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齣版說明
第一講
驚人的學說
龍代錶的意義
宋儒口中的異端
硃熹與白玉蟾
《參同契》三大綱要
三種丹
第二講
想成仙的大人物們
龍門派與成吉思汗
乾坤門戶章第一
十二闢卦
天文 曆律 氣節
《易經》的八卦與文字
第三講
道傢與禪宗的易學
五代的人物
道傢與密宗的關係
陽火之始
復卦是什麼
一月泰二月雷
第四講
氣象春鞦
六陽的上半年
醫病的法則
二至否泰
至日閉關與奇門遁甲
藉東風之迷
第五講
占蔔與神通
乾支陰陽消息
乾坤天地
坎離日月
乾支氣血點穴
第六講
沐浴的人
子午卯酉的作用
采補 奪捨
日月精華與月輪觀
劍仙的話
第七講
四卦的作用
氣與物
四卦與修道
數是什麼
什麼是自然
第八講
生命的卦變
無根的樹
人欲能平嗎
逆流而上
第九講
南宗北派有彆
月節 中氣 剛柔
每月六十卦
第十講
日月運轉的影響
四季五行和人體
你愛吃補品嗎
關於一陽來復
第十一講
坎離二用章第二
修道先要瞭解的事
守丹田的問題
管住耳朵和眼睛
精神與魂魄
第十二講
一陽初動無陰陽
品性理性工夫
你經驗過一陽生嗎
源頭活水
第十三講
中國的文字文化
魏真人的說明
魏伯陽說真空妙有
日月二用與結丹
第十四講
前三關後三關
尾閭關 夾脊關 玉枕關
氣難下
降的前三關
第十五講
穴道與針灸
經脈與醫道
生活習慣影響氣脈
第十六講
各傢各派的氣脈說
神光落地的人
氣脈真通和
假通
第十七講
伍柳派的大小周天
河車周天導引
河車不轉又如何
築基成功瞭
第十八講
乾支 陰陽與方位
四象五行皆藉土
顔色的作用
訪道青城後山
第十九講
方伎之學的長生術
修栽接法的老人
桂湖寶光寺奇事
第二十講
五金八石的外丹
未有神仙不讀書
守哪個竅
上品丹法如何煉
第二十一講
真土真意與孟子
日月含符章第三
偉大的日月
卦變及人事之變
第二十二講
天地陰陽相交
大周天小周天
精從腳底生
混沌與昏沉
水源與采補
第二十三講
人老有藥醫
真正的栽接
天符進退章第四
金丹 火候
天地開始隻有陰陽
第二十四講
如何對應天符
長子和海底
再說太陽月亮
第二十五講
圓月 眉月 鈎月
朋友與光明
封禪禪讓禪與
更年之後如何
配卦與陰陽
第二十六講
袁枚的八索
中的道理
瞭解進度和易觀
拿得起放得下
把握動靜之間
迴轉來“潛藏神室”,一念正念到瞭身上來,你說在哪個部位呢?勉強講它在神室中宮。其實這個時候,“元黃未剖”,未剖就是雞蛋黃未打開,這是形容!我們這個身體,沒有內外中間的分彆,等於雞蛋一樣,外麵蛋殼包著,裏邊有個蛋黃。韆萬不要幻想我已經變成雞蛋,裏頭有蛋黃。“黑白未分”,明白這一念不是有念也不是無念,代錶六根關閉瞭,不相乾瞭。“類如雞子,白黑相符”,內裏是白的外麵是黑的,雞蛋裏麵是黃的外麵是白的瞭,這是比喻。這個“白黑”是什麼道理?說是一靈不昧,那靈靈明明,整個同外界隔開瞭。那麼在哪裏呢?在我們心中,不一定是有形的心窩裏頭,但也並不是離開這個有形的身體心窩這個部位。“神室中間,方圓恰好徑寸”,這個我們講過的,“法身隱於其中”就是在心中。這個混沌境界一定下去多久呢?就不一定瞭。算不定坐在那裏,或者躺在那裏,站在那裏,也許兩三天,也許七天七夜,都在這個境界裏頭。你們注意,萬一諸位將來到瞭這一境界,當然算不定啦,大傢都有神仙資格,能不能當選不知道,但是看到旁人到瞭這境界,就要幫忙,要護法,要照應他。
評分所以說“聖人之情見乎辭”。上古中國文化中的有道之士,他告訴我們後代的人,這些情意在哪裏可以見到?“見乎辭”。你多讀《易經》的《係辭》,文王、周公、孔子的《係辭》,你就可以瞭解瞭。文王、周公、孔子的情意是中國文化的一環,老子、莊子的文辭又是一環,大傢要弄清楚。《易經》的文化非常簡單,就在一言之中,一爻之中,這就是“隤然示人簡矣”。
評分難得的經典!!修學必讀!
評分迴轉來“潛藏神室”,一念正念到瞭身上來,你說在哪個部位呢?勉強講它在神室中宮。其實這個時候,“元黃未剖”,未剖就是雞蛋黃未打開,這是形容!我們這個身體,沒有內外中間的分彆,等於雞蛋一樣,外麵蛋殼包著,裏邊有個蛋黃。韆萬不要幻想我已經變成雞蛋,裏頭有蛋黃。“黑白未分”,明白這一念不是有念也不是無念,代錶六根關閉瞭,不相乾瞭。“類如雞子,白黑相符”,內裏是白的外麵是黑的,雞蛋裏麵是黃的外麵是白的瞭,這是比喻。這個“白黑”是什麼道理?說是一靈不昧,那靈靈明明,整個同外界隔開瞭。那麼在哪裏呢?在我們心中,不一定是有形的心窩裏頭,但也並不是離開這個有形的身體心窩這個部位。“神室中間,方圓恰好徑寸”,這個我們講過的,“法身隱於其中”就是在心中。這個混沌境界一定下去多久呢?就不一定瞭。算不定坐在那裏,或者躺在那裏,站在那裏,也許兩三天,也許七天七夜,都在這個境界裏頭。你們注意,萬一諸位將來到瞭這一境界,當然算不定啦,大傢都有神仙資格,能不能當選不知道,但是看到旁人到瞭這境界,就要幫忙,要護法,要照應他。
評分颱版書本來就貴,還好京東活動給力!
評分不錯
評分很不錯的書,繼續學習
評分所以說“聖人之情見乎辭”。上古中國文化中的有道之士,他告訴我們後代的人,這些情意在哪裏可以見到?“見乎辭”。你多讀《易經》的《係辭》,文王、周公、孔子的《係辭》,你就可以瞭解瞭。文王、周公、孔子的情意是中國文化的一環,老子、莊子的文辭又是一環,大傢要弄清楚。《易經》的文化非常簡單,就在一言之中,一爻之中,這就是“隤然示人簡矣”。
評分“優遊充長”,形容完全自由自在。過去在重慶看到一位老前輩,聽說他常常入定。他一個禮拜吃一次飯,我也曾當過主人,他一個人吃一桌酒席,我們當主人不吃,在旁邊陪他談談。他慢慢吃,又起來唱唱歌,站起來摸摸肚子走兩圈,然後又吃,這一頓飯,要吃五六個鍾頭。這一餐吃完瞭,一個禮拜不吃飯。他是吃葷的,都要頂好的,他吃飽瞭起來,說聲“再見”就走瞭。修道的人,大傢朋友不用多話客氣,他高興起來,跟你談幾句,一個禮拜吃一餐免得麻煩,這個可是普通人做不到的。這是講到“優遊充長”這四個字,想到這位老朋友。修道工夫到這一步的時候,就要專修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