歡它紙張的質感,拿在手裏沉甸甸的,很有分量感,翻閱起來也感覺是對內容的一種尊重。內頁的排版布局也做得非常用心,字體大小適中,疏密有緻,閱讀起來一點都不覺得費力。尤其是那些關鍵動作的圖解部分,綫條勾勒得極其精準到位,仿佛能感受到老師的每一個呼吸和發力點。我嘗試著對照著書上的插圖來比劃,即便隻是初學者,也能從中感受到作者對於細節的極緻追求。我甚至會花很多時間單純地欣賞這些插圖,它們不僅僅是教學輔助,更像是一件件藝術品,體現瞭傳統武術深厚的文化底蘊。這本冊子拿在手上,不僅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物品,每一次翻開,都能帶來新的感悟和觸動,讓人對即將學習的內容充滿敬畏和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