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花樣壽司卷超強圖解

萌花樣壽司卷超強圖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川澄健 著,黃真芳 译
图书标签:
  • 壽司
  • 壽司卷
  • 料理
  • 美食
  • 食譜
  • 日式料理
  • DIY
  • 圖解
  • 烹飪
  • 萌系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邦聯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ISBN:9789865944933
商品编码:16074271
包装:平裝
开本:8开
出版时间:2015-05-12
页数:112
正文语种:繁體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傳承日本首席壽司名匠的冠軍技巧,完成38款可愛又吸睛的造型壽司卷。
◎每款壽司卷皆收錄了大張圖解作法,跟著做保證不失敗。
◎除了造型壽司卷的包捲作法外,更介紹了基本的準備A到Z,從海苔、蛋皮、壽司飯、壽司醋、配色材料的製作到使用的道具,仔細拆解每個動作及技巧,新手速成壽司卷職人!

一起來品嚐做得愉快?看了開心?吃得美味的造型壽司卷~
說到日本的料理,馬上聯想到的應該就是壽司吧!簡單速成又美味,可當小吃,也可作為正餐,適合給小朋友帶便當,更是戶外野餐遊玩的定番餐點。

壽司依類型又可分為握壽司、豆皮壽司、散壽司…等。在注重外型、強調美感也是美味度評選之一的壽司料理中,作者為了在活動上活絡氣氛或在餐桌上增添華麗感,讓每個人看了開心、吃得美味,而衍生出切面呈現可愛萌圖案的造型壽司卷。

獲獎無數的日本壽司冠軍名匠川澄健,透過工夫及自身經驗的累積,至今已發明了300種以上的圖案,例如桃花、萬聖節南瓜、七福卷等等,是依季節、節氣或是在特別節日應景完成的。看起來作法困難,其實只要掌握捲細卷、製作山&谷形等基本技巧,就能成功做出來。不論是製作的人,品嚐的人也能感受到幸福。因此,不妨在派對時端上桌,保證能成為眾人矚目的一大亮點。

這次將作者發明的300多種圖案中精選出38款收錄於書中,配合詳細大張圖解作法,並標註上壽司飯的份量標示、餡料的擺放位置、包捲時的注意事項等細節,只要照著做,新手也能簡單完成!另外,除了造型壽司卷外,本書也介紹了茶巾壽司、加州壽司卷、手毬壽司、稻荷壽司的簡單作法,本書的造型壽司卷更是不侷限於一般的圓形卷,以海苔包捏出小雞、鯨魚等不規則輪廓的可愛圖案,不妨和小朋友一起製作,並發揮想像力,共同感受造型壽司卷的魅力吧!

作者简介

■作者簡介

川澄健(Kawasumi Ken)
川澄造型壽司協會會長、川澄造型壽司卷普及會主席。1956年出生於神奈川縣鎌倉市。在東京以及神奈川的壽司店一邊累積經驗,一邊鑽研於江戶前握壽司、傳統細卷壽司以及鄉土壽司卷等技藝,終於登上壽司界的技術大會。獲得3次東京電視台「電視冠軍全日本職人壽司握捲技術」節目的冠軍(1993年第3屆、第4屆&2007年「電視冠軍2」)。在1994年至2006年期間經營「壽司川澄」(橫濱市),之後開始擔任壽司專門學校的講師,並於2013年起擔任東京築地的「日本壽司學院」主席指導師。一方面致力於培育壽司職人,一方面也積極參與電視媒體等演出,更活躍於普及推廣製作造型壽司卷的活動、壽司檢定以及食材開發等研習會。川澄老師也是將歡樂的圖案表現於粗卷壽司切面的「造型壽司卷」(飾り巻きずし)的命名者,至今發明出300種以上的圖案,也是將造型壽司卷推廣至全世界的第一人。著有「飾り巻きずし のり巻き大全科」(1999年)等多本造型壽司卷的相關書籍。

川澄造型壽司協會 網頁http://kazarisushi.jp/

目录

~開始製作前~本書的活用法
Let’s enjoy 造型壽司卷
願望成真的招福卷
1 家庭平安 七福卷
2 提升財運 開運小槌
3 考試合格 不倒翁
4 戀愛成功 LOVE愛心
column●安心安全的守則
預防食物中毒的3大原則
「不帶菌、不增菌、要殺菌」

Chapter1
細卷壽司的組合
1三漩渦
2 桃花
3 風車
column●細卷壽司應用篇
用○△口 挑戰原創造型壽司卷!

Chapter2
簡單捲起各部位
1 玫瑰
2 聖誕樹
3 橘子
4 雪人
5 汽車
6 波斯菊
7 葡萄
8 女兒節人偶
column●各式各樣的壽司①茶巾壽司

Chapter3
製作山&谷形
1 櫻桃
2 蒲公英
3 蝸牛
4 梅花
5 螃蟹
column●漂亮地包捲完成 請教教我川澄老師!

Chapter4
用海苔捲出輪廓
1 黃鶯
2 小雞
3 企鵝
4 曼波魚
5 鯨魚
column●各式各樣的壽司②加州壽司卷

Chapter5
捲出臉孔(左右對稱的疊上)
1 青蛙
2 小熊
3 章魚
4 熊貓
5 貓咪
6 斑海豹
7 粉紅豬
8 傑克南瓜燈
column●各式各樣的壽司③手毬壽司

Chapter6
堆疊捲好
1 富士山
2 月兔
3 賞月糰子
4 鯛魚
5 祝文字
column●各式各樣的壽司④稻荷(豆皮)壽司

造型壽司卷的基本 A to Z
1 製作美味壽司飯
2 海苔的準備
3 製作蛋皮
4 依顏色分類餡料
5 造型壽司卷的道具
6 細卷的訣竅
7 造型壽司卷的訣竅

探索古老技艺与现代创新的交汇:一本关于传统面点制作的深度指南 书名: 面点大师的私藏秘笈:从零开始的中华传统糕点复兴之路 内容简介: 本书并非聚焦于日式寿司卷的制作,而是带领读者深入探索一个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领域——中华传统面点。我们深入挖掘了那些散落在民间的、濒临失传的糕点制作技艺,旨在为现代烘焙爱好者提供一份详尽、实用的复兴指南。 第一章:面粉的哲学——理解基础原料的“脾气” 本章首先从最基础的原料——面粉开始探讨。我们详细区分了高筋、中筋、低筋面粉在不同糕点制作中的作用,并引入了北方小麦与南方稻米在质地和风味上的差异。书中不仅有科学的蛋白质含量分析,更有实操层面的“手感识别法”:如何通过触摸和观察判断面粉的最佳状态。此外,我们还深入剖析了水合作用的奥秘,探讨了不同温度和硬度的水对手工揉面过程的决定性影响。对于那些坚持使用传统石磨面粉的匠人,本章提供了如何处理粗糙面粉颗粒,使其达到细腻口感的独家技巧。 第二章:酵母的低语——传统发酵艺术的精髓 在现代烘焙中,商业酵母往往占据主导地位,但本书回归本源,详尽阐述了传统发酵剂的使用——从老面(面头)的培养、维护,到酒曲(特别是甜酒曲)在制作特定发酵糕点,如酒酿馒头中的应用。我们用大量的图文对比展示了自然酵母与速溶酵母在成品风味、组织结构和保质期上的显著区别。读者将学习如何“听懂”发酵的声音,识别出最佳的膨胀时机,并掌握在不同气候条件下调节发酵速度的古老智慧,例如利用室温、湿度乃至“地气”来辅助发酵。 第三章:刀工与塑形——面点造型的几何美学 中华面点,特别是花馍和节令糕点,其美感往往体现在精湛的造型艺术上。本章聚焦于雕刻与捏塑的技法,完全摒弃了现代模具的依赖。我们系统性地介绍了“切”、“推”、“叠”、“绞”四种基本刀法,并将其组合应用于制作如“寿桃”、“龙凤呈祥”等复杂造型。书中附有大量高精度线条图,解析了面皮如何通过薄厚变化来控制花纹的层次感。对于复杂的褶皱处理,我们引入了清代《糕点谱》中的描述,并以现代摄影技术捕捉了褶皱形成时的瞬间力学变化。 第四章:火候的掌控——蒸、烙、煎、炸的平衡艺术 火候,是区分普通点心与大师之作的关键。本书将篇幅集中在对不同加热媒介的精确控制上。 蒸制: 探讨了高压蒸(如制作苏州的苏式糕点)与文火慢蒸(如制作北方的大包子)的区别,并详细指导了如何使用竹蒸笼,确保蒸汽均匀,避免“水汽回流”导致点心表面塌陷。 烙制: 深入研究了平底锅烙、鏊子烙(传统铁板)和烤箱烘烤的差异。特别之处在于,我们讲解了如何利用油温的细微变化来控制馅料受热的均匀性,以达到外皮金黄酥脆而不焦糊的要求。 油炸: 不仅讲解了油温的“三段论”(低温定型、中温成熟、高温拔色),还分享了传统制作麻花、油果子时,如何通过面团的密度控制,使其在油锅中能保持完美的浮力与翻滚姿态。 第五章:馅料的灵魂——从季节性食材到传统调味 馅料是面点的精髓所在。本书将季节更迭与馅料的选用紧密结合。春季的艾草与荠菜,夏季的莲蓉与绿豆沙,秋季的板栗与红薯,冬季的枣泥与坚果。我们提供了传统莲蓉“炒制去砂”的细致步骤,以及如何通过手工碾磨(而非现代料理机)来保持坚果馅料的自然香气。在调味方面,本书回归古法,强调使用冰糖、桂花蜜、陈年酱油等天然调味品,并解释了这些辅料如何与主料发生复杂的风味反应,而非仅仅增加甜度或咸度。 第六章:节令与传承——仪式感中的面点文化 最后,本章将面点制作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中考察。我们介绍了春节的年糕与饺子、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着重于广式与苏式皮馅的差异解析)以及重阳的糕点。每一类节令面点都附带了其背后的民间传说和家庭传承的意义。读者将了解到,制作这些面点不仅仅是烹饪行为,更是一种维系家族记忆与文化认同的仪式。书中收录了十余个家族世代相传的“不外传”配方,旨在鼓励读者将这些技艺融入自己的生活,实现传统的真正“复兴”。 本书特色: 拒绝速成: 强调慢工出细活,注重理解原理而非盲目照搬。 图文并茂: 超过五百幅手绘图解和实景照片,细节之处精确到毫米。 文化深度: 将制作技艺与中国传统农业、节气、民俗紧密联系。 本书献给所有对中华传统美食怀有敬意,渴望掌握扎实基本功,并乐于探索面点背后的哲学思考的烘焙实践者。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对我这种厨房“小白”来说,简直就是救星!我一直觉得做寿司是件特别高深、需要天赋的事情,每次看到外面那些精致的卷物,我都望而却步。但是这本书,真的做到了“超强图解”这个名号。它把复杂的工序拆解成了一个个小小的、容易理解的步骤,即便是用最简单的语言来描述,也让人一目了然。比如,如何正确地用手捏制米饭而不让它散开,这个看似简单却极易出错的环节,书里用分解图展示了手指施力的角度和力度,我跟着比划了几次,马上就找到了感觉。看完前几章,我已经敢于自己动手尝试一些基础的卷物了,这极大地增强了我的自信心。对于初学者而言,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售价。

评分

我非常欣赏作者在介绍过程中流露出的那种对传统的尊重和对创新的鼓励。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平易近人,作者仿佛就在你身边,用一种充满热情的语气讲解着每一个技巧。它既详尽地记录了许多流传已久的经典做法,力求还原最地道的风味,同时也鼓励读者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健康的改良和创新。比如,在介绍传统鱼生处理时,它会非常谨慎地提醒卫生标准,但在介绍酱汁调配时,又鼓励大家可以尝试加入一点点柠檬草或者香茅来提升风味。这种平衡掌握得极好,让人在敬畏传统的同时,又敢于在自己的厨房里玩出新花样。这本书不仅教会了我做菜,更重要的是,它点燃了我对食物创作的热情。

评分

我得说,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简直是一场视觉盛宴。我通常对食谱书没什么太大感觉,觉得内容都大同小异,但这本完全颠覆了我的看法。它的用纸质量非常好,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就很“专业”。最让我惊喜的是,它没有那种老式食谱书的沉闷感,色彩运用大胆而又不失典雅,每一页的布局都经过深思熟虑,食材的色彩和寿司的造型在黑白文字的衬托下显得格外诱人。光是看着那些精美的成品图,我就忍不住想要立刻冲进厨房大展身手。这种把知识和艺术完美结合的书,真的是太难得了,它让学习烹饪的过程变成了一种享受,而不是任务。如果说烹饪是一门艺术,那这本书就是最好的画廊和教程的结合体。

评分

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让我这个资深“吃货”都感到震惊。我原本以为它会是那种只停留在基础教学的入门指南,但越往后看,越发现它的内容体系非常庞大。它不仅涵盖了食材的选择和预处理,还深入探讨了不同季节、不同产地食材的最佳搭配哲学。比如,书中花了很大篇幅来分析不同品种的海苔在加热和湿润后口感的变化,这在其他的食谱书中是极少涉及到的细节。更别提它还收录了一些地方特色料理的做法,像是冲绳的某种发酵风味寿司,光是了解这些不同的地域风情就非常有趣。它不是一本快餐式的食谱,更像是一部可以伴随你多年、每次翻阅都能发现新东西的“烹饪圣经”。

评分

这本关于日本料理的书,简直是烹饪界的百科全书!我以前对寿司的认识仅限于在超市买到的那种,这次翻开这本书,才发现里面蕴含了那么多学问。从最基础的米饭的烹煮技巧,到不同种类海鲜的处理方法,每一个步骤都讲解得详尽入微,配上那些高清的图片,简直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特别是关于醋饭的调配比例,作者给出了好几种方案,考虑到了不同地区和个人口味的需求,非常贴心。我尝试跟着书里的步骤做了几次,每一次都比上一次进步巨大。它不仅仅是教你怎么做寿司,更像是带你走进了一个日料的世界,让你对这门手艺产生由衷的敬佩。书里还介绍了一些非常少见的传统寿司流派,让我大开眼界。强烈推荐给所有对美食有追求的朋友们!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