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坐月子一天一页 | 出版社: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07-01 |
| 作者:王琪 | 译者: | 开本: 16开 |
| 定价: 49.80 | 页数:287 | 印次: 1 |
| ISBN号:9787553732954 | 商品类型:图书 | 版次: 1 |
适读人群 :普通大众
这是一本坐月子宜忌和月子餐食谱大全,也是一本产后恢复和新生儿护理大全。
坐月子必知宜忌128条。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剖宫产妈妈、哺乳妈妈、非哺乳妈妈的特殊宜忌;新生儿喂养与护理的宜忌……条条宜忌,打开书,一看全知道。
从分娩当天到产后第42天,妈妈和宝宝的变化与护理、1天5顿月子餐……在这里你都能得到专家权威的指导。
指导新爸爸每天做什么。每天都列出新爸爸该做的事,让宝宝不再疑惑“爸爸去哪儿”了,给宝宝穿衣服、换尿布,伺候妻子坐月子……让新爸爸的坚毅、乐观和智慧陪伴整个月子期。
“月子特别护理”版块。针对剖宫产妈妈、非哺乳妈妈、月子里可能产生不适的妈妈非常贴心地给出了特别的提醒和饮食指导方案。
新妈妈产后遇到的各种问题,父母、公婆、朋友们都给出各自的建议。到底听谁的?相信传统老说法,还是现代新观念?真愁人!
现在有了本书,新妈妈不再愁,所有问题轻松搞定!拥有30多年临床实践经验的著名孕产专家“亲自”指导你坐月子。
不论是毫无孕产经验的新妈妈,还是准备伺候月子的老人,不需费心研究,不用到处打听,只要翻到书中对应的那一天,便知道今天该吃什么;照着书做,就能让新妈妈和宝宝得到最全面的呵护。
你会发现,坐月子竟然如此简单!
好月子,从每一天“坐”起。愿这本书能陪伴新妈妈舒心度过月子期,让新妈妈和宝宝感受到最温柔的关爱和最专业的呵护。
王琪,国家“十五”科研攻关项目负责人,中华医学会、北京医学会专家库成员,北京妇产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北京市孕产期保健技术专家指导组成员。
她是一位拥有30多年临床实践的著名孕产专家,也是一位喜爱宝宝的外婆。在她的职业生涯里,以特有的亲和力,让几十万孕妇得到最细心的指导,迎来一个个健康的小生命。她还是北京电视台、人民网健康论坛等媒体的特邀嘉宾,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大众普及健康教育工作,并且出版了多本孕产育儿畅销书。她在微博上说:“看见一个个女性成为母亲是我生命中的幸福源泉,我爱母性的伟大。”期待新妈妈及其家人能在她的指导下,不再为选择传统还是现代坐月子方式而头疼,能轻松享受健康营养、科学合理的月子每一天。
坐月子必知宜忌128条
能吃不能吃
能做不能做
剖宫产特殊宜忌
哺乳妈妈宜忌
非哺乳妈妈宜忌
新生儿喂养与护理宜忌
冬季坐月子宜忌
夏季坐月子宜忌
第一部分 月子日常护理
第1天
爸爸:全程陪护 /38
准备好待产包 /38
考虑好是否要进产房 /39
无论生男生女,都要表现得很开心 /39
分娩当晚陪床 /39
妈妈:彻底放松自己 /40
见红了,先洗个澡 /40
有宫缩,不用着急去医院 /40
破水后要马上去医院 /41
出现强烈便意,切勿用力上厕所 /41
感觉快要生了却独自在家该怎么办 /41
顺产3个产程 /42
导乐指导和家人陪伴 /44
吃深色巧克力补充体力 /44
爬楼梯,增加宫缩强度 /44
选择适合的分娩姿势 /44
阵痛来临不要大喊大叫 /45
积极配合用力 /45
选择无痛分娩 /45
不要因为男医生就拒做指检 /45
顺产当天吃什么好 /46
先吃些汤和粥 /46
产后第1餐:黄芪羊肉汤 /46
产后第2餐:花生红枣小米粥 /47
产后第3餐:西红柿菠菜面 /47
剖宫产:6小时后喝萝卜汤促排气 /48
剖宫产术前4小时应禁食 /48
少吃易产气食物 /48
排气之后以流食为主 /48
术后6小时内不能枕枕头 /49
术后24小时要卧床休息 /49
密切关注阴道出血量 /49
宝宝:皮肤皱皱的“小老头” /50
戴着手环或脚环 /50
天生会吃奶 /50
会握住你的手指 /51
能看清并记住20~30厘米内的物体 /51
除了吃,就是睡 /51
新生宝宝要接种哪些疫苗 /51
第2天
宝宝:排出墨绿色胎便 /52
尽量不要抱着宝宝睡觉 /52
3个月前睡觉不要枕头 /52
爸爸:看护好自己的宝宝 /52
妈妈:红色恶露量增加 /53
妈妈产后第1次下床 /53
妈妈产后第1次排尿 /53
前3天刷牙用指漱 /53
月子餐 /54
早餐 红糖小米粥 煮鸡蛋 /54
午餐 什菌一品煲 米饭 /54
日间加餐 薏米红枣百合汤 苹果 /55
晚餐 什锦面 /55
晚间加餐 牛奶红枣粥 /55
……
第3天
……
第4天
……
第5天
……
第6天
……
第42天
……
第二部分 月子特别护理
PART A 剖宫产妈妈的特别护理
预防术后24小时内出血 /216
尽早开奶 /216
手术后不宜吃太饱 /217
产后6小时进食 /217
选择合适的床 /217
剖宫产后不适合平卧 /218
不宜长时间仰卧 /218
产后早下床活动 /218
术后7天内使用腹带 /218
了解体质再进补 /219
不同体质不同吃法 /220
寒性体质的饮食调养 /220
热性体质的饮食调养 /220
中性体质的饮食调养 /220
气虚体质的饮食调养 /221
血虚体质的饮食调养 /221
阴虚体质的饮食调养 /221
阳虚体质的饮食调养 /221
如何护理剖宫产伤口 /222
不要过早揭掉伤口的痂 /222
改善饮食习惯 /222
保持疤痕清洁 /222
7天以后饮食与顺产妈妈一样 /223
定期查看伤口及恶露 /223
多久可以恢复性生活 /223
剖宫产伤口发炎怎么办 /224
预防产后便秘 /224
剖宫产妈妈产后4周再运动 /225
运动方式 /225
第2天饮食 /226
早餐 红糖桂圆小米粥 苹果 /226
午餐 小米粥 当归鲫鱼汤 /226
日间加餐 萝卜水 黑芝麻糊 /227
晚餐 红枣茶&nb;
这本书的装帧和设计感,真的不是一般育儿书能比的。我个人对书籍的触感和视觉体验非常在意,而这本完全满足了我对“高品质生活指南”的期待。纸张的选择非常柔和,即便是深夜喂奶时,摸起来也不会有廉价的粗糙感,而且字体的设计兼顾了易读性和美观度,不会让人在疲惫时感到视觉压力。更妙的是,它在版式设计上很巧妙地融入了“仪式感”。每天一页的结构,天然地设定了一个‘每日小目标’和‘每日回顾’的节奏。我发现自己很期待每天清晨拿起它,看看今天的内容会是什么——是关于伤口愈合的小贴士,还是关于如何与伴侣重建亲密关系的探讨。这种不确定性和期待感,让原本可能略显枯燥的恢复期变得充满了期待。我甚至发现,我很少会跳着看,因为每一页的内容似乎都像一个精心准备的礼物,无论大小,都值得我停下来细细品味。它成功地将‘阅读’这一行为,融入到了‘坐月子’的日常流程中,变成了一种自我关怀的必要环节。
评分我必须得承认,在接触这本书之前,我对“科学坐月子”的概念其实是有些迷茫的,网上信息太多,哪个可信,哪个是长辈经验,实在难以分辨。这本书给我的最大震撼是它在“平衡”二字上的拿捏。它既没有完全抛弃传统坐月子的某些核心理念,比如保暖、滋补的重要性,但又用现代营养学和康复医学的视角进行了巧妙的‘现代化升级’。比如,它讨论到产后腹部的恢复时,不是简单地说要绑紧,而是会引导你理解腹直肌分离的原理,并提供了一套非常温和的、可以每天在床上完成的自我检测和基础练习方法。这种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讲解方式,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有效性。而且,它对‘情绪管理’这块的篇幅投入非常大,这在很多同类书籍中是比较少见的。它不是简单地说“不要抑郁”,而是提供了一套‘情绪应急工具箱’,比如某个特定情绪下,应该喝什么茶饮,或者做哪个呼吸练习,这些具体的‘行动指南’比空泛的安慰要管用得多。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地‘被照顾’,而是真正成为了自己产后康复过程的‘主导者’。
评分从实用性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可操作性’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很多育儿书给出的建议都是‘理想状态下’才能实施的,比如‘保证八小时不被打扰的睡眠’,这对于新手妈妈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这本书的优秀之处在于,它充分考虑到了‘碎片化时间’和‘低能耗状态’下的需求。比如,关于月子餐的搭配,它提供的食谱不是那种需要复杂炖煮、耗费大精力准备的菜式,而是着重于‘快速高营养’的组合,甚至有些食谱是可以让家人在十分钟内完成准备的。此外,它对‘求助’这件事的处理也极其正面和有建设性。它没有把‘凡事亲力亲为’渲染成一种美德,而是鼓励妈妈们清晰地、有逻辑地向伴侣或家人发出指令,并且教你如何设定明确的边界和期望值。这种对现实情境的深刻理解,让这本书的每一条建议都像是直接从一个非常‘懂生活’的闺蜜口中说出来的,完全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感,非常让人信服。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吸引眼球,那种温暖、柔和的色调,加上精致的排版,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不是一本冷冰冰的育儿手册,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陪伴之作。我特意去翻阅了一下,发现它的内容布局非常注重“沉浸式体验”。比如,它不是那种章节式地罗列知识点,而是更像一本心灵日记或者成长伙伴。我尤其欣赏它在不同阶段对产后妈妈情绪波动的细致捕捉,很多时候,我们看书都是为了找‘标准答案’,但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似乎更在意‘过程’和‘感受’。我记得其中有一页专门讲的是‘午后三点的孤独感’,描述得极其细腻,让我瞬间觉得,啊,原来有人懂我这种感觉!它没有用那些高深的医学术语来堆砌篇幅,而是用最接地气、最贴心的语言,引导你去观察、去接纳自己身体和心理发生的一切变化。阅读的时候,我感觉自己仿佛是跟着一个经验丰富、却又充满耐心的月嫂或者资深妈妈在慢慢走这段路,每翻开新的一页,都有一个恰到好处的鼓励或者一个实用的温柔提醒在等着我。这本书的精髓,或许就在于它把坐月子这段“被动恢复期”,转化成了一个主动探索自我和新生命连接的“黄金学习期”。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更像是一种‘认知升级’而非简单的知识输入。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它极大地拓宽了我对‘休息’和‘恢复’的定义。以前我总觉得坐月子就是躺着,少动、多吃。但这本书引导我去思考,真正的休息是‘心智的放松’和‘身体能量的有效分配’。它会用非常轻盈的笔触,去探讨一些宏大的主题,比如‘如何调整对完美母亲的期望’,或者‘如何在新身份中找回自我边界’。它不会直接给你答案,而是通过一些小故事或者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让你自己去挖掘。例如,某一页提到了“你的身体为你完成了一项伟大的工作,现在是你‘感谢’它的时刻”,这句话让我第一次停下来,不是为了孩子,而是单纯地对自己说了一声谢谢。这种由内而外的心理赋权,是市面上很多注重外部操作的育儿书籍所缺乏的。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如何‘度过’月子期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启动’高质量育儿生涯的哲学入门指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